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灭北燕之战,北魏击灭北燕的作战。 北燕将领库傉官斌投降了北魏,不久又叛北魏重新归附北燕。416年,魏明元帝派骁骑将军延普,渡过濡水攻杀库傉官斌。北魏乘胜攻杀北燕幽州刺史库傉官昌、征北将军库傉官提。418年五月,魏明元帝向东巡视,先后抵达濡源(今内蒙古太仆寺旗一带)和甘松(今内蒙古赤峰市一带)。派...
5 KB (948 words) - 12:29, 6 March 2024
秦灭六国之战,指中國戰國末期七大諸侯國之一的秦国進行消灭山東六国、完成中国统一的战争。从前236年攻打趙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5年的时间,先后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中国歷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
14 KB (1,840 words) - 08:44, 6 May 2025
燕昭王统治期间国力达到鼎盛,疆域扩张至辽西等地,并与秦、韓、趙、魏等国联军于济西之战大胜齐国。但燕昭王死后燕国开始衰落,于公元前222年终被秦国所灭,燕国共传国43王享国约800年。 匽侯建侯由克罍(殷周金文集成987),小臣鼎(殷周金文集成2556)“召公建匽”确定。燕...
30 KB (3,715 words) - 13:17, 12 April 2025
魏滅燕之戰,為景初二年(238年),三國時期曹魏討伐公孫淵的一場戰役。 東漢末年以來群雄割據,公孫氏一直佔領著遼東地區。隨著曹操統一北方的進程加快,一度依附於魏國。公孙渊继业后,東南的吳國曾派使臣拉拢公孙渊,加九锡,封燕王。公孙渊担心吴国不足以倚仗,斩杀吴国使臣,被曹魏...
7 KB (1,008 words) - 08:21, 18 August 2024
燕、代國、後燕、西燕、西秦、南涼、南燕及北魏等國,而漠北則由鮮卑別支柔然稱霸。439年北魏統一北方,之後時常與柔然發生衝突。而後北魏經歷六鎮之亂後分裂成東魏、西魏,東魏、西魏隨後也分別被北齊、北周所篡。最後北周統一華北,於581年因楊堅奪位而亡。稱霸塞北的柔然汗國也於552年為突厥汗國所滅...
29 KB (2,784 words) - 03:18, 18 June 2025
李信(?—?),字有成,槐里(今陕西咸阳兴平东)人,戰國時代末期秦國的將軍。先是跟隨王翦在滅趙之戰有功,之後领兵二十万攻打楚国,先是一路凯歌,後被楚将项燕大败。之後在灭燕国之战中擊敗燕王喜立有大功,為漢飛將軍李廣的五世始祖。 年轻时强壮勇敢,是秦国少壮派中较为显赫的人物,同时也是秦王政十分信任的年轻将领之一。...
6 KB (1,009 words) - 08:42, 21 June 2025
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386年,拓跋珪即代王位,重建代国。同年四月,改国号为魏。 北魏登国十年(公元395年),后燕攻北魏,反被拓跋珪在参合陂之战所败,后燕元气大伤。396年,道武帝改元皇兴,率40万大军征讨后燕,一举攻下中山、信度、邺城,397年十月,北魏军队攻下后燕都城中山,后燕...
20 KB (3,018 words) - 14:31, 23 January 2025
濟西之戰或称濟西之役發生於前284年,戰國時代燕國將領樂毅統率燕、秦、趙、韓、魏五國聯軍及被其策反的楚軍共同攻打齊國的一場戰爭。 戰國時代中期,齊、秦兩強東西對峙,較弱的燕國與齊國為近鄰。燕王噲於前318年讓位於燕國國相子之,以致太子平與子之因爭奪王位而發生內亂。齊宣王於前314年乘機伐燕...
18 KB (3,578 words) - 11:12, 17 February 2025
燕、楚、魏、赵、韩(按灭亡倒序),合称为“战国七雄”。常与春秋五霸并称。七国中,韓、趙、魏為三家分晉后产生的诸侯。除战国七雄外,小國尚有越、宋、衛、東周、中山、魯、滕、鄒、費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惟中山與他國互王,《戰國策》載其國之...
20 KB (3,513 words) - 02:07, 22 November 2024
秦滅齊之戰,是發生於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齊王建四十四年)的一場戰爭。此戰由秦將王賁率領,大軍直入齊都臨淄,齊王建不戰而降。此後秦國一統天下。 公元前264年,齐王田建即位,由母亲君王后辅佐。前249年,君王后死後后勝相齊,秦國重金收買后勝及使秦的賓客,使齊國既不合縱抗秦,也不加強戰備,...
5 KB (779 words) - 05:42, 13 December 2024
韩信破魏、代、赵、燕、齐之战,汉二年(公元前205年)至汉四年(前203年)八月,楚汉战争中,韩信击滅或招降魏国、代国、赵国、燕国、齐国五国,对楚军实战略包圍的进攻作战。 前205年五月,楚汉两军在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古荥镇)、成皋(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汜水镇)一线对峙。是时,魏...
3 KB (534 words) - 08:13, 29 May 2025
撤退到上邽的夏主赫連定,雖於431年滅西秦而稍微挽救了國勢,並意圖再滅北涼以維持胡夏,但卻在432年,遭吐谷渾君主慕容慕璝偷襲被俘。同年赫連定被送給北魏,拓拔焘將其處死,胡夏亡。436年拓跋燾派軍東征北燕,燕主馮弘在高句麗大軍的保護之下,將首都人民全部東遷高句麗,而魏軍主帥忌憚高軍,坐看燕人東撤;北燕...
17 KB (2,601 words) - 14:21, 15 April 2025
北魏拓跋燾(太武帝)灭北凉為止。範圍大致上涵蓋華北、蜀地、遼東,最遠可達漠北、江淮及西域。在入主中原眾多民族中,以匈奴、羯、鮮卑、羌及氐為主,統稱五胡。他們在這個範圍內相继建立許多國家,而北魏史學家崔鴻以其中十六個國家撰写《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
79 KB (11,723 words) - 14:12, 28 April 2025
魏滅中山之戰發生於戰國時代初期(前408年至前406年)期間,魏國攻滅中山國的一場戰爭。 中山國的前身是狄族鮮虞部落,春秋時代鮮虞是部落聯盟,由鮮虞、肥、鼓、仇由幾個部落組成。前530年,晉國大夫荀吳借道鮮虞進入鼓都昔陽(今河北省晉州西),但並未滅掉鼓國。同年八月,晉國消滅肥國(在今河北省藁城一帶)...
6 KB (1,038 words) - 12:56, 6 March 2024
嫔耿寿姬,建中将军、魏郡太守耿绍之女 耿嫔,东汉大将军、新兴侯耿况后裔,后燕使持节、镇东将军、幽州刺史耿诞孙女,北魏威远将军、博陵郡太守耿乐之女 魏献文帝拓跋弘,生母孝元皇后 拓跋長樂,北魏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安乐厉王,生母李夫人 拓跋略,北魏中都大官、广川庄王,生母曹夫人 拓跋簡,第五子,北魏太保、齐郡顺王,生母沮渠夫人...
13 KB (1,885 words) - 16:32, 29 March 2025
北土城子),改国号魏。史称北魏,拓跋珪称魏王后,东破库莫奚,西击高车,灭亡匈奴別部刘卫辰,相继征服北方一些游牧部落,俘获大批人畜,使拓跋部迅速强大起来。 北魏登国十年(后燕建兴十年,395年)魏王拓跋珪进攻后燕军在參合陂之戰歼灭四五万燕军。从此改变了两国力量对比。次年,燕国皇帝慕容垂带病亲征北魏...
4 KB (777 words) - 12:32, 22 March 2024
魏道武帝拓跋珪(371年8月4日—409年11月6日),又名涉珪、什翼圭、翼圭、開,北魏开国皇帝,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孙,獻明帝拓跋寔和贺夫人之子。 拓跋珪在代王拓跋什翼犍建國三十四年七月七日(東晉太和六年,371年8月4日)在參合陂北出生。建國三十九年(376年),前秦滅...
27 KB (5,196 words) - 11:08, 14 May 2025
394年,后燕灭西燕统一华北,395年,參合陂之战,北魏击败后燕,397年,北魏重创后燕,河北归属北魏。 後涼衰落,南凉、北凉先后建立。 中國高僧法顯至印度求佛經。 晋孝武帝崩,东晋陷入内乱,司马道子、王恭、殷仲堪之乱,孫恩起兵。 羅馬帝國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卒,國土正式分裂,長子阿卡狄奧斯,十八歲,建...
1 KB (129 words) - 08:44, 23 August 2018
刘裕北伐指的是刘裕掌握东晋实权后发动的两次北伐战争,灭掉后秦、南燕两个政权。在魏晋十六国时期,东晋虽偏安江南,却始终没有放弃收复中原,所以屡次发动北伐战争。后秦、南燕的败亡主要出于内乱而非实力之弱;公元397年北魏军攻下中山,后燕官吏兵投降两万余人,后燕的疆域被切断为南燕和北燕二部,405年南燕...
10 KB (2,150 words) - 04:26, 30 May 2024
燕雲十六州,又稱幽雲十六州、幽薊十六州或燕雲之地,五代至宋朝的地理名詞,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天津海河以北,以及山西、河北北部。包括唐代燕薊節度使所轄的燕、薊等十一州,與河東節度使所轄的雲、蔚等五州。 在西周時,此地有山戎、孤竹國、不屠何、燕國等不同部落政權。春秋戰國時,趙國、東胡、匈奴等勢力分別...
15 KB (2,382 words) - 03:00, 28 May 2025
燕出于内乱而败亡;公元397年北魏军攻下中山,后燕官吏兵投降两万余人,后燕的疆域被切断为南燕和北燕二部,405年南燕又发生政变;416年姚兴卒,后秦内乱不断,镇守蒲坂和岭北的姚懿、姚恢先后率叛军进攻长安。刘裕趁后秦、南燕内乱之际,乘机出兵,并一举攻灭。这次收复中原的版图之...
51 KB (10,044 words) - 12:38, 17 June 2025
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起初後燕與北魏的關係本來是友好的,因後燕戰馬缺乏,屢求於魏,甚至發生扣留北魏使者以求名馬的事,兩國關係告結。而北魏採取聯西燕拒後燕的政策,對付後燕。394年西燕危急時,北魏派兵5萬為西燕聲援。次年五月,慕容垂命太子慕容寶、趙王慕容麟率兵8萬伐魏,遣范陽王慕容德率步騎1.8萬為後繼。北魏聽說燕...
10 KB (1,337 words) - 17:50, 19 January 2025
灭前燕、前凉及代国,统一北方。394年被西秦和後秦所灭。當時朝鮮半島由高句麗、百濟、新羅割據,接受前秦册封。北方民族有柔然、庫莫奚、契丹及高車。西有吐谷渾及白蘭。 因其所据为战国时秦国故地,故以此立国号。前秦之称最早见于《十六国春秋》,后为别于其他以“秦”为国号政权,而袭用之...
12 KB (1,507 words) - 16:06, 17 January 2025
以其所在地为战国时燕国旧地,故国号为“燕”。《十六国春秋》始用“前燕”之名,為區別同期的慕容氏諸燕,歷史學家遂袭用之。又以其王室姓慕容,又称为“慕容燕”,而其他慕容氏諸燕都不用这个称呼,「慕容燕」成为前燕的专称,在北魏因五德終始說被認定為木德。 西晉時,慕容廆為鮮卑族慕容氏的首領,曾效忠西晉...
7 KB (825 words) - 10:34, 16 May 2025
352年,慕容皝子慕容儁滅冉魏,稱帝,國號燕,史稱前燕。 370年,前燕被前秦所滅。 383年淝水之戰,前秦君主苻堅敗於東晉謝安、謝玄後,前秦政權幾乎瓦解。384年,前燕宗室濟北王慕容泓起兵反秦,改元燕興,是西燕的始祖;前燕宗室慕容垂,建國曰後燕。 394年,後燕滅西燕。 397年,後燕在北魏...
2 KB (239 words) - 16:13, 11 September 2023
後燕滅西燕之戰是一場發生於中國十六國時代的戰役,戰事始於393年後燕主動進攻西燕,至394年以都城長子失陷,西燕亡國告終。 西燕及後燕的統治者皆為慕容鮮卑,皆因著前秦淝水之戰戰敗而叛秦建國,不過後燕是在慕容垂領導下於河北前燕故土起兵,而西燕則是關中一帶的慕容氏子弟起兵。386年,慕容垂稱帝,是為後燕...
7 KB (1,196 words) - 12:30, 22 March 2024
魏郡。十六國時期重要政治家、军事家,於前秦官至丞相,爵封清河武侯。對前秦富國強兵,統一北方有重要影響。其輔佐前秦朝政長達18年有餘,對內整飭法紀、選拔賢才、富國興邦、興建水利、打壓世族以中央集權,對外首先平定前秦五公之亂,而後統兵先平定西陲諸部,攻滅東面強敵前燕...
30 KB (4,968 words) - 04:18, 26 May 2025
之辱”。在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爆发后,韩信先投靠项梁叔侄,后来又投靠刘邦,但都没有得到重用。直到刘邦入汉中时,韩信逃走,被萧何连夜追回并引荐给刘邦,刘邦才拜他为大将,与项羽争夺天下。在汉元年(前206年),韩信领兵平定了三秦地区。在楚汉之战中,韩信展现了杰出的军事才能,横扫了魏、赵、代、燕...
90 KB (16,735 words) - 16:04, 18 June 2025
第三路為來自河北山東等地的幽冀兵團,主將不詳。這部分軍隊開赴彭城。但所有史料都未記述幽冀兵在淝水之戰中發揮過什麼作用。幽州、冀州為前燕故地,是十六國時期北方重要的兵源所在地。按常理幽冀兵應該是一支很強的武裝力量,早年滅代之役中,幽冀兵曾充當主力。淝水之戰前夕,謝玄等人率領八萬北府兵由淮南及廣陵、京口一帶,自東向西開赴淝水前線,絲毫無視...
23 KB (4,038 words) - 14:19, 31 May 2025
齐破燕之战發生於前314年,齐国一度攻破燕国的事件。 前316年,燕王哙禅位于相国子之,由於子之在上位之後推動改革,導致不久後国内大乱。 前314年,太子平与将军市被反叛,最后被平定,太子平、市被被杀,死者数万。此时齐宣王派匡章率军,五十天内攻破燕国,燕王哙被杀,子之...
3 KB (573 words) - 21:26, 20 November 2024
灭六国之后的又一次中国统一战争。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壬辰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天下群雄并起反秦。在此期間,陳勝的部將周章由陳縣略地至戲水附近,吳廣部下周文更是率軍打到離咸陽只有數十公里的戏地。同时,六國舊貴族也趁機反秦復國,武臣重建趙國、韓廣重建燕...
44 KB (6,271 words) - 02:57, 28 Ma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