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第二联合大学(简称联大第二部),位于贵州贵阳讲武堂,是抗日战争时期复旦大学大学共同组成的一所大学。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上海的多所高校考虑内迁。大学校长王伯群频繁活动,通电贵州省政府,与贵州省主席吴鼎昌洽商,贵州省同意借地作为校舍。9月20日,大学复旦大学...
    4 KB (411 words) - 17:00, 13 March 2023
  • 复旦第一联合大学(简称联大第一部),位于江西庐山牯岭,是抗日战争时期复旦大学大学共同组成的一所大学。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上海的多所高校考虑内迁。9月20日,大学复旦大学两校校长在教育部会晤,决定成立两所联合大学,其中复旦第一联合大学...
    5 KB (471 words) - 12:39, 8 November 2022
  • 复旦大学(英語:Fudan University),简称復旦,旧称復旦公學、國立復旦大學,始创于1905年,位于中国上海,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复旦大学校名取自《尚书传》之“日月光华,复旦兮”,表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力更生和勤奋,更含不忘“震”之旧和复兴中华的意义。1917年始设大学...
    96 KB (10,093 words) - 13:39, 9 March 2024
  • 大學、國立北平師範大學、國立北洋工學院在中國陝西省合組的大學,後改名為國立西北大學 复旦第一联合大学,1937年至1938年間,由復旦大學大學在中國江西省合組的大學 复旦第二联合大学,1937年至1938年間,由復旦大學大學在中國貴州省合組的大學 聯合書院,香港中文大學...
    1 KB (172 words) - 14:49, 16 December 2021
  • 贵阳讲武堂 (category 大学建筑)
    1937年12月,贵州省政府将讲武堂拨给复旦第二联合大学作为临时校址,原驻守军队陆续搬出。1938年4月,联大分开后,继续作为大学校址。1944年12月初,日军沿黔桂铁路进逼贵州南部的独山,大学北上赤水,迁至赤水文昌宫。讲武堂被难民占住。 廖伟. 迁黔大学研究. 东华大学. 2013. [永久失效連結]...
    3 KB (244 words) - 04:25, 5 May 2024
  • 导以新闻编辑之规则,庶几润泽报章,指导社会,言而有文,行而能远。” 1932年9月,复旦大学成立文、理、商、法4个学院。新闻学系隶属文学院,谢六逸继续担任新闻学系主任。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复旦大学大学组织临时联合大学复旦大学...
    9 KB (1,056 words) - 11:03, 26 December 2022
  •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是抗戰時期由当时的北大、清華、南开在雲南昆明共同組成的大學,前身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校务最初由当时清华校长梅贻琦、北大校长蒋梦麟和南开校长张伯苓组成的常务委员会共同管理,后梅贻琦任常务委员会主席,长期主导校务。 从1938年4月2日于昆明更名西南联大,5月4日正式开...
    20 KB (2,534 words) - 17:05, 31 January 2024
  • 大学是赤色大本营”,遂关闭上海大学。上因其历史功绩和地位,闻名全国,被誉为“五四运动有北大,革命时期有上”、“北有北大,南有上”、“武有黄埔,文有上”。 1983年,中国政府校上海大学,下设文学院、国际商学院、美术学院、工学院和法学院,由华东师范大学分校、复旦大学分校、上海科学技术大学...
    32 KB (4,712 words) - 20:10, 30 April 2024
  • 大学则与复旦大学组成联合大学,以复旦为主体的联大第一部由吴南轩负责,大学的吴泽霖任教务长,迁往庐山;以大学为主体的联大第二部由欧元怀负责,复旦的章益为教务长,迁往贵阳;两校学生则按自愿原则,自择一校就读。教育部部长王世杰在1937年9月批准了联合大学...
    54 KB (5,984 words) - 12:54, 21 February 2024
  • 大學、加州大學  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兰卡斯特大学、伯明翰大学、格拉斯哥大學  日本-廣島修道大學、立命馆大学、九州大学、同志社大学、兵庫縣立大學、關西國際大學短期大學部  韩国-汉阳大学、梨花女子大学、建国大学、全南大學、崇实大學、中央大学  俄羅斯-圣彼得堡大学、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  荷蘭-鹿特丹大學、阿姆斯特丹大學...
    53 KB (5,358 words) - 12:18, 17 May 2024
  • 欧元怀 (category 大学校长)
    ,遂提前解除欧元怀和其他几位教授的聘约。 1924年欧元怀同原厦教授王毓祥、林天兰等九人在上海筹组私立大学。 1928年,欧元怀任大学副校长。1929年欧元怀陪同马君武校长前往马来亚、新加坡为学校募集经费。抗日战争爆发后,大学复旦大学组成第一、第二联合大学西迁庐山、贵阳后,任第二联合大学副校长。...
    5 KB (601 words) - 02:27, 18 May 2024
  • 大學為一所基督教大學。最終於1951年由聯合董事會,在上海聖約翰大學校董會主席歐偉國、廣州嶺南大學校長李應林和香港教會團體帶領下合作創立香港崇基學院,也即現香港中文大學的一部分。滬江大學人員轉移到香港。而駐留大陸的院系經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沪江大学各科系硬件分别并入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17 KB (1,875 words) - 23:23, 18 January 2024
  • 大学。彭家元、曾省、程新、李荫桢、张松荫、佘耀彤、陈之长、刘运筹、王善佺、陈朝玉,杨允奎,杨凤、杨志农、周开达、颜济、定友、荣廷昭、郭万柱等川农的顶梁柱级知名教授,基本都可追源至川农学院时期。 四川大学师范学院本科部分调往西南师范学院,现并入西南大学...
    52 KB (6,339 words) - 05:35, 26 March 2024
  • 王伯群 (category 大学校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伯群将大夏大学及復旦大学迁往内地。王伯群帮助教育部进行迁移活动,两大学组成的第一聯合大学在江西省廬山(後迁往重慶)、第二聯合大学设在貴陽。同年12月,王伯群任後者的校長,此後第一聯合大学被指定为復旦大学第二聯合大学被指定为大学。王伯群在战争期间专心提高学生的教育水平。1944年(民国33年)12月20...
    10 KB (1,371 words) - 21:17, 5 May 2024
  • 王沪宁 (category 复旦大学校友)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国政治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国际政治系主任、政治与行政研究所所长。他于1972年10月至1977年年2月在上海师范大学“五七”干校外语培训班法语班学习,毕业后分配至上海出版局工作。1978年考入复旦...
    108 KB (12,149 words) - 08:51, 22 May 2024
  • 大学19万册藏书,图书按照大学和光华大学各自的体系分开上架。1952年至1955年底,陆续接收暨南大学、圣约翰大学、震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沪江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东亚体育专科学校、立信会计专科学校等校图书共31万余册。其中,交通大学...
    11 KB (1,411 words) - 08:16, 28 February 2022
  • 大学,法国高等矿业教育集团下属7所大学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康斯坦茨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柏林工业大学、马格德堡大学等  義利:米兰理工大学、博科尼大学  英国:帝国理工大学、诺丁汉大学等  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京都工艺纤维大学、立命館大学  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
    89 KB (5,367 words) - 10:52, 17 April 2024
  • 尚美學園大學(日语:尚美学園大学) 淑德大學 創價大學 天理大學 德山大學 東京國際大學 首都大學東京 東洋大學 早稻田大學  韩国 28所 仁荷大學 嶺南大學 高麗大學 圓光大學 建國大學 國民大學 慶星大學 東國大學 公州國立大學(朝鲜语:공주대학교) 淑明女子大學 安東國立大學(朝鲜语:안동대학교) 仁川大學 忠北國立大學...
    59 KB (5,797 words) - 01:30, 23 May 2024
  • 山西大学(英語:Shanxi University,縮寫:SXU),簡稱山,创建于1902年5月8日,最初名为山西大学堂,坐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是一所公立高等院校,是中国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現為山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設的部省合建大学第二...
    29 KB (3,771 words) - 04:36, 30 December 2023
  • 1951年理学院生物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数学化学物理等系并给复旦大学。医学院迁往湖北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为武汉医学院,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原校长坚白带领工学院测量系迁往湖北武汉,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现为武汉大学信息科学学部。 1952年工学院机械系、电机系、造船系等并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圣约翰、厦门大学等11所高校的土建系、科、组并入。...
    56 KB (8,130 words) - 19:05, 20 May 2024
  • 谈家桢 (category 復旦大學教授)
    那是一九六六年八月末的闷热的一天。上海复旦大学校园之外的家属宿舍区。黄昏之后,路灯初亮之时。我还不满十四,和宿舍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乘凉闲坐。突然,宿舍门外人流拥动,脚步杂沓。有人在激情地大声讲话,喊叫着“造反有理”之类的口号。我们是好奇的孩子,都跑到了门外去看。 人群最前面,领头的是复旦家属食堂的几个女炊事员,其中有个...
    13 KB (1,734 words) - 16:23, 1 January 2024
  • 李达三 (category 复旦大学名誉博士)
    大学图书馆以其命名。 2008年,捐赠800万元人民币予复旦大学,用于李達三樓改建。 2009年,捐赠600万元人民币予复旦大学,兴建复旦相辉堂。 2012年5月,捐赠500万元人民币予浙江大学,资助浙大学生开展国际交流活动。 2013年,捐赠100万港元予复旦大学,设立“复旦北碚校友基金”。...
    15 KB (1,801 words) - 06:40, 3 May 2024
  • 1984年,山东大学在威海建立山东大学威海校区,2012年法人资格合并至山东大学,校内有时称“山东大学(威海)”。 2000年7月22日,山东大学与山东工业大学、山东医科大学三校合并成为新的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 中心校区综合科研楼(知新楼) 山威海校区 “山东大学系统”是山东大学...
    59 KB (6,163 words) - 10:06, 13 April 2024
  • 香港中文大學(英語: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縮寫:CUHK),簡稱中文大學、中,是香港一所書院制公立研究型綜合大學,於1963年由崇基學院、新亞書院及聯合書院合併而成立,是香港第一所研究型大學及惟一一所的書院制大學大學...
    354 KB (31,826 words) - 01:48, 31 May 2024
  • 的校园——原中央大学四牌楼本部。1952年至1953年,又有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交通大学、山东工学院等校部分专业先后并入 1952年院系调整,原南京大学物理系留下沙玉彦为首的少数教师,加上外校调入的部分物理教师,组成南京工学院物理教研组。 1952年院系调整后,中央大学...
    71 KB (8,646 words) - 20:42, 1 June 2024
  • 洪深 (category 復旦大學教授)
    复旦大学任教时,领导成立了复旦剧社。1928年4月首先提出使用“话剧”一词作为新式戏剧的名称,并于次年撰写了《从中国的“新戏”说到“话剧”》一文。1928年冬加入南国社。 1924年进入电影界,1925—1937年间任明星影片公司的编导,创作了《申屠氏》(中国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冯...
    11 KB (1,037 words) - 10:44, 1 February 2024
  • 谷超豪 (category 复旦大学教授)
    猷之邀,同胡和生等人作为“第二批大陆杰出科学家”访问台湾。1993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职务任满离职。1994年2月20日,复旦大学非线性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任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1999年8月19日,任温州大学校长。2006年6月23日,出席新温州大学揭牌庆典,同年卸任温州大学...
    21 KB (2,864 words) - 08:30, 22 July 2023
  • 王造时 (category 第二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逵. 我對王造時同志的點滴回憶. 1986年3月. 8月,到英国任伦敦经济学院研究员,师从英国费边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哈罗德·拉斯基。 1929年,王造时经苏联回国,由潘光推薦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政治系教授,住在滬西極司斐爾路,和孟壽椿、劉傑等人是鄰居。1930年,羅隆基、潘光...
    8 KB (1,338 words) - 15:35, 7 May 2024
  • 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  日本 东京大学、名古屋大学、大阪大学、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奈良女子大学、北海道大学、东北大学、立命馆大学等。  韩国 成均馆大学、高丽大学、首尔大学、建国大学、中央大学、东国大学、岭南大学、韩南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  澳大利亞...
    59 KB (7,657 words) - 08:46, 26 May 2024
  • 大学一年级不分专业,都上基础课,二年级分文理科。 大学部称为正馆,分高、上、中、初四级,实即四个年级;中学部称为备馆,分成头、二、三、四班。 全部学生一律住校,没有走读生。 1992年圣约翰联谊大会上,约校友通过了“三管齐下”的校方针:第一,在上海校;第二,将原台湾新埔工专升格为圣约翰大学...
    35 KB (4,123 words) - 15:01, 17 April 2024
  • 國立政治大學,簡稱政、NCCU,是一所位於臺灣臺北市的研究型國立大學,學術範圍以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為主,在人文科學、社會科學、法學、商業管理、金融等領域皆具重要學術影響力。政初創時是為政府培養政治、管理及司法人員的中央院校,在臺校後逐步發展為研究型大學,現設有12個學院,下分34個學系、43個研...
    143 KB (13,641 words) - 08:47, 20 May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