安政条约(日語:安政五カ国条約),是1858年(安政五年)日本分别与美荷俄英法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總稱。5个条约均签订于安政五年,故称安政条约,又称五国通商条约,或安政五國條約。因未獲天皇敕許,簽訂條約的江戶幕府飽受攘夷派批評。 1854年签订《日美親善条约》后,西方进一步迫使日本開國。1856年8月,美国派遣T...
6 KB (662 words) - 15:18, 5 June 2025
条约》,以条约形式肯定国界线。 美日親善條約(神奈川條約)1854年、美國、 日俄和親通好條約(下田條約)1855年、俄國、 蘭日修好通商條約1858年、荷蘭、 英日修好通商條約1858年、英國、 法日修好通商條約1858年、法國、 美日修好通商條約1858年、美國、 俄日修好通商條約1858年、俄國。...
53 KB (7,053 words) - 10:45, 3 July 2025
通商條約,條約中尊稱國名為「臺灣王國」或「福爾摩沙王國」、鄭經為「國王(King)」及「陛下(Your Majesty)」、明鄭人民為其「臣民(King's person)」,展顯出鄭氏事實上對內對外的宰制權,足見英日諸國將南台灣視為一個獨立國家進行貿易往來。 美国学者丹尼·罗伊(Denny...
121 KB (16,026 words) - 02:05, 31 July 2025
條約與1898年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獲得現今香港地區,並且侵占藩屬國緬甸與喜馬拉雅山諸國家。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於中法戰爭占領藩屬國安南、南掌。葡萄牙帝國於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永居管理澳門。明末时萨摩藩已对藩屬國琉球國实施以军事占领为后盾的遥控统治,而日本...
352 KB (49,451 words) - 15:41, 29 July 2025
華夷秩序 (category 日本文化)
一地之習。這種現像見於當時元明漢人、來華朝鮮及日本人之畫作。在洪武元年,針對金、元兩朝對漢土人衣冠禮習等影響,朱元璋下旨通令全國衣冠復原唐制,「其辮髮椎髻、胡服胡語胡姓一切禁止。」 明代初年,鄭和曾出使日本及暹羅。在日本,鄭和向幕府將軍足利義滿頒賜「日本國王」金印,着其剿除海盜。後來鄭和更七下西洋,...
63 KB (10,122 words) - 05:24, 21 February 2025
中葡協定 (1554年) (category 明朝條約)
日本回中國,順風為當年9月至第二年2月,即回到中國的時間應是1553年底或1554年年初,再在中國停留10個月,等到1554年10月至1555年2月的順風返回馬六甲(以上風汛時間據裴化行的《天主教16世紀在華傳教志》上編第6章,第124頁)。索薩在葡萄牙國王處獲得兩次赴日航海...
13 KB (1,802 words) - 19:36, 8 April 2025
球群岛附近海域。1854年,美国海军将领馬休·佩里最早到达那霸港,并在萨摩藩同意下与琉球国签署《琉美修好條約》,正式通商。随后,琉球国分别与法国和荷兰签署了《琉法修好條約》和《琉蘭修好條約》。 在日本和清國關於「琉球案」的爭端中,美國前總統尤利西斯·格蘭特還曾經居中斡旋。 琉球冊封使列表 歷代寶案 琉球赴江戶使節...
34 KB (5,850 words) - 06:32, 1 February 2025
第五條:安南王陛下承認法國在它現在所佔領的全部領土上有充份的、完全的主權。 第十一條:安南政府約定開放〔如下〕諸埠口通商:平定省的施耐汛、海陽省的寧海汛與河內市,以及由海至雲南經由珥河的通道。 第一次《順化條約》(又有「第一次《順化條約》」、「癸未協訂」等名稱)的第一條規定:「安南承認並接受法國的保護權,以此類型的關係在歐洲...
212 KB (31,544 words) - 13:00, 18 June 2025
孫中山 (category 在日本的清朝人)
河雒。鐵道既佈,而行理及於長城,其斥候至窮朔者,金陵之絀,武昌之贏也」。 1903年春,孫中山化名杜嘉偌,在越南、暹羅等地活動革命。8月,為訓練遭日本軍事機構排除之中國學生,孫中山在日本青山練兵場附近創辦革命軍事學校。青山軍事學校運作不超過4個月,吸收約15名粵籍學員。入學誓詞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139 KB (17,189 words) - 08:51, 31 July 2025
太平洋战争 (section 日本进攻:1941-1942年)
條約與日本同盟。 在太平洋战争中,同盟国与日本展开了对抗,日本得到了泰国的支援,德国和意大利为日本提供了小规模援助。日本在战役初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逐渐被盟军的跳岛战术驱逐。同盟国采取欧洲优先的立场,将打败德国和意大利放在首位。日本...
138 KB (18,868 words) - 02:19, 16 July 2025
琉球国 (category 日本历史上的王国)
修好條約》等条约。 由于国土疆域狭小,琉球无法建立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只能通过海外贸易来获得财富。琉球不仅与中国的宗藩关系从中国获得大量的物资供应,还发展成为锁国状态下中国的海上对外贸易“总代理”。琉球的船只往来那霸与福州之间,还北上日本、朝鲜,南下安南、吕宋、暹罗...
116 KB (16,006 words) - 16:55, 27 May 2025
日本與西班牙、葡萄牙與荷蘭的商船。...根據荷蘭史料,當時東印度公司指揮官萊爾森於1622年到福州談判,明朝官員為了勸誘他們撤出澎湖,建議他們到澎湖以東,一座不屬於明朝的島嶼,也就是臺灣,間接同意明朝船隻到大員(今安平)與之通商。.....
66 KB (9,162 words) - 18:11, 4 July 2025
鄭成功 (category 日本人物神)
台灣也應在中國政府的統治之下;因而,也應該明白,這兩個濱海之地的居民都是中國人,他們是自古就已據有此地並在此地耕種的人。以前,當荷蘭人的船來謀求貿易通商時,荷蘭人在這些地方連一小塊土地也沒有;那時家父一官出於友誼,指這塊土地給他們,但只是借用而已。」官吏國姓爺於永曆王(即永曆帝)的政府第十五年第三月...
98 KB (13,508 words) - 14:04, 10 July 2025
西學東漸 (section 日本在西學傳入中國的角色)
,到逐漸接受,甚至有人要求「全盤西化」。在西學東漸的過程中,藉由來華洋人、出洋華人、各種報刊、書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作為媒介,以澳門、香港、其他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作為重要窗口,西方哲學、天文、物理、化學、醫學、生物學、應用科學、科技、地理、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法學、史學、文學、藝術等大量傳入中國,...
68 KB (10,021 words) - 21:34, 10 July 2025
通商範圍廣及:大泥、浡尼、占城、呂宋、魍港、北港、大員、平戶、長崎、孟買、萬丹、舊港、巴達維亞、马六甲、柬埔寨、暹羅。其勢力之強甚至能掌控歐洲列強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對華貿易,地方商貿周濟不順;不甘受制人下的荷蘭人聯合華人海盜攻擊鄭芝龍,但遭其於料羅灣海戰一舉擊潰。...
54 KB (8,239 words) - 09:59, 6 May 2025
不同的地方體系。全國絲織業的中心仍是江南的南京、蘇州、杭州,廣東也生產絲綢,而且有對外通商的地利。絲綢不只是在中國國內富有者的消費品,也是外商的熱銷貨。當時的民謠:「洋船爭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二洋,五絲八絲廣綴好,銀錢堆滿十三行」講述了當時廣州十三行出口絲綢的盛況。...
152 KB (25,081 words) - 09:31, 20 Jul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