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里亞巨龍屬(學名:Duriatitan)是蜥腳下目巨龍形類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侏儸紀晚期的英國,約1億5000萬年前。 正模標本(編號BMNH 44635)是一個部分左肱骨,是由R.I. Smith發現於英格蘭多賽特郡的啟莫里粘土組(Kimmeridge Clay Formation)下層。在1874年,約翰·赫克(John...
2 KB (241 words) - 14:52, 10 March 2022
泰坦巨龍類(学名:Titanosauria),也稱為泰坦龍類、巨龍類、偉龍類,是蜥腳下目的一個多樣性演化支,包括薩爾塔龍與伊希斯龍,也包括一些地球上最重的陸行動物,例如阿根廷龍、潮汐龍;巨體龍被推測體重可達250公噸(雖然存疑)。古生物學家以希臘神話中的巨人族泰坦命名這個超科,泰坦神族的地位高於奧林匹斯十二主神。...
17 KB (2,040 words) - 10:36, 21 February 2025
長頸巨龍屬(屬名:Giraffatitan)意為「長頸鹿泰坦」,是蜥腳下目腕龍科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侏羅紀晚期(啟莫里階到提通階)的東非。長頸巨龍最初被视为腕龍屬的一個種,而被称为布氏腕龍(Brachiosaurus brancai)。過去幾十年來,大部分關於腕龍的科學研究,其實是來自於長頸巨龍...
13 KB (1,785 words) - 20:44, 18 September 2021
葡萄牙巨龍屬(屬名:Lusotitan)是種蜥腳下目腕龍科恐龍,生存於侏儸紀晚期的葡萄牙。葡萄牙巨龍的前肢長,是腕龍科的特徵之一。 在1947年,葡萄牙地質調查所的Manuel de Matos,在葡萄牙的勞爾哈組(Lourinhã Formation)發現一個大型蜥腳類恐龍的化石,地質年代為晚侏罗世的启莫里阶。在1957年,De...
3 KB (302 words) - 07:48, 16 June 2022
阿根廷龍屬(屬名:Argentinosaurus,意為「阿根廷的蜥蜴」)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的一個屬,是種植食性恐龍(因為在中生代末期才有草等禾本科植物,所以不能稱為草食性恐龍),可能是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体型最巨大的陆地动物。牠們在勞亞古陸侏羅紀的近親(如迷惑龍)滅絕後,才於白堊紀中期的南美洲出現,即距今約1億年前。...
8 KB (865 words) - 13:09, 4 June 2024
索里亞巨龍(Soriatitan,意為「索里亞的巨人」)是一屬腕龍科的蜥腳下目恐龍,模式種兼唯一種戈馬約索里亞巨龍(S. golmayensis)發現於西班牙的戈馬約組(英语:Golmayo Formation)地層,年代為白堊紀早期上豪特里維階至下凡藍今階,約1億3800萬至1億3000萬年前。...
4 KB (489 words) - 08:28, 1 May 2023
巨龍稍大)。 由於將超龍和腕龍的骨頭混為一談,造成估計出極龍身長25至30公尺、肩高8公尺、身高15公尺、體重介於70至180噸,來到與藍鯨、同樣可疑的巨體龍同等級。 極龍的命名同樣有段曲折歷史。原定選擇Ultrasaurus作為屬...
15 KB (1,669 words) - 08:42, 1 May 2023
無畏龍屬(屬名:Dreadnoughtus),又名無畏巨龍,是隸屬於泰坦巨龍類的蜥腳下目恐龍,已知的兩具部分骨骼發現於阿根廷聖克魯斯省的上白堊紀(坎潘階至馬斯垂克階;約8400萬至6600萬年前)壘丘組(英语:Cerro Fortaleza Formation)地層。底下包含單一物種:模式種施氏無畏龍(Dreadnoughtus...
25 KB (2,836 words) - 08:51, 20 March 2025
潮汐巨龙(属名:Paralititan,意为“潮汐巨人”)是一属巨型泰坦巨龙类蜥脚类恐龙,化石发现于埃及晚白垩世巴哈利亚组(英语:Bahariya Formation)的海岸沉积物中,生存于9960至9350万年前。 羅氏潮汐龍(Paralititan stromeri)意為「Ernest...
11 KB (1,361 words) - 03:07, 14 February 2025
南方巨獸龍屬(學名:Giganotosaurus)又名南巨龍、巨獸龍、超帝龍、巨型南美龍,是鯊齒龍科下的一屬恐龍,生活於9千9百萬至9千5百萬年前上白堊紀森諾曼期。其正模標本於1993年發現於阿根廷巴塔哥尼亞的坎德洛斯組(英语:Candeleros Formation)地層,化石完整度約有七成。其屬...
10 KB (1,331 words) - 05:28, 27 February 2025
加伦巴巨龙(属名:Garumbatitan,意为“加伦巴的巨人”)是多孔椎龙类蜥脚下目恐龙已灭绝的一个属,化石发现于西班牙白垩纪的莫雷利亚黏土组(英语:Arcillas de Morella Formation)。该属包含单一物种莫雷利亚加伦巴巨龙(G. morellensis),所知于多件部分骨骼。...
12 KB (1,337 words) - 20:24, 3 June 2024
极巨龙属(学名:Maraapunisaurus)是北美西部晚侏罗世莫里逊组中的一属蜥脚类恐龙。它有时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已知最大的恐龙,最初命名为易碎双腔龙(Amphicoelias fraillimus)。根据现存的对一根单个骨骼化石(即模式标本)的叙述,科学家们多...
25 KB (3,858 words) - 15:44, 2 April 2025
岩巨龙属(学名:Petrustitan)是真泰坦巨龙类蜥脚下目恐龙的一个属,生存于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期)的罗马尼亚。模式种兼唯一种是匈牙利岩巨龙(P. hungaricus),最初被归入马扎尔龙属。 1932年,弗里德里希·冯·许纳(英语:Friedrich von Huene)创建马扎尔龙属...
3 KB (406 words) - 07:33, 28 June 2025
風神龍(屬名:Aeolosaurus,發音:/ˌiːoʊloʊˈsɔːrəs/,意為「埃俄羅斯的蜥蜴」)是一屬泰坦巨龍類的蜥腳下目恐龍,來自白堊紀的南美洲。如同多數蜥腳類,牠是四足步行的植食性動物,並有著長頸及長尾巴。以泰坦巨龍類來說,對於風神龍的瞭解算是比較多的,因為發現了至少屬於三個物種、多...
21 KB (2,483 words) - 02:36, 22 February 2025
阿拉摩龍屬(屬名:Alamosaurus,意為「白楊山的蜥蜴」)又譯阿拉莫龍,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薩爾塔龍科的一個屬,生活於晚白垩世的北美洲。牠們是一種大型的四足的植食性恐龍,阿拉摩龍與其他蜥腳下目的恐龍相似,有著長的頸部及尾巴,尾巴末端有著類似鞭索的結構。 與主流看法相反,阿拉摩龍...
14 KB (1,669 words) - 08:30, 12 February 2025
黃河巨龍(屬名:Huanghetitan,意為「黃河的巨人」)是一屬蜥腳下目恐龍,屬於基礎巨龍形類,化石發現於中國甘肅省的白堊紀早期地層。 模式種劉家峽黃河巨龍(H. liujiaxiaensis)於2006年由尤海魯等人所敘述、命名,所知來自零碎的化石,包含兩節尾椎、幾乎完整的薦骨、肋骨碎片以及左...
7 KB (678 words) - 16:26, 22 February 2025
大洋巨龙(属名:Oceanotitan,意为“大洋巨人”)是一属巨龙形类蜥脚下目恐龙,化石发现于葡萄牙晚侏罗世的新港-阿莫里亚海滩组(英语:Praia da Amoreira-Porto Novo Formation),仅含一个物种:丹氏大洋巨龙(Oceanotitan dantasi)。...
1 KB (101 words) - 12:45, 1 May 2023
其他體型特別大的蜥腳類恐龍包含:阿根廷龍的體重為80到100公噸之間,可能是最重的恐龍;富塔隆柯龍、潮汐龍、安第斯龍、南極龍、銀龍等大型恐龍的體型接近阿根廷龍。有些泰坦巨龍類可能更重,如巨體龍的體重可能為175到220公噸之間,但證據很少。而目前最大的陸地動物為非洲象,體重不超過10公噸。 最小型的蜥腳類恐龍包含:歐姆殿龍(4公尺)、侏儒種泰坦巨龍類馬扎爾龍(5...
40 KB (5,164 words) - 01:51, 3 February 2025
怪兽巨龙(属名:Kaijutitan,意为“怪兽巨人”)是一属原始的泰坦巨龙类蜥脚亚目恐龙,化石发现于阿根廷内乌肯省的巴罗萨山组(英语:Sierra Barrosa Formation)。模式种兼唯一种是穆氏怪兽巨龙(Kaijutitan maui)。 阿根廷乌尔基萨市博物馆(Museo Municipal...
5 KB (614 words) - 15:27, 2 April 2025
龍的化石,都發現於莫里遜組的第6地層帶。 2018年肯尼斯·卡本特(Kenneth Carpenter)將易碎雙腔龍(A. fragillimus)命名為新屬極巨龍屬,並將其分類為雷巴齊斯龍科。 雙腔龍屬的模式種是高雙腔龍(A....
18 KB (2,708 words) - 14:06, 9 June 2025
国大巨龙(属名:Udelartitan)是萨尔塔龙超科泰坦巨龙类蜥脚下目恐龙已灭绝的一个属,来自乌拉圭晚白垩世吉琼组(英语:Guichón Formation)。属下包含单一物种天蓝国大巨龙(U. celeste),所知于至少两具个体的破碎遗骸。 国大巨龙化石材料于2006年在乌拉圭派桑杜省克布拉乔附近吉琼组(英语:Guichón...
11 KB (1,056 words) - 13:45, 10 April 2025
巴斯汀格里巨龙(属名:Bustingorrytitan,意为“巴斯汀格里的巨人”)是来自晚白垩世(森诺曼阶)乌因库尔组(英语:Huincul Formation)的一属岩盔龙类泰坦巨龙类。模式种是湿婆巴斯汀格里巨龙(Bustingorrytitan shiva)。 2001年,埃尔乔肯(英语:Villa...
4 KB (433 words) - 07:09, 22 June 2024
埃希龍(屬名:Isisaurus,或譯伊希斯龍、伊希龍,意為「印度統計研究所(英语:Indian Statistical Institute)蜥蜴」)是泰坦巨龍類的一屬蜥腳類恐龍,生存於約7000萬至6600萬年前晚白堊世的印度斯坦(Hindustan)古陸。模式種兼唯一種柯氏埃希龍(Isisaurus...
17 KB (1,757 words) - 17:53, 22 February 2025
新疆巨龍(屬名:Xinjiangtitan)是種蜥腳下目馬門溪龍科恐龍,來自新疆皮羌縣的七克台組(英语:Qiketai Formation),年代為侏儸紀中期。估計體長約30至32公尺,使新疆巨龍成為已知最大型的恐龍之一。 模式種鄯善新疆巨龍(Xinjiangtitan...
5 KB (656 words) - 04:02, 25 February 2025
赣地巨龙(属名:Gandititan)是来自中国晚白垩世周田组(英语:Zhoutian Formation)的一属已灭绝泰坦巨龙类蜥脚下目恐龙。属下包含单一物种腔尾赣地巨龙(G. cavocaudatus),所知于部分骨骼。 正模标本JXGM-F-V1发现于中国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大塘坑周田组(英语:Zhoutian...
4 KB (488 words) - 16:24, 3 January 2025
博納巨龍屬(學名:Bonatitan)是種泰坦巨龍類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阿根廷。模式種是雷格氏博納巨龍(B. reigi),是在2004年被敘述、命名,屬名是以阿根廷古生物學家約瑟·波拿巴(José F. Bonaparte)為名。化石是一個部份骨骼,包含頭蓋骨與尾椎。 Martinelli,...
1 KB (104 words) - 01:28, 5 September 2020
乌里亚斯龙属(学名:Uriash)是泰坦巨龙类蜥脚下目恐龙的一个属,生存于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期)的罗马尼亚。其正模标本最初被归入岩巨龙。 1914年,匈牙利地质学家奥托卡·卡迪什(Ottokár Kadić)在瓦里奥亚拉(Vălioara)附近的巴拉乌尔布多罗尼(Pârâul...
4 KB (545 words) - 03:53, 25 February 2025
南方巨像龙属(学名:Notocolossus)简称南巨龙,是蜥脚下目泰坦巨龙类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阿根廷门多萨省。 阿根廷古生物学家贝尔纳多·哈维·冈萨雷斯·里加(英语:Bernardo Javier González Riga)博士在门多萨省找到一具巨型蜥脚类残骸。...
9 KB (1,342 words) - 05:54, 23 February 2025
尼日龍(屬名:Nigersaurus)是一屬雷巴齐斯龙科的蜥腳類恐龍,生存於白堊紀中期(約1.15億至1.05億年前)的北非,化石出土於尼日的埃拉茲層(英语:Elrhaz Formation)。1970年代學界曾初次提及,但直到1999年有更進一步遺骸發現才正式命名了模式種塔氏尼日龍(Nigersaurus...
26 KB (3,442 words) - 23:24, 22 August 2023
大夏巨龍屬(屬名:Daxiatitan,意為「大夏河的巨人」)是多孔椎龍類蜥腳恐龍的一個屬,屬於基礎泰坦巨龍類或其中的盤足龍科,化石來自中國西北部甘肅省蘭州盆地的下白堊紀地層,迄今已發現部分脊椎、肩帶和大腿骨。其全長估計可達23至30公尺,在亞洲恐龍中名列前茅;而體重估計達23噸,和許多同等長度級的...
13 KB (1,592 words) - 02:46, 9 July 2025
忍者巨龍(屬名:Ninjatitan,意為「忍者泰坦」)是一屬泰坦巨龍類的蜥腳下目恐龍,化石發現於阿根廷的紅坡組(英语:Bajada Colorada Formation),年代為早白堊世(貝里亞階-凡藍今階),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泰坦巨龍類。 2014年,清復師喬納坦·阿羅卡(Jonatan...
5 KB (503 words) - 15:33, 7 Jul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