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lmann反应乌尔反应),又称“Ullmann联芳烃合成” 经典的Ullmann反应:芳香卤化物与铜共热发生偶联反应,得到联芳烃, 例如碘苯与铜共热得到联苯。 反应以德国化学家 Fritz Ullmann 的名字命名。 这个反应的应用范围广泛,常用来合成许多对称与不对称的联芳烃衍生物。最常...
    3 KB (472 words) - 06:24, 7 May 2023
  • 乌尔二芳醚合成,又称乌尔缩合反应乌尔联苯醚合成、乌尔反应,指酚与芳基卤化物在铜或铜盐催化下偶联为二芳醚。 例如,对硝基苯酚与溴苯在铜存在下偶联为对硝基联苯醚。 这个反应乌尔反应的变体,也是以德国化学家弗里茨·乌尔的名字命名。 苯胺与芳基酰胺代替酚进行的类似反应称为戈德贝格反应。...
    4 KB (480 words) - 15:21, 4 May 2023
  • 尼希反应(Mannich反应,简称反应),也称作胺甲基化反应,是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通常为羰基化合物)与甲醛和二级胺或氨缩合,生成β-氨基(羰基)化合物的有机化学反应。一般醛亚胺与α-亚甲基羰基化合物的反应也被看做尼希反应反应的产物β-氨基(羰基)化合物称为“尼希碱”(Mannich碱),简称曼氏碱。...
    7 KB (960 words) - 03:40, 1 February 2024
  • 德贝格反应(Goldberg reaction)是用苯胺或芳基酰胺代替酚进行的Ullmann二芳醚合成。由德国女化学家、弗里茨·乌尔的妻子伊玛·戈德贝格发现。 例如,邻氯苯甲酸与苯胺缩合,可得芬那酸。 邻溴苯乙酮与苯甲酰胺进行偶联的产物,可以用作Camps环化反应的起始原料。 戈...
    3 KB (404 words) - 15:21, 4 May 2023
  • 霍夫-马蒂斯重排反应(Hofmann-Martius rearrangement)以奥古斯特·威廉·冯·霍夫和卡·亚历山大·冯·马蒂斯(德语:Carl Alexander von Martius)二人命名。 酸(如盐酸)催化下,N-烷化的苯胺衍生物在加热时发生重排,得到相应的邻/对烷基苯胺衍生物。...
    2 KB (208 words) - 10:34, 17 December 2017
  • 劑。1914年至1922年,回到日內瓦的他出版了第一版《工業化學百科全書》共12卷,後經過多次再版並流傳至今。他與1905年至1910年間的實驗室助理瑪·戈德堡結婚。反應縮合、格雷比-合成、戈德堡反應以及約翰--戈德堡合成等化學反應即是以他們之名命名的。 Kurt H...
    2 KB (198 words) - 05:28, 16 September 2022
  • thiophene-2-carboxylate)是乌尔反应的催化剂。 它可以由2-噻吩甲醛(英语:thiophene-2-carboxaldehyde)或2-乙酰基噻吩的氧化制备。 2-噻吩甲酸经LDA处理后,会经历双重去质子化,生成5-锂衍生物,是许多5-取代衍生物的前体。 2-噻吩甲酸是否可以用作偶联反应和烯化反应中的底物,这个问题已得到广泛研究。...
    3 KB (261 words) - 06:16, 18 January 2024
  • 反应用碱一般为双(三甲硅基)氨基钠或叔丁醇盐。 类似的反应为施蒂勒反应和赫克反应反应也可扩展到碳亲核试剂,如丙二酸酯;以及扩展到氧亲核试剂如酚,用于合成二芳醚,由此提供了铜介导的乌尔二芳醚合成和戈德贝格反应以外的选择。 布赫瓦德-哈特维希这一类型的反应最早是由乌克兰的列夫·M·亚古波...
    6 KB (815 words) - 12:37, 16 May 2023
  • 雅各布·福哈德(德語:Jacob Volhard,1834年6月4日—1910年1月14日)是一位德国化学家,他和他的学生雨果·埃德一同发现了Volhard–Erdmann环化反应,他也曾改良过赫乌尔哈-泽林斯基反应。 Daniel Vorländer. Jacob Volhard. Berichte...
    2 KB (74 words) - 17:56, 27 December 2015
  • 偶联反应,也写作耦合反應、偶合反应或耦联反应,是两化学实体(或单位)结合生成一分子的有机化学反应。狭义的偶联反应是涉及有机金属催化剂的碳-碳键形成反应,根据类型的不同,又可分为交叉偶联和自身偶联反应。在偶联反应中有一类重要的反应,RM(R=有机片段;M=主基团中心)与R'X的有机卤素化合物反应,形成有新碳-碳键的产物R-R'。...
    11 KB (1,165 words) - 06:23, 7 May 2023
  • 氯联苯在工业上也有着重要应用。BINAP是一种手性联芳烃,常用作配体。 对称的联芳烃主要通过乌尔反应合成,不对称的联芳烃可通过催化偶联反应(如檜山偶聯反應、熊田偶联反应、根岸偶联反应、施蒂勒反应和铃木反应)得到。 Mitchell D. Erickson, Robert G. Kaley. Applications...
    2 KB (184 words) - 08:42, 3 March 2022
  • 2'-联嘧啶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4H3N2)2。它是白色固体,在配位化学中用作桥联配体。 它可由2-碘嘧啶在铜催化下的乌尔偶合反应制得。它和溴加热反应,可以得到5,5'-二溴-2,2'-联嘧啶。它和氯化钯反应,得到(μ-2,2'-联嘧啶)合二(二氯钯),Pd2Cl4(C8H6N4)。 Vlád, Gábor; Horváth...
    3 KB (210 words) - 14:48, 28 October 2023
  • 反应被称为贝克重排反应。 1887年,威廉·奥斯特瓦德来到莱比锡。作为威廉·奥斯特瓦德的助手,贝克的工作重点开始转向物理化学。贝克通过测量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测量了一些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这些测量需要精确测定温差,而不是绝对值,为此贝克发明了贝克温度计。他还大幅改进了拉乌尔...
    8 KB (975 words) - 07:46, 23 July 2023
  • 1':3',1'':3'',1'''-四联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24H18,也称间四联苯。3-溴联苯的乌尔反应(Ni(COD)2、Me3P催化)、3-溴联苯和联苯-3-硼酸的铃木偶联反应或2,8-二苯基二苯并噻吩的还原脱硫都可以制得1,1':3',1'':3'',1'''-四联苯。 Sydney...
    3 KB (303 words) - 14:42, 28 October 2023
  • Arts))(1881年)。1862年,他被選為美國皇家藝術學會的成員。他在七十歲生日時被授予榮譽稱號。他的名字與霍夫電量計、霍夫降解反應、霍夫-馬蒂斯重排反應、霍夫消除反应以及霍夫-洛夫勒反應有關。 Volhard, Jacob; Fischer, Emil. August Wilhelm von...
    5 KB (408 words) - 18:47, 9 April 2024
  • 2,2'-联噻唑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H 2C 3NS) 2。它最初通过2-溴噻唑在铜存在下的乌尔偶合反应制得;2-溴噻唑在−78 °C和正丁基锂及无水氯化铜反应,也能得到该化合物,但同时会生成少量2,2':5',2''-三联噻唑。 根据X射线衍射表征,它是平面分子。 Erlenmeyer...
    2 KB (180 words) - 19:02, 17 January 2024
  • 因此陷入抑郁之中,并于1919年在柏林自杀。费歇的长子 赫·奥托·劳伦斯·费歇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从1948年直到他于1960年逝世,他对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有一定贡献。 费歇吲哚合成 费歇投影式 費歇噁唑合成 费歇肽合成 费歇糖苷化 费歇酯化反应 诺贝尔奖官方网页...
    10 KB (1,374 words) - 09:59, 20 May 2024
  • 1919年他和迈耶共同发表了叠氮化合物和三苯基膦反应,即施陶丁格反应。 1926年他接受弗萊堡大学邀请,担任化学系主任。已是一名颇具盛名的有机化学家的施陶丁格开始了对橡胶的研究。当时拉乌尔和范特霍夫都通过物理方法测出了橡胶具有很大的分子量。1920年施陶丁格发表了一篇...
    9 KB (1,268 words) - 12:19, 7 May 2024
  • ·A·奥夫(法語:Jules A. Hoffmann,1941年8月2日—),出生于卢森堡埃希特纳赫,法国生物学家。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管理委员会理事长,2007年成为法国科学院院长。因发现如何激活先天免疫而与鲁斯兰·麦哲托夫和布鲁斯·博伊特勒分享2011年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同年(2011年),霍夫曼和布魯斯·比尤特勒與...
    5 KB (434 words) - 06:35, 24 August 2022
  • 的双重排,产生双(5-叔丁基-2-羟基苯基)甲酮。 阴离子弗赖斯重排指的是通过 α-卤代芳酯金属化引发的弗赖斯重排。 化学反应列表 费歇-赫普重排反应 霍夫-马蒂斯重排反应 Fries, K. ; Finck, G. Über Homologe des Cumaranons und ihre Abkömmlinge...
    5 KB (766 words) - 10:31, 17 December 2017
  • 为绝对温标下的温度,单位为开文(K)。 从阿伦尼斯方程可以看出,   ln ⁡ k {\displaystyle \ \ln k} 随   T {\displaystyle \ T} 的变化率与活化能   E a {\displaystyle \ E_{a}} 成正比。因此活化能越高,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增加得越快,反应...
    4 KB (795 words) - 23:40, 11 December 2022
  • 战役是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期间在利發生的一场军事交战,是乌克兰东部攻势中2022年顿巴斯战役的一部分。第一次战役于2022年5月23日开始,俄军于当月27日占领该城。 2022年9月中旬开始,军在哈科夫反攻取胜后开始向此地发起进攻。9月30日,烏克蘭方面表示位於利的俄軍被...
    28 KB (2,396 words) - 09:55, 8 May 2024
  • ·尼希(德語:Carl Mannich,1877年3月8日—1947年3月5日)是德国化学家。1927年至1943年担任柏林洪堡大學药物化学教授。他知名于对哌啶、罂粟碱、内酯和毛地黄-糖苷的研究。 他于1912年用沙利比林和洛托品反应,得到了一个难溶于水的沉淀。后来被命名为尼希反应。 Mannich...
    2 KB (130 words) - 09:56, 17 August 2021
  • 4-氯吡啶 (section 反应)
    到吡啶。4-氯吡啶的氯也能被其它基团取代,如它和叠氮化钠反应可以得到4-叠氮基吡啶。它和二氟化银反应,进一步被卤代,生成2-氟-4-氯吡啶。 4-氯吡啶可以发生乌尔反应,生成4,4'-联吡啶。在碳酸钾存在下,它和吡啶-3-硼酸发生铃木偶联反应,生成3,4'-联吡啶。 Calculated using...
    5 KB (585 words) - 22:45, 13 January 2023
  • 罗德·霍夫(英語:Roald Hoffmann,1937年7月18日—),生于波兰第二共和国佐洛乔夫(现属乌克兰),美国化学家,1981年因为通过前线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发生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现任教于康奈大学。 罗德·霍夫出生在佐洛喬夫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以挪威探险家罗...
    11 KB (1,148 words) - 09:22, 22 July 2022
  • 斯万特·奥古斯特·阿伦尼斯(瑞典語:Svante August Arrhenius,1859年2月19日—1927年10月2日),瑞典化学家。提出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阿伦尼斯理论,研究了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出阿伦尼斯方程。由于在物理化学方面的杰出贡献,獲頒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 阿伦尼...
    9 KB (1,264 words) - 12:18, 24 May 2024
  • 作为助手设计精确的温度测量设备(即后来所称的贝克温度计)和恒温槽,以便精确的研究稀溶液的依数性,如溶液加入电解质或者其他组分之后产生的蒸气压下降、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等现象。他们用这套设备验证了拉乌尔定律,并对范托夫当时提出的渗透压等概念进行了测量。1900年左右奥斯特瓦...
    24 KB (3,580 words) - 08:57, 11 May 2024
  • 汉斯·乔治·奥托·赫·费格莱因(德語:Hans Georg Otto Hermann Fegelein,1906年10月30日—1945年4月28日)是纳粹德国武装党卫队的党卫队集团领袖。他是阿道夫·希特勒的其中一名随行人员以及希特勒之妻伊娃·布朗的妹夫。 1926年,费格莱因加入第17骑兵团(Reiter-Regiment...
    7 KB (637 words) - 04:22, 4 May 2024
  • 和波斯尼亚国王特維科一世组织反奥斯联盟,保加利亚的皇帝也加入其中,但无法出兵。1387年,波斯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的联军在普洛奇尼克之战(英语:battle of Plocnik)中击败了突厥人。 然而当基督教国家没有任何乘胜追击的意图之际,突厥人迅速地反应过来。1388年,一支30...
    26 KB (4,132 words) - 03:52, 13 April 2023
  • ·路德维希·费迪南德·冯·亥姆霍兹(德語:Hermann Ludwig Ferdinand von Helmholtz,德语发音:[ˈhɛʁman ˈluːtvɪç ˈfɛʁdinant fɔn ˈhɛlmˌhɔlts];1821年8月31日—1894年9月8日),德國物理學家、医生。他在多个...
    8 KB (791 words) - 08:42, 6 May 2024
  • 薩魯(英語:Saruman),是英國作家約翰·羅納德·鲁埃·托金的史詩奇幻小說《魔戒》中的人物。人稱「白袍薩魯」,辛達林語稱他為Curunír Lán。他是最廣為人知的邁雅之一,在第三紀元他以埃斯塔力(巫師)的身分暗助反抗索倫的中土勢力,但後來受到索倫引誘而墮落;在中土大陸各地,不同的種族...
    23 KB (3,955 words) - 12:59, 26 April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