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支构造期,简称印支期,是晚二叠纪至三叠纪(257-205Ma)之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印支运动或称印支事件。 1934年法国地质学家Gromaget在研究越南的地层时,首次提出印支运动的概念。后经黄汲清的倡导,这一概念在中国也得到广泛使用。最初,印支...
4 KB (632 words) - 05:09, 22 April 2020
南半島」。而在学术領域上的地理学、地质学界和歷史研究等方面,對包含indo-china的學術名詞,仍傾向於採用音譯「印度支那」,如地理学上的印支构造期的“印支”,就是源自於音譯的缩写。 中南半島的歷史可以追溯至距今四千年以前的和平文化,在新石器時代,南亞語系人群首先進入中南半島,並帶來了農耕技術。...
13 KB (1,382 words) - 10:01, 21 January 2025
喜马拉雅构造期,简称喜马拉雅期或喜山期,是新近纪中新世至早更新世(2千350萬-78萬年前)之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或称喜山运动、喜马拉雅事件、喜山事件)。 中国地质学家黄汲清在1945年最早提出了喜马拉雅运动的概念,指的是造成喜马拉雅山脉隆起的构造...
6 KB (969 words) - 00:54, 11 November 2020
构造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和柴达木盆地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其中鄂尔多斯盆地现在在地貌上已经不存在)。更西部的地区则构造活动微弱,很多地区的沉积基本没有间断。 燕山期地应力的主应力方向,和之前的印支期有很大不同,按今天的方向来说,已经变为北西西-南东东走向,这也说明燕山期的构造...
5 KB (858 words) - 01:43, 23 October 2023
青白口构造期,简称青白口期,是元古宙青白口纪(10-8億年前)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青白口运动或称青白口事件。 青白口期是以青白口纪命名的。青白口纪是专门用于中国的地质年代,以北京门头沟区的青白口村命名,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拉伸纪(10-8...
2 KB (369 words) - 16:03, 18 September 2023
吕梁构造期,简称吕梁期,是古元古代(25-18億年前)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吕梁运动或称吕梁事件。 因为吕梁运动在山西吕梁山的表现最典型,故而得名。与此同时,山西五台山地区也有比较强烈的构造运动,学界称之为滹沱运动(以滹沱河命名),所以也有不少人把吕梁期称为滹沱期...
2 KB (301 words) - 15:21, 18 September 2023
震旦构造期,简称震旦期,是元古宙震旦纪至古生代早寒武世(6.80-5.13億年前)之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震旦运动或称震旦事件。 震旦期是以震旦纪命名的。震旦纪是专门用于中国的地质年代,起讫的同位素年龄为6.8-5.42億年前,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成冰纪...
2 KB (369 words) - 16:57, 18 September 2023
构造运动)。根据命名优先的原则,地質學家万天丰(2004)建议将华北运动第一幕称为四川运动,华北运动第二幕则可简称为华北运动,相应的构造期则可命名为华北构造期。 比起之前的四川期和之后的喜马拉雅期,华北期是一个相对比较宁静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发生的最主要的构造活动是西太平洋俯冲带的形成。在四川期...
5 KB (833 words) - 05:52, 18 September 2024
构造域的各地块移动较少,到二叠纪的时候,刚刚移到赤道附近。这就使祁连期呈东西向排列的各大地块,到天山期变成了南北向排列,从而使之后的印支期间亲扬子构造域各地块向北拼合到欧亚板块之上的构造活动成为可能。但是,驱动这些地块从东西向排列转变为南北向排列的机制,现在还不太清楚。 天山期...
4 KB (690 words) - 13:28, 21 April 2020
四川构造期,简称四川期,是早白垩世中期至古近纪古新世(1.35億-5千2百萬年前)之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四川运动或称四川事件。 四川运动最早是由谭锡畴、李春昱(1948)在研究四川西部的地层时首先提出来的。因为当时地层资料不完备,地质学界后来普遍误把以白垩纪为主的构造...
4 KB (675 words) - 05:51, 18 September 2024
期也常常被并到它之后的蓟县期里。 长城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在长城期,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地块处于离散状态,可以划分成四个构造域,即亲西伯利亚构造域、亲中朝构造域、亲扬子构造域和亲冈瓦纳构造域。亲中朝构造域最初包括一个完整的原始中朝板块,但在长城期...
2 KB (327 words) - 05:31, 23 July 2022
新构造期,字面上来讲,是指距今最近的构造期。按万天丰(2004)的意见,中国的新构造期从78万年前的中更新世开始,持续至今。 新构造期的构造变形相当微弱,除台湾西部及其附近海域外,几乎没有发生什么褶皱。岩浆活动也仅分布于雷州半岛-海南岛北部、台湾岛、云南腾冲、昆仑山中部和东北的长白山、完达山、小兴...
3 KB (444 words) - 05:35, 2 December 2020
蓟县构造期,简称蓟县期,是元古宙蓟县纪(14-10億年前)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蓟县运动或称蓟县事件。 蓟县期是以蓟县纪命名的。蓟县纪是专门用于中国的地质年代,以天津蓟县命名,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中元古代延展纪(14-12億年前)和狭带纪(12-10億...
2 KB (355 words) - 16:59, 18 September 2023
迁西构造期,简称迁西期,是古太古代(36-32億年前)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迁西运动或称迁西事件。迁西运动是以河北迁西县命名的,在内蒙古也叫兴和运动。 迁西期是今中国及周边地区的第一个构造期,是古陆块形成和陆壳克拉通化的时期。由于年代过于久远,目前的研究还极不充分。 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网...
1 KB (125 words) - 15:10, 18 September 2023
祁连构造期,简称祁连期,是中寒武世至早泥盆世(5.13-3.86億年前)之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祁连运动或称祁连事件。 由于在祁连期,在欧美地区发生了加里东运动,因此长期以来,中国地质学界移用加里东运动之名称呼早古生代中国及周边地区的构造...
4 KB (750 words) - 23:41, 31 January 2016
南华构造期,简称南华期,是元古宙南华纪(8-6.8億年前)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南华运动或称南华事件。 南华期是以南华纪命名的。南华纪是专门用于中国的地质年代,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成冰纪(8.5-6.3億年前)的大部。 南华期...
2 KB (268 words) - 23:41, 31 January 2016
阜平构造期,简称阜平期,是中太古代(32-28億年前)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阜平运动或称阜平事件。阜平运动是以河北阜平县命名的,在山西五台山也叫铁堡运动。 阜平期是古陆块形成和陆壳克拉通化的时期。由于年代过于久远,目前的研究还极不充分。 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网 - 地质构造 Archive...
994 bytes (123 words) - 13:48, 18 September 2023
五台构造期,简称五台期,是新太古代(28-25億年前)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五台运动或称五台事件。五台运动是以山西五台山命名的,在黑龙江也叫麻山运动。 五台期是古陆块形成和陆壳克拉通化的时期。由于年代过于久远,目前的研究还极不充分。 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网 - 地质构造 Archive...
995 bytes (112 words) - 15:11, 18 September 2023
9级地震。地震损失严重,死亡2175人,受伤2756人。 此次地震震中烈度Ⅹ度,震源深度17公里。这次地震发生在川西印支期的甘孜-阿坝褶邹带内的炉霍-道孚断裂带上。断裂带呈北50o西方向展布,沿断裂带有中、基性岩侵入,具有深断裂特征。断裂带上新构造活动十分显著,沿此断裂带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强震。 1973年2月6日 四川炉霍县曾发生7...
2 KB (181 words) - 01:31, 1 January 2024
撞到欧亚板块之上,形成秦岭-大别山碰撞带。经过这些被统称为印支运动的构造运动,亲扬子构造域各板块和地块便全部成为欧亚板块的一部分。 万天丰. 《中国大地构造学纲要》. 地质出版社. 2004年6月. ISBN 7-116-03991-0. 亲西伯利亚构造域 中朝构造域 西域构造域 亲冈瓦纳构造域...
3 KB (483 words) - 23:40, 31 January 2016
金沙江断层带 (category 地質構造小作品)
使金沙江断层带的北段由碰撞带转化为逆掩断层。由于金沙江断层带的南段受到后来的构造运动的剧烈改造,而北段又位于藏北无人区,科考活动难于大规模进行,因此对于这一断层带的许多细节,目前还处在推测和争议之中。 金沙江带是三叠纪印支期的四条重要碰撞带之一(另外三条是澜沧江带、秦岭-大别山带和绍兴-十万大山带)...
2 KB (319 words) - 09:56, 30 July 2022
山脉轴部地层以三迭系陆相砂岩、泥岩和砾岩为主、北翼为侏罗系砂岩、砾岩,南翼主要为 印支期花岗斑岩和花岗岩。喜马拉雅运动受到花岗岩侵入的影响,发生挠曲作用,形成重迭 的单斜山。西北坡平缓,东南坡陡峭。山势雄伟,脊线明显,山坡有海拔700米及500米两级 古夷平面,这是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上升形成的。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地,几...
2 KB (299 words) - 05:21, 23 June 2025
所知。直到塞汉赫特死之时,这座金字塔才完成了最底层阶梯的构造。在此地出土的陶罐密印上刻有这位法老的名字。这座未完成金字塔的结构设计和金字塔中出土的文献显示,左塞尔统治时期著名的大臣印何闐曾经参与设计这座金字塔。在这座金字塔周边围墙上所出现的印何闐的名字表明这位官员在左塞尔死后仍然活着,并继续服务于...
4 KB (614 words) - 14:58, 28 September 2022
带转化为逆掩断层。由于澜沧江带的北段位于藏北无人区,科考活动难于大规模进行,因此对于这一段的许多细节,目前还处在推测和争议之中。 澜沧江带是三叠纪印支期的四条重要碰撞带之一(另外三条是金沙江带、秦岭-大别山带和绍兴-十万大山带),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古生代末期尚位于特提斯洋中的许多零散陆块陆续彼此...
2 KB (320 words) - 09:56, 30 July 2022
3. 三叠纪构造体制 基于平板俯冲,中生代构造环境由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系统主宰。不过,新证据显示三叠纪构造体制实际上被华北克拉通、华南板块和印支板块(即“三明治”模型)的陆-陆碰撞控制。 基于“三明治模型”,印支运动有2个特征:...
44 KB (5,925 words) - 05:50, 23 July 2023
聲優:江川央生(最終章)/細谷佳正【青年期】(日本) 輝夜的次子以及羽衣的弟弟。額頭有兩支角,雙眼是繼承母親輝夜的白眼。與羽衣決定對抗輝夜之後被查覺到企圖的輝夜以白眼的力量洗腦並和羽衣對戰,激戰中被羽衣貫穿自己的胸膛後使用擁有巨大仙力(自然能量)的蛤蟆國的祕寶而恢復傷勢,洗腦解除後獲得新的力量並與羽衣對抗十尾化的輝夜,最後將其封印...
260 KB (46,496 words) - 14:47, 19 June 2025
自新生代以来,随着印度板块持续向北楔入,青藏高原东南缘经历了显著的构造变形。红河断裂带作为川滇块体的西部边界,不仅分隔印支块体与华南块体,还因青藏高原物质向东侧挤出,成为区域内重要的深部构造带。红河断裂带的地质构造及地壳变形具有由北向南的分段特征,其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岩石侵蚀程度相呼应。...
13 KB (1,553 words) - 13:26, 12 November 2024
相对于北方,南印只有一些地域性的王国,它们没有像北方帝国那样把势力大举推进到北印去,因而南印史在学术研究上受到的重视不若北印史。由于南方的历史进程独立于北方,而且无法按北印的政治史分期,所以古代与中世纪的印度史,北印与南印经常要分别论述。 印度历史的史料学问题主要集中在古代印度史(即穆斯林征服以前的...
51 KB (8,749 words) - 05:06, 3 July 2025
Roy E. Delay,問他說:「日本人已經可以造出飛機戰艦,為何不可以造出好的相機零件?」 這一句話啟發了吉田。後來,當吉田看到被他拆開的莱卡相機構造,他即認為他也可以造出同樣好的相機。 吉田向他的妹夫內田三郎(1899-1982年)提議合開公司生產相機。1933年11月,吉田和內田在東京六本木創...
9 KB (994 words) - 10:27, 12 June 2025
印支構造期、燕山構造期、喜馬拉雅構造期等幾次強烈的地質活動,形成了特殊的地形環境以及山川地貌。地层主要为沉积岩,根據岩性推斷,這一區域的岩層主要形成於第四紀,也有部分形成于志留纪、二叠纪。东兴市地勢总体为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马路镇一带多为构造...
45 KB (6,299 words) - 08:53, 26 February 2025
纪以前,海南本属地台区。到了晚三叠纪末,因地球的一场大规模的地质构造运动(印支运动),海南地台区转化成地洼发育阶段。距今约7000万年(白垩纪)时,又发生一次大规模的构造运动(燕山运动),地壳发生断裂。距今200~300万年前(皮亚琴期)时,地壳又发生大规模运动,在约100万年前的第四纪初期,这里发...
76 KB (8,520 words) - 12:19, 10 December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