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爾圖和約》(俄语:Тартуский мирный договор,芬蘭語:Tarton rauha)是苏俄和芬蘭之間於1920年10月14日簽訂的一個和約。和約確定了芬蘭和苏俄的國界,並且苏俄退出芬蘭內戰,芬蘭志願軍退出俄屬東卡累利阿。1920年12月31日,莫斯科承認該和約。《塔爾圖和約...
1 KB (139 words) - 05:18, 4 January 2025
內戰後發生的許多事件都和芬蘇邊界有關,例如奥努斯远征(英语:Aunus expedition)和豬肉嘩變事件(英语:Pork mutiny)等。芬蘭和蘇聯的關係在1920年簽訂《塔爾圖條約》後有所改善。該條約中,芬蘭獲得佩琴加地區(芬兰语称之为佩察莫),並放棄對東卡累利阿的主權主張。 芬蘭...
44 KB (7,170 words) - 11:34, 13 July 2025
提爾西特條約(法語:Traités de Tilsit,德語:Friede von Tilsit),指的是拿破崙戰爭中法國在提爾西特所簽署的兩個條約之合稱。第一個條約是讓俄羅斯放棄和法國的敵對,促使兩國結盟,法國承諾會支持俄羅斯侵略芬蘭和土耳其;第二個條約是法國迫使普魯士對自己進行巨額的割地賠款,讓普魯士瓜分波蘭的土地幾乎全部喪失。...
7 KB (800 words) - 11:15, 22 December 2024
約33.8万平方公里。芬蘭含有湖泊约18.8万个,因此擁有「千湖之国」的美稱。芬蘭西北方連接瑞典,北臨挪威,東面與俄罗斯接壤。西面被波的尼亚湾环绕,西南面面臨波罗的海,南部为芬兰湾。 芬蘭人口達550萬,多數人為芬兰族,少數是芬蘭瑞典族。人口數量在歐洲排名第二十五。官方語言為芬蘭...
56 KB (5,822 words) - 16:17, 28 June 2025
芬兰瑞典族,是芬蘭第二任摄政(1918-1919年)、芬蘭共和國第六任总统(1944-1946年)及芬兰元帅。 曼纳海姆曾在俄罗斯帝国陆军中服役过约三十年,期间他参加了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东方战线的战役。除了援助亲属民族战争之外,他在芬兰独立后的每一场战争中担任芬兰...
30 KB (4,015 words) - 04:52, 3 July 2025
芬蘭內戰(芬蘭語:Suomen sisällissota,瑞典語:Finska inbördeskriget),是在原属于俄罗斯帝国治下的芬兰大公国在俄罗斯二月革命后宣布独立后政治理念不同的白色芬兰和红色芬兰之间为争夺国家统治权的一场内战。这场战争发生在一战东线战场所导致东欧社会、政治、国家极其动荡...
26 KB (3,528 words) - 10:02, 12 November 2024
塔林(愛沙尼亞語:Tallinn,發音:[ˈtɑlʲˑinˑ])是愛沙尼亞共和國的首都,位於愛沙尼亞北海岸,波羅的海芬蘭灣濱,離北方對岸的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約80公里。人口約45萬。舊城是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塔林歷史城區」。2011年當選歐洲文化之都。 1154年,塔...
33 KB (2,689 words) - 09:39, 3 May 2025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俄語:Брестский мир;德語:Friedensvertrag von Brest-Litowsk;常被简称为布列斯特条约或布列斯特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蘇維埃俄國与同盟国(包括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王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所签订的和约。...
16 KB (1,984 words) - 05:40, 6 June 2025
早於17世紀,俄國已積極向西伯利亚擴張,並與清朝發生衝突。清俄分別於1689年和1727年簽署《尼布楚條約》和《恰克圖條約》確立邊界,但這並未阻止俄國的野心。1858年5月,俄國乘英法聯軍与清政府开战之際,俄國以武力威脅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簽署《璦琿條約》,以黑龍江為邊界。1860年簽訂的《中俄北京條約》,俄國...
64 KB (7,664 words) - 20:56, 8 July 2025
11月28日宣布條約無效。根據條約第五款,雙方應該提請聯合委員會對事件進行調查;雖然芬蘭提出了要求,但蘇聯予以拒絕。 两天后,苏军入侵芬兰,冬季戰爭爆發。 塔爾圖和約 蘇波互不侵犯條約 法蘇互助條約 德波互不侵犯條約 Turtola, Martti. Kansainvälinen kehitys Euroopassa...
3 KB (382 words) - 21:26, 22 April 2025
塔爾圖和約》,蘇俄「無保留地承認愛沙尼亞國的獨立,並自動地永遠放棄俄國……對愛沙尼亞人民和領土所持有的主權權利」,獨立戰爭後的愛沙尼亞維持了一個受國際普遍承認的獨立主權國家。 1939年8月23日,納粹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和蘇聯外長莫洛托夫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在條約...
36 KB (3,241 words) - 09:23, 11 February 2025
冬季战争 (category 含有芬蘭語的條目)
俄國避難。不過,此時的芬蘭已受到德國經濟與軍事上的滲透,甚至決定由德國親王腓特烈·卡爾作為芬蘭國王,但德軍最終因在西線戰事失敗,於同年11月投降,致使其在波羅的海地區的一切成果都被迫放棄,芬蘭因而脫離了德國的控制。 1920年2月2日,芬蘭與蘇維埃俄國於爱沙尼亚的塔爾圖一地簽訂《塔爾圖和約...
149 KB (22,776 words) - 04:11, 16 July 2025
塔尔图和约是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与曾作为俄罗斯帝国一部分而独立的爱沙尼亚和芬兰签订的和平条约。他们于1920年芬兰内战后及1920年1月1日布尔什维克俄国与爱沙尼亚停战后在爱沙尼亚塔尔图和谈并签订条约。条约中俄国承认爱沙尼亚独立。和约解决了与停战相关的争议和问题,诸如边界的划分(边界协议)和财产转让。...
852 bytes (128 words) - 05:18, 4 January 2025
爾卡累利阿人。瑞典政府則鼓勵信奉信義宗的芬蘭人佔據卡累利阿荒廢的農地。由於信徒大量逃亡,正教從此就不再是芬蘭任何一個地區的主要宗教。但在芬蘭東部和卡累利阿的偏遠地區,例如伊洛曼齊,正教信仰仍然保存較好。 瑞典擴張的時期在兩場戰爭中到了盡頭:瑞典在大北方戰爭後,與俄國締結了《尼斯塔德和約...
29 KB (3,603 words) - 09:20, 13 April 2025
尼古拉二世 (俄罗斯) (category 芬蘭大公)
Romanov),俄罗斯帝国末代皇帝,兼任芬蘭大公和波蘭國王,在位时间1894年—1917年。 他生涯早期經歷俄羅斯帝國經濟大崛起的時代,同时坚信君主專制,反对任何形式的民主改革。1904年出兵滿洲,引发日俄战争,失败后发生的“流血星期日”事件引爆了1905年俄国革命。为了稳定国内形势,他任命谢尔...
29 KB (2,556 words) - 10:42, 29 June 2025
俄國革命的葬禮」:383。 我們在這種條件下繼續進行戰爭,會大大加強德帝國主義;和約終究是要簽訂的,不過那個時候簽訂的和約將會更糟,因為簽訂和約的將不是我們。我們現在不得不簽訂的和約無疑是一個恥辱的和約,但是如果進行戰爭,我們的政府就會被推翻,而和約將由另一個政府來簽訂。 “ ” 列寧在俄國...
200 KB (23,589 words) - 19:19, 18 July 2025
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與拿破崙簽署《提爾西特條約》後,他建議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四世應該加入大陸封鎖。 與此同時,英國皇家海軍襲擊哥本哈根,展開英俄戰爭。英國照1780年和1800年的條約,要求古斯塔夫關閉波羅的海所有外國軍港。但瑞典國王回答說,只要法國人控制著波羅的海主要港口之前,他們就不可能達到目的。...
7 KB (553 words) - 12:15, 31 December 2023
日俄战争 (section 英國不滿俄國獨佔东三省利益)
俄國的宿敵奥斯曼帝國並且受1878年聖斯特凡諾條約(第24條)限制不能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而無法抽調,所以無法通過而馳援。 包括奥斯曼土耳其帝國(奥斯曼土耳其在26年前的俄土戰爭被俄軍大敗)、俄屬波兰与芬蘭大公國与其他长期受俄国海军威胁或被俄國...
64 KB (9,450 words) - 11:31, 4 July 2025
俄国召集芬兰各阶级召开的波爾沃議會上,芬兰大公国的体制得到确定。俄国沙皇兼任芬兰大公、芬兰地区继续实行既有法律。俄国同时给予芬兰较大的自治权,保证各级官员由芬兰人充任;芬兰议会拥有立法权,能决定芬兰地区的部分事务。俄国沙皇派驻芬兰大公国的最高官员是芬蘭總督。 芬兰大公国时期,芬兰...
20 KB (2,554 words) - 08:00, 2 July 2025
瑞典帝國 (category 芬蘭歷史)
0年為時二十年的大北方戰爭爆發,瑞典在戰爭初期多次獲勝,但不久便因勝利而沖昏了頭腦,親率大軍進攻俄國,形成拉鋸戰。1709年瑞典軍隊因遭遇極寒天氣在波爾塔瓦戰役大敗而歸,最終只能求和,割讓大量領土給俄國,終結瑞典帝國。 瑞典在十七世紀期間曾崛起為一個歐洲強國。原先瑞典只是北歐一個貧困、人口稀疏的國...
12 KB (1,551 words) - 22:59, 24 February 2025
圖曼土耳其因已與俄國議和,所以逼使他離開。1714年,俄國的波羅的海艦隊在甘古特會戰大敗瑞典艦隊,逼使瑞典軍撤出芬蘭,卡爾十二世無法再抵抗,只得向俄國求和。 1718年卡爾十二世於進攻挪威時陣亡,該年俄瑞兩國雖有和平談判,但談判以失敗收場,因此戰爭於1719年再度爆發。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在厄塞爾...
14 KB (992 words) - 14:26, 4 June 2025
和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英國、法國、日本、波蘭、美国等國因不滿蘇俄單方面退出對德戰爭,以及沙皇俄國債務等問題,對俄國革命進行了武裝干涉。國內忠於沙皇的势力以及富農、地主和資產階級力量組織白軍发起了反對蘇維埃政權的战争。經過俄国...
10 KB (850 words) - 23:20, 10 May 2025
俄國官方要到1920年才公開承認。 1918年11月22日,紅軍攻擊由德軍駐防的納爾瓦並於11月28日拿下這座城市。12月17日,紅軍攻下瓦爾加;12月24日,紅軍攻下塔爾圖。但是愛沙尼亞軍在1919年1月2日-5日之間擋下紅軍的進攻。兩天之後,愛沙尼亞軍開始反攻,一些來自芬蘭...
8 KB (913 words) - 12:27, 16 December 2024
第一次世界大战 (category 鄂圖曼帝國戰爭)
戰勝國與其他戰敗國亦分別簽署條件苛刻的和約,戰勝國與奧匈帝國的奧地利部分簽署《聖日耳曼條約》,奧匈帝國被劃分為多個民族國家;與保加利亞簽署《納伊條約》,保加利亞失去愛琴海出海口,並須賠款4億4,500萬美元;與匈牙利簽署《特里亞農條約》,匈牙利領土大幅減少;與鄂圖曼土耳其簽署《色佛爾條約》,徹底瓜分鄂圖...
144 KB (16,451 words) - 14:42, 7 July 2025
自蒂爾西特和約簽訂於1807年後,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在英國進攻丹麥後正式向英宣戰。英國兵船在芬蘭戰爭中協助瑞典艦隊作戰,並於芬蘭灣兩度擊敗了俄軍。但俄軍在陸路上的勝利,逼使瑞典對俄、法求和,瑞典遂加入了大陸封鎖體系之中。然而於1810年後,法俄關係開始惡化,俄國...
68 KB (7,774 words) - 16:53, 7 June 2025
烏克蘭領土的合法性。2022年3月3日,欧洲委员会以违反理事会条约和《欧洲人权公约》(ECHR)为由暂停了俄罗斯的资格。 此次入侵令到各國對俄羅斯實施新的制裁,對該國和國際經濟影響巨大;俄國有價值35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被凍結,俄國銀行約70%的資產被凍結。制裁迫使俄羅斯重新調整其石油轉向印度等非制...
370 KB (31,284 words) - 02:30, 24 July 2025
條約》的簽訂而結束。根據這個條約,俄國取得黑海的出海口,克里米亞韃靼人则终止与奥斯曼帝国的附庸国关系,而叶卡捷琳娜大帝在1783年吞併克里米亞。1787年,第二次俄土戰爭爆發,1792年戰爭結束後,俄國將其勢力伸入巴爾幹半島;雖然奥斯曼帝国沒有被俄國完全趕出歐洲,但已不再是俄國...
93 KB (12,979 words) - 02:52, 16 July 2025
Vabariik),是一个位于北欧或东欧的国家。其北临芬兰湾,与芬兰隔海相望;西濒波罗的海与瑞典相对;南接拉脱维亚;东邻俄罗斯。爱沙尼亚的领土由本土大陆、两座较大的岛屿——萨雷马岛和希乌马岛,以及波罗的海东岸的2,300多个小岛组成。塔林是爱沙尼亚的首都,塔尔图是该国第二大城市。爱沙尼亚语是该国的官方语言,...
36 KB (3,796 words) - 13:02, 24 June 2025
爾漢格爾斯克,否則他們將遭嚴陣以待的瑞典艦隊攔截。1809年,俄軍離港時程又因英軍毀滅性的瓦爾赫倫島遠征而被再次拖延。最終,俄軍於8月5日獲准離開樸茨茅斯前往里加,並於同年9月9日抵達當地。 1808年,俄國也入侵當時屬英國親密盟友的瑞典。但這不太可能與英國及和約有關,因為當時兩國已經不和。芬蘭...
20 KB (2,665 words) - 19:36, 24 December 2024
北歐五國 (category 含有芬蘭語的條目)
北歐五國(英語:Nordic countries)是位於丹麥、瑞典、芬蘭、挪威和冰島及其附屬領土如属于丹麦的法羅群島、格陵蘭,属于芬兰的奧蘭群島和属于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的統稱。而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挪威南极领地通常不被视为北欧五国的一部分。欧洲的一些地区,例如苏格兰的北方群島,与北欧五国有着文化或种...
91 KB (3,090 words) - 12:25, 3 July 2025
出擊,1887年提出法俄結盟,1888年提供5億法郎幫助俄國解決財政困難,1889年又提供19億給俄國。俾斯麥為了維持德俄關係,在1887年簽定再保險條約,規約締約國一方受攻擊時,另一方須保持中立,可是在1890年威廉二世拒絕與俄國續約,俄國轉為加入英法陣營。...
214 KB (23,125 words) - 00:28, 11 Jul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