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座移動星群也稱為科林德285和大熊座星協,是最靠近太陽系的移動星群:有著共同速度,被認為在空間和時間上有共同的起源的一群恆星。就大熊座移動星群而言,所有的恆星都形成於大約5億年。它的核心位於大約80光年之外,是本地泡的一部分。它富含明亮的恆星,包括北斗七星的大部分恆星。 大熊座移動星群...
13 KB (771 words) - 15:40, 11 August 2023
星,這兩顆星各別的亮度都是太陽的35倍,並以大約20年的週期互繞;稍後開陽B也被發現同樣是光譜聯星。在1996年,開陽A的伴星被海軍原型光學干涉儀以超高的解析度分辨出來。 這個五顆恆星組成的系統距離我們78光年,所有的成員都屬於大熊座移動星群-經由自行的測量,共同誕生但正在潰散的一群恆星。北斗七星...
5 KB (528 words) - 12:13, 4 May 2025
瑤光(或作「搖光」,η UMa / 大熊座η)是北斗七星之一,亦称北斗七,位於大熊座,是北斗七星最东边(左侧)的恒星。但是,和大部分北斗七星的恒星不一样,它不是大熊座移动星群的成员。视星等1.86,是大熊座的第三亮星并且是全天最亮星之一。英文名Alkaid或Benetnasch,源于阿拉伯文,意思是“送葬者”。...
5 KB (621 words) - 07:18, 6 June 2025
/ 大熊座ε)是大熊座最亮的恒星,也是北斗七星之一,是一颗猎犬座α²变星,每隔5.089日而變光為1.76等~1.78等亮。距離地球約80光年。它是大熊座熊尾部最近熊体的星,也是勺柄部最接近勺斗部的星。它还是大熊座移动星群的一分子。历史上,此星常常用于航海贸易的天文导航,因此名列57颗导航星中。...
3 KB (375 words) - 10:32, 30 August 2023
群中五顆大熊座移動星群中的一顆,移動星群是共用相同的空間,但在我們的觀點中不在天球中的同一塊區域的恆星集團。 天璇雖然比我們的太陽熱和大了好幾倍,但非常明確的是一顆主序星。他被一圈較冷、與織女和北落師門相似的塵埃盤環繞著。雖然還沒有發現環繞著的行星,但塵埃盤的存在顯示這種過程可能存在並在進行中。...
3 KB (238 words) - 13:09, 4 November 2024
天權(大熊座δ,δ Uma),西方傳統的正式名稱為Megrez /ˈmiːɡrɛz/,,是位於北天拱極星座大熊座的一顆恒星。它的視星等為+3.3,是北斗七星這個星群中最黯淡的一顆。視差量測得出與太陽的距離估計為80.5光年(24.7秒差距)。 天權的質量比太陽大63% ,半徑大約是太陽半徑半徑的1...
14 KB (1,135 words) - 13:32, 3 July 2025
開陽雙星 (category 大熊座)
以正常視力觀測,開陽增一位於距離開陽主星約12角分處。開陽增一的星等為3.99,光譜類型為A5V。它有一个微弱的紅矮星伴星,相隔1角秒。 開陽和開陽增一的自行表明它們在共同移動,一起移動的還有北斗七星除天樞和瑤光以外的其他恆星,這些恆星屬於大熊座移動星群,一個同源、較為稀疏的星群。然而,尚無證據表明它們是由是萬有引力聯繫起來的。...
8 KB (1,011 words) - 13:55, 12 June 2025
大熊座這個星座的第二亮星,但因為是星群北斗七星之首,所以在拜耳命名法中被命名為α星。 天樞是尋找北極的著名指標星群北斗七星(也稱為犁)的第一顆星,它與第二顆星天璇的連線指向北極星。 天樞距離太陽大約123光年。它是光譜聯星,兩顆星分別是天樞A和天樞B,較亮的天樞A是主星...
14 KB (1,137 words) - 13:28, 29 January 2025
北河二移動星群是一個移動星群,這是有著共同的起源,在空間中以共同的速度運動的一群恆星。被辨識出屬於這一集團的恆星有北河二、北落師門、織女一、天鈎五(仙王座α)和天秤座α,它們都有相似的年齡。 這個移動星群最早是在1990年被J. P. Anosova和V. V....
2 KB (246 words) - 12:51, 2 October 2020
本地泡或本地腔是銀河系獵戶臂中的星際物質(ISM)。它包含最近的恆星和棕矮星、本地星際雲(我們的太陽系也在其中)、鄰近的G雲、大熊座移動星群(距離地球最近的移動星群)、和畢宿星團(最近的疏散星團)。以中性氫原子密度約0.05/cm3定義的直徑至少橫跨300光年,這是銀河系中星際物質密度平均值(0...
14 KB (1,216 words) - 04:02, 1 October 2024
天璣(γ UMa / 大熊座γ),英文名Phad或Phekda,是大熊座中北斗七星之一,排序第三。在阿拉伯文的原意是الفخذ الدب al-faxð ad-dubb,意为“熊的大腿”,亮度2.44等,距離地球60光年。它和太阳位于类似的进化阶段,但是比太阳更大、更热、更亮。...
3 KB (136 words) - 01:27, 14 September 2023
Chow 是來自于中文的“周”(zhōu),代表周朝。巨蛇座β距離地球約153光年遠,並屬於大熊座移動星群。 此恆星系統的主星巨蛇座βA,是一顆A型主序星,視星等為+3.65。它有兩顆伴星:B星視星等為+9.9,離地球距離為31角秒;C星視星等為+10.7,離地球距離為201角秒。...
1 KB (114 words) - 08:24, 25 June 2024
星流是圍繞著星系運行的一種恆星組合,這些恆星曾經是球狀星團或矮星系,現在已被潮汐力撕裂並沿其軌道伸展。 一些動力群包括: 本地星協 (昴宿移動星群) 劍魚座AB移動星群 英仙座α移動星群 繪架座β移動星群 北河二移動星群 南冕座星協 鹿豹座η星協 武仙座星流 畢宿星流 IC 2391超星系團...
34 KB (4,129 words) - 06:29, 27 August 2024
同構成一個「V」字型。雖然從地球上看起來毕宿五似乎是畢宿星團的成員,但實際上並非如此。畢宿星團距離地球151光年,是距離最近的一個星團(雖然大熊座移動星群(Ursa Major Moving Group)距離更近,不過它並非一個星團)。 畢宿星團的距離可以精確的測量出來是因為每顆恆星的視向速度與自行...
7 KB (961 words) - 12:47, 22 February 2025
其它年輕的移動星群包括: 本地星協(昴宿移動星群) 畢宿星流 IC 2391超星團 繪架座β移動星群 北河二移動星群 劍魚座AB移動星群 武仙座ζ移動星群 英仙座α移動星群 OB星 移動星群 疏散星團 鄰近的星協和移動星群(英语:List of nearby stellar associations...
10 KB (1,225 words) - 14:39, 24 December 2021
御夫座β被認爲是大熊座移動星群的外圍恆星之一。 御夫座β實際上為一個三星系統。當中較亮的兩顆星,御夫座βA和B都是白色的次巨星。B星的質量和半徑都和A星相當。御夫座βA和B互相組成聯星,兩者加起來的視星等在3.96004天的周期裏于+1.85和+1.93區間中變動,同時從地球的角度來看,每47.5小時其中一顆星...
5 KB (347 words) - 00:40, 4 April 2022
羽林軍廿六 (category 大熊座移動星群)
Scheat,中文傳統命名為羽林軍二十六。 寳瓶座δ被認爲是大熊座移動星群的外圍恆星之一。 其英文傳統命名的來源普遍認爲是自阿拉伯語as-saq,意為“腿部”或“胫部”。但有人爭論真正的來源是阿拉伯語的另一個字ši'at,也就是“希望”[1]。 寳瓶座δ在夜空中的位置可參照以下的寳瓶座星圖: Star names derived...
3 KB (155 words) - 08:27, 25 June 2024
司怪四 (category 大熊座移動星群)
Orionis或司怪四)是一顆距離地球約32光年的恆星,一對雙星,位于獵戶座中。 獵戶座χA1是一顆光譜型為O10V,並正度過主序星階段的藍超巨星。其伴星獵戶座χB的質量是太陽的x2,公轉周期14.1年,估計星體分類為A1V。 獵戶座χ1被認爲是大熊座移動星群的外圍恆星之一。 獵戶座χ2 Han, Inwoo;...
3 KB (155 words) - 23:11, 4 June 2025
左摄提三 (category 聯星)
Boötis)。牧夫座ζ大約距離地球181光年,其組成的兩顆星結合的視星等為+3.78。牧夫座ζ被認爲屬於大熊座移動星群。 目前,牧夫座ζ的兩顆星之間的角度距離為0.8"(此數字在兩顆恆星互相公轉時會有所變動),因此牧夫座ζ常被用作測試新的高精度拍攝技術。其組成的兩顆恆星都是白色的A型巨星,視星等分別為+4.43和+4.83。...
5 KB (205 words) - 06:38, 25 January 2022
巨蛇座ω (category 大熊座移動星群)
巨蛇座ω是一顆黃色的G型巨星,視星等為+5.21。 根據從地球上觀察到的每年11.93 mas的視差變化,天文學家推測巨蛇座ω距離太陽約273光年。 在這個距離上,由於星際塵埃,視星等會減弱0.19等。它是大熊座移動星群的成員,位於這組恆星的外側,共同移動方向大致一樣。 巨蛇座ω的年齡估計約為40億年,恆星分類為G8...
2 KB (188 words) - 02:54, 24 February 2024
移動星群。在大北斗的大部分恆星原本是一個疏散星團的成員,現在是有著相同自行的大熊座移動星群。橫越過天空的其它恆星,包括貫索四和南三角座ζ都來自這個星群。太陽目前正為於這個星流的邊緣,但它不屬於這個星群,因為它顯示出不同的銀河軌道、年齡和化學成分。 另一個星協環繞著天船三,在雙筒望遠鏡下非常顯著。因為...
13 KB (1,752 words) - 17:05, 17 December 2024
巨蛇座τ⁶ (category 大熊座移動星群)
巨蛇座τ6(Tau6 Ser、τ6 Serpentis或τ6 Ser)是一顆位于巨蛇座的G型巨星,約距離地球450光年。其視星等大約為6.000,並且屬於大熊座移動星群的一員。 * 19 Ser -- Star, database entry, SIMBAD. Accessed on line September...
3 KB (136 words) - 06:17, 13 March 2013
星冕的溫度約為500萬K,比太陽的日冕熱得多。赤道轉速的上限是14公里/秒,相當於3天自轉一圈,但更可能的情況是7-9天自轉一圈。 這個恆星系統的空間速度分量是U = +14.257,V = +0.915,和W = +3.147 km/s。貫索四因為與大熊座移動星群的成員有共通的空間運動速度,所以被認為是該星群的成員。...
11 KB (861 words) - 15:17, 20 September 2024
亢池四 (category 大熊座移動星群)
牧夫座18是一顆位于牧夫座的恆星,中文名亢池四,約離地球85光年。其視星等為5.40,絕對星等為3.3。 牧夫座18是一顆光譜型為F5IV的白色次巨星,其光度及半徑分別為太陽的4和1.6倍。 牧夫座18被認爲屬於大熊座移動星群的外圍恆星之一。 HR 536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CDM...
4 KB (117 words) - 23:30, 16 February 2021
LP 71-82 (category 紅矮星)
LP 71-82是一顆位於天龍座的紅矮星。距離地球25.42光年。在運動學上,它可能屬於大熊座移動星群。 多重調查沒有發現 LP 71-82在2014年有任何恆星伴星。 LP 71-82是一顆活動非常強烈的耀星,到2019年至少檢測到四次耀斑。對於一顆只有6小時的短自轉週期的恆星來說,預計會有這樣的活動。...
7 KB (499 words) - 21:48, 12 June 2023
天兔座AK (category 大熊座移動星群)
天兔座AK是南天星座天兔座中的一顆變星。它的視星等為6.141等,因此,根據波特爾暗空分類法,在夜間它從鄉村天空中隱約可見。這顆恆星與廁三形成目視雙星:兩者的角距離為97",使得即使在最佳條件下也很難用肉眼將它們分開。廁三和天兔座AK都是大熊座移動星群的成員,它們在太空中有著相同的自行。 這是一顆天龍座BY型變星...
9 KB (589 words) - 11:02, 30 March 2023
星群,例如北斗七星(参见恒星统称列表)。 在三維的宇宙中,這些恆星其實相互間不一定有實際關係,就算其在天球這一個球殼面上的位置相近,它们實際之间可能相距很远。如果我们身处银河中另一太阳系,我们看到的星空将会完全不同。自古以來,人们对于恆星的排列和形狀很感興趣,並很自然地把一些位置相近的星聯繫起來組成星座。...
54 KB (6,644 words) - 08:16, 30 May 2025
厕三 (category 大熊座移動星群)
28等的天兔座AK。兩顆星的視角分離6996460572997054060♠95″,可以用雙筒望遠鏡很好的分辨出來。 它們是大熊座移動星群的成員 廁三是一顆恆星分類F6V的F型主序星。 它比太陽大,半徑太陽半徑的1.2倍,質量是太陽質量的1.3倍。這顆恆星大約有13億年的歷史,並且自轉週期約為六天。根...
9 KB (651 words) - 08:39, 25 June 2024
南三角座ζ (category 大熊座移動星群)
5光年。 此雙星系統由兩顆主序星組成,一顆為黃白色的F型矮星,另一顆為黃色的G型矮星。兩顆星的結合光譜型為F9V,結合視星等為+4.90。它們互相圍繞著對方公轉,周期為13天,軌道離心率為0.014。 儘管南三角座ζ在夜空中的位置在70° S,它依然屬於大熊座移動星群。 Jovan Skuljan...
2 KB (128 words) - 11:36, 25 June 2024
)中已經以拜耳命名法標示出來。ε是第五個希臘字母,意味著他大概也是波江座內最亮恆星中的第五顆亮星。約翰·佛蘭斯蒂德在1712年初步完成的佛氏星表中將它編為波江座18號星。這顆恆星在1918年亨利·杜雷伯星表中被標示為HD 22049,並預編為光譜類型為K0的恆星。...
37 KB (3,922 words) - 17:12, 3 July 2025
埃希纳·赫茨普龙觀測天狼星系統在天空中的移動路徑後,在1909年提出天狼星屬於大熊座移動星群的結論,是歷史上第一位提出這種看法的人。大熊座移動星團有220顆恆星左右,在太空有相同的移動路徑。其最初形成時是疏散星團的一部分,從此便逐漸脫離引力的牽引。不過,天文學家在2003年和2005年作出的分析卻表示天狼星未必屬於這一星團。大熊座移動...
64 KB (7,055 words) - 13:35, 3 Jul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