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吞噬作用(英語:phagocytosis)亦称胞噬作用、吞食,是吞噬细胞和原生动物通过细胞膜从周围环境摄摄入颗粒物质(病原体、组织碎片、其他细胞、异物),并在其内部形成吞噬体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细胞部分变形,使质膜凹陷或形成伪足将颗粒包裹摄入细胞。 吞噬作用是细胞内吞作用...
    10 KB (1,225 words) - 14:57, 9 May 2025
  • 中性粒细胞 (category 吞噬细胞)
    吞噬体或吞噬泡。病原体在局部引发感染时,他们可迅速穿越血管内皮细胞进入感染部位,对入侵的病原体发挥吞噬杀伤和清除作用。中性粒细胞表面表达IgG Fc受体和补体C3b受体,也可通过调理作用促进和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杀菌作用。被吞噬...
    17 KB (2,774 words) - 12:18, 17 March 2025
  • 吞噬作用可能長達数小时。巨噬细胞是巨大且似乎「什麼都吃」的吞噬者,它们会吞噬大量的物质,並会将一些未消化的物质释放回组织,並將未消化的碎片作為信號,从血液中征募更多的吞噬细胞。吞噬细胞相当「贪吃」,科学家還曾用铁屑来饲喂巨噬细胞,之后再用小磁铁將這些细胞吸出,以和其他細胞分離。 吞噬...
    76 KB (8,871 words) - 08:39, 8 April 2025
  • 有些寄生虫的细胞大小已经超过吞噬作用所能吞噬的范围,它们也有一个外部结构或覆盖物(英语:Integument),耐受由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所释放物质的攻击。而在IgE定位在这些寄生虫上后,嗜酸性粒细胞的Fc受体(FceRI)会识别这些IgE,随后发挥作用杀死寄生虫。 Janeway CA,...
    3 KB (334 words) - 02:58, 21 February 2024
  • 自噬 (redirect from 自体吞噬)
    脂自噬作用是通過自噬降解脂質,該功能在動物和真菌細胞中都存在。然而,脂肪吞噬作用在植物細胞中的作用仍然難以捉摸。在脂質吞噬中,靶標是稱為脂質滴(LDs)的脂質結構,具有主要是三酰基甘油(TAGs)核心,以及單層磷脂和膜蛋白組成的球形細胞器。在動物細胞中,主要的脂肪吞噬途徑是通過吞噬細胞吞噬...
    155 KB (17,612 words) - 19:05, 13 April 2025
  • 吞噬体是因為吞噬作用吸收的物質,其周圍形成的液胞。吞噬体是因為物質附近的细胞膜融合後所產生的。吞噬体也是细胞区室,致病微生物會在吞噬体內被殺死及消化。吞噬体在其成長過程會和溶酶體融合,最後形成吞噬溶酶體(英语:phagolysosome)。人類體內的溶组织内阿米巴會吞噬红血球。...
    16 KB (2,052 words) - 14:41, 28 October 2024
  • 吞噬作用不同,胞饮作用主要是将细胞外液体摄入进入细胞内并产生非常小的囊泡。这两者的工作方式很像,但是吞噬作用对于其吞噬的物质是有选择性的,需要相应的配体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相结合才能启动这一作用。 与受体介导的内呑作用(receptor-mediated endocytosis)相比不同的是,胞饮作用...
    2 KB (279 words) - 23:30, 9 May 2025
  • 巨噬细胞 (category 吞噬细胞)
    自單核球,而單核球又來源於骨髓中的前體细胞。巨噬細胞和單核球皆為吞噬細胞,在脊椎動物體內參與非特異性防衛(先天性免疫)和特異性防衛(细胞免疫)。它們的主要功能是以固定細胞或游離細胞的形式,對死亡细胞、細胞残片及病原體進行噬菌作用吞噬與消化),并激活淋巴球或其他免疫細胞,加快其對病原體作出反應的時間。...
    13 KB (1,494 words) - 10:28, 3 May 2025
  • 吞噬作用的任何分子。 调理吞噬作用(也称为调理作用)是一种分子机制,通过化学修饰分子,微生物或凋亡细胞与吞噬细胞和NK细胞上的细胞表面受体发生更强的相互作用 。包被在调理素中的抗原,与免疫细胞的结合大大增强。 调理素还通过信号级联从细胞表面受体介导吞噬作用。...
    8 KB (1,070 words) - 05:49, 23 July 2022
  • 可進行;替代途径甚至不需依賴辨認病原體,僅靠C3蛋白的自然水解即可起始。 調理作用(Opsonization):增強抗體的吞噬作用(與IgG的固定區結合) 趨化(Chemotaxis):吸引巨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 溶解作用(細胞裂解):使外來細胞的細胞膜破裂,分為專一(古典路徑)與非專一(替代路徑)。...
    9 KB (1,137 words) - 16:46, 28 November 2024
  • 作用先以細胞膜凹陷的方式形成一個囊泡(vesicle),將欲進入細胞內部的物質包裹起來,之後囊泡脫離細胞膜進入細胞內部,而細胞膜重新組合以免出現破損,此時囊泡會一直包裹物質直到不再被需要為止。進入胞內的物質會參與細胞內的一系列生命活動。 胞吞作用分為三種:吞噬作用...
    4 KB (608 words) - 14:59, 9 May 2025
  • 吞噬细胞、树突细胞,以及少部分淋巴细胞(γδ T细胞、B1细胞)。这些细胞的作用在于识别和消灭可能导致感染的病原体。 肥大细胞(英語:mast cells)实际上是存在于结缔组织和黏膜中的先天免疫细胞,它们与抵御抗原和伤口愈合的作用...
    24 KB (3,092 words) - 14:31, 25 May 2025
  • 展出了可以对抗噬菌体感染的酶系统。一些真核生物,例如植物和昆虫,从它们古老的祖先那里继承了简单的免疫系统。这些免疫机制包括抗微生物多肽(防御素)、吞噬作用和补体系统。包括人类在内的有颌类脊椎动物则发展出更为复杂多样的防御机制。 典型的脊椎动物免疫系统由多种蛋白质、细胞、组织和器官所组成,它们之间相互...
    95 KB (12,939 words) - 21:30, 3 February 2025
  • c(可结晶片段区域)的抗体的一部分的结合特异性。Fc受体与附着在受感染细胞或入侵的病原体上的抗体结合。它们的活性通过抗体介导的吞噬作用或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刺激吞噬细胞或细胞毒性细胞破坏微生物或感染细胞。一些病毒(如黄病毒)使用Fc受体来帮助它们感染细胞,这种机制被称为抗体依赖性增强感染。...
    38 KB (5,010 words) - 23:41, 17 January 2025
  • 系膜細胞是單核細胞或平滑肌的來源,典型地覆蓋30%的腎小球毛細管。他們都是波形蛋白及結蛋白(Desmin)陽性。有腎小球內系膜細胞的三個主要功能:濾過、結構支撐,及吞噬作用。此外、系膜細胞能夠經由流程送入毛細管管腔而監測葡萄糖水平。 腎小球內系膜細胞提供結構支撐、且經由它們的收縮活動來調節腎小球毛細管的血液流動。系膜...
    2 KB (286 words) - 07:27, 4 June 2024
  • 浆细胞是由B细胞对于CD4+淋巴细胞的刺激异化而来,因此也称浆胞[需明示出處]。抗原入侵后,B细胞起到APC(抗原呈递细胞)的作用吞噬了相应的抗原。此抗原被B细胞的吞噬作用(phagocytosis)吸收后,在吞噬体(phagosomes)中因和溶酶體(lysosomes)结合而分解,释放出附着在抗原上的蛋白酶。酶分解了抗原后,抗原的碎片附着在MHC...
    2 KB (258 words) - 19:04, 13 January 2024
  • 包裹及呈革蘭氏陽性,與草綠色鏈球菌在革蘭氏染色有型態上的不同(肺炎鏈球菌染色型態的是呈針刺狀)。牠有著一個多醣莢膜,是一種重要的致病因子,可以抵抗吞噬作用。对抗荚膜的抗体可以去除这效果用,但由於莢膜的化學成份的緣故,牠不會引起未曾發展漿性免疫的嬰兒及孩童产生抗體。...
    6 KB (872 words) - 09:58, 7 February 2025
  • Mechnykov;1845年5月16日—1916年7月16日),出生於烏克蘭,俄罗斯帝国微生物學家與免疫學家,免疫系統研究的先驅者之一。曾在1908年,因為吞噬作用(一種由白血球執行的免疫方式)的研究,而得到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也因為發現乳酸菌對人體的益處,使人們稱之為「乳酸菌之父」。...
    8 KB (941 words) - 18:32, 21 May 2025
  • 吞噬体(phagosome)也称为吞噬小体,是细胞在胞吞作用时将被吞噬物质包围在细胞膜内,在胞质内形成由膜围绕的囊泡,这种囊泡由细胞膜向细胞内凹陷产生。 吞噬体是一种在免疫过程中常见的细胞结构,入侵机体內的病原微生物可在吞噬体中被杀灭、消化。在成熟过程中吞噬...
    3 KB (479 words) - 23:42, 9 May 2025
  •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有微弱的吞噬能力,但因缺乏溶菌酶,故基本上无杀菌作用。其主要功能有:1、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在速發型超敏反应中的作用。当嗜碱性粒细胞被激活时,释放催化因子,使嗜酸性粒细胞聚集于该病变局部,进而嗜酸性粒细胞从三方面发挥作用:一是产生和释放前列腺素E,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合成和释放生物活性物质;二是吞噬...
    3 KB (341 words) - 05:52, 27 January 2024
  • 罗红霉素的抗菌谱和抗菌作用基本上与红霉素相仿,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较红霉素略差,对嗜肺军团菌的作用较红霉素强。对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溶脲脲原体的抗微生物作用与红霉素相仿或略强。 当空腹服用时,罗红霉素可迅速扩散并分布到大部分的组织和吞噬细胞。由于对吞噬细胞的高度集中性,罗红霉素可以积极地转移到被感染的部位,并随着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而释出。...
    4 KB (420 words) - 22:11, 16 September 2020
  • 或原生动物。而有些则是食腐者,它们会食用死亡生物的碎屑。 变形体通常通过吞噬作用来进食,它们在进食时伸出伪足,包围并吞噬它们的猎物。变形虫细胞没有嘴进行吞咽,因此它们并没有固定的地方进行吞噬作用。 有些变形虫也通过胞饮作用吞噬的食物,并在细胞膜内形成囊泡。 变形体的细胞或变形体本身的大小经常是变化的。下图是一些变形体的大小。...
    18 KB (1,818 words) - 14:55, 8 January 2024
  • 有些分類學家仍將黏菌歸在真菌界,但他們與真菌界的成員的關係並不密切,如他們有游走細胞 (swimming cells),具鞭毛;或行變形蟲運動,而與菌類不同 ; 黏菌有吞噬作用,吞入固體食物,而菌類則分泌酵素,將食物分解而行吸收。黏菌傳統上被視為菌類,但經由以上特徵,他們較適合歸在原生生物界。 黏菌又分為原生質體黏菌(plasmodial...
    4 KB (367 words) - 09:42, 2 May 2024
  • 製成藥學上更穩定的鹽類或酯類,例如紅黴素乙基琥珀酸酯。人體能很快吸收紅黴素,並擴散到大多數組織和吞噬細胞。含高濃度紅黴素的吞噬細胞會主動轉運至感染部位,在主動吞噬作用時,會釋放大量高濃度紅黴素而發揮作用。 大多數紅黴素在肝臟中經由肝臟酵素CYP3A4進行脫甲基化代謝。代謝物主要經由膽汁排除,受腎臟...
    39 KB (3,853 words) - 04:34, 7 April 2025
  • 细胞有巨大差异,主要分別在缺少细胞壁、大液泡等,但具有能进行胞吞、胞吐的小液泡。也正是因为缺乏细胞壁,动物细胞可以转换成不同的形态,吞噬細胞正是具有这点才能进行吞噬作用。 动物细胞可以分化成许多种类型,比如成人体内大约有210种细胞。 生物学主题 已测序真核生物基因组列表 有性生殖的演化 三域系統 内共生...
    34 KB (4,041 words) - 07:03, 15 January 2025
  • IgM 抗體形成與 γ 型 干擾素產生,增強胞殺及吞噬作用。 平衡免疫系統:刺激調節性T細胞生成,調控身體免疫反應,減緩致敏 IgE 抗體,調節過敏體質。宮入菌(CBM588)的細胞壁之肽聚糖刺激腸道內膜中樹狀細胞,促進具有強大抗炎症作用的蛋白質TGF-β的分泌,進而TGF-β誘導抑制性T細胞...
    28 KB (3,086 words) - 03:43, 11 February 2025
  • 从2001年起,移植许旺细胞治疗神经损伤及诱导神经鞘再生成为研究热点,不少研究都得出了正面结果。许旺细胞在神经再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许多外周神经鞘由许旺细胞组成。神经损伤时,许旺细胞还具有吞噬作用。同时,许旺细胞构建神经再生通道帮助神经修复。损伤的神经轴通过芽生(sprout)穿过许旺细胞构建的通道到达目标器...
    5 KB (589 words) - 01:25, 29 August 2024
  • 作用。 弹性蛋白酶已被证明可以破坏紧密连接,对组织造成蛋白水解损伤,分解细胞因子和α蛋白酶抑制剂,切割免疫球蛋白A和G(IgA,IgG),并切割C3bi(补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和CR1(中性粒细胞上另一种参与吞噬作用...
    5 KB (553 words) - 01:38, 26 April 2023
  • 研究結核桿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因此今日生物相關學科將羅伯·柯霍視為細菌學之父。 炭疽孢子先被侷限並且受到免疫系統專門用來對付侵入者的吞噬作用吞食,在吞噬細胞內,孢子轉變為桿菌,開始大量複製並且最後脹破被寄生的細胞,釋放大量細菌進入血液循環,並釋放具有三部分的毒素,包括保護細菌的莢膜成分、炭疽...
    4 KB (443 words) - 02:45, 5 November 2024
  • 吞噬細胞發育而成,屬於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一部份。可參與吞噬和清除外來的塵粒或病原並進行抗原呈現,也可吞噬衰老的紅血球與清除由第二型肺泡細胞分泌的表面張力素(英语:Pulmonary surfactant)。吞噬完外来尘粒或病原的肺泡巨噬细胞则通称为塵細胞(Dust Cell)。尘细胞吞噬的异物、病原體会在溶酶体的作用下而分解。...
    1 KB (135 words) - 19:14, 14 November 2018
  •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认识到人类中性粒细胞细胞内颗粒体具有蛋白质降解能力并可杀菌。中性粒细胞可分泌生物活性物质刺激单核细胞与巨噬细胞,促进吞噬作用和与细胞内杀伤有关的活性氧化合物合成 。中性粒细胞有两种颗粒体:在较幼细胞中发现的基本颗粒体或嗜天青颗粒体和在成熟细胞中发现的特殊颗粒(英语:specific...
    14 KB (1,675 words) - 04:23, 17 Februar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