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尔巴阡鲁塞尼亚(烏克蘭語:Закарпаття,羅馬化:Zakarpattia;盧森尼亞語:Карпатьска Русь)是位於中歐的一個歷史地區。喀尔巴阡鲁塞尼亚在中世紀長期由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一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仍為匈牙利王國的領地。奧匈帝國在戰後解體之餘,喀尔巴阡鲁塞尼亚...
69 KB (9,897 words) - 22:35, 25 May 2025
外喀爾巴阡(qiān)州(烏克蘭語:Закарпатська область,羅馬化:Zakarpatska oblast)是烏克蘭最西部的一州、為歷史地區喀爾巴阡魯塞尼亞的一部分。面積12,777平方公里,首府為乌日霍罗德,该州与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波蘭接壤。...
15 KB (1,394 words) - 08:27, 21 May 2025
尼亞的一小部分(喀爾巴阡魯塞尼亞,主要是現代烏克蘭外喀爾巴阡州的一部分),在11世紀時是變成匈牙利王國轄屬的部分。匈牙利的歷任君主都一直使用「加利西亞及洛多梅里亞國王」的頭銜,直到1918年。 在到了15世紀的時候莫斯科公國(或稱莫斯科維爾Muscovy, Moscovian...
23 KB (2,683 words) - 13:29, 22 April 2025
喀尔巴阡山脉及欧洲其它地区的原始山毛榉林(英語:Ancient and Primeval Beech Forests of the Carpathians and Other Regions of Europe)是一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自然遗产,范围遍及18个欧洲国家的森林。...
19 KB (334 words) - 09:33, 5 June 2025
喀尔巴阡乌克兰(烏克蘭語:Карпатська Україна,羅馬化:Karpatska Ukrayina)原为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国的一个省,1938年末至1939年初成为当地居住的卢森尼亚人自治区。1938年《慕尼黑协定》签订后,捷克斯洛伐克的斯洛伐克省和喀尔巴阡鲁塞尼亚...
4 KB (378 words) - 10:48, 22 September 2024
亞速濱海區(扎波羅熱州,頓涅茨克州南部,羅斯托夫州西南部) 黑海沿岸, 南部烏克蘭 外-布赫, 耶迪桑, 聶斯特里尼亞(敖德薩州, 尼古拉耶夫州) 波哈茨 (布查克)(敖德薩州西南部) 塔夫里亞 (赫爾松州) 克里米亚( Krym ),又塔夫里亞、陶里達 跨喀爾巴阡 / 喀爾巴阡 魯塞尼亞, 亞喀爾巴阡羅斯,喀尔巴阡乌克兰等等...
15 KB (1,510 words) - 16:45, 21 February 2025
瓜分波蘭之後,魯塞尼亞人這個表述就僅用作指代奧匈帝國內屬於盧森尼亞和烏克蘭語地區的人, 特別是身處在加利西亚和洛多梅里亚王国、布科維納和喀爾巴阡魯塞尼亞的人。 基於米哈伊洛·列維茨基(Mykhajlo Levitsky)的要求, 在1843年魯塞尼亞人這個表述,變成了對奧地利帝國內的盧森尼亞...
37 KB (4,671 words) - 21:21, 21 February 2025
喀爾巴阡號(RMS Carpathia),或譯卡柏菲亞號,為1903年完成處女航的大西洋远洋班轮,隸屬於丘纳德航运公司。 1912年4月15日,趕赴救援撞上冰山的鐵達尼號倖存者,於鐵達尼號沉沒後2小時後救出705名倖存者。1918年7月,喀爾巴阡號於愛爾蘭海岸遭德國潛艇U-55号發射魚雷擊沉。 亞瑟·羅斯特龍...
3 KB (108 words) - 11:44, 22 June 2025
culture),是东南欧新石器-铜石并用时代的一個考古学文化,年代為公元前5500年至公元前2750年。地理範圍為喀尔巴阡山脉、德涅斯特河、第聂伯河、摩尔多瓦、乌克兰西部、羅馬尼亞东北部、基輔(特里皮利亞)、布拉索夫一帶,面积达350,000 km2(140,000 sq mi)。 7,000 years ago...
2 KB (163 words) - 16:04, 3 February 2025
马扎尔人征服喀尔巴阡盆地,又稱征服家園(匈牙利語:honfoglalás),是人們对一系列历史事件的统称,这一系列事件以马扎尔人于9世纪末—10世纪初定居于中欧而告终。在马扎尔人到来前,三支中世纪早期势力——保加利亚第一帝国(681年—1018年)、東法蘭克王國(843年—962年)和大摩拉维亚...
109 KB (16,589 words) - 08:51, 25 July 2025
1919年,为了摆脱匈牙利人的控制,在得到自治权保证之后,喀尔巴阡鲁塞尼亚地区同意并入捷克斯洛伐克。其间捷克斯洛伐克军队在罗马尼亚军队的协同下击退了希望建立“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匈牙利共产主义民兵。10月签署的圣杰曼条约赋予了喀尔巴阡鲁塞尼亚地区一定的自治权,但是当地的鲁塞尼亚人认为这并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要求。 捷克斯洛伐克...
6 KB (444 words) - 09:01, 3 April 2025
魯塞尼亞地區改劃屬新成立的國家捷克斯洛伐克。喀爾巴阡魯塞尼亞(即今乌克兰外喀爾巴阡州的主體構成部分)住有當時捷克斯洛伐克的3.5%人口,亦是該國家經濟最不發達的地區。 當地的斯拉夫人口的擁有迴異的国族认同,其中部分人自認為是俄羅斯人,有些人自認為是烏克蘭人,而有些人則自認為是獨立的魯塞尼亞民族。此外,當地約有14%的人口為犹太人。...
18 KB (1,759 words) - 19:30, 10 May 2025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苏联 喀尔巴阡-乌克兰 冷战後: 俄罗斯联邦 乌克兰 白俄罗斯共和国 意大利历史国家列表 德国历史国家列表 中世纪斯拉夫部落列表 莱赫、切赫和罗斯 蒙古帝国: The Mongol Empire 蓝琪. 试析16-17世纪中亚各国与俄国的政治统治[J]. 欧亚学刊, 2007. Barford...
14 KB (1,455 words) - 02:11, 29 June 2025
080万大幅减少,也丧失统治了八百年的唯一海港里耶卡(今克罗地亚海港)。 匈牙利在纳粹德国崛起后日漸向德國靠攏,1938年德國佔領捷克蘇台德地區,匈牙利亦因慕尼黑协定奪得斯洛伐克南部,1940年在納粹德國和義大利主持下的兩次維也納仲裁裁决而獲得喀尔巴阡鲁塞尼亚北部和羅馬尼亞的北特兰西瓦尼亚...
5 KB (574 words) - 19:21, 6 May 2024
喀尔巴阡鲁塞尼亚割让给匈牙利。這塊地區原本是匈牙利王國的固有領土,不過民族成分卻主要是烏克蘭人和斯洛伐克人;匈牙利在和納粹德國結盟之後,德國為了補償匈牙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損失的領土,因此把這塊爭議地區直接給匈牙利,因為當時喀尔巴阡鲁塞尼亚...
3 KB (416 words) - 12:24, 4 November 2024
奧地利社會民主工人黨 拉脫維亞社會民主工人黨 愛沙尼亞社會民主工人黨(英语:Estonian Social Democratic Workers' Party) 喀爾巴阡魯塞尼亞社會民主工人黨(英语:Social Democratic Workers' Party in Subcarpathian Rus')...
555 bytes (67 words) - 02:19, 5 February 2025
第聶伯河-喀爾巴阡山脈攻勢(俄语:Днепровско-Карпатская операция,羅馬化:Dneprovsko-Karpatskaya operatsiya),在蘇聯歷史上亦被稱為烏克蘭右岸解放行動(俄语:Освобождение Правобережной Украины,羅馬化:Osvobozhdeniye...
26 KB (3,647 words) - 16:11, 31 May 2025
府。1945年6月29日,捷克斯洛伐克与苏联签订协议,规定苏联交还二战前的捷克斯洛伐克领土,但是将喀尔巴阡鲁塞尼亚割让给苏联。 1947年苏联通过共产党人阻挠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参与旨在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 1948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在政變中奪取了全部權力。儘管國號在1960年前仍為捷克...
5 KB (256 words) - 14:09, 21 January 2025
过宪法。其实际控制区域領土大部分接近于今日的斯洛伐克,惟今喀尔巴阡鲁塞尼亚与南部匈牙利人占多数的领土被匈牙利控制。 该国受到了德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亞、苏联、西班牙國、瑞士、爱沙尼亚、立陶宛、萨尔瓦多、梵蒂冈、克罗地亚独立国和汪精卫國民政府的外交承认。斯洛伐克於1940年11...
5 KB (327 words) - 10:23, 5 May 2025
republika)在1938年9月30日至1939年3月15日期間一共存在169天。由波希米亞、摩拉維亞、西里西亞以及斯洛伐克和下喀爾巴阡魯西尼亞的自治區組成,下喀爾巴阡魯西尼亞的自治區於1938年12月30日改名為喀尔巴阡乌克兰。 捷克斯洛伐克第二共和國的成立是《慕尼黑協定》之後的事件,捷克斯洛伐克被迫在...
14 KB (1,745 words) - 10:23, 5 May 2025
魯塞尼亞禮天主教穆卡切沃教區(拉丁語:Eparchia Munkacsiensis;烏克蘭語:Мукачівська греко-католицька єпархія)是烏克蘭一個東儀天主教教區(魯塞尼亞禮),直屬聖座。 教區於1771年9月19日成立,位於外喀爾巴阡州,教座位於州府烏日霍羅德,2010年時有380...
2 KB (89 words) - 11:00, 19 January 2025
Respublika,縮寫:ЗУНР、ZUNR)是在1918年10月18日至1919年7月短暫出現在加利西亞東部的共和國,領土範圍覆蓋布科維納和喀爾巴阡魯塞尼亞部分地區及利維夫、普熱梅希爾、科洛梅亞、斯坦尼斯拉維夫(即現時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等城市。紋章以藍色作背景,中間為一頭朝左的黃色獅子。國旗的顏色是藍、黃。...
9 KB (810 words) - 19:12, 15 July 2025
歷史上,烏克蘭西部大部分地區(加利西亞、喀爾巴阡魯塞尼亞和北布科維納)是奥匈帝國的一部分,包括:利沃夫州、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州、捷爾諾波爾州、切爾諾夫策州和扎卡爾帕蒂亞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烏克蘭被同盟國軍隊(包括奧地利軍隊)占領,逐出了布爾什維克派人。 奥地利在烏克蘭基輔設有大使館和3個名譽領事館(頓涅兹克、哈爾...
5 KB (377 words) - 14:26, 18 September 2023
爾区的manfred Weiss工厂制造的2200万发毛瑟步枪弹。这是波兰军事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次来自他国的军事援助。 波兰和匈牙利从中世纪时期到20世纪早期一直接壤,一战结束后,获胜的协约国一方在巴黎和会期间将原本属于战败国匈牙利的上匈牙利地区、喀尔巴阡鲁塞尼亚...
13 KB (2,210 words) - 06:52, 28 March 2023
紅魯塞尼亞(烏克蘭語:Червона Русь;波蘭語:Ruś Czerwona;拉丁語:Ruthenia Rubra),同稱有紅羅斯、紅俄羅斯等,是烏克蘭西部的一個歷史地區。在西歐的文獻之中,紅魯塞尼亞是加利西亞地區的別稱,或者指加利西亞-沃里尼亞王國的領土。位處原紅魯塞尼亞地區的主要現代城市有利沃夫。...
2 KB (142 words) - 14:15, 12 April 2025
分隨後於1939年3月被德國入侵,一部分被併吞,其餘部分成為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斯洛伐克部分宣布脫離捷克斯洛伐克獨立成為斯洛伐克共和國(斯洛伐克國),為德國的衛星國及盟友。(魯塞尼亞部分(喀爾巴阡羅斯)也試圖宣布其主權為喀爾巴阡烏克蘭,但只取得短暫的成功。該地區被匈牙利併吞。) 部分邊境地區也被波蘭入侵和吞併。...
28 KB (3,901 words) - 05:38, 28 April 2025
活跃分离主义运动列表 (section 巴布亚新几内亚)
库梅基亚独立运动 拉基亚独立运动(英语:Lakia) 诺盖独立运动 鲁图尔斯坦独立运动 塔巴萨兰独立运动(英语:Tabasaran Principality) 科米-彼尔米亚克自治运动 卡拉恰伊自治运动 巴尔卡里亚自治运动 克里米亚鞑靼人建国运动 喀尔巴阡鲁塞尼亚分离主义运动 加告兹独立运动 特兰西瓦尼亚独立运动...
48 KB (2,784 words) - 17:57, 31 July 2025
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及斯洛伐克共和國,匈牙利则佔領了喀爾巴阡魯塞尼亞。波蘭佔領了扎奧爾傑。1939年4月,意大利入侵並佔領了阿爾巴尼亞,國聯只譴責了義大利的行為。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兩國对德國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但法國僅在9月7日對德國發動小規模的薩爾...
22 KB (3,198 words) - 13:27, 5 July 2025
蘭科共和國 (redirect from 兰克-卢森尼亚人民共和国)
尔奇克(英语:Jaroslav Kacmarcyk)领导。 第一次世界大戰结束、奧匈帝國解體之後。作為一個親俄組織,它在最初就有與俄羅斯共和國統一的傾向,並且反對與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統一。當與俄羅斯不可能統一時,該國轉而試圖加入在喀爾巴阡山南坡的喀尔巴阡鲁塞尼亚...
5 KB (487 words) - 02:36, 1 November 2024
乌日霍罗德 (category 外喀爾巴阡州城市)
该地原属于匈牙利王国。1646年,乌日霍罗德同盟在此签署。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喀爾巴阡魯塞尼亞的一部分划归捷克斯洛伐克。1920年《特里亞農條約》正式确定归属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第一次维也纳仲裁裁决划归匈牙利。1944年10月27日,苏联红军乌克兰第4方面军(英语:4th...
13 KB (815 words) - 07:47, 30 April 2025
卢森尼亚人(Rusyns),在烏克蘭被稱作喀尔巴阡-卢森尼亚人、喀尔巴阡-罗斯人。与鲁塞尼亚人经常混同,是東斯拉夫人的一支,在乌克兰视为乌克兰人的一个分支。以卢森尼亚语为母语。目前全球盧森尼亞人口約為500,000人。而斯洛伐克、烏克蘭、羅馬尼亞、波蘭等地為盧森尼亞人口數較高的地區。斯洛伐克目前約有31...
26 KB (1,868 words) - 13:21, 18 September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