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江州之战,1114年(辽天祚帝天庆四年),女真人起兵,攻克辽朝边境重镇宁江州(今吉林省扶余市北伯都纳古城),开始金辽战争的首次作战。 1114年初,女真族都勃极烈(金官名,大部长)完颜阿骨打以辽天祚帝沉溺游猎、朝政废弛、边防守备懈怠的契机。在拉林河(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畔筑城备械,号召诸部准备...
2 KB (397 words) - 12:26, 6 March 2024
金滅遼之戰發生於1114年至1125年間,始於宁江州之战,終於1125年金朝佔領遼的燕雲之地,並為日後南侵北宋打下基礎。 金朝建國之前,女真人一直為辽朝契丹人所壓迫。後來完顏部成功統一女真各部。1113年,完顏阿骨打继任女真都都勃极烈后,决心摆脱辽朝的束缚。1114年初,完颜阿骨打遣使到辽朝索要叛逃...
9 KB (1,555 words) - 13:22, 6 March 2024
护步达冈之战为金国收国元年、辽国天庆五年(1115年)发生的一场战役,金军以少胜多击败辽的战役,金太祖抓住有力战机,追击辽军于护步答冈(今黑龙江省五常市西),重创辽军主力,金军由抗辽走向灭辽。 天庆四年(1114年),女真完颜部都勃极烈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先后经过宁江州之战(宁江州...
5 KB (908 words) - 06:22, 5 October 2021
淝水之戰,又稱肥水之戰,發生於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出兵伐晋,於淝水(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東南方)交戰。最終,東晉僅以七萬餘軍力大勝号称八十餘萬前秦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确定了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的格局。 前秦寿光三年(357年)六月,秦主苻生欲除東海王苻坚,...
23 KB (4,038 words) - 14:19, 31 May 2025
益州之戰是東漢末年劉備與益州牧劉璋爭奪益州的戰爭。自赤壁之戰後,劉備領有荊州,為實現《隆中對》跨有荊、益的計劃,已有意圖進攻益州。此時劉璋受制於據守漢中的張魯,又有強大的曹操意圖攻取漢中,對蜀地構成威脅,張松於是勸劉璋歡迎劉備入蜀,以增強實力自保。劉璋於是請劉備入蜀。劉備入蜀後初期與劉璋關係良好,...
12 KB (1,620 words) - 06:49, 30 June 2025
進士,累官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守衛山海關及遼東,构筑「关宁锦防线」,多次和後金部隊交战,曾指揮宁远之战、宁锦之战。對崇禎帝承諾“五年平遼”,得言聽計從,支給錢糧。後因誅殺毛文龍、在己巳之變護衛不力以及擅自與後金議和等事由被羅織入罪並被判以凌遲之刑。14年後,明亡於李自成;同年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清乾隆...
106 KB (20,857 words) - 18:58, 3 June 2025
宋越熙宁战争(越南语:Chiến tranh Tống-Việt lần 2/戰爭宋越𡫫𠄩?),是宋神宗熙宁年间发生在中国宋朝(北宋)和越南李朝之间的一场战争。至今这场战争还没有准确的叫法。中國學者郭振鐸、張笑梅所著的《越南通史》中,称这场战争为11世纪末中越之战。也有单独称呼两场战役邕州之战...
24 KB (3,886 words) - 05:58, 18 July 2025
赤壁之战是東漢末年曹操南攻荆州之戰役;亦可單指於長江赤壁-烏林一線之決戰。此戰為中国历史上以少勝多之著名戰事,亦是汉末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聲名最顯之役,并且是第一次发生于长江流域的大规模水战。 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基本控制北方的曹操率大军南下荆州,占据荆州...
48 KB (7,993 words) - 01:02, 21 April 2025
Nanking),又称《江寧條約》或《万年和约》,是清朝首個因對歐美國家戰敗而簽訂的條約。條約原文並無正式名稱,僅因於江寧省會(今南京)簽署而多稱為南京條約。主要條款是大清國割讓香港岛和開放五口通商(廣州、福州、廈門、寧波和上海)。 清朝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朝在對大英帝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雙方代表在江寧...
32 KB (3,739 words) - 13:46, 17 July 2025
达鲁古城之战,1115年(金太祖收国元年、辽天祚帝天庆五年)正月,金辽战争中,金朝军队在达鲁古城(今吉林省扶余市西北土城子)以少击多大败辽朝军队的作战。 1114年,女真起兵反辽,辽军在宁江州之战(今吉林省扶余市北伯都纳古城)、出河店之战(今黑龙江省肇源县西南)全部失败。天祚帝派都统耶律斡里朵、左...
2 KB (365 words) - 12:25, 6 March 2024
夷陵之战,又称猇(xiāo)亭之战,清朝避諱稱彝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君主劉備進攻江東之戰役,是東漢末年、三國初年“三大战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中的最后一场。221年七月,即劉備稱帝三個月後,以替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氣勢強勁。吳王孫權立即以陸遜率軍應戰,陸遜以逸待勞,擋住漢(蜀)军...
23 KB (3,885 words) - 15:19, 8 July 2025
305年-307年:陈敏反晋之战 311年:永嘉之乱 311年:宁平城之战 311年-315年:杜弢起义 312年:石勒守護襄國之戰 314年:幽州之战 316年:长安之战 317年:荥阳之战 319年:浚仪之战 319年:棘城之战 320年:赵平大秦之战 327年:晋平苏峻之战 328年:洛阳之战 346年:晋平成汉之战 350年-352年:襄國之戰...
70 KB (7,205 words) - 07:38, 4 September 2024
陳、朱雙方在金陵城(今南京)西北的龍灣(今南京市大胜关)展開惡戰,不巧江水退潮,百艘巨艦擱淺,陳友諒大敗,敗走江州。 陳友諒广义上在位时间为4年,狭义上为3年。1363年10月3日鄱陽湖之戰的时候,陳友諒身中流矢,卒年44岁。 童承叙的《平漢錄》記載:「陳友諒,沔陽人,本姓謝,祖千一,贅於陳,遂從其...
20 KB (3,356 words) - 14:31, 18 June 2025
鄱阳湖之战(1363年8月30日─1363年10月4日)是中國元朝末年的一場戰役,朱元璋在此役擊敗並殺死陳友諒。此战的胜利,奠定了朱元璋平定江南的基础,并为以后的明太祖北伐和攻灭元朝,统一全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 元朝末年,朝政废弛,社会动乱,农民起义如火如荼。1351年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高举义旗,各地群起响应...
6 KB (799 words) - 09:18, 4 June 2025
合肥之战是中国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军(东吴)与曹军(曹魏)以合肥(今中国安徽省会合肥市)为目标的争夺战。 建安四年,孙策取合肥,以顾雍为合肥长。建安五年,孙策遇刺身亡。后曹操表劉馥为扬州刺史,刘馥占领合肥,此后孙权屡攻合肥不克。太和六年,滿寵更治新城。后来除了曹魏的扬州刺史诸葛诞发起叛亂时投靠东吴...
25 KB (4,015 words) - 16:35, 26 May 2025
樊城之戰,又称關羽北伐,是漢末三国时期的一場重要戰役。此役中刘备大将關羽父子被孙权俘杀,刘备治下的部分荊州完全落入孙权手中,刘备與孙权關係破裂,此後發生夷陵之戰。 219年(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已經穩定益州、漢中,荊州守將關羽見時機成熟,遂北伐曹操。關羽首先進攻樊城,樊城守將曹仁急求援軍,魏王...
25 KB (3,778 words) - 03:22, 18 July 2025
又遣牙校張紹馮、阮伯簪等朝貢,並要求宋朝承認其在越南的統治地位。宋朝最終於987年承認了黎桓的統治地位。 白藤江 白藤江之战 白藤江之战 (938年) 白藤江之战 (1288年) 宋越熙寧戰爭 大越史記全書, auto book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VSK Bản Kỷ Toàn...
7 KB (984 words) - 14:45, 16 June 2025
夔州之战过后,刘光义部溯江而上,沿江各州望风而降。 刘光义部在王全斌部进入成都几天之后抵达。 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花蕊夫人《述国亡诗》 蜀朝此役过后灭亡,北宋共取得四十六个州...
12 KB (2,206 words) - 09:11, 17 March 2024
努尔哈赤 (category 建州卫指挥使)
宁远之兵回师沈阳。宁远之战是自抚顺失陷以来明军首次击败后金军,成功地阻止了努尔哈赤进击山海关的脚步,是其军事生涯中最严重的一次失败;宁远也成为了努尔哈赤征战生涯中唯一未能攻克之城。 天命十一年(1626年,天启六年)四月初四,心怀宁远败北之...
128 KB (19,833 words) - 05:45, 11 July 2025
、马科、王廷臣、吴三桂八总兵,步骑十三万,速令各镇总兵“刻期出关”,速会兵于宁远。 崇祯十二年(1639年)时,蓟辽的边境守军之中,以祖大寿统帅的松山、锦州、宁远等关外诸要塞实力最强,山海关驻防的部队实力次之。 在松锦之战前,蓟辽的边军尚且还有一定的进攻和野外作战能力,崇祯十一年祖大寿在野外击败过...
24 KB (4,714 words) - 11:14, 15 September 2024
宁国,中流矢,裹创斗,克之。别取马驼沙,以舟师攻池州,下之,进行省都督马步水军大元帅。从取婺州,转同佥枢密院事,守婺。移兵围衢州,以奇兵突入南门甕城,毁其战具,急攻之,遂下,得甲士万人,进佥枢密院事。攻杭州,失利,召还应天。从达拔赵普胜之水寨,从守池州,大破汉兵于九华山下,语具《达传》。”...
26 KB (4,838 words) - 01:26, 11 June 2025
一片石之战是公元1644年发生于山海关附近、辽宁绥中以西七十里外一片石(今名九門口)的战役,作战双方为清軍、明关宁守军和大順軍。清朝透过此戰的胜利使清兵得以入关,最后统一全中国。 1580年代,明朝(1368-1644)统治中国时,一些女真部落居住在明朝领土的东北部,即现在的中国东北,或称“满洲”...
14 KB (1,984 words) - 18:58, 19 March 2025
保宁之战,永曆五年(1651年)八月至永曆九年(1652年)十一月,南明抚南元帅刘文秀率军出师,進攻保宁府(今四川省阆中市)清军的战役。 1651年,孙可望命刘文秀为抚南元帅,统军渡过金沙江,由建昌(今四川省西昌市)进入四川,以图发展。當时,清军尚未进入四川。八月,刘文秀与南明在四川的割据势力连续...
2 KB (394 words) - 12:27, 6 March 2024
秦檜(huì)(1091年1月17日—1155年11月18日),字會之,江寧府(今江蘇南京江宁)人,南宋初年的寵臣、書法家、詩人,官至太師,其生前的爵位封至建康郡王。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進士,补密州教授,北宋末年任御史中丞。靖康之禍後隨同徽、欽二帝被擄到金國,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回到南...
72 KB (13,162 words) - 13:36, 1 April 2025
江夏之战 (或稱夏口之戰) 是中国军阀会稽太守孙权和荆州牧刘表在东汉末年建安十三年(208年)的一场战役。这是孙权和刘表在江夏夏口附近驻守的江夏太守黄祖的最后决战。 建安十三年(208年)春,背叛黄祖投靠孙权的甘宁建议新主全面袭击江夏。他说,黄祖已经年迈,身边的人只知道经商和欺凌下属,黄祖的军械也早已不充足了。...
7 KB (1,214 words) - 20:01, 3 April 2025
司马光《资治通鉴》据《三国志·甘宁传》注引《江表传》,将其中所载的“曹公出濡须,号步骑四十万”“权率众七万应之”及孙权部将甘宁“百骑劫营”记载在213年。宋杰《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根据<甘宁传>将此事记载在建安十九年(214年)其攻破皖城后,认为这些事都发生在217年的濡须口之战而非213年。 《建康实录》将濡须之战...
8 KB (1,224 words) - 12:05, 28 October 2024
甘宁(2世纪—217年以後),字兴霸,益州巴郡临江(今重庆市忠县)人,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东吴的著名将领,曾經歷仕於劉表和黃祖麾下不被重用,轉投孫權麾下受到周瑜、呂蒙的推舉。其功勛主要在曹魏的戰役中表現顯赫,勸孫權攻荊州進益州,隨周瑜攻曹仁奪南郡,隨魯肅鎮益陽峙關羽,隨孫權攻皖城擒朱光,隨呂蒙守濡需戰...
24 KB (3,956 words) - 03:01, 26 May 2025
宋灭南唐之战从北宋開寶七年(974年)九月至開寶八年(975年)十一月,北宋發動统一戰爭中,聯合吳越國及升州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曹彬等率水陆军渡江,攻破金陵府(今江苏省南京市),最终灭掉南唐的著名戰役。 开宝四年(971年),北宋灭掉南汉,彻底平息了湖南南部的边患问题。此时的北宋版图的周边的中...
22 KB (4,190 words) - 06:12, 28 September 2024
寧王之亂,又稱朱宸濠之乱或宸濠之乱,指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由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的叛乱,波及江西北部及南直隶西南一带(今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南部),最后由南贛巡撫王守仁(王陽明)、吉安知府伍文定平定。寧王朱宸濠於鄱陽湖戰鬥中被俘,被處決於通州,寧藩亦除。...
16 KB (2,881 words) - 01:31, 9 June 2025
薩爾滸之戰是西元1619年明朝與女真族的後金政權在萨尔浒(满语:ᠰᠠᡵᡥᡡ,穆麟德轉寫:sarhū;山名,位于今遼寧省撫順市東部渾河中上游大夥房水庫東南岸)發生的一场大战,明軍大敗於金军,从而改变了辽东的战略格局。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建州左衛努爾哈赤叛明自立金國,史稱後金(清朝前身),於...
36 KB (6,153 words) - 12:21, 27 March 2025
寧、葉希賢等上書,請求立斬之,朱允炆不聽。對於推薦了李景隆,黃子澄感到十分後悔。 鄭村壩之戰和白溝河之戰後,李景隆將朝廷賦予的五十萬兵馬賠得一塌糊塗,中央軍與燕軍自此攻守形勢逆轉。 李景隆敗退后,燕兵圍濟南。燕兵所过,各州、县义民目为叛逆,争抗拒之...
137 KB (27,163 words) - 07:31, 21 Jul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