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大使館包圍戰(英語:Iranian Embassy siege),也称为伊朗大使馆人质事件或者伊朗驻英大使馆人质事件,指1980年4月30日至5月5日發生於英國倫敦、六名武裝男子攻佔南肯辛頓地區的伊朗大使館事件。 武装分子挟持了26人,包括大使馆工作人员、游客和一名警官。武装分子是伊朗...
10 KB (719 words) - 23:17, 5 January 2025
SAS最早於二戰期間的1941年成立,當時為在北非戰線執行敵後任務的陸軍志願人員,人數稀少而且作風低調。它於1947年重組為本地陸軍的一部份,定名“第21特種空勤團(藝術家步槍團)”。而隸屬常規陸軍的第22特種空勤團亦因在1980年伊朗大使館包圍戰的寧祿行動(Operation...
84 KB (7,769 words) - 17:45, 14 May 2025
本也太昂貴,故在推出後的10多年間除了德瑞兩國正式採用以外就沒有獲得太多訂單,這個困境一直到1977年漢莎航空181號班機劫機事件和1980年伊朗大使館包圍戰兩次的人質危機後才得到逆轉。當時裝備MP5的GSG 9及SAS在新聞直播之下順利解決事件,為H&K和MP5提供了極為有效的免費“宣傳”,自此M...
80 KB (9,217 words) - 07:18, 8 May 2025
2021-2022年伊朗抗議活動中被捕並最終被阿里·拉齊尼判處死刑的穆罕默德·科巴德洛之妹,埃萊哈·科巴德洛在她的Instagram頁面上寫道:「穆罕默德笑吧,你今天大仇得報。那被殺的犯罪神職人員阿里·拉齊尼,就是判處穆罕默德死刑的人。」 2017年德黑蘭襲擊 阿塞拜疆駐伊朗大使館遇襲事件 伊朗暗殺和恐怖主義...
19 KB (1,527 words) - 10:44, 15 February 2025
صدّام),伊朗方面則称为被迫之战(波斯語:جنگ تحمیلی)、神圣抗战(波斯語:دفاع مقدس)、伊拉克入侵战争或伊朗革命战争,是伊拉克和伊朗之间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事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18日,伊拉克和伊朗...
69 KB (8,065 words) - 05:17, 17 February 2025
大使館並脅持人質的行動是捍衛革命不受美國干涉的反應,阻止敵對情報人員策動妨礙伊朗民族自決的政變。 於是在11月4日,約400位自稱「伊瑪目的門徒(英语:Muslim Student Followers of the Imam's Line)」的大學生攀越美國駐伊朗大使館的圍牆佔領大使館...
161 KB (23,380 words) - 05:24, 22 March 2025
李-恩菲爾德步槍 (category 法國二戰武器)
III*(HT),HT指重槍管-Heavy Barrel及望遠式瞄準鏡-Telescopic Sight),這种改裝版在二戰、韓戰、馬來亞衝突及1970年代後期的狙擊訓練中皆有採用。 二戰期間,英國在1942年把標凖型No. 4加上木制腮托板及No. 32 3.5倍望遠式瞄準鏡,成為Mk 1,其後在1943年推出Mk...
42 KB (5,340 words) - 11:40, 22 April 2025
列出了在《死亡真諦之睇佢點死》和後續續集中看到的画面。 1993年玛丽察·马丁谋杀案 1988年警察追捕武裝銀行劫匪菲利普·哈钦森 1980年伊朗大使館包圍戰 1989年特里·罗斯兰自杀未遂 1984年瑞奇·拉德(英语:Ricky Rudd)车祸 1990年阿蘭·麥克尼什(英语:Allan McNish)车祸...
15 KB (2,157 words) - 18:31, 11 April 2025
包围战中表现出色,获得容忍和克制的美名。1980年,警方试图采用同样策略应对伊朗大使馆包围战,但因恐怖分子杀害人质作罢,改为动用特种空勤团突击。在沃丁顿看来,如果一定要对此次行动挑出什么毛病的话,那就是警方面对这种情况依然不愿意诉诸武力。 大包围...
26 KB (3,402 words) - 01:06, 8 January 2025
阿薩德政權垮台 (category 叙利亚内战)
12月7日,敘利亞反對派宣佈他們在奪取附近城鎮後開始包圍大馬士革,反對派指揮官哈桑·阿卜杜勒·加尼表示:「我們的部隊已開始實施包圍首都大馬士革的最後階段。」反對派在奪取距離大馬士革南部入口20公里(12英里)的塞奈邁因後開始包圍首都。到晚上時,親政府部隊已撤離大馬士革郊區的城鎮,包括賈拉馬...
52 KB (5,247 words) - 15:12, 4 April 2025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伊朗最高領袖霍梅尼上台,將伊朗從君主國改造成神權政治國家,並罷黜向來與美國友好的巴勒維國王,中止一切與美國之間的關係,鼓励學生占領德黑蘭的美國駐伊朗大使館,史稱「伊朗人質危機」;美國當局也企圖以鷹爪行動出兵干預,但因直升機遇上沙漠風暴而機毀人亡,最後美國對伊朗當局輸誠,伊朗才交還人質給美國。...
22 KB (2,798 words) - 12:47, 20 March 2025
在學校內使用火箭推進榴彈和火焰噴射器等高殺傷力武器。事件最後更以悲劇收場,其中超過300人死亡,最嚴重的是當中接近一半是小童。曾參與1980年伊朗大使館包圍戰的前英國陸軍第22特種空勤團隊員約翰·麥卡利斯(英语:John McAleese)接受衛報訪問時指這是他聽過最糟糕的人質營救手段,其他受訪的前...
39 KB (3,997 words) - 08:59, 14 April 2025
2020年巴格达国际机场空袭 (category 2020年伊朗)
31日,在为真主党旅死者举办葬礼后,数十位什叶派民兵及其支持者前往伊拉克绿区包围了美国大使馆,示威者冲破检查点大门并在接待处放火并升起了人民動員部队的军旗,张贴反美海报和反美涂鸦,美国总统特朗普指责伊朗为幕后主使,伊朗外交部否认伊朗与此次抗议活动有关。 此次行动前数月,蓬佩奥已多次和特朗普讨论杀死苏莱曼...
49 KB (4,376 words) - 08:12, 15 March 2025
白朗寧大威力半自動手槍 (category 英國二戰武器)
)的生產設施的沖壓模具在當地生產。 印度武裝部隊 警察機關 印度尼西亞:由品达德(英語:PT Pindad)取得特許生產許可下生產。 印尼武裝部隊。 伊朗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海軍特種部隊單位 伊拉克 愛爾蘭 愛爾蘭國防軍(於2007年10月被HK USP所取代) 以色列:在當地生產。 以色列國防軍 以色列國境警察特勤隊...
91 KB (10,099 words) - 01:46, 9 May 2025
德黑兰会议 (category 1943年伊朗)
Деклана,代號:Eureka)是由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蘇聯共產黨總書記斯大林自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舉行的戰略會議,地點在伊朗首都德黑蘭的蘇聯大使館。該會議是第一個由同盟國「三巨頭」(美國、英國、蘇聯)領袖召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會議,後於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召開的開羅會議,先...
5 KB (490 words) - 06:43, 5 May 2025
家成爲以色列和美國的主要敵對國家。1979年11月,伊朗大學生闯进美驻伊朗大使馆挾持了52名美國人質,霍梅尼公開表示支持伊朗大學生,美伊關係更進一步惡化。伊朗革命後,作為最大的什葉派伊斯蘭國家,與遜尼派為主的阿拉伯國家為敵對國家,阿拉伯國家擔心伊朗革命的影響,開始轉向和以色列和談。...
15 KB (2,035 words) - 14:25, 6 March 2025
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 (redirect from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國父)
大使館,脅持了52名使館人員長達444日,事件被稱為伊朗人質危機。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在2005年成為總統,一些當年的人質認出他是其中一名脅持者,但艾哈邁迪內賈德否認他是其中一分子。人質危機在美國被視為是對國際法明目張膽的侵犯,激起了強烈憤慨及反伊情緒。不過,佔領大使館卻在伊朗...
95 KB (11,366 words) - 00:59, 26 March 2025
擊,引發了人們對更廣泛的地區軍事衝突的擔憂。 伊拉克和敘利亞的伊朗支持的民兵也與美國和以色列國防軍進行了攻擊。在整個戰爭期間,以色列轟炸了大馬士革及其周圍的目標, 2024年4月1日伊朗駐大馬士革大使館遭到攻擊,導致伊朗做出直接反應。伊朗對以色列發動了一系列報復性空襲。以色列和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
290 KB (26,936 words) - 11:02, 19 May 2025
夏拉的政治立場近年漸趨溫和,表明他沒有對西方國家發動戰爭的意圖,並發誓要保護敘利亞國內的少數族裔。在大馬士革陷落後的勝利演講中,夏拉譴責伊朗是宗派主義和腐敗的根源,並將這次勝利視為該地區歷史轉折點的新篇章。 艾哈迈德·沙拉之父侯赛因出身敘利亞戈蘭高地一個大地主家庭,家族擁有鎮上大部分土地...
55 KB (5,121 words) - 14:52, 19 May 2025
花剌子模 (category 伊朗历史地区)
伊朗特色。 11、12世纪的花剌子模先後受加兹尼王朝與塞尔柱帝國统治,在塞爾柱蘇丹艾哈邁德·桑賈爾時,花剌子模沙阿阿拉烏丁·阿即思多次起兵宣布獨立,被視為花剌子模王朝的開端。 在1142年,西遼耶律大石與塞爾柱人決戰,在卡特万之战中塞爾柱人戰...
17 KB (2,253 words) - 13:45, 14 April 2025
斋戒月行动(英語:Operation Ramadan)是两伊战争中伊朗发起的一次攻势。该行动于1982年7月在伊拉克巴士拉附近发起,是自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陆战。在此次战役中出现了人海战术。 到1982年中期,大部分的伊拉克军队已经被逐出了伊朗领土,几乎失去了1980年入侵以来取得的所有战...
14 KB (1,703 words) - 18:25, 16 November 2023
Post),印度军队直到8月才意识到地图上的麦克马洪线并非分水岭线,自己已经越过了此前印度外交部向中国提交的主张边界,但没有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结果9月8日中国军队包围了该据点,印度战后出版的地图仍将军方所谓“分水岭线”认定为麦克马洪线。 根据中国方面的统计,仅仅1961年印度就越过实控线建立了43个据点。中国政府也曾试图...
107 KB (14,188 words) - 07:49, 17 May 2025
希法醫院是加薩走廊最大的醫療中心,2023年11月以色列—哈瑪斯戰爭期間,以色列稱希法醫院內藏有哈瑪斯的指揮部而將其包圍。11月11日,希法醫院被以色列軍隊完全包圍,與外界切斷聯繫,加薩衛生部指當時院內有約1500名病人、1500名醫護人員以及15000名在院內避難的難民。以色列與美國聲稱醫院地下藏...
31 KB (2,238 words) - 09:59, 6 April 2025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section 2023年烏克蘭反攻和俄軍反擊戰(6月—2024年1月))
大利亚、意大利、以色列、荷兰和日本等国敦促国民尽快离开乌克兰。1月24日,美国国务院要求美國駐烏克蘭大使館外交人员及其家属撤离,并警告美国人不要前往乌克兰或俄罗斯。2月12日,美国撤离了驻基辅大使馆的几乎所有工作人员。2月13日,包括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十多個國家再次敦促其公民离开乌克兰。...
362 KB (30,441 words) - 03:15, 20 May 2025
第一航空戰隊—南雲直接指揮、航空母艦「赤城」「加賀」 第二航空戰隊—司令官:山口多聞少將、航空母艦「蒼龍」「飛龍」 第五航空戰隊—司令官:原忠一少將、航空母艦「瑞鶴」「翔鶴」、驅逐艦「秋雲」 艦載航空機:共399架(零式戰鬥機120架、九九式轟炸機135架、九七式攻擊機144架) 第三戰隊—司令官:三川軍一中將、戰艦「比叡」「霧島」...
71 KB (9,248 words) - 02:25, 28 April 2025
Internazionale. 2024-01-14 [2024-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8). 伊朗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伊朗驻华大使馆. 2024-01-14 [2024-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7) (中文(中国大陆)). 澳洲外交部賀賴清德勝選...
196 KB (10,601 words) - 16:47, 8 May 2025
德黑蘭宣言 (category 1943年伊朗)
的局勢出現轉捩。為進一步協調共同作戰的行動,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蘇聯共產黨總書記史達林在伊朗首都德黑蘭的蘇聯大使館舉行了為期四天的德黑蘭會議,商討了下一步對德國作戰的軍事計劃以及戰後的和平解決方案。12月1日會議結束時,羅斯福、邱吉爾、史達林共同制訂...
4 KB (372 words) - 01:13, 2 February 2024
以来最大的直升机撤僑行动「常風行動」,而4月30日早上7時53分,最後一班美軍直升機從美國駐南越大使館屋頂上撤離末批海軍陸戰隊員,也成了美國捲入越戰的结束的标志。同日西貢淪陷,北越在中午之前攻陷美國大使館館舍和南越獨立宮总统府,北越一名部隊指揮官裴信上校進入宮內接受楊文明總統的投降,南越滅亡。同年,...
148 KB (18,161 words) - 01:42, 11 May 2025
炸彈。在停火前俄羅斯亦向烏克蘭發射3波無人機,總共超過200架,烏軍共擊落101架無人機,另有70架受電子戰系統干擾,沒有造成任何損失。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頒布總統令,對來自俄羅斯、中國、伊朗、烏茲別克和俄羅斯的公民和公司實施制裁,名單包括58名個人和74家公司,其中67家屬於與軍事技術有關的俄羅...
194 KB (24,781 words) - 00:14, 20 May 2025
爾米拉。脆弱的停火至2016年中已逐漸瓦解。2016年7月,敘政府軍成功包圍反對派控制的阿勒頗市東部。同月恐怖組織努斯拉陣線為了改善外界印象,宣佈脫離基地組織並改名「征服沙姆陣線」。8月初反對派勉強打破政府軍對阿勒頗市東部的包圍,不過到9月初政府軍再次成功合圍。...
232 KB (26,078 words) - 16:41, 26 March 2025
查红色高棉罪行,并且拯救了七哥和一众失散的难民。后升任少校參加三角洲部隊,並且被調派到英國特種空勤團擔任交換軍官,並且隨同SAS參加了1980年伊朗大使館的突擊行動和福克蘭群島戰爭,后来在入侵格瑞那達時回歸三角洲部隊擔任聯絡官,但因為親自上陣指揮的越權行為而被撤職調至CIA,前往阿富汗协助小白的军...
17 KB (3,014 words) - 10:09, 9 August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