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斯謨斯·達爾文(Erasmus Darwin,1731年12月12日—1802年4月18日)是一位英國醫學家、詩人、發明家、植物學家與生理學家。在多門自然科學領域中有所貢獻,並且在詩作中融入了自然界的事物,以及早期的演化思想。他是達爾文-威治伍德家族成員,查爾斯·達爾文的祖父及法蘭西斯...
2 KB (144 words) - 16:40, 30 December 2024
年提出的,之后由他的英国代理商Rudolph Ackermann(英语:Rudolph Ackermann)于1818年提出專利。另一方面,伊拉斯謨斯·達爾文可能早在1758年就提出了这一想法。 同樣的想法在1870也由法國的Bollée和Jeantaud 發展了出來。[來源請求]...
1 KB (176 words) - 15:56, 11 September 2024
达尔文和他的哥哥伊拉斯謨斯有一个化学实验室,是花园里的一个工具屋。达尔文花非常喜欢做实验,花了大量的时间,以致于同学们叫他「Gas」。有一天,他的老师发现了这个实验室,老师告诉达尔文他在浪费他的时间,做实验毫无用处。 达尔文的父亲羅伯特·達爾文...
86 KB (11,371 words) - 00:09, 30 June 2025
Bentley)去世之後,他開始向他的朋友伊拉斯謨斯·達爾文尋求商業上的幫助,從此以後開始了達爾文與威治伍德兩個家族的密切關係。 約書亞的一位女兒蘇珊娜(Susannah),嫁給了伊拉斯謨斯的兒子羅伯特·達爾文。而羅伯特的其中一位兒子查爾斯·達爾文,娶了約書亞的孫女艾瑪(Emma)。 羅伯特繼承了約書亞的財產,使查爾斯·達爾文...
4 KB (566 words) - 12:36, 1 September 2023
达尔文一般指的是英國博物學家查尔斯·达尔文(1809年-1882年),此外還可以指: 達爾文-威治伍德家族,英國家族,成员包括查爾斯·達爾文 伊拉斯謨斯·達爾文(1731年-1802年),英國醫學家、詩人、發明家、植物學家與生理學家,達爾文-威治伍德家族始祖之一 羅伯特·達爾文...
2 KB (218 words) - 08:58, 3 April 2020
达尔文并不熟悉孟德爾的理论,对遗传仅仅有含糊和不准确的认识,且提出了泛生论这种错误的遗传理论。他对遗传漂变更是一无所知。 “达尔文主义”这个词语在十九世纪晚期用来代表伊拉斯谟斯·达尔文的工作。1860年4月,当查尔斯·达尔文1859年的《物种起源》被托马斯·亨利·赫胥黎在Westminster...
19 KB (2,154 words) - 09:16, 10 June 2025
演化思想史 (section 1859-1930年代:达尔文进化论)
Monboddo)與伊拉斯謨斯·達爾文(達爾文的祖父),提出所有生命源自共同祖先的想法。而第一個科學假說是由拉馬克在1809年所提出,他認為演化是來自後天獲得特徵的遺傳。拉馬克學說在提出後將近50年,才被達爾文與華萊士較接近現代觀念的理論所取代。其中達爾文做了較多細節上的討論,例如1859年出版的《物種源起》。達爾文...
15 KB (1,851 words) - 20:17, 8 February 2024
羅伯特·華林·達爾文(Robert Waring Darwin,F.R.S.,1766年5月30日—1848年11月13日),英國醫生,伊拉斯謨斯·達爾文之子,查爾斯·達爾文之父。 羅伯特·達爾文在萊頓大學學習醫學,並且於1786年在愛丁堡大學完成MD學位。1788年獲選為皇家學會會員。他與妻子蘇珊娜·威治伍德(Susannah...
1 KB (110 words) - 06:32, 1 May 2024
2007年:柳사랑,韓國女團izna成員 2009年:ELISIA,韓國女團UNIS成員 1802年:伊拉斯謨斯·達爾文,英國醫學家、植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的祖父。(1731年出生) 1873年:尤斯圖斯·馮·李比希,德國化學家。(1803年出生) 1905年:以諾·桑唐加,南非作曲家。(1873年出生)...
14 KB (1,877 words) - 16:02, 18 April 2025
(engineer))称从1796年到1830年建设了5座此类升船机,其发明人是爱丁堡的詹姆斯·安德森(英语:CJames Anderson of Hermiston)。 而运河船只升船机的想法可追溯到基于平衡式注水沉箱设计的伊拉斯謨斯·達爾文写于1777年至1778年的Commonplace Book (第58-59页)。...
10 KB (726 words) - 14:28, 8 January 2025
1731年日曆表(格里曆) 3月16日,神圣罗马帝国、大不列颠联合王国、荷兰共和国、西班牙帝國签署维也纳条约。 瑞典在哥德堡建立瑞典東印度公司。 姚鼐 查尔斯·达尔文的祖父伊拉斯谟斯·达尔文 维基文库中提及1731年的原始文獻 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雍正帝元配皇后...
638 bytes (70 words) - 03:16, 28 October 2018
2021年:在季末的阿布達比大獎賽中,馬克斯·維斯塔潘在最後一圈超越路易斯·漢米爾頓成為世界車手冠軍。 1298年:阿爾布雷希特二世,奧地利及施蒂里亞公爵(1358年逝世) 1574年:丹麥的安娜,英格蘭王后(1619年逝世) 1731年:伊拉斯謨斯·達爾文,英國醫學家、詩人、發明家、植物學家與生理學家(1802年逝世)...
19 KB (2,470 words) - 02:47, 1 July 2025
達爾文(Anne Darwin)。 艾瑪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也因此她與提出理論並專注於演化思想的丈夫有些觀念上的衝突。在女兒安娜早夭之後,查爾斯逐漸摒棄了一些關於神的觀點,但仍然相當尊重妻子的信仰。 威廉·伊拉斯謨·達爾文(英语:William Erasmus...
3 KB (349 words) - 21:41, 21 July 2022
德烈·紀德、伊曼紐·斯威登堡、巴魯赫·斯賓諾莎、伊曼努爾·康德、大衛·休謨、勒內·笛卡兒、法蘭西斯·培根、托馬斯·布朗、約翰·米爾頓、約翰·洛克、尼古拉·哥白尼、伽利略·伽利萊、布萊茲·帕斯卡、胡果·格老秀斯。但是查爾斯·達爾文的作品特別地從來沒有包括在內。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作者的歌劇集(他的完成...
9 KB (512 words) - 05:04, 20 March 2023
伊拉斯謨斯·達爾文則提出所有恆溫動物可能是單一微生物的後裔。1809年,拉马克提出第一個全面的進化機制,其猜想自然發生在具有固定的漸進趨勢的平行世系中不斷地把簡單的生命變為更複雜的生命,並推測在局部的層面,下一代会通過遺傳他們父母用進廢退的器官以適應環境。(後一方法後來被稱為拉...
93 KB (11,470 words) - 17:19, 4 July 2025
約書亞·威治伍德 (category 達爾文-威治伍德家族)
),這些器皿現在存放於埃爾米塔日博物館。 在事業快速發展的期間,他結識了伊拉斯謨斯·達爾文,兩人成為朋友。到了1780年,威治伍德的長期合夥人湯瑪斯·班特萊(Thomas Bentley)過世,威治伍德開始請求達爾文的幫助,此後兩個家族的關係更加緊密。威治伍德的大女兒後來嫁給了達爾文的兒子,之後兩個家族之家又經歷多次通婚。...
5 KB (731 words) - 01:00, 5 July 2025
都非常容易犯下錯誤」(《人類理解論》,5.2.22)。休謨的這個說法或許是在那個時代(前達爾文時代)對於人類歸納思考能力所做出最接近進化論的理論了,休謨在這裡也突顯了自己與所有無神論思想家的主要差異,完全呈現了他身為自然主義思想家的一面。 休謨指出我們通常會假設現在的我們就和五年前的我們沒有兩樣,雖...
62 KB (9,397 words) - 10:10, 3 July 2025
of Birmingham),是一个位于英国伯明翰的科学组织。 1765年前后成立于英国伯明翰的科学菁英团体,由《进化论》的作者查尔斯·达尔文的祖父伊拉斯谟斯·达尔文和外祖父约书亚·威治伍德所创立。当时正值英国工业革命伊始,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实业家都是该团体的成员,每到月圆之夜,大家便会聚...
2 KB (324 words) - 06:14, 13 June 2024
达尔文肖像列表列出查尔斯·达尔文(1809–1882)的历年肖像。达尔文出身富裕家庭,是著名的博物学學家,出版過多种重要著作,自童年、成年和晚年都有肖像留下。达尔文早年肖像为粉笔画或彩画,晚年肖像为黑白相片。1859年当时非常有争议的《物种起源》出版和广为传播之后,达尔文成为无数讽刺画的嘲讽对象。...
12 KB (446 words) - 13:17, 9 May 2023
1720年-埃德蒙·哈雷提出早期奧伯斯佯謬問題。 1744年-讓-菲利普·契蘇(Jean-Philippe de Cheseaux)提出早期奧伯斯佯謬問題。 1755年-伊曼努爾·康德斷言星雲與星系不同,認為星系位於銀河系以外,他稱為宇宙島。 1791年-伊拉斯謨斯·達爾文在他的詩中提出宇宙週期性擴張與收縮。...
25 KB (3,009 words) - 10:12, 6 June 2024
对这个问题现代的哲学科学思考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伊拉斯謨斯·達爾文;它也同样体现在亚里士多德的作品中。这个线索后来由奥古斯特·魏斯曼所发展,他理解了性的目的是为了创造遗传变异,详见如下的大多数解释。另一方面,查尔斯·达尔文,同样在1889年,总结杂种优势(互补作用)的影响“对解释……两性的起源很充足。”...
11 KB (1,493 words) - 15:58, 8 May 2025
1801年,达尔文的祖父伊拉斯谟·达尔文在其著作《动物法则(英语:Zoonomia)》第三版中也提出了相似的粒子假说。1809年,让-巴蒂斯特·拉马克在其《动物哲学》中个体在生存期内因环境或行为所获得的性状可遗传给后代。1820年代末,在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就读的查尔斯·达尔文...
26 KB (3,519 words) - 10:52, 5 July 2025
安東·塞巴斯蒂安·馮·斯特魯夫,為俄羅斯帝國服務的外交官 讓-路易·瓦格尼埃,法國哲學家伏爾泰的秘書 尤拉伊·帕帕內克,斯洛伐克天主教神職人員和歷史學家 約翰·約瑟夫·伊姆霍夫,德國雕塑家 伊拉斯謨斯·達爾文,英國醫學家、詩人、發明家、植物學家與生理學家。 伊萬·伊萬諾維奇·列皮欣,俄羅斯醫生、植物學家、動物學家和探險家...
26 KB (3,661 words) - 16:42, 12 December 2024
王后学院早期校友包括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神学家和思想家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他当时是以学生身份入住王后学院的。 19世纪王后学院的代表人物是英国作家和诗人特伦斯·韩伯瑞·怀特。 20世纪,王后学院校友中涌现出许多的电影、电视演员以及导演,这其中包括保罗·格林格拉斯、史蒂芬·弗莱和汉娜·穆雷。 伊拉斯谟 史蒂芬·弗莱 剑桥大学 院长室...
8 KB (899 words) - 09:59, 4 July 2025
罗德里克·麦奇生 (category 羅斯和克羅默蒂人)
拉謨郡的巴納德城堡後,便開始鼓勵麥奇生一同加入,當時英國皇家學會的漢弗里·戴維爵士不願他將精力浪費在打獵上,也和夏洛特勸說他參與地質學研究,麥奇生因此開啟了科研生涯。1824年夫妻倆搬遷至倫敦並加入倫敦地質學會,結識了查爾斯·達爾文、亞當·塞奇維克、查爾斯·萊爾、威廉·菲頓等同事。...
6 KB (723 words) - 13:58, 5 July 2025
4日,威廉·麥克唐納(William McDonald)發現了附近的麥克唐納群島。 直到1855年3月,伊拉斯謨·達爾文·羅傑斯(Erasmus Darwin Rogers)率領的來自科林斯(Corinthian)的海豹捕獵者在一個名為油桶點(Oil Barrel...
11 KB (1,465 words) - 03:12, 10 April 2025
在基督教神學中,觀察人認識神的四個向度,對不可知論稱為「未知區」分類: 著名的不可知论哲学家们有:托马斯·亨利·赫胥黎、查尔斯·达尔文和伯特蘭·羅素。有人从大卫·休谟的著作,特别是《自然宗教对话录》认为他是不可知论者,但此说法尚有争议。 中國的某些傳統或亦為不可知論。例如孔子說:「子...
12 KB (1,689 words) - 15:47, 2 July 2025
赛门·夏佛 (category 伊拉斯谟奖得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合著的《利維坦與空氣泵浦:霍布斯、波以耳與實驗生活》(Leviathan and the Air-Pump: Hobbes, Boyle, and the Experimental Lif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並以此獲得2005年的伊拉斯謨獎(Erasmus Prize)。...
4 KB (248 words) - 02:46, 19 May 2021
大卫·休谟,哲学家 詹姆斯·穆勒,历史学家、功利主义哲学家、古典经济学创始人之一 伊拉斯谟斯·达尔文,诗人和自然哲学家,其对组织进行电击以恢复其活性的理论启发了玛丽·雪莱写下《科学怪人》 约翰·托兰德,哲学家,“泛神论”一词的发明者 本杰明·康斯...
44 KB (6,171 words) - 13:15, 4 May 2025
reptiles)的理论。这些发现带来了公众对地球生命史的关注。多数地质学家坚持灾变论,但是查理斯·萊爾的名著《地质学原理》(1830)使詹姆斯·哈顿的均变论变得更加通俗,这个理论认为地球在过去和现在发生的地质作用都是相同的。 让-巴普蒂斯特·拉马克的理论是达尔文之前最重要的演化论,他的理论基於获得性状遗传(英语:inheritance...
70 KB (10,480 words) - 02:40, 28 April 2025
爱丁堡大学著名校友 托马斯·贝叶斯 大卫·休谟 沃尔特·司各特 托马斯·杨 约翰·罗素勋爵 巴麦尊勋爵 托马斯·卡莱尔 查尔斯·达尔文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 亚历山大·贝尔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柯南·道尔 伊戈尔·塔姆 朱利叶斯·尼雷尔 詹姆斯·莫理斯 戈登·布朗 阿什顿·卡特 皮尔斯·塞勒斯 J·K·罗琳...
60 KB (6,072 words) - 15:07, 24 June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