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山王國(琉球語:北山王國北山王国〕/フクザン オウクク Fukuzan ōkuku;約1322年-1416年)亦稱王國,是琉球群島三山時代的一個國家。根據琉球國《中山世鑑》、中國《明實錄》和朝鮮《朝鮮王朝實錄》記載,北山王國以今歸仁按司為中心,包括今歸仁、羽地、名護、國頭、金武、伊江、伊平屋...
    3 KB (292 words) - 14:46, 23 December 2020
  • (redirect from 北山王珉)
    珉(注音:ㄇㄧㄣˊ;漢語拼音:mín;琉球語:珉/ミン Min ?;?—1400年或1395年)是琉球國三山時代北山王國的第二代國王。1393年至1400年(或1395年)在位。 他是怕尼芝的長子。1394年,北山王珉曾向明朝朝貢。其餘的事跡不詳。 北山王珉死後,由其長子攀安知繼位。...
    1 KB (67 words) - 09:02, 2 March 2014
  • 南山王國(琉球語:南山王國〔南山王国〕/ナンザン オウクク Nanzan ōkuku;1337年-1429年)亦稱山南王國,是琉球群島三山時代割據沖繩本島南部的一個國家。根據琉球國《中山世鑑》、中國《明實錄》和朝鮮《朝鮮王朝實錄》記載,南山王國以大里按司為中心,包括大里、佐敷、知念、玉城、具志頭、東...
    3 KB (309 words) - 06:35, 13 October 2023
  • 中山王國(琉球語:中山王國〔中山王国〕/チューザン オウクク;1314年—1429年)琉球群島三山時代的一個國家。根據琉球國《中山世鑑》、中國《明實錄》和朝鮮《朝鮮王朝實錄》的記載,中山王國首里按司為中心,包括浦添、首里、那霸、谷、讀谷、越來、中城、勝連、具志川各城,大致疆域為南至國場川—與那原一線,北至仲泊地峽。...
    4 KB (320 words) - 19:39, 18 November 2020
  • 今歸仁城 (category 北山王國)
    北山城(琉球語:北山城/フクザーングシーク Hukuuzangusiiku)是位于沖繩縣今歸仁村的城堡遺跡。為14世紀琉球王國三山時代中的三山之一北山王的居城。為日本指定史跡。 在城內發現了大量中國和東南亞生產的陶瓷器物,從中可看出該城昔日的繁榮。在北山國滅亡后仍然是統治北山...
    3 KB (249 words) - 15:37, 28 April 2024
  • 北山監守是琉球國在沖繩本島設置的官職。1416年,尚巴志王攻滅北山國後,因北山地區地勢險要且民風慓悍,任命次子尚忠為北山監守,駐紮於今歸仁城,以監視並統治北山居民。第二尚氏王朝時期,尚真王任命第三子尚韶威為北山監守。此後這一職位由向氏具志川家(尚韶威的後代)世襲當任。直到1665年,北山...
    3 KB (170 words) - 07:26, 29 March 2024
  • 南湖北山,台灣山峰,也是台灣百岳之一 北山 (上海闸),位于上海市闸北区 北山 (上海青浦),位于上海市青浦区 北山风景区,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國家AAAA級風景區 北山摩崖造像,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组成部分,位于重庆市大足区 北山国(1322年-1416年),琉球群岛三山时代的一个王国 北山,指沖繩島北部地區,即國頭...
    1 KB (212 words) - 09:56, 16 March 2024
  • 怕尼芝 (category 北山王國國王)
    怕尼芝(琉球語:怕尼芝/ハニシ Haniji;?—1395年)是琉球國三山時代北山王國的建立者,1322年至1395年在位。 怕尼芝出生地有非常多種的說法,其中一種說法稱怕尼芝是湧川按司之孫。湧川按司則是英祖王的次子。 根據《思草紙》中一些琉歌的記載,中山國自從玉城繼位之後國力衰弱。怕尼芝發兵攻滅了...
    2 KB (227 words) - 14:10, 19 September 2023
  • 北山(又稱)三国,分别位于冲绳岛的南部、中部和北部,这个时期称为“三山时代”。 三国中,以中山最强,北山最弱。相互爭戰了近一百年。 根據琉球國《中山世鑑》、中國《明實錄》和朝鮮《朝鮮王朝實錄》的記載,中山王國以首里按司為中心,包括浦添、首里、那霸、...
    3 KB (467 words) - 18:49, 16 January 2020
  • 原指的是沖繩島北部多、多森林等自然景觀的地域。有時又單指沖繩島名護市以北的地域。「原」這一地域並無明確的區分,恩納村與金武町及其以北的區域都在這個範圍之內。此地域與三山時代北山王國的領地大致相同。中心都市為名護市。 與國頭大致相當,但離島沒有包括在內。面積約764平方公里,人口約12萬人。 名護市...
    1 KB (171 words) - 13:41, 10 March 2024
  • 國頭 (redirect from 北山)
    沖繩島從東北到西南分為國頭、中頭、島尻三個部份,國頭為其一。中心都市為名護市。 在三山時代時,國頭為三山之一的北山王國的領地。 1673年,金武間切的一部份和讀谷山間切的一部份劃出設立恩納間切(今恩納村),恩納間切被歸入國頭之下。...
    1 KB (185 words) - 13:55, 12 April 2021
  • 托勒密王國(希臘語:Πτολεμαϊκὴ βασιλεία)或稱托勒密埃及,是亞歷山大大帝逝世之後,統治埃及和周圍地區的一個希臘化王國王國建立者為亞歷山大帝國的將領托勒密一世,繼業者戰爭之後,他在公元前305年自立為國王並宣稱自己是埃及法老。托勒密王朝統治埃及直到公元前30年埃及女王克麗奧佩脫拉...
    46 KB (7,367 words) - 08:17, 25 May 2024
  • 北山音乐节(英語:Beishan Music Festival)是在珠海市举办的一個音樂盛会,2010年起由珠海市北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创办,北山音乐节包含北山国际爵士音乐节和北山世界音乐节。音乐节期间除现场音乐演出,也有音乐工作坊和画展等其他艺术活动。 北山音乐节在北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内的北山...
    3 KB (389 words) - 03:16, 8 November 2023
  • 老挝王国(寮語:ພຣະຣາຊອານາຈັກລາວ,羅馬化:Phra Ratxa A-na-chak Lao)是於1946年在今老挝建立的一个君主制国家。1946年,法国保护国琅勃拉邦的君主西萨旺·冯在法国的支持下成为了全老挝的国王,并获得自治权,從而得以组建老挝王国。1954年,老挝王国...
    15 KB (2,074 words) - 08:27, 29 February 2024
  • 葉門穆塔瓦基利亞王國(阿拉伯語:المملكة ‏المتوكلية اليمنية‎),或稱葉門王國,是葉門在1918年至1962年間的國號。也门原本是由鄂圖曼帝國統治的地方之一,於1918年從鄂圖曼分裂出來。 也门王国由伊斯兰教什叶派教长叶海亚·穆罕默德·哈米德丁建立,他统治...
    4 KB (222 words) - 13:50, 12 February 2024
  • Lang)擺脫了素可泰王國的統治,建立起瀾滄王國。「瀾滄」在老撾語中意為「百萬大象」。瀾滄王國最初定都于今天的琅勃拉邦。1560年,國王賽塔提拉遷都永珍。瀾滄王國於17世紀末爆發嚴重內亂,1696年分裂為永珍王國和樂凡王國。1707年,北部城鎮琅勃拉邦又從永珍王國中分離而出,成為南掌王國...
    16 KB (2,358 words) - 01:18, 31 March 2024
  • 祖魯王國(英語:Zulu Kingdom)是非洲历史上的一个王國,位于今南非东部,鄰近印度洋,且界在圖蓋拉河和蓬戈拉河之間。這個小王國逐漸控制了今天南非洲的誇祖魯-納塔爾省。後在1870年代與英國發生一系列衝突,祖魯王國在戰爭初期的伊德瓦納戰役取得勝利,然而在英國的優勢武力下,祖魯王國...
    16 KB (2,462 words) - 08:46, 20 January 2024
  • 南斯拉夫王国(1918年-1941年)是一个位于巴爾幹半島的君主制國家,在一戰後成立,直到二戰後結束。其领土大致包括今天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塞爾維亞、蒙特內哥羅,以及馬其頓和科索沃等地。1929年之前国名是塞尔维亚人、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王國(塞尔维亚-克羅埃西亞語:Краљевина...
    28 KB (3,660 words) - 02:15, 23 April 2024
  • 東哥德王國(英語:Ostrogothic Kingdom,489年-553年),官方名称意大利王国(拉丁語:Regnum Italiae),是日耳曼民族的一支——東哥德人建立的國家。隨著東哥德人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遷入義大利,東哥德王國的勢力約在義大利半島及附近地區。...
    21 KB (3,566 words) - 04:50, 20 October 2023
  • 攀安知 (category 北山王國國王)
    。1416年,尚思紹王在羽地按司的勸說下,派世子巴志攻擊北山國。巴志遣人遊說本部平原。次日,攀安知在平原的勸說下出城挑戰。平原立即獻出今歸仁城,引中山軍入城。攀安知得知平原叛變,回城殺死平原,隨後自刎身死,北山滅亡。 北山王族祖傳的寶刀千代金丸,在攀安知死後,被葉壁住人(第二尚氏的祖先)擁有。...
    2 KB (239 words) - 03:23, 7 October 2023
  • 萬象王國(寮語:ອານາຈັກວຽງຈັນ)是十八世纪瀾滄王國分裂後產生的小王國,位於老撾的中部。 1765年至1778年期間,萬象王國是緬甸的附庸;之後成為了暹羅附庸直到1828年。後因國王昭阿努起兵反暹羅,被暹羅吞併。 1690年,瀾滄国王苏里亚旺萨逝世,丞相甸·塔拉自立为王,毒害了苏曼加公主的...
    10 KB (1,668 words) - 13:44, 12 February 2024
  • 4万,是2015、2016年度中国游客人数最多的主题公园,也是目前全球入场人数最高的水上主题乐园。 长隆海洋王国园内由八个主题组成,有海洋大街、海豚湾、雨林飞翔、海洋奇观、极地探险、英雄島、海象和横琴海。 海洋大街主要以迎宾、观光及购物休闲为主,顶部装有巨大的LED天幕(以海水为主题)。...
    7 KB (685 words) - 16:07, 5 April 2024
  • 耶路撒冷王國(拉丁語:Regnum Hierosolimitanum;古法語:Roiaume de Jherusalem) ,又史称耶路撒冷法蘭克王国(法語:royaume franc de Jérusalem),是一个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以后于1099年建立在南部黎凡特(英语:Southern...
    111 KB (19,267 words) - 09:38, 2 June 2024
  • 島尻大里城建城時間不詳,大約在14世紀以前。1314年,承察度建立南山王國,以此城為首都。此城是一個漁港,城郭建在大里附近的丘陵上,此丘陵之麓有一個小小的登山口,只有獲准的商船才可以進入。 由於島尻大里城的地理優勢,使得南山王國得以與中山王國北山王國一起競爭。1429年,南山王國被中山王尚巴志所滅。...
    766 bytes (119 words) - 06:39, 13 October 2023
  • 包括了沖縄島的本部半島東北部區域,以及離沖繩島約1.5公里遠的古宇利島。古宇利島可透過ワルミ大橋及古宇利大橋(經屋我地島)與本島相連。 琉球王國時期:為北山王國的政治中心,今歸仁城。 1666年:本部半島全境原為今歸仁間切管轄,西南側被分割獨立設置本部間切(現本部町)。 1896年4月1日:實施郡區制,為國頭郡轄下今歸仁間切。...
    4 KB (261 words) - 06:25, 31 December 2021
  • 南撒克逊王国(古英語:Sūþseaxna rīce),音譯為薩塞克斯王国(英語:Kingdom of Sussex),是中世紀早期在英格蘭由盎格鲁-撒克逊人所建立的七大王國之一。該王國位於大不列颠岛南岸,最初是六世纪撒克逊人建立的殖民地,後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国。薩塞克斯王國相較其他盎格鲁-撒克逊王国...
    76 KB (10,151 words) - 03:17, 13 March 2024
  • 米底王國,或稱米底亞王國/瑪代王國(Medes) /ˈmiːdz/ (古波斯語 Māda-,古希臘語:Μῆδοι)是古伊朗人,他們說米底語,居住在伊朗西部(英语:Western Iran)和伊朗北部(英语:Northen Iran)之間一個稱為米底的地區。公元前11世紀左右,他們佔領位於伊朗西北部...
    41 KB (5,373 words) - 23:05, 30 May 2024
  • 威塞克斯王國(古英語:Westseaxna rīċe),或意譯為西撒克遜王國,是中世紀英格蘭七國時代位於大不列颠南部的一個盎格魯撒克遜王国。於公元519年建國,直到927年國王埃塞尔斯坦统一英格蘭地區建立英格蘭王國為止。 根據盎格魯撒克遜傳說,威塞克斯王國是由彻迪克與金里克所建。威塞克斯王國...
    34 KB (4,279 words) - 13:38, 25 October 2023
  • 王國都維持半獨立狀態。大肚王國不肯接受基督教,只讓歐洲人通過領土而不准他們定居,也無荷語的翻譯員。 大肚王國在1645年左右所統轄的範圍主要是大肚溪流域,大約是大甲溪南岸至舊濁水溪以北流域,是跨部落的統治或聯盟關係。 大肚王國...
    19 KB (2,259 words) - 02:51, 31 May 2024
  • 87056; 33.73722 蘇丹王國(英語:Kingdom of North Sudan)是美國人耶利米·希頓(英语:Jeremiah Heaton)於2014年6月16日在無主土地比爾泰維勒建立的私人國家,其原因是為了「圓了女兒的公主夢」。 希頓宣稱要將蘇丹王國打造成農業生產中心,並藉此與埃及和蘇丹建立友好關係。...
    12 KB (728 words) - 08:48, 3 May 2024
  • 王國和大部份歐洲國家一樣擁有自己的殖民帝國。王國在1882年加入德奧同盟擴展成三國同盟,和英法俄三國協約對峙競爭。一戰因為受英法利益妥協而加入協約國反對中央同盟。在二戰中是軸心國領導國之一。因此19世紀末至20世紀的意大利王國在歐洲被視為列強之一。...
    24 KB (2,518 words) - 01:52, 2 June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