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陆漂移学说是解释大陆和海洋的分布以及大陆之间存在的构造、地质和物理相似性的假,认为各大陆是由一个巨大的陆块漂移、分开而形成的。最初由亞伯拉罕·奧特柳斯在1596年提出,後來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1912年加以闡述,中文中“大陆漂移”、“大陆漂移假说”均指同一概念。這個大膽的學說...
    7 KB (978 words) - 08:34, 13 January 2024
  • 海底擴張是在大陸漂移學說的基礎上所發展出的進階地球地質活動學說。在各大洋的中央有一帶狀分布的中洋脊,這些帶中洋脊是下方地函軟流層的出口。不斷涌出的熔岩自中洋脊流出,冷卻而成為剛性強的大洋地殼。大洋地殼不斷的受到新由中洋脊湧出的熔岩所推擠而向兩旁移動,使海面積擴大,同時大陸地殼受到推擠而分離。...
    3 KB (440 words) - 23:05, 6 January 2024
  •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 (category 德國氣候家)
    Wegener,1880年11月1日—1930年11月2日)是一位德国地质学家、气象学家和天文學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是大陆漂移创立者,該學說認為遠古時代的地球只有一塊「泛古陸」或稱盤古大陸的龐大陸地,被稱為「泛大洋」的水域包圍,該大陸後來開始破裂,形成現在的七大洲和五大洋的基本地貌。其他汉语译名主要有“艾尔弗雷德·魏格纳”...
    19 KB (2,298 words) - 10:59, 8 May 2024
  • 板塊構造論 板块构造论(又稱板块构造假说、板块构造学说或板块构造,總稱「板塊漂移」)是为了解释大陆漂移现象而发展出的一种地质理论。该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现今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1968年法国勒皮雄划分),海洋和陆地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根据这种理论,地球内部构造的最外层分为两...
    19 KB (2,248 words) - 04:45, 24 May 2024
  • 理論 (redirect from )
    理論(英語:theory),又稱學說學說理論,指人類對自然、社會現象,按照已有的實證知識、經驗、事實、法則、認知以及經過驗證的假,經由一般化與演繹推理等等的方法,進行合乎邏輯的推論性總結。 接近科学的学说是科学的,反之则是违背科学的或者伪科学;任何自然科学的产生,源自对自然现象观察。...
    3 KB (358 words) - 20:41, 12 September 2023
  • 边缘科学(英語:fringe science)指代一些具有高度臆測性的思想觀點,或者依賴於一些已被否定的前提。絕大多數的邊緣科學理論最終都被否定,僅有大陸漂移學說等極少數的例外最終被接受並得到發展、成為真正科學理論的一部分。边缘科学理论通常由没有传统学术背景的人或主流学科以外的研究人员提出。公眾大多很難區...
    5 KB (577 words) - 23:53, 11 December 2023
  • 。薩普的研究讓大眾得以知道大西洋中洋脊的存在,揭示了詳細的海底地形和多維地理景觀。薩普對大西洋中洋脊的發現改變了大眾對大陆漂移学说的科學認知,更進一步促進了板塊構造學說大陸漂移學說被接受。 薩普生於密西根州伊普西蘭蒂,她的父親威廉在美國農業部製作土壤分類(英语:Soil...
    10 KB (1,016 words) - 07:02, 30 May 2024
  • ceae夏蜡梅属,为第三纪孑遗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和天台县,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频危物种,在植物区系研究上有极大的科考价值,是大陆漂移学说的有力佐证之一。灌木,茎丛生,花顶生、双子叶,芽无鳞片等特征。 夏蜡梅 Calycanthus chinensis 美国蜡梅 Calycanthus...
    1 KB (141 words) - 02:22, 24 December 2021
  • 大陆漂移学说。随后美国学者罗伯特·辛克莱·迪茨与哈里·哈蒙德·赫斯提出了海底扩张假说。1968年,法国学者勒皮雄提出了板块构造论的综合模型,在地学界引起了轰动。板块构造学说能够较为圆满的解释已知的地质现象,广泛应用于岩石、沉积、地震等领域,成为现代地质学的主流研究方向。...
    5 KB (886 words) - 20:19, 6 August 2022
  • Plate)及黑龍江陸板塊(阿穆爾大陸板塊;Amurian Plate)並與之交界。 南至西緣則與非洲板塊交界,分界線為地中海,交界之中有阿拉伯板塊,分界線為札格洛斯山脈,東則為印澳大陸板塊(或分為印度板塊及澳洲板塊),分界線形成喜馬拉雅山脈。西緣與北美大陸板塊的分界線形成大西洋中洋脊的北端。 大陸漂移...
    6 KB (784 words) - 16:53, 7 April 2024
  • 應致使礦物顆粒中內部磁場被地球磁場磁化而造成岩石的磁性。測量岩石中「化石磁」的方向,就可能測定岩石形成時的古緯度和當時地極的位置。 古地磁学家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论证,并将其升级为板块构造理论。 地磁 磁化率 地磁逆轉 W. Jacquelyne, Kious; Robert I., Tilling...
    3 KB (275 words) - 04:48, 14 May 2024
  • 阿美西亞大陸、新盤古大陸和終極盤古大陸在泰德·尼爾德(Ted Nield)的書 Supercontinent 和2007年10月20日出刊的《新科學人》的文章 "Pangaea, the comeback" 中有介紹。 盤古大陸 終極盤古大陸 新盤古大陸 大陆漂移学说大陸大陆旋回 Bowdler...
    4 KB (426 words) - 02:37, 18 March 2023
  • 大陆漂移学说。 根据研究的不同对象,古生物分为古植物和古动物两大分支。随着近代生产发展的需要和科学研究的深化,古植物学分出了古孢粉和古藻类;古动物学分出了古无脊椎动物和古脊椎动物;古人类既是人类的分支学科,又是古脊椎动物...
    6 KB (591 words) - 04:37, 19 February 2024
  • 塞舌尔微板块 (category 古大陆)
    位于印度洋中部塞舌尔群岛的花岗岩露头是阿尔弗雷德·魏格纳作为其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而引用的最早例子之一。是脊-羽相互作用将变薄的微陆块与另一个大洲(即印度)分离开。 塞舌尔微板块的花岗岩是在7.5亿年前的前寒武纪晚期植入的。 索马里洋盆的热诱导裂变和沿戴维断裂带的变形张裂始于2.25亿年前的乐平世。冈瓦纳大陆在约1...
    6 KB (659 words) - 07:45, 18 January 2023
  • 膨脹地球說是一個假設地球上的大陆漂移都是因地球膨脹所致的學說。相反,收縮地球(英语:Geophysical global cooling)則是假設地球上的板塊移動都是因地球收縮所致的學說。自從板塊構造論出現後,膨脹地球和收縮地球便被科學界一致否定了。 膨脹地球主要有3種形式: 地球的質量一直保持不變,重力隨著時間推移下降。...
    17 KB (1,912 words) - 07:24, 1 November 2023
  • 地峽(英語:Isthmus)指連接兩块陆地之間的狹長地形,例如:連接兩大陆之巴拿马地峡,又或連接大陆和半岛之克拉地峡。這類的地形往往是成为两个水体之间的通航障碍,卻是两块陆地之间的重要桥梁,在軍事上、經濟上都顯得意义重要;相对于海峡,地峡分布较少。其成因比较复杂,有大陆板块漂移造成的,另有是陆地部分下沉到海中造成的。...
    2 KB (265 words) - 03:39, 24 May 2024
  • 中龍的化石仅發現于非洲南部和南美洲的陆相地层中。魏格纳將此种爬行类化石,作为他的大陆漂移学说的重要证据之一。中龍被推測生活在盐湖中。在非洲南部和南美洲发现牠们,说明非洲和南美原先曾是连接在一起的一个大陆,名為岡瓦那大陸。 Piñeiro, Graciela; Ramos, Alejandro; Goso...
    5 KB (526 words) - 01:47, 8 April 2023
  • 中土壤被大量研究采用。 古地理是通过研究保存在地层记录中材料的地质时间而研究大陆分布的一门科学。古地理是一门交叉学科,几乎关于大陆分布的所有证据都来源于地质中的化石和地球物理。化石和地球物理的数据证明了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论和超大陆学说。这些学说又反过来支持一些古地理理论,如超大陆旋回。...
    12 KB (1,702 words) - 02:50, 22 December 2023
  • 皮克林追随喬治·達爾文的理论,于1907年猜测月球曾经是地球的一部分,太平洋是它分裂出去后形成的。他还提出一个类似大陆漂移学说的理论(在阿尔弗雷德·魏格纳之前),认为美洲、亚洲、非洲和欧洲曾经组成一个统一的大陆,但是在月球分离后分开来了。 1908年的时候他评论当时还没有被发明的飞机道:“一个常见的幻想是在战时可以使用飞机向敌人扔炸弹”。...
    4 KB (503 words) - 08:20, 2 June 2024
  • 电流 (section 漂移速度)
    在導體內,可移動的電荷載子不停的隨機移動,就像氣體的粒子。為了要有淨電流,電荷載子移動的平均漂移速度必須不等於零。電子是金屬的電荷載子。電子移動的路徑沒有任何規律,從一個原子撞到另一個原子,但大致朝著電場的方向漂移。它們漂移的速度可以由以下方程式給出: I = n q A v {\displaystyle I=nqAv}...
    19 KB (2,570 words) - 02:20, 4 May 2024
  • 現代人類多區域起源(英語:Multiregional origin of modern humans,又譯多地起源)是一個用來解釋人類演化的科學模型。该学说的现代版本称为多地进化(英語:multiregional evolution);多地起源或多区域假说(英語:Multiregional...
    26 KB (3,811 words) - 23:07, 29 November 2023
  • 1907年任麻省理工学院地质教授。考察夏威夷和萨摩亚岛后,提出了珊瑚礁的形成受冰川形成与消融而引发海平面升降变化的控制。 1912年至1942年担任哈佛大学地质系主任。1932年担任美国地质学会年度主席。 戴利是阿瑟·赫尔姆斯(英语:Arthur Holmes)与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的早期支持者。戴利在其1926年的专著《Our...
    9 KB (1,039 words) - 10:20, 27 June 2023
  • 花崗岩化作用:流體將變質岩的鈣帶走並帶入鉀使之成為花崗岩。 膨脹地球大陸漂移是因地球膨脹所致的學說,為板塊構造論取代。 兒童語言學習的純行為主義解讀:如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1957年提出藉操作制約學習語言的理論,諾姆·杭士基在1959年強烈反對這論述。它們亦逐漸被認知發展論取代。 體液...
    22 KB (2,469 words) - 07:50, 16 September 2023
  • 阿道夫·威廉·赫尔曼·科尔贝:化学家。 阿尔布雷希特·科塞尔:19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地质学家、气象学家,大陆漂移学说创立者。 格奥尔格·维蒂希:化学家,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卡尔·齐格勒:化学家,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化学家、哲学家。...
    9 KB (1,023 words) - 00:49, 18 June 2023
  • Bluff發現水龍獸的化石,有助於確認大陸漂移學說而說服了懷疑論者。水龍獸目前已在非洲南部、印度、中國的早三叠世地層發現。 水龍獸的化石發現於二疊紀晚期到三疊紀早期的陸相地層,大部分來自於非洲,其他化石則發現於印度、中國、蒙古、俄羅斯的歐洲部分、以及南極洲。由於水龍獸的分布廣泛,因此被當成大陸漂移學說的重要證據之一。...
    20 KB (2,280 words) - 13:33, 7 November 2023
  • 沿著大西洋洋中脊的全球性大裂隙(英语:Rift)以後才得以了解他所探測北太平洋海床的狀況。相關內容之後被命名為「海底扩张学说」,並且該學說使先前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在當時幾乎被忽略)科學基礎更加穩固。這項發現促成了地球科學革命性的發展。赫斯的報告於1962年以標題《History of...
    14 KB (1,451 words) - 02:46, 27 April 2022
  • 遙遠未來的時間線 (category 宇宙)
    学说提出的不同预测观点。 虽然未来会发生的事件充满变数,但当前的科学技术已可以大致预测、估算到一些会在遥远未来发生的事件。这些相关领域有天体物理(研究行星与恒星形成、互动、湮灭)、粒子物理(研究物质在极小尺度中的相互作用)、演化生物(研究生命演化)、板块构造学说(研究陆地板块漂移)、气候...
    150 KB (7,167 words) - 16:25, 10 June 2024
  • 时光网上《一个勺子》的資料(简体中文) 豆瓣电影上《一个勺子》的資料 (简体中文)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一个勺子》的资料(英文) 电影网主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一个勺子》的对称美学:乡村静止vs城镇漂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一个勺子》纪录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 KB (998 words) - 17:28, 22 January 2022
  • 瓦因—马修斯—莫莱學説(英語:Vine-Matthews-Morley hypothese),也稱為 Morley-Vine-Matthews 學説,是一個對大陸漂移和板塊構造的海底擴張理論的關鍵科學驗証。 根據此學説,能計算大洋中脊處的板塊運動速率, 並記錄海底擴張時,海洋地殼地磁場方向的逆轉歷史。...
    7 KB (1,132 words) - 07:24, 22 December 2022
  • 是在“搞基”,與女演員交流則像是在泡妞。 6,《後會無期》裏有大量駕車行駛在路上的戲份,但韓寒決定全片不采用漂移等炫技場面,不過常常在拍攝結束後,韓寒便把馮紹峰從車裏拽出來,自己鉆進去來個漂移或者甩尾解解癮。 2014年7月24日,《後會無期》上映首日当天排片36...
    30 KB (3,588 words) - 12:27, 9 May 2024
  • 令部隨即下達指示改使用63甲式105毫米榴彈砲實施射擊,用電話下達射擊命令。當時目標已從東海岸漂到馬山觀測所與角嶼之間的海面,潮水開始退潮,正往對岸漂移。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軍軍援國軍的105榴彈砲,因為裝備老舊、裝藥潮濕,結果未打到逃兵莊輝亮,反而射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守的角嶼。落彈造成傷亡後,解放軍...
    11 KB (1,627 words) - 20:20, 3 June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