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役發生於1805年10月14日,是烏爾姆戰役中的一場戰役,由米歇·內伊率領的第六軍和約翰·裡施(英语:Johann Sigismund Riesch)率領神聖羅馬帝國軍交戰。 內伊元帥取得了大勝並擊潰了神聖羅馬帝國的部隊,使得他們必須撤退到烏爾姆。 Young-Chandler, 377...
    3 KB (228 words) - 02:45, 9 August 2023
  • 。法军从一座桥上清除奥国的哨兵,然后派一个团大胆进攻,拼刺刀占领山顶上的修道院。在戰役中,奥地利的骑兵同样落败,里施的步兵则逃往乌尔姆。内伊因為其令人印象深刻的胜利,获封“公爵”(Duc d’Elchingen)的头衔。 10月13日,苏特第四军从东面發動梅明戰役...
    34 KB (5,043 words) - 01:51, 8 April 2024
  • 克米戰役(法語:Bataille d'Eckmühl),由於法軍長期行軍,加上拿破崙錯估了敵軍主力位置,而使得法軍處於疲憊且錯估情勢的狀態。這次之戰之所以獲得勝利,全靠拿破崙能臨危拼湊戰術,迅速反應讓敵軍措手不及。 Gill 2014,第257頁. Gill 2014,第279頁. 拿破崙戰爭 Bodart...
    3 KB (135 words) - 13:28, 24 December 2022
  • 里希·馮·法金漢(德語:Erich von Falkenhayn,1861年11月11日—1922年4月8日),又译为里希·冯·法肯海因或里希·冯·法汉,德国军事家、步兵上將,1914年至1916年间任德军总参谋长。 法金汉于1896年至1903年在中国服役,开始是张之洞创办的湖北武备...
    6 KB (424 words) - 21:14, 25 April 2024
  • Riesch)则在掩护其右翼。奥军指挥官将弗朗茨·杰拉西奇的军团向南派往蒂罗,并让剩余的军队留在乌尔姆。 10月14日,内伊在战役中击溃了里施的小部队,并将残兵赶回乌尔姆。缪拉发现了韦内克的部队,并与他的骑兵展开追逐战。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韦内克的部队在朗格瑙、黑布雷希廷、讷德林...
    23 KB (2,185 words) - 04:19, 8 January 2024
  • 拉之战(西班牙語:Batalla de La Albuera;西班牙語:Battle of Albuera)是半島戰爭裡的其中一戰。一支英國、西班牙、葡萄牙組成的多國部隊在西班牙的一個小村庄阿拉莊與法國南方軍(Armée du Midi)遭遇。 1810年,法軍元帅马塞纳的军队攻擊葡萄...
    4 KB (498 words) - 11:20, 17 February 2024
  • 呂岑會戰是一場爆發於1813年5月2日的戰役,為第六次反法同盟之戰的第一戰,拿破崙在此役之前的俄法戰爭中大損,花費心思才重建了新的大軍,在此戰役中初試啼聲,獲得勝利,但由於騎兵的不足,反法同盟戰力依然存在。 俄法戰爭過後,拿破崙的軍隊折損了大半,一時間俄羅斯與普魯士的軍隊反而取得了優勢,使得拿破崙不得不重新整頓軍隊再戰強敵。...
    12 KB (1,340 words) - 07:40, 16 March 2024
  • 调动了他的其他部队来支援第59团,法国军队守住了这座桥梁。马克于10月10日撤退到乌尔姆,最终全军向法军投降。 10月13日,马莱桥与约翰·劳登率领的奥地利军队发生冲突。次日,他率部参加了战役,但他的师只是轻装上阵。乌尔姆战役成功结束后,拿破仑将内伊军团的马莱...
    6 KB (870 words) - 13:03, 3 May 2023
  • 戰役擊敗俄軍,但歷經烏爾姆戰役、奧斯特利茲戰役、耶拿戰役洗禮的法軍老兵在這場血腥戰鬥中損失慘重,亦標誌著大軍團在歐陸的絕對優勢已不復在。 19世紀法國文豪巴札克創作的小說《夏倍上校》中,主人公夏倍(Chabert)上校被人誤以為陣亡於慘烈的戰役...
    11 KB (1,580 words) - 14:20, 7 February 2024
  • 10月25日率領他精疲力竭的第三軍進入柏林。霍恩洛厄親王和馮·布呂歇將軍率領的普軍分別於10月28日和11月7日投降。雖然普軍偶然會有零星的抵抗,但是拿破崙現時首要的敵人是俄國,導致後來發生了戰役戰役的慘敗和導致了《提西特條約》的簽訂反映了政治和軍事上仍相當封建的普魯士的諸多弊病,同時...
    19 KB (2,519 words) - 11:56, 21 May 2024
  • 和豪森之间。 同样在4月19日,在阿本斯贝格、邓茨林、雷斯堡和伊姆河畔普法芬霍芬附近也发生了冲突。与托伊-豪森战役一起,这两场战斗标志着为期四天战役的第一天,法军在克米之战取得了胜利。 奥地利对巴伐利亚王国的入侵令拿破仑一世措手不及。尽管卡...
    21 KB (3,284 words) - 04:22, 9 August 2023
  • 戰役負責掩護繆拉的大規模騎兵衝鋒,率領近衛騎兵突破俄軍包圍。貝西在接下來數年的戰役中難有表現機會,因為拿破崙總是將貝西率領的近衛騎兵作為預備隊,鮮少投入作戰。 1808年,貝西參與半島戰役,負責指揮佔領西班牙北部的軍團。西班牙各地爆發反抗法國的游擊戰。貝西...
    7 KB (819 words) - 02:52, 2 December 2023
  • 阿斯珀恩-斯灵之战(法语:Bataille d'Aspern-Essling)為第五次反法同盟主要戰役之一,发生于1809年5月21日至22日。拿破仑的军队在维也纳附近越过多瑙河,但在卡大公的领导下,法军和他们的盟友遭到奥地利军队的攻击并被赶回河对岸。这是法军在拿破仑的亲自指挥下第一次在重大战役...
    16 KB (2,364 words) - 04:42, 4 December 2023
  • 梅明戰役發生於1805年10月14日,是烏爾姆戰役中的一場戰役,法軍與人數劣勢的神聖羅馬帝國軍交戰,最終由蘇特率領的第四軍取得了大勝,帝國軍全軍投降。 Smith, 204 Smith, Digby. The Napoleonic Wars Data Book. London: Greenhill...
    1 KB (62 words) - 02:54, 9 August 2023
  • 在施林战役(法語:Bataille de Schliengen;德語:Schlacht bei Schliengen)中,由让·维克多·莫罗指挥的法国莱茵摩泽方面军和由奥地利卡大公指挥的奥地利军队交火,双方均宣称获得胜利。施林位于今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罗拉赫县,靠近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法国的上莱茵省和瑞士的巴塞爾城市州边境。...
    8 KB (1,120 words) - 01:55, 21 March 2024
  • 1066年:諾曼第公爵威廉一世的部隊在黑斯廷斯戰役中擊敗哈羅德二世的英格蘭軍隊,象徵盎格魯-撒克遜英格蘭時代的結束。 1428年:明宣宗在宽河之战中平定兀良哈部。 1805年:法國元帥米歇·內伊率領的部隊在戰役擊敗奧地利軍隊,使得烏爾姆包圍圈成形。 1806年:拿破仑一世统帅的法国「大军团」在耶拿-奥施泰特战役中击溃普鲁士王国军队,并在十三天后攻占柏林。...
    12 KB (1,607 words) - 07:54, 27 May 2024
  • 戰役大獲全勝。 同年11月从奥地利约翰大公手中攻占因斯布鲁克。內伊於1806年参與耶拿战役,他擅自率軍衝向普軍陣線,險些被普軍包圍,後在拉納的救援下才得以解圍。拿破崙氣得罵道:“就連一個鼓隊樂手都比內伊還懂得當士兵!” 內伊在耶拿戰役...
    16 KB (2,116 words) - 15:10, 25 October 2023
  • 哈斯拉赫-容金戰役發生於1805年10月11日,是烏爾姆戰役中的一場戰役,位在烏爾姆以北的烏爾姆-容金,對戰雙方為杜邦率領的法軍和卡馬克率領的帝國軍。 由於繆拉的判斷失誤,使得杜邦的軍隊得面對五倍以上試圖從烏爾姆圍剿中突圍的帝國軍,但倚靠著法軍的素質,最終仍然取得了勝利。 Chandler 1979,第398頁...
    3 KB (192 words) - 02:52, 9 August 2023
  • Loison)将军;普军要塞驻军指挥则由格奈森瑙担任。4月初,法军部队指挥权曾短暂交给莫蒂元帅,他在施特拉松德之圍期间曾率领部队前往科贝格,但在施特拉松德出现变故后奉命返回。 由于守军放水淹没了科贝格的西部,交战集中在要塞的东部前场。英国和瑞典战舰从邻近的波罗的海协助防御。6月下旬,拿破...
    2 KB (387 words) - 03:21, 9 August 2023
  • 戰役爆發於1794年5月22日,位於比利時諾省的斯海德河(位於布魯塞爾的西南方約80公里處),為一場由让-夏·皮什格鲁率領的法軍與喬斯亞斯王子率領的聯軍對抗。最終聯軍獲得了勝利。 Smith, D. The Greenhill Napoleonic Wars Data Book. Greenhill...
    2 KB (77 words) - 02:32, 13 March 2024
  • 背後的影子功臣,兩人在前線時常形影不離,貝爾蒂因此被戲稱是拿破崙的“賢內助”。 除了參謀工作,貝爾蒂也會親臨前線指揮作戰,他曾率領洛迪戰役的進攻以及里沃里戰役的騎兵衝鋒。1797年12月9日接替拿破崙成為意大利军团司令,指挥对罗马的占领。然而貝爾蒂深知他的天賦在於參謀工作與行政管理,而非在前線...
    10 KB (1,294 words) - 06:42, 3 June 2024
  • 为第七军(14000人)军长,他的部隊作為後方預備隊,因此未能參與烏爾姆戰役與奧斯特里茨戰役。1806年10月14日,率部赶至耶拿参加会战,并担任左翼,與普魯士南翼部隊交戰,全歼三个萨克森旅。 在1807年2月8日参加战役,指揮中央部隊负责主攻,然而奧熱羅當天發起高燒,只能將自己固定在馬匹上指...
    9 KB (1,398 words) - 09:47, 22 December 2023
  • 莱比锡战役是第六次反法同盟中德国战役的決定性戰役,發生於1813年10月在萊比錫附近。因參戰國家和民族眾多,莱比锡战役亦被稱為“諸民族之戰”(或稱民族會戰)。拿破崙以十九萬人與俄羅斯、普魯士、奥地利及其他各國三十八萬聯軍苦戰,最後敗陣。拿破崙敗返萊茵河西岸,最後返回巴黎。隔年元老院宣告廢除拿破崙的帝位。...
    18 KB (2,251 words) - 14:46, 29 January 2024
  • 戰役。這是拿破崙戰爭中的最後一次戰役,也是軍事史上最著名的戰役之一。在这場戰役中,大不列顛的威靈頓公爵和普魯士的冯·布吕歇指揮的英普聯軍擊敗拿破崙指揮的法軍,這場戰役勝負決定拿破崙所領導的法蘭西第一帝国覆滅。後世也經常將重大的失敗代稱為滑鐵盧。 1815年拿破崙率旧部逃离厄...
    118 KB (14,041 words) - 13:16, 26 May 2024
  • 在1806年10月17日的哈雷战役中,法国元帅让-巴蒂斯特·贝尔纳多特率领的法军与符腾堡公爵欧·腓特烈率领的普鲁士战备军交战,法军成功击败了普鲁士军队,迫使普鲁士人在遭受重创后向东北撤退至德绍。此次战役发生在拿破仑战争的第四次反法同盟中,哈雷位于莱比锡西北约30公里的萨勒河畔。...
    23 KB (3,179 words) - 03:13, 9 August 2023
  • 弗里德蘭戰役(1807年6月14日)是拿破崙戰爭中一場重要戰役,交戰雙方為由法蘭西帝國皇帝拿破崙帶領的法軍以及由俄羅斯帝國的本尼希森伯爵所帶領的俄軍。戰役發生地點位於今日加里寧格勒的普拉夫金斯克附近。拿破崙取得決定性勝利,而俄軍戰敗後則沿著維納河與尼曼河混亂地潰逃。 由於先前的戰役...
    20 KB (3,237 words) - 15:17, 1 May 2024
  • M26潘坦克(M26 Pershing),是美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和韓戰時期的重型坦克或中型坦克,它延续了M3李和M4雪曼用美国名将命名的传统,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名將約翰·潘为名。潘是T20系列戰車的最终发展型,本计划取代M4雪曼,却为漫长的开发和部署所累,仅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极为有...
    21 KB (2,762 words) - 17:13, 19 March 2024
  • 戰役(The Battle of Tourcoing)發生於1794年5月18日,法蘭西共和國軍隊在約瑟夫·蘇罕(英语:Joseph Souham)的指揮下擋住反法同盟薩克森-科堡親王約西亞(英语:Prince Josias of Saxe-Coburg-Saalfeld)的入侵。當時法軍的指...
    3 KB (248 words) - 07:51, 14 September 2023
  • 1809年4月10日,卡大公的奥地利军队入侵了拿破仑的盟友巴伐利亚王国。在战争的第一周,拿破仑的副手路易·亚历山大·贝尔蒂元帅对法德军队的部署不善。然而,由于军队行军速度缓慢,卡大公未能抓住这一机会。拿破仑本人很快就到了现场,在4月19日的第一次重大冲突中,路易·达武赢得了艰苦卓绝的托伊-豪森战役...
    20 KB (3,235 words) - 07:47, 3 December 2023
  • 戰役,也被稱為砲擊瓦密,是個戰術上非決定性的砲兵行動,但戰略上確保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此外,儘管戰役規模小,卻仍成為歷史上的決定性戰役之一,同時也是第一支由老兵和義勇兵所組成的雜牌軍,成功地擊敗了具有極高聲譽的奧軍與訓練有素的普軍。 戰役於1792年9月20日爆發於法國北部瓦...
    11 KB (1,660 words) - 01:47, 17 January 2022
  • 奧斯特里茨戰役(1805年12月2日),是拿破崙戰爭中的一場著名戰役。75,000人的法國軍隊在拿破仑一世的指揮下,在波西米亚的奧斯特里茨村(位於今捷克境內)取得對87,000俄羅斯-奧地利聯軍的決定性勝利。第三次反法同盟隨之瓦解,并直接导致奧地利皇帝法蘭茲一世于次年被迫放棄神圣罗马皇帝的封號。 這場戰役...
    19 KB (2,631 words) - 04:42, 7 January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