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彼得羅芙娜·羅曼諾娃(俄語:Анна Петровна,1708年1月27日—1728年3月4日)是俄羅斯帝國彼得大帝和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大女兒。 她的妹妹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羅曼諾娃為1741年至1762年之間的女皇。雖然她是一名储君,但由於政治原因她並沒有繼承王位。然而,她的兒子彼得...
2 KB (134 words) - 02:43, 14 July 2025
安娜塔西亞·尼古拉耶芙娜·罗曼诺娃女大公(俄语:Великая Княжна Анастасия Николаевна Романова;1901年6月18日—1918年7月17日),俄羅斯帝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與妻子黑森-達姆施塔特的艾莉克絲最小的女兒。 阿纳斯塔西娅·尼古拉耶芙娜...
62 KB (8,978 words) - 16:05, 16 July 2025
瑪麗亞·尼古拉耶芙娜女大公(俄语:Великая Княжна Мария Николаевна,1899年6月26日—1918年7月17日)是俄羅斯帝國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與妻子黑森-達姆施塔特的艾莉克絲第三個女兒。她於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後遭到布爾什維克軍隊逮捕,最後遭到处决。 瑪麗亞·尼古拉耶芙娜跟隨著她的...
51 KB (7,636 words) - 16:05, 16 July 2025
安娜·巴甫洛夫娜(英語:Grand Duchess Anna Pavlovna of Russia,1795年1月18日—1865年3月1日),是俄罗斯沙皇保罗一世與妻子玛丽亚·费奥多罗芙娜皇后所生的女兒。1816年,安娜與時任奧蘭治親王的荷蘭国王威廉二世結婚,两人育有4個兒子和1個女兒。...
2 KB (95 words) - 12:27, 8 July 2025
芙娜的次女。1718年,伊丽莎白同父异母的哥哥——阿列克謝·彼得羅維奇逝世,造成了王位继承的混乱。1725年,伊丽莎白的父亲彼得一世逝世,俄罗斯皇帝的皇位首先被传给了伊丽莎白的母亲即皇后叶卡捷琳娜一世(1725年-1727年在位)。1727年,叶卡捷琳娜一世逝世后,由伊丽莎白的侄子,阿列克謝·彼得...
18 KB (2,446 words) - 02:44, 14 July 2025
俄罗斯帝国皇帝,荷尔斯泰因·戈托普的卡尔·腓特烈和安娜·彼得罗芙娜之子,彼得大帝的外孙。彼得三世本來是德意志人,幾乎不會說俄語。 彼得三世因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女皇无嗣,在1742年被挑选成为俄罗斯皇位继承人。同时,他因为父亲是瑞典国王卡尔十一世的外孙,也被瑞典选为王储,但因彼得已成为俄国皇储,瑞典只得作罢。...
4 KB (454 words) - 10:47, 5 July 2025
奥尔加·尼古拉耶芙娜·罗曼诺娃女大公(俄语:Великая Княжна Ольга Николаевна,1895年11月15日—1918年7月17日)是俄罗斯帝国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与妻子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的长女。 在奥尔加生前,关于她的婚姻大事在俄罗斯曾引发诸多猜测,亦有传言德米特里·巴甫洛维奇大公...
21 KB (3,375 words) - 07:44, 8 July 2025
安娜·伊凡诺芙娜(俄语:Анна Ивановна,1693年2月7日—1740年10月28日,1730年-1740年在位)是俄罗斯帝国女皇,俄国沙皇伊凡五世與妻子普拉斯科維亞·費奧多羅芙娜的第四女,俄羅斯帝國皇帝彼得大帝的侄女。 在位時不信賴俄羅斯人,只信賴日耳曼人,且涉入波蘭王位繼承戰爭、俄土...
4 KB (444 words) - 02:46, 14 July 2025
安娜斯塔西婭·米哈伊羅芙娜(俄語:Анастасия Михайловна,1860年7月28日—1922年3月11日)是德国梅克倫堡-什未林大公國的大公夫人和俄罗斯帝国女大公。她的祖父是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 1878年,到访俄罗斯的腓特烈·法蘭茲三世向安娜...
3 KB (188 words) - 12:16, 8 July 2025
大公國的公主,由東正教教堂受洗後按照俄国宫廷传统,改名為亞歷山德拉·費奧多蘿芙娜。她也是著名的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她支持以專制手段來控制國家,與俄羅斯東正教顛僧拉斯普京的關係也是她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十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后,她与丈夫及子女被布尔什维克秘密处决。2000年与家人,被俄羅斯東正教会封為殉道聖人。或称聖亞歷山德拉。...
21 KB (2,383 words) - 02:22, 12 July 2025
塔季揚娜·尼古拉耶芙娜大公(俄语:Великая Княжна Татьяна Николаевна,1897年6月10日—1918年7月17日)是俄羅斯帝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與妻子亞歷山德拉·費奧多蘿芙娜的第二个女儿。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塔季揚娜·尼古拉耶芙娜曾經擔任過護士。1918年7月,塔季揚娜...
12 KB (2,088 words) - 16:04, 16 July 2025
次女安娜·彼得罗芙娜(1708年1月27日-1728年5月15日),1725年嫁给德国霍爾斯坦-戈托普公爵卡爾·弗里德里希,生彼得三世 三女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1709年12月29日—1762年1月5日),1742年和阿列克谢·格里戈里耶维奇结婚,没有子女。 四女玛丽亚·彼得罗夫娜(1713年3月20日-1715年5月27日)...
6 KB (664 words) - 11:26, 14 June 2025
瑪麗亞·尼古拉耶芙娜(俄语:Мария Николаевна,1819年8月18日—1876年2月21日),俄罗斯帝国女大公和洛伊希騰貝格公爵夫人。 瑪麗亞·尼古拉耶芙娜是俄罗斯沙皇尼古拉一世和普鲁士公主夏洛特的女兒。她的父母有一段幸福的婚姻也是称職的父母,一家人生活十分和谐。据说她是尼古拉一世最喜爱的女兒,容貌性格也像他。...
3 KB (236 words) - 07:41, 8 July 2025
羅芙娜皇后之么女,1918年7月16日至1918年7月17日之間,她與她家庭於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被共產黨革命分子所殺,而她的屍體一直到2007年才被尋獲。 1920年時,安娜·安德森在柏林因自殺未遂而被送進精神病院。起先,因為安娜·安德森拒絕透露她的身分,而被稱為「無名女士」(德語:Fräulein...
57 KB (8,337 words) - 14:34, 5 June 2025
的外孙女。俄羅斯謝爾蓋•亞歷山德羅維奇大公之妻,俄国末代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的二姐。她以美貌及善良的性格而聞名,普遍被認為是當時歐洲最美麗的公主之一。 在俄国,伊丽莎白以美丽和救济穷人的慈善工作而著称。1905年社会革命党人用炸弹谋杀了她的丈夫之后,伊丽莎白公开赦免谋杀谢尔盖的...
7 KB (307 words) - 09:29, 14 June 2025
羅芙娜女大公及其的五个儿子,并包含六条狗及一只金丝雀。 在马耳他殖民地的短暂逗留,他们转搭纳尔逊勋爵号前往英国。在英国,她与姐姐亚历山德拉住在了一起。她们俩在馬爾博羅大樓及桑德灵厄姆府住过一段时间,玛丽亚作为被废黜的太后,是二号人物,而他姐姐是一位受民众爱戴、尊重及受欢迎的太后。她最后选择回到她的...
17 KB (1,185 words) - 02:26, 12 July 2025
普魯士的夏洛特(德語:Charlotte von Preußen,1798年7月13日—1860年11月1日),婚後名亞歷珊德拉·費奧多羅芙娜(俄語:Александра Фёдоровна),是布蘭登堡選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与王后路易絲的长女,后来成为俄罗斯帝国的...
6 KB (583 words) - 15:45, 4 June 2025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瑪麗亞·費奧多蘿芙娜皇后 玛丽亚·费奥多罗芙娜(俄语:Мария Фёдоровна ,英语:Maria Feodorovna,1759年10月25日—1828年11月5日),出生名为索菲·多萝西亚,出生于公爵城堡,是腓特烈二世·欧根的长女。她是俄罗斯帝国的保罗一世(帕维尔·彼得...
3 KB (138 words) - 11:32, 25 May 2025
保罗一世·彼得羅維奇(俄语:Па́вел I Петро́вич,羅馬化:Pavel I Petrovich;1754年10月1日—1801年3月23日,或譯帕維爾一世)是俄罗斯帝国皇帝,1796年至1801年間在位。他42歲登基,僅在位5年。 保罗一世的父親是彼得三世,母親是叶卡捷琳娜...
9 KB (817 words) - 08:36, 16 May 2025
彼得大帝 (redirect from 彼得一世 (俄羅斯))
次女安娜·彼得羅芙娜(1708年1月27日-1728年5月15日),1725年嫁卡爾·弗里德里希,育有彼得三世(1762年在位)。妻子叶卡捷琳娜二世為俄羅斯帝國女皇(1762年—1796年在位) 三女伊莉莎白 ·彼得罗芙娜...
23 KB (3,472 words) - 09:29, 8 July 2025
安娜·利奧波多芙娜(俄語:Анна Леопольдовна,1718年12月18日—1746年3月19日),本名梅克倫堡-施威林的伊丽莎白·凯瑟琳·克里斯汀,又叫安娜·卡洛夫娜,在1740年至1741年为婴儿期的儿子俄罗斯沙皇伊凡六世的攝政。 伊丽莎白·凯瑟琳·克里斯汀是梅克倫堡-施威林公爵卡爾...
15 KB (2,109 words) - 14:32, 5 June 2025
謝妮亞·格奧爾基耶芙娜(俄语:Ксения Георгиевна,1903年8月22日—1965年9月17日)是俄羅斯的格奧爾基·米哈伊洛維奇大公與希臘的瑪麗亞公主的次女,1903年出生於聖彼得堡。 十月革命爆發後,謝妮亞和姊姊妮娜跟著母親流亡英國;他們的父親在1919年與許多其他家族成員被布爾什...
2 KB (194 words) - 13:30, 23 July 2025
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俄語:Екатерина II Алексеевна,羅馬化:Yekaterina II Alekseyevna;1729年5月2日—1796年11月17日),亦称叶卡捷琳娜大帝(Екатерина Великая),俄國君主,出生于普鲁士波美拉尼亚斯德丁,原是彼得...
87 KB (12,210 words) - 13:48, 29 July 2025
伊凡六世 (redirect from 伊凡六世·安东诺维奇)
俄罗斯帝国皇帝,布伦瑞克的安東尼·烏爾里希與伊凡五世外孫女的安娜·利奧波多芙娜之長子。 1740年,女皇安娜·伊萬諾夫娜逝世,臨終時將帝位傳給她的甥外孙伊凡六世,以確保帝位由伊凡五世的子嗣繼承,並由她的緋聞情人恩斯特·約翰·馮·比隆攝政。三星期後,其父母推翻比隆,父親安...
10 KB (1,125 words) - 03:08, 15 May 2025
俄罗斯皇帝及独裁者、第十四任罗曼诺夫王朝俄罗斯统治者、第一任波兰会议王国国王、第一任芬兰大公国大公。在1801年3月23日至1825年11月19日期间作为俄罗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亚历山大一世为俄罗斯皇帝保罗一世·彼得洛维奇及符腾堡公爵腓特烈二世·歐根及布蘭登堡-施韋特的弗蕾德里克之女瑪麗亞·費奧多蘿芙娜皇后...
23 KB (2,129 words) - 15:11, 4 June 2025
保罗·亞歷山德羅維奇(俄語:Павел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英語:Paul Alexandrovich,1860年10月3日—1919年1月24日),是俄罗斯帝国皇子,俗稱保罗大公。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和皇后,瑪麗亞·亞歷山卓芙娜的幼子。1889年保罗大公與希腊的...
6 KB (543 words) - 03:44, 5 July 2025
女大公遭到殺害,俄羅斯皇室無一人倖免,全數滅門。 1894年11月26日在圣彼得堡冬宫娶黑森和莱茵大公国的维多利亚·爱丽丝·海伦娜·路易絲·比阿特丽丝郡主(Victoria Alice Helena Louise Beatrice), 或稱亞歷克斯公主,俄罗斯名为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
29 KB (2,556 words) - 10:42, 29 June 2025
俄罗斯帝国皇室成員,為尼古拉一世之孙,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和妻子奥尔加·费奥多罗芙娜的第四个孩子。他在一戰時作為俄罗斯軍官在軍隊服务。格奥尔基大公在1919年1月28日,與他兄長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大公、堂弟保羅·亞歷山德羅維奇大公,以及德米特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大公一起,在圣彼得堡遭槍決處死。...
2 KB (153 words) - 12:18, 8 July 2025
彼得羅芙娜女皇(1741-1762年在位)也去世,所以只能由彼得大帝的外孙、位於德國的霍爾斯坦-戈托普王朝的彼得·烏爾里希大公继承俄羅斯皇帝的位置,稱彼得三世,霍爾斯坦-戈托普-罗曼诺夫王朝就此开始;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尼古拉二世全家被布尔什维克滅門,王朝自此正式滅亡。 彼得...
7 KB (712 words) - 01:40, 13 June 2025
尼古拉二世灭门案 (category 罗曼诺夫王朝)
的珠宝与钻石缝在束腹的内衬中,为了来逃过监禁者的注意。因此这些束腹有些类似用来抵挡子弹的盔甲。根据尤罗夫斯基的回忆:阿纳斯塔西娅·尼古拉耶芙娜与玛丽亚·尼古拉耶芙娜踡伏在地,抵著墙壁来保护头部,直到她们被射杀为止。然而,另一个守卫彼得·艾马柯夫告诉妻子阿纳斯塔西娅·尼古拉耶芙娜后来是被刺刀杀死的...
13 KB (1,616 words) - 05:13, 14 March 2025
亞歷山德拉·格奧爾吉耶芙娜(俄語:Алекса́ндра Гео́ргиевна,1870年8月30日—1891年9月24日)是俄罗斯帝国大公夫人和希腊王国公主。她的丈夫是俄罗斯大公保羅·亞歷山德羅維奇。她是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和俄羅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表妹。 亞歷山德拉的父亲是希腊国王。1889年6月17日,她和表亲保罗...
2 KB (180 words) - 06:00, 29 June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