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巡撫衙門,於清代康熙元年(1662年)以操江军务(所部十二营)归并两江总督,专设安徽巡抚,裁撤操江巡抚安徽巡抚驻地在安庆府(今安徽省安慶市)。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分省后,安徽巡抚安徽布政使司辖区一致,安徽省亦在此后成型。乾隆时,亦或以安徽巡抚驻地称安庆省。 衙门...
    18 KB (1,413 words) - 14:43, 10 October 2024
  • 安徽省自清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建省以來,其地方政府組織形式歷經多次變化。 安徽巡撫衙門(1662年-1911年11月) 南京臨時政府安徽都督府(1911年12月21日-1913年3月) 北京政府 安徽行政公署(1912年4月27日-1914年5月23日) 安徽省公署(1914年5月23日-1916年7月6日)...
    2 KB (255 words) - 07:55, 2 April 2025
  • 清代巡抚印信称为“关防”,为长方形,银制,長三寸二分,闊二寸,与总督的关防尺寸材质完全相同。 宣德五年 設北直隸巡撫 宣德十年 設宣大巡撫 正統元年 設遼東巡撫 景泰二年 分宣大巡撫為宣府巡撫、大同巡撫。 天順四年 宣府巡撫、大同巡撫合併為宣大巡撫。 天順六年 分宣大巡撫再次分為宣府巡撫、大同巡撫。...
    12 KB (1,473 words) - 07:00, 25 December 2024
  • 裕禄 (category 清朝安徽巡撫)
    裕禄(满语:ᡞᠣᡞᠯᡠ,穆麟德轉寫:ioilu,1844年—1900年),喜塔腊氏,字寿山、子茀,满洲正白旗人,湖北巡撫崇纶子。曾任安徽按察使、安徽巡抚、湖广总督、盛京将军、四川总督。1898年授军机大臣、礼部尚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随后任直隶总督。 1900年,义和团由山東擴展至直隸,裕祿發兵圍剿,採取「不分首從,一...
    6 KB (855 words) - 21:04, 31 August 2024
  • 安徽省 (redirect from 安徽)
    明代,安徽属南直隶。清初属于江南省。康熙元年(1662年),设安徽巡撫(又称安庆巡抚)。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分省,江南左布政使司改设江南安徽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由于当时,省并非清政府的法定行政单位,所以安徽省的建置是在此后逐步成型。除源于安徽巡抚的“安徽”一名外,在乾隆时,源于安徽巡抚...
    74 KB (8,642 words) - 12:18, 30 June 2025
  • 联魁 (category 清朝安徽巡撫)
    衙門章京。光緒十三年,任兵部郎中,掌職方司印鑰;光緒十六年,掌武選司印鑰。光緒十八年,任總理海軍事務衙門幫總辦;同年改甘肅甘涼道。光緒二十一年,署甘肅布政使;任甘肅西寧道。光緒二十三年,署西寧辦事大臣。光緒二十四年,任安徽安廬和滁道、安徽按察使。光緒二十八年,署安徽布政使,次年實授安徽...
    2 KB (230 words) - 12:09, 22 June 2022
  • 布政使司衙門駐南昌府。 下轄十三府、一州、七十七縣。 布政使司衙门驻武昌府。 下轄十五府、二直隸州、十七州、一百零八縣、二宣慰司、四宣撫司、五安撫司、二十一長官司、五蠻夷長官司。 布政使司衙門駐杭州府。 下轄十一府、一州、七十五縣。 布政使司衙門驻福州府。 下轄八府、一直隸州、五十七縣。 布政使司衙门驻广州府。...
    20 KB (3,099 words) - 06:57, 30 April 2025
  • 馬新貽 (category 清朝浙江巡撫)
    安徽合肥縣知縣。 咸豐六年(1856年),升授安徽安慶府知府。咸豐七年(1857年),改廬州府知府,記名以道員用。賜花翎。咸豐八年(1858年),記名道員,署安徽按察使。革職留任。咸豐九年(1859年)任安徽廬鳳潁道,再署安徽按察使,尋實授安徽按察使。丁母憂,安徽巡撫...
    12 KB (1,422 words) - 05:58, 17 May 2025
  • 趙舒翹 (category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
    同治十三年(1874年)進士,授刑部主事。光緒八年(1882年)起,歷任刑部員外郎、湖廣司郎中、安徽鳳陽知府、浙江溫州道、浙江布政使。二十一年,任江蘇巡撫。二十三年,內召入京,任刑部左侍郎兼禮部左侍郎,次年升刑部尚書。二十五年,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軍機大臣兼管順天府尹事。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庚子拳亂爆發,...
    4 KB (481 words) - 23:54, 13 July 2025
  • 西江北道肃政廉访司驻地。明为南京六部直隶庐州府治。清为江南省及安徽省庐州府治。 康熙年间,江南分省,安徽省在此后逐步成型。太平军攻占省会安庆后,安徽巡撫衙門迁到合肥县。1912年,全国废府,庐州府废,合肥县直辖安徽省。 1938年春,安庆沦陷,临时省会迁至立煌县(今金寨县)。民国34年(1945年)...
    10 KB (839 words) - 16:00, 21 April 2025
  • 巡撫,所属庐州、凤阳2府,滁、和2个州归并安徽巡抚管理;淮安府、扬州府2府及徐州隶属江南右布政使司。此时左、右两布政使辖境已经和现在安徽、江苏两省十分接近。康熙六年,左、右布政使分别改为安徽布政使、江苏布政使(这是“安徽”、“江苏”这两个省名出现之始)。康熙二十五年,改称江苏巡抚,官名全称为“巡撫...
    7 KB (1,087 words) - 10:23, 13 June 2023
  • 福建臺灣巡撫,簡稱臺灣巡撫。1885年光緒帝敕設福建省臺灣道為行省,1887年正式建省,巡撫為福建臺灣省的最高地方統治者。 晚清治臺官員有沈葆楨、王凱泰、丁日昌、吳贊誠、裕寬、李明墀、勒方錡、岑毓英、張兆棟、劉銘傳、邵友濂、唐景崧。 根據《清史稿》,光緒元年(1875年),福建巡撫...
    6 KB (339 words) - 01:57, 26 June 2024
  • 吉林省巡撫衙署為清朝吉林省的最高行政機構,於1908年4月1日正式開廳視事。光緒三十三年三月初八(1907年4月20日),清廷發佈政令,裁撤吉林將軍,設立吉林省,任命朱家寶為吉林省首任巡撫。朱家寶赴任後,呈報《吉林省公署章程》,在清廷於明年1月21日朱批「照所請辦理」後,於4月1日起實施。下設五司...
    4 KB (529 words) - 14:49, 1 March 2025
  • 浙江巡抚,是明清时期中国浙江省的巡抚,即地方首长。明朝稱為巡撫浙江等處地方兼提督軍務。 明朝永樂初年,朱棣曾派遣尚書治兩浙農事。此後或者以巡視身份、或者以總督身份派遣。 洪熙元年,設巡撫職。 正統四年,改巡視兩浙清理鹽法。 正統十四年,稱鎮守巡撫浙江等處,安民備倭。 景泰七年,罷鎮守巡撫,其職責由浙江布政使和浙江都指揮使分掌。...
    67 KB (473 words) - 06:12, 5 September 2024
  • 袁勵宸 (category 安徽省政府委员)
    巡撫衙門文案。民國三年(1914年),任參政院僉事。後前往安徽,歷任宣城、郎溪、定遠、宿縣、合肥等縣知事。後又任淮泗道道尹、安慶道道尹、安徽全省禁煙局局長、安徽財政特派員等。民國十七年(1928年)至十九年(1930年)間出任安徽...
    3 KB (343 words) - 08:22, 12 January 2025
  • 河南巡撫,全称巡撫河南等處地方兼管河道提督軍務,为明朝、清朝设置的负责河南地区的巡撫職位。 宣德五年,建制,轄區包括河南布政司。 宣德六年,罷。 宣德十年正月,恢復,同年七月再次罷免。 正統十四年四月,恢復,轄區包括河南布政司全部,及北直隸的真定府、保定府、河間府、大名府等;以及襄陽府、黃州府與河南交界地。...
    92 KB (348 words) - 22:35, 12 May 2025
  • 包衣佐領、18個旗鼓佐領、兩個朝鮮佐領、一個回子佐領和30個內管領的包衣及太監組成,其機構組織兼容清初內務府和十三衙門兩種制度的內容和特點,並最終形成以七司三院為主幹兼轄其他40餘衙門的龐大的宮廷服務機構。 宗室管理方面,清朝仍设宗人府管理宗室觉罗事务,但与明朝宗人府人浮于事只用于优待亲王的状况不...
    352 KB (49,451 words) - 15:51, 30 June 2025
  • 江南安徽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安徽布政使司,是中国清朝在其安徽省設立的承宣布政使司,領今安徽省大部分地區(今江苏盱眙、泗洪、江西婺源、湖北英山属于安徽,萧县砀山属于江苏)。 明代其地屬南京直隸地區(南直隸)。清初屬江南省(江南布政使司),隸屬於兩江總督、江寧巡撫。顺治二年(1645年),置凤阳巡抚...
    4 KB (377 words) - 12:23, 4 June 2024
  • 江淮巡抚,為清朝末期設立的一個巡撫職位。 清德宗光绪三十年十二月廿二日(1905年1月27日),清朝裁撤漕运总督,将江宁布政使辖区的江宁府、淮安府、扬州府、徐州府和通州直隶州、海州直隶州设为江淮省。江苏布政使辖区的镇江府、常州府、苏州府、松江府和太仓州为江苏省。设江淮巡抚,原漕运总督恩寿担任江淮巡抚...
    990 bytes (153 words) - 10:10, 25 November 2020
  • ,第123頁 四川省行政公署總務處秘書楊光瓚,器識宏通,才猷卓越,前清以進士分發安徽即用知縣,久在撫藩衙門辦理文案,出其所學以為贊襄,博通古今,洞明治理,深為歷任巡撫所禮重,丁憂回藉,隨值民國成立,川省軍府草創,該員即任秘書長,迭經改組,現任今職,任事兩年餘,宏綱巨領,規...
    2 KB (325 words) - 17:41, 14 June 2025
  • 湖南巡抚,全称巡抚湖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各镇兼理粮饷,官衔从二品。巡抚例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并兼兵部侍郎衔,加衔后升为正二品。巡抚别称“抚院”、“抚台”、“抚军”,是总揽全省军务、政务的最高地方长官,其办事衙门巡抚部院。 明朝万历年间为播州之役而始设偏沅巡抚...
    8 KB (1,412 words) - 19:20, 9 March 2025
  • 江西巡撫:李纯(7月1日授) 两广 兩廣總督:陸榮廷(7月1日授) 廣東巡撫:陈炳焜(7月1日授) 广东水师:龙济光(7月2日授) 廣西巡撫:谭浩明(7月1日授) 安徽 安徽巡撫衙門:倪嗣冲(7月1日授) 山东 山东巡抚:張懷芝(7月1日授) 山西 山西巡抚:阎锡山(7月1日授) 河南 河南巡撫:赵倜(7月1日授)...
    9 KB (1,531 words) - 04:15, 15 February 2025
  • 程德全 (category 清朝奉天巡撫)
    。1891年,他到黑龙江瑷珲入黑龙江副都统文全幕。后又入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幕。1894年,被保奏以知县发派安徽。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经黑龙江将军寿山奏调重回黑龙江省,後任黑龙江将军衙门营务处总办。庚子事变,俄军入侵齐齐哈尔,寿山自杀,程德全曾单骑入俄营同额林干夫议和,被俄军扣押,后获释。光...
    7 KB (708 words) - 04:18, 18 March 2025
  • 二甲進士(1840年),累官至翰林院侍講學士、侍讀學士、日講起居注官與安徽巡撫與右都御史等職。 次子翁音保早夭。 三子翁同爵(1814-1877),雖僅為廕生,亦歷任湖南按察使、布政使、四川按察使、陝西布政使、陝西巡撫、湖北巡撫兼署湖廣總督等地方大員。 四子翁同龢(1830-1904),咸豐丙辰科...
    4 KB (338 words) - 14:45, 21 December 2024
  • )任禹州知州,任內積極維持地方治安,創辦初級師範學堂,實行禁烟政策等,深獲好評。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受河南巡撫吳重憙賞識,任巡撫衙門總文案,期間為焦作路礦學堂創辦等事宜代表巡撫與英方談判,盡力維護國家主權。宣統元年(1909年),河南設巡警道,蔣楙熙為首任河南巡警道員,後由王守恂接任。任內...
    10 KB (1,343 words) - 10:10, 12 July 2025
  • 安徽隨大臣周天爵辨理團練。 咸豐九年(1859年)回京供職。 咸豐十年(1860年)覆命再回袁甲三軍營幫辦軍務,旋即回京任職至翰林院從四品侍講學士。 同治二年(1863年),袁甲三病歿,朝廷乃命其接統其父淮北所部,多行不法之事。隔數年,遭御史參劾,朝廷命所部由各巡撫衙門接管,降一級,在京候補。...
    4 KB (550 words) - 04:28, 23 January 2025
  • 譚廷襄 (category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
    巡撫。咸豐七年(1857年)署直隸總督。咸豐八年(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英軍攻佔大沽砲臺,進軍天津。中英簽訂《天津條約》。因欽差大臣僧格林沁參劾,譚廷襄被革職遣戍軍臺。咸豐九年(1859年)以三品頂戴署陝西巡撫...
    3 KB (312 words) - 15:25, 25 January 2024
  • 陳彝 (同治進士) (category 清朝安徽巡撫)
    工科給事中。同年九月,上奏反对在福建架设电报。后任雲南曲靖府知府。 光緒八年,任河南開歸陳許道。光緒十年,任甘肅按察使。光緒十二年,任湖南布政使、安徽巡撫。光緒十五年,任順天府尹。光緒十六年,任宗人府府丞。光緒十七年,任浙江學政。光緒二十年,再任順天府尹。光緒二十一年,任內閣學士,后兼禮部侍郎。...
    2 KB (240 words) - 08:59, 25 June 2023
  • 江南左布政使司 (category 安徽行政区划史)
    明代其地屬南京直隸地區(南直隸)。清初屬江南省(江南布政使司),隸屬於兩江總督、江寧巡撫。顺治二年(1645年),置凤阳巡抚及安庐池太巡抚,兼理操江军务,隶属于淮阳总督。六年(1649年),罢凤阳巡抚、安庐池太巡抚。十八年(1661年),设江南左、右布政使,以左布政辖安庆府、徽州府、宁国府、池州府...
    3 KB (267 words) - 08:54, 4 June 2024
  • 陶澍 (category 清朝安徽布政使)
    安徽布政使。道光十年(1830年),累官至兩江總督至1835年,兼江蘇巡撫、兩淮鹽政。整頓河工、漕務、吏治,將綱鹽法改為票鹽法,扭轉鹽務的弊端。 一生為官清廉,自題“要半文不值一文,莫道人無知者,一事須了一部,如此心乃安然。”史稱“胸懷無城府,待人表裡如一”,繳年養廉銀1,000兩,裁鹽政衙門...
    9 KB (974 words) - 01:02, 4 June 2025
  • 劉瑞芬 (category 清朝廣東巡撫)
    三年,改駐為英國、法國、義大利、比利時四國大使。光緒十五年,召授廣東巡撫。光緒十八年,卒。 劉世珩 (子) [在维基数据编辑] 《清史稿·卷446》,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清史稿·卷四百四十六 列傳二百三十三》:瑞芬,字芝田,安徽貴池人。以諸生從李鴻章軍援上海,檄主水陸軍械轉運。時初用西式槍砲,皆...
    3 KB (446 words) - 15:16, 11 June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