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周北齊之戰指的是北周与陈朝联盟和北齐的战争,结果以前者获胜告终,北周成功统一北方,陈朝夺得淮南。 北齐的胡化风气十分重。所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是北齐统治集团是出自反汉化的六镇军人,而且出现一种“西胡化”的倾向,也就是统治集团沉迷于西域胡人的歌舞娱乐当中,意志消沉。也使得相当多胡人因为歌舞伎艺得以...
    14 KB (2,848 words) - 07:49, 7 September 2024
  • 北周,共享國二十七年。 北齊國勢本來頗為強盛,但由於北齊帝王多為殘暴昏庸主,導致政治情勢混亂,國勢也日漸衰落。 后主時期,北周武帝的统治下日渐兴盛,而北齐则衰落,更枉杀大将斛律光、高长恭。577年北周統一北方,北齊滅亡。北齊滅亡後,境内的士族大多遷到關中,成为北周...
    9 KB (1,159 words) - 07:33, 3 January 2024
  • 北周北齊取代),長江以北為北齊所佔,西南(四川)被北周所佔,只能依靠長江天險維持南北對峙的局面。 陳朝在經濟文化上比較發達,除了陳後主以外的幾位君王也都算得上明主,比起南朝其他三個朝代而言政治情勢較為穩定,但在軍事上卻已難以與北方抗衡,即使北方已分裂為北周北齊,而且北齊皇帝多為殘暴君,北周...
    11 KB (1,663 words) - 10:39, 15 March 2025
  • 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國歷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由宇文氏建立,定都長安,北周自建國後,統治實權一直在北周太师宇文護身上,皇帝無力與抗阻,為了擺脫宇文護的束縛,經過一連串的計畫與鬥爭,北周武帝宇文邕終於殺死了宇文護,掌握大權,並以德施政,人民安樂,在位時更成功北齊...
    9 KB (1,102 words) - 09:10, 15 March 2025
  • 之戰是南北朝末期的統一戰爭。580年北周宣帝去世後,權臣楊堅於隔年廢北周靜帝自立,建國隋朝,即隋文帝。在安定內部、解決北方突厥的外患以及吞併西梁後,隋文帝於588年,下令楊廣統籌九路隋軍南征陳朝,589年1月20日打敗陳後主陳叔寶,陳亡。並陸續招降三吳、嶺南等地區,隋朝幾統一漢地,成功結束紛亂...
    24 KB (4,281 words) - 12:49, 6 March 2024
  • 之戰。陳叔寶恃長江天險,照常歌舞。隔年,隋軍攻入建康,陳叔寶與愛妃張麗華、孔貴人避入井中後被俘,南陳遂亡。 北朝時期自439年涼統一華北起至581年楊堅代為止。經歷魏、东魏西魏對峙、北齊北周對峙三個時期,並包括隋立國至陳時期。魏、东魏、西魏及北周由鮮卑族建立,北齊則由胡化漢人所建。...
    146 KB (20,518 words) - 10:04, 27 March 2025
  • 歲15歲時,北齊與北周爆發邙山之戰,他跟著父親從軍,他觀察北周軍隊的旗鼓,便叫人換裝撤退,後來北周果然敗,父親就對他刮目相看。而到了建德六年(577年)的北周北齊之戰,父親史靜死,史萬歲因為是忠臣子而被任命為開府儀同三司,並繼承父親的太平縣公爵位。 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尉遲迥因不滿楊...
    8 KB (1,490 words) - 20:05, 16 August 2024
  • 魏經漢化運動後經濟持續發展,但亦造成北方六鎮鮮卑貴族與洛陽鮮卑貴族的文化衝突,後期政治混亂,發生六镇乱,分裂成高歡擁護的東魏與宇文泰擁護的西魏,之後分別自立為北齊北周北周主張胡漢融合,於577年攻北齊,統一北方。578年,北周武帝死後,政權逐漸掌握在外戚楊堅手上。581年楊堅篡...
    13 KB (2,069 words) - 08:53, 23 April 2025
  • 鲜卑 (redirect from 鮮卑)
    魏等國,而漠則由鮮卑別支柔然稱霸。439年魏統一北方,之後時常與柔然發生衝突。而後魏經歷六鎮亂後分裂成東魏、西魏,東魏、西魏隨後也分別被北齊北周所篡。最後北周統一華北,於581年因楊堅奪位而亡。稱霸塞北的柔然汗國也於552年為突厥汗國所...
    29 KB (2,783 words) - 23:53, 6 May 2025
  • 东突厥之戰(620年-657年),是7世纪唐朝初年时同突厥汗国分裂后的两个汗国东突厥和西突厥进行的一系列战争。其中主要的战役和事件有五陇阪(624年)、泾阳和渭水盟(626年)、定襄(629年)、阴山(630年)、庭州(651年)、唐與西突厥(英语:Tang campaigns...
    22 KB (2,940 words) - 09:44, 17 May 2025
  • 北齊派兵萬餘人配合,直指建康。天啟三年二月十四日(560年3月26日),王琳於蕪湖附近的梁山敗於陳朝太尉侯瑱,退回江州,上游根據地湘州也被北周奪取;北齊軍在博望被陳軍攻擊,北齊將領劉伯球被俘虜,資儲船艦盡被沒收,數萬人也被俘虜。王琳只得帶他的妻妾和左右十多人,渡江逃亡北齊。蕭莊在御史中丞劉仲威的侍奉下,前往壽陽,投靠北齊。...
    24 KB (3,458 words) - 21:26, 4 April 2025
  • 表示恭敬,让他主理国家大事,以静待时机。十二年后(572年)三月十四以给母亲读《酒诰》名联合其弟宇文直杀死宇文护,得以亲政。 后联合南陈七路北齐,并于577年正月十八在邺城击败北齐军,一统北方。 北周武帝即位初,循例事佛,但更重视儒学。天和二年(567年)因寺僧日多,滋生是非,国库收入骤减,还...
    32 KB (5,504 words) - 11:02, 1 April 2025
  • 齐文宣帝 (redirect from 北齊顯祖)
    天保十年(559年),高洋驾崩(最长寿的北齐皇帝),虚龄34歲,葬於武寧陵,謚號為文宣皇帝,廟號為高祖。后主天统初年(565年),有诏改谥景烈皇帝,庙号威宗。武平初年(570年),改回原来的文宣谥号,廟號為顯祖。 高洋死後,北齊統治階級內部愈來愈混亂,最終為北周,因而北周之戰统一了北方。 高洋荒淫...
    29 KB (5,496 words) - 06:08, 17 May 2025
  • 前769年-郑 前767年-郑 前824年-前621年-秦之戰 前766年-秦攻犬戎 前750年-秦攻戎 前739年-桓叔 前722年-共叔段亂 前722年-纪攻夷 前721年-莒攻向 前721年-鲁 前720年-郑攻 前719年-东门 前719年-莒攻杞之战...
    70 KB (7,205 words) - 07:38, 4 September 2024
  • 隋文帝 (category 北周官员)
    北齐。 楊堅壯年時曾隨北周武帝(宇文邕)伐北齊統一華北,不久後武帝于宣政元年(578年)病逝,北周宣帝(宇文贇)即位。北周宣帝诛杀元老重臣,将国政交给东宫的旧僚郑译,引起朝野恐慌。大成元年(579年)二月十九日,宇文赟下诏传位于7岁的长子宇文阐(北周静帝),并改年号为大象,自称天元皇帝。...
    41 KB (7,016 words) - 09:45, 8 May 2025
  • 人之後”。南北朝時期有被《晉書》、《南史》、《史》、《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書》等記載,魏燕之戰、西秦攻之戰、梁與魏的戰爭、北齊攻梁之戰北周統一北方、北周北齊之戰、青州之戰、隋之戰等大小型戰役,皆有縱兵燒殺劫掠姦淫紀錄。...
    93 KB (12,800 words) - 14:12, 23 September 2024
  • 隋朝 (section 開皇)
    北周亡。杨坚封静帝为介国公奉祀,随即杀害包括静帝在内的北周近支宗室,以北周远支宗室宇文洛续封。 隋文帝即位後,意圖南陳朝,但因陳朝有長江天險,故未有在即位後立即南下。他採納高熲的策略:干擾陳國的農業生產,破壞陳國的軍事儲積,使陳國損失慘重,而又疲憊不堪。隋文帝於隋與突厥之戰...
    143 KB (22,444 words) - 16:09, 17 May 2025
  • 宋创造有利时机;但合纵军尚未开始作战,秦王便削去帝号,向赵魏等国割地求和,第三次合纵因此搁浅。利用合纵吸引诸侯注意力的机会,前286年,齐国滅亡了占据淮河流域富饶土地、被列国垂涎的宋国(齊之戰),招致各国不满。齐湣王在位时期屡屡背弃承诺和盟约,侵略且欺凌诸侯,开拓大量领土,有併...
    20 KB (3,513 words) - 02:07, 22 November 2024
  • 隋與突厥,是隋朝防已经分裂成四个汗国的突厥进攻,以及一次反击的战争。這場戰爭自581年突厥侵隋開始,到602年東突厥臣服為止,共經歷21年的时间。此戰爭后更加矛盾,其东、西可汗也因内部的不稳定,分別在607年與611年弃向隋朝由於隋朝因此戰爭獲的較大優勢,得以發動隋之戰...
    18 KB (2,639 words) - 01:30, 18 November 2022
  • 太建北伐 (category 北周战役)
    太建北伐,南陈太建年间,派车騎大将军吴明彻率军收复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国土。北齐北周战争加剧,无暇南顾,陈朝满足于既占的淮河两岸地区,无意进,北周北齐后,江北淮南地旋即被北周攻占。 570年(太建二年)七月,陈朝司空章昭达进攻北周扶植的江陵政权后梁,梁明帝和北周总管陆腾抵抗。军在西陵峡口南岸筑安蜀城,在长江上编织蒲苇以...
    11 KB (2,166 words) - 12:47, 6 March 2024
  • 魏,開始了北朝時代。 魏帝國政治清明,讓南方紛亂的政局相形失色。魏統治中國北方將近百年後,最終出現了危機,高歡實際操縱政權,迫使當任皇帝西奔長安投奔宇文泰,帝國遂一分為二。之後高歡子高洋篡奪東魏,建立北齊,西魏則奉送給宇文泰子宇文覺,是為北周。其後北齊不敵,北方又統一在北周...
    119 KB (1,990 words) - 12:35, 3 April 2025
  • 越貝加爾湖,南接阿姆河南,建立了官制,有立法,有文字。583年,隋将長孫晟用离间计,使突厥汗国分裂為東西兩部,后在屡次与隋朝的战争中战败而走向衰落(参见隋与突厥)。唐太宗貞觀四年(630年)与薛延陀攻東突厥,唐高宗顯慶四年(658年)唐撃败西突厥,餘部西遷中亞(参见唐東突厥之戰...
    13 KB (1,115 words) - 09:54, 17 May 2025
  • 之戰(今江蘇徐州)大破劉邦,但項羽因分封矛盾引起各路諸侯紛紛反叛,且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後方補給,糧草殆盡,最後反被劉邦所。前202年,項羽在垓下為劉邦指揮諸侯六十萬聯軍所敗,突圍至烏江後,自刎而死。 項羽獲譽為華夏史上最勇猛的将领,史學家稱“羽神勇,千古无二”,且在「霸王」一词通常专指项羽。...
    57 KB (9,415 words) - 22:37, 20 May 2025
  • 战败越。勾践求和,贿赂吴臣伯嚭并送给吴王珍宝和美女西施,自己亲自为夫差牵马。吴王後來拒绝了伍子胥联齐越的建议,接受越国求和,转兵向进击,大败齐军,成为小霸。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在元王三年(前473年)發動越之戰,消灭吴国,夫差羞愤自杀。勾践北上与齐晋会盟于徐,成为最后一个霸主。...
    21 KB (3,420 words) - 12:01, 5 May 2025
  • 李子雄 (建昌县公) (category 北周都督)
    李子雄(6世纪—613年),《史》作李雄。渤海郡蓨县人,隋朝军事人物。李桃枝子。 弱冠年参加北周武帝北齐,因功績受位帥都督。大象二年(580年),李子雄在韋孝宽属下讨伐尉迟迥,受位上開府,封爵建昌县公。 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担任驃騎将軍。開皇九年(589年)、参与...
    2 KB (334 words) - 14:31, 13 November 2022
  • 元王元年。 前468年(貞定王元年)清人林春溥《戰國編年》、黃式三《季編略》及近人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証》記載始於貞定王元年(前468年),接續《左傳》之後。 前453年(貞定王十六年)也有學者認為,前453年三家智,七國爭雄局面已經形成,應該以此作為戰國的開始。 前441年(...
    33 KB (5,468 words) - 08:46, 23 April 2025
  • 魏明帝曹叡臨終時,令大將軍曹爽與太尉司馬懿共同輔佐幼帝曹芳。景初三年(239年)曹芳即位,曹爽初敬司馬懿後排斥,實施改革壓抑士族,司馬懿明升暗降為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趁虛發動高平陵变後夷曹爽三族。251年,司馬懿夷王凌、令狐愚三族並賜死曹彪,鞏固權勢。為防患未然,司馬懿將曹氏王公遷往鄴城監禁看管。司馬...
    26 KB (1,934 words) - 09:00, 15 May 2025
  • 高冲 (category 北周)
    高冲(?—?),先从北齐,后为北周大将。在北齐时高冲依靠累累战功升为鹰扬郎将,谙熟军法,后升颍川郡守,但是后来认为北齐不会持久,便投靠了,被封为左屯卫清宫府别将,留有子高赦,同于北周做官。 《全唐文》 令狐德棻:《书》 《书》列传第二十五:“明年洛阳不守刚远隔敌中连...
    946 bytes (171 words) - 09:28, 17 June 2022
  • 北周因为王雄死于朝廷大事,停止朝会。王雄的儿子王谦继承爵位。 王谦,北周上柱国、益州总管、十八州诸军事、庸国公 王震,第三子,北周安乐县伯 [在维基数据编辑] 《書·卷19》,出自令狐德棻《書》 《书校勘记··卷十九·列传第十一·六二》:字胡布头 史卷六0王雄传作“字雄胡布头”...
    11 KB (2,100 words) - 03:23, 22 November 2024
  • 段韶 (category 北齐司徒)
    軍先鋒步兵全。残余軍在日暮时逃走。段韶率騎兵追击,追到北周境内归还。段韶因功別封怀州武德郡公,進太師。 北周大冢宰宇文护母閻氏入北齐中山宮,宇文護听说閻氏还活着,请求北齐归还母亲閻氏。当时突厥多次侵攻,段韶率軍守卫北边。武成帝派遣黄門徐世荣向段韶征求意見。段韶以为北周...
    19 KB (3,763 words) - 08:21, 30 April 2025
  • 中灭亡。263年司馬昭為建立軍功準備代魏,出兵伐蜀,蜀漢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接受魏元帝禪讓而稱帝,國號為「晉」,史稱西晉,曹魏亡。西晉最後於280年發起晉之戰,滅亡孫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 陳壽所著、裴松...
    124 KB (19,224 words) - 02:18, 16 Ma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