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在虚无(法語:L'Être et le néant : Essai d'ontologie phénoménologique)是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于1943年出版的一本书。在此书中,萨特展开了支持存在主义的哲学论述,涉及诸如意识、认知、社会哲学、自我欺骗、“虚无”的存在...
    2 KB (185 words) - 14:02, 10 September 2024
  • 让-保罗·萨特 (category 本地相关图片维基数据不同)
    foi,字面意思是「惡意」)、「真實」的「存有」方式之間的衝突成為薩特早期作品的主要主題,這一主題體現在他的主要哲學著作《存在虛無》(法語:L'Être et le Néant,1943年)。 萨特在其作品《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中介绍了其哲学思想。(法語:L'existentialisme est un humanisme,1946年)。...
    46 KB (6,918 words) - 17:28, 11 June 2025
  • il),指的是一系列哲學觀點的集合,它拒絕承認某個人事物的存在意義,並且認為想證明它有意義的舉動全是徒勞的,例如人類對客觀、真理、知識、道德、價值觀等概念的看法。 虛無主義分為很多個流派,每派的立場均不相同。虛無主義的支持者認為,正是因為虛無的本質,所以人們才沒法對虛無主義統一意見,這恰恰證明人類的...
    21 KB (2,521 words) - 19:11, 17 February 2025
  • metaphysics) 存在事物、事件的关系: Existence = Entity + Event 存在的形式形式的存在 乔治·贝克莱:“存在即是被感知”。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真正的神秘不是存在的形式,而是形式的存在”。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凡是现实存在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存在即合理)。”...
    14 KB (1,554 words) - 18:23, 14 June 2025
  • 虚无主义”衍生出的政治、历史术语。历史虚无主义最早指对民族文化遗产的全盘否定,复古主义一道被作为歷史唯物主義的对立面批判;其后“历史虚无主义”逐渐意识形态化,并“民族虚无主义”产生区分,专指对中国共产党领袖、历史地位、中国历史人物,以及唯物史观、社会主义制度等的极端否定。 历史虚无...
    47 KB (6,414 words) - 14:50, 13 July 2025
  • 有可以指: 有 (佛教),佛教術語,意指有情生命的色心存在於三界當中之狀態 有姓,中文姓氏 存在,哲学概念,虚无相对 所有权,占有和支配权力...
    260 bytes (36 words) - 19:06, 4 May 2025
  • 《想象的现象心理学》(L'Imaginaire),1940年 《巴理奥纳》(Baronia),1940年 《苍蝇》(Les mouches),1943年 《存在虚无》(L'être et le néant: esquisse d'ontologie phénomènologique),1943年 《隔离审讯》(Huis...
    5 KB (567 words) - 21:45, 4 May 2020
  • (redirect from 虛無)
    無,是沒有、虛無、空和冇的同義詞,有(存在)的反義詞。在東方哲學中,空可能和無的意義不同,分別屬於佛家和道家的思想。神學哲學研究無的概念已經有一段時間,例如佛教和道家。數學有時會用無來描述一些狀況。物理學上,没有真正的真空;宇宙誕生带来时间中,没有「宇宙誕生之前」的一个概念,或是宇宙誕生前是虛時間。...
    8 KB (1,148 words) - 00:22, 28 May 2025
  • 实是性 (category 存在主义)
    存在(existence)提供一片终极的基础。 陳嘉映、王慶節合譯的《存在時間》譯為實際性;陳宣良等譯《存在虛無》中譯為「散樸性」,在其後的研究中,陳宣良也將其譯為「器物性」,或「受蔽成存性」。杜小真在對薩特的研究中,将这一概念改譯為「人為性」,強調「人」的自由介入處境的結果,以及...
    7 KB (917 words) - 13:31, 27 November 2023
  • faith;法語:mauvaise foi),或譯「錯信」,在沙特的存在主義哲學中,是存有否定並逃避自己的自由。 《情绪表达,文化心理健康》朱艳丽著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3 第176页.  Jean-Paul, Sartre. 存在虚无. 由陈宣良翻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09-01...
    3 KB (145 words) - 08:29, 25 April 2025
  • 超越了宇宙(泛灵论);在其中,但不属于其中;同时弥漫其中并超越了它。 让-保罗·萨特在他的作品中也谈到了超越。在《存在虚无》中,萨特使用超越来描述自我面向对象的世界的关系,以及我们他人的具体关系。对于萨特来说,对于自身有时被称为超越性。此外,如果将他人严格视为对象,就像任何其他对象一样,那么对...
    7 KB (985 words) - 23:10, 11 November 2024
  • 差異所在,有神論的存在主義者延用了全部無神論存在主義者的說法,並提出結論說:正是因為人類離開了他們的造物主,所以才會陷入這種莫名的虛無感當中,人生的價值也因此只有在造物主的聯合當中才能體現出來。 雖然這些有神論的存在主義者基調都是從人離開造物主以後的虛無感出發,論述人要如何得到救贖、找回完整的自己...
    4 KB (652 words) - 09:23, 5 June 2025
  • 西蒙·德·波娃 (category 虚无主义哲学家)
    Ambiguity)》繼續探索存在主義;它可能是存在主義中最容易的入門。在這篇論文中,波娃消除了一些矛盾,包括沙特在內的許多矛盾都存在於其主要的存在主義作品中,包括了《存在虛無(Being and Nothingness)》。在《歧義倫理學》中,波娃面臨著絕對自由環境約束的存在主義困境中。...
    51 KB (6,914 words) - 05:42, 7 July 2025
  • Aur、000)。对于卡巴拉学者,无限光象征着超越人对万物起源理解范畴的那一点;无限光被认为是一种超越存在的无限虚无(在卡巴拉哲学中被认为是一种能量),它的爆炸进而创造了宇宙万物。卡巴拉学者也不将时间空间想象为先已存在的,而是将时间空间置于生命之树的无限光下的三个阶段中。这三个阶段中的第一个是Kether(中文:...
    9 KB (1,516 words) - 20:37, 4 July 2025
  •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翻译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 《存在虚无》(1999年,金城出版社) 《小说香港》(2003年,三联书店北京) 《翻译新时期话语实践》(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后殖民理论台湾文学》(2009年,台湾人间出版社) 《后殖民理论》(200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3 KB (317 words) - 06:00, 22 May 2025
  • 存在(英語:existence,源自拉丁語 existentia)是實體物理現實交互的能力。 在哲學中指存有的本體論性質。 在存在主義哲學等相關領域,這個詞經常被用作“人類存在”的同義詞。 在謂詞邏輯中,謂詞賦值的條件被標記為存在。 哲学主题 本原 形而上学 存在主義 存在主義神學 本体论 Nelson...
    2 KB (133 words) - 16:39, 24 July 2025
  • "米兰, 国际空无展览:艺术如1960年" The Open Box的曼佐尼和卡斯特拉尼项目的"首秀", 米兰, 2015 Askanews, "虚无。在米兰曼佐尼的空无展览", 米兰, 2015. [2021-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  https://www.christies...
    4 KB (543 words) - 09:02, 5 April 2025
  • 《岛屿:虚无之地》(英语:ISLANDS: Non-Places)是由艺术家和动画师卡尔·伯顿(Carl Burton)独立开发的艺术游戏(英语:art game),于2016年发行于Windows、MacOS、Linux和IOS平台。游戏中的场景为非场所,这些场景起初看起来很平凡,但随着玩家场景的互动,变得越来越超现实。...
    19 KB (2,040 words) - 14:37, 25 January 2025
  • 莫里斯·梅洛-龐蒂 (category 本地相关图片维基数据相同)
    存在虚无的本体论),而是它的衬里、“肉体性的层次”(profondeur charnelle)。在这里涉及到将符号和意义的完整倾向还诸本身,对他来说是首要的。这表示符号并不屈从于意义,反之亦然。 由此,意义的问题无法被归结为纯粹的理念,还有内在于意义的“物质性”——例如,在《眼灵》(L'œil...
    19 KB (2,898 words) - 15:05, 7 May 2025
  • 道德虛無主義 (category 虚无主义)
    道德虚无主义(英語:moral nihilism或ethical nihilism),一種道德觀,认为没有什么本质上是道德或不道德的。例如,一个道德虚无主义者会说,杀人——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本身既无固有的正确性,亦无固有的错误性。道德虚无主义者认为道德来自于构建,它是一套人造的复杂规则和建议。道德...
    8 KB (1,183 words) - 12:07, 2 January 2025
  • 存在,於是通過另一道傳送門來到10005號宇宙並控制了碎時器。為了向悖論先生報復,她打算利用碎時器摧毀所有宇宙,只留下虛無。諾娃同時召喚了一支由死侍變異因子組成的「死侍軍團」,試圖阻擋死侍狼人,但當死侍軍團見到彼得出現後就停止了戰鬥。 悖論先生告知死侍...
    67 KB (5,310 words) - 22:46, 29 July 2025
  • 荣格给弗洛伊德的信1911年12月11日,The Freud-Jung letters: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Sigmund Freud and C.G. Jung. : 124–125. . 让-保罗·萨特. 存在虚无. 上海: 三联. 2014: 84. ...
    4 KB (591 words) - 09:59, 17 August 2024
  • 花神咖啡馆 (category 维基数据存在坐标数据的页面)
    波娃帶著薩特前來光顧,此外,畢卡索亦曾經在花神的玻璃上作畫,替這個顧客大幅減少的淪陷期增添不少傳奇的色彩。 1943年薩特在花神寫作的《存在虛無》出版,意謂著存在主義的興起。 1964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卻拒絕受獎的薩特是花神常客,同時,同为法國知名劇作家的亞伯特·維達里(Albert...
    3 KB (531 words) - 13:08, 2 April 2024
  • 他指责出版商想从研讨会的出版物中删除他的名字。 2011年9月6日,在巴黎的会议上,他决定换掉编辑,改为马尔帝尼耶出版社。 雅克-阿兰·米勒从《存在虚无》中找到了科耶夫的思想根源,这也是后来拉康主体理论的根源:匮乏。 Lettres à l'opinion éclairée, Paris, Le...
    4 KB (658 words) - 13:44, 1 July 2023
  • 由於少年漫畫青年漫畫其中不乏無論男女都喜愛的,或者女性视角的作品,因此並不等於男性视角作品,只有能明顯看出作品视角針對男性的作品才可歸為男性视角作品。 存在主義哲學家尚-保羅·沙特(Jean-Paul Sartre)在他1943年的作品《存在虛無...
    12 KB (1,777 words) - 13:31, 30 September 2024
  • 有些试图证实知识的方法是非理性的,他们拒绝承认证实必须遵从逻辑或推理。虚无主义开始是一种唯心主义政治哲学,但有时会被重定义为知识不可证实这一明显荒谬的理论,这一论调的荒谬之处在于它自相矛盾地声称人「知道」知识不可能,但也许对于虚无主义者来说,自相矛盾也许并不重要。[來源請求]...
    28 KB (3,738 words) - 13:35, 17 July 2025
  • 科塔爾症候群(英語:Cotard's Syndrome),或稱科塔爾氏妄想、虛無幻想症候群、行屍症候群(Walking Corpse Syndrome)、活死人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的精神障碍,患者雖然意識清楚,但是認定自己已經死亡、不存在,只有精神存在。1880年,由法國神經學家科塔爾(英语:Jules...
    6 KB (644 words) - 09:45, 13 July 2025
  • 伊曼努尔·康德 (category 本地相关图片维基数据不同)
    范畴三个要件。 在因果律方面,康德也推翻了休谟的观点。休谟认为因果律并不存在,人类只是由于习惯才认为两个现象之间有关联。也就是说,我们只能感知白球黑球的运动,但却无法感知白球导致黑球移动的肇因。正是因为我们无法感知因果律本身,所以休谟认为我们无法证明因果律的存在...
    48 KB (5,021 words) - 03:05, 22 July 2025
  • 之相伴的是雄性可弃置性(英语:Male Disposability),指整个社会视男性为用后即弃的工具,将男性价值其所能创造的社会财富、所能贡献的资源及所能提供服务的“工具人”价值紧紧绑定,男性的存在本身被空壳化和虚无化。 女本位主义属于男人自行之路(MGTOW)所探讨的核心概念之一。...
    1 KB (154 words) - 16:00, 25 April 2024
  • 胡锦涛在习近平示意后被孔绍逊和另一名不明身份人员带离会场。当时各国新闻媒体都已进入会场,事件成为国际报道的焦点,并在此后一段时间引发世界媒体各种讨论猜测。 据《阿贝赛报》记者拍摄的照片以及亚洲新闻台和今日俄罗斯视频新闻社记者拍摄的视频。在闭幕会中途(三项人事选举投票结束,媒体进场后),中共二十大...
    55 KB (4,826 words) - 07:10, 12 July 2025
  • 形上學 (redirect from 同一性變化)
    :Metaphysics),在古希腊时期指研究存在和事物本质的学问。 形上學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或范畴,被视为首要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对于不能直接透过感知所得到答案的问题,它在先验条件(可看成公理化的假设)下,透过理性的逻辑推理推演出答案,并且不能经验证据相矛盾。它是人类理性对于事物最普遍的面相和终极的原因的探索的一门学科。...
    36 KB (4,712 words) - 20:41, 3 Jul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