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华侨医院作为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教学医院,于1978年隨暨南大学复办提議成立,並于1981年正式开院,以便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同胞回国就医。于2001年,廣州華僑醫院增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年再增名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5年醫院接管广州氮肥厂职工医院更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4 KB (243 words) - 12:52, 30 March 2025
另有国家工程中心13个,省、部级设置的工程中心50个、重点实验室31个。 第一临床医学院(广州华侨医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 第三临床医学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珠海临床医学院(珠海市人民医院) 经济與社會研究院 产业经济研究院 建筑设计研究院 华侨华人研究院 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 生命与健康工程研究院 核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院...
54 KB (5,587 words) - 17:23, 29 June 2025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管)医院(如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区级卫生健康委直属(管)单位(如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以及军队医院(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一些政府举办医院的医院有多个分支医院、门诊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同一个医疗机构的分支机构可以分布在广州...
47 KB (2,022 words) - 16:14, 28 June 2025
河南门诊部: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231号,于1985年成立。 先烈东门诊部: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先烈东路258号,于1994年8月成立。 南山医院(深圳市南山区中医院):位于深圳市南山区,于2016年立项,2019年开设门诊部,2021年开建。 白云医院(广州市白云区中医医院、广州市白云区人和华侨医院):位于广州...
7 KB (776 words) - 13:24, 11 June 2025
广州为中国大陆医疗水平最好的城市之一,全市共有39家三级甲等医院。 其中越秀区14家(包含原东山区6家),白云区2家,荔湾区5家(包含原芳村区1家),海珠区5家,天河区5家,番禺区5家,花都区2家,从化区1家。 越秀区*:即原东山区。 南方医科大学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即其所属部分医院原为军区、部队所属医院。...
6 KB (165 words) - 23:48, 3 December 2023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簡稱市一醫院;同时挂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一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州消化疾病中心)是中国广州市的三级甲等医院。 市一医院源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创立的城西方便所。 广州方便医院的前身是由商人陈惠普等人发起自筹资金在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夏天所创立的“...
6 KB (570 words) - 23:37, 6 May 2025
医院奠基,兴建广东总医院,即现今华侨楼。 1936年,大楼落成,更名为广东陆军总医院。 1937年,医院增建国防军医学校第一分校。 1938年,广州沦陷,医院及学校迁走。医校迁往广西桂林,医院则先后遷址廣西、廣東、湖南。 1944年,医院被迫迁往江西,並与国民政府军医署失去联系。 1945年,医院就地解散。...
13 KB (1,259 words) - 13:09, 30 July 2024
石牌街道 (category 广州街道 (行政区划))
华南师范大学附屬中學 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 暨南大学附屬中學 石牌小学、龙口西小学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天河院区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石牌院区 广州市天河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第二号)——各街道人口情况. 广州市天河区统计局. 2021-06-13. 2023年石牌街道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4 KB (388 words) - 12:51, 30 March 2025
华侨黃葵石买下1.2萬㎡荒地,开辟为六条马路:龟岗大马路、龟岗一马路、龟岗二马路、龟岗三马路、龟岗四马路和龟岗五马路。 本区段内其知名建筑物和场所有东山电车总站、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山院区(原东山区人民医院)、越秀区人民医院...
5 KB (750 words) - 22:08, 16 May 2025
93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1938年赴德國哥伦大学医学院學習热带病学,1939年获德国医学博士学位。1940年回国。曾任暨南大学医学院教授,广州华侨医院副院长。 丁守和等主编;《世界当代文化名人辞典》编委会编,世界当代文化名人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08,第140页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
1 KB (163 words) - 06:14, 27 December 2022
1960年4月12日,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召开三届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和全国侨联在京常委十四次会议,就《创办华侨大学方案(草案)》进行讨论,最终在北京、广州、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城市中确定在泉州创办华侨大学,时任福州市委书记处书记谢白秋主持华侨大学筹备工作。5月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确定现校址,晋江地委成立华侨...
55 KB (4,117 words) - 02:04, 25 February 2025
華僑子女不出東山一步,就可以從幼稚園讀到中學。 2002年6月15日,东山区成为了广州市第一个“教育强区”。在区内有多所广东省一级中小学和广州市一级中小学。 广东实验中学 广州市执信中学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广州市铁一中学 广州市第七中学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 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 广州培正中学 广州市育才中学...
17 KB (2,332 words) - 12:38, 30 March 2025
旧金山华侨千人墓,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横枝岗,现广州市胸科医院里面。墓区估计安葬924具旅美先侨遗骨。 当年在美国政府颁布一系列排华法案的时期,华侨的处境日趋艰难,不少华侨被害而亡或死于贫困。许多客死他乡的华侨在当地没有亲属,于是旧金山华人侨团将这些无主的遗骨收殓后送回中国,却被清政府退回美国。...
2 KB (167 words) - 16:39, 12 February 2025
二沙島 (category 廣州島嶼)
建有星海音乐厅、广东美术馆、广东体育馆、广东华侨博物馆等文体设施,另有二沙体育训练基地(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执信中学二沙岛校区、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广州美国人学校、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等教育、医疗设施,因岛上绿地众多,风景优美,二沙岛也是广州市区著名的户外休闲胜地。...
12 KB (1,682 words) - 21:21, 27 February 2025
越秀区 (category 广州市辖区)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广州市儿童医院 广州市妇婴医院 广州市胸科医院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市正骨医院(原越秀区正骨医院) 越秀区妇幼保健院 越秀区儿童医院 越秀区中医医院(原越秀区第一人民医院) 越秀区第二中医医院 越秀区中医杂病医院...
16 KB (2,169 words) - 03:15, 29 April 2025
中山大学现有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其中,广州校区南校园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别名“康乐园”,是中山大学的传统校区;广州校区北校园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是原中山医科大学的校区;广州校区东校园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的广州大学城内;珠海校区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镇;深圳校区位于深圳市光明区新湖街道。此外,中山大学也拥有规模庞大的医院体系,现有十家直属附属医院和多家非直属附属医院。...
79 KB (8,936 words) - 17:29, 29 June 2025
三级甲等医院简称三甲医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医院按照《医院分级管理办法》实行“三级六等”的等级划分中最高等级的医院。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定一般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 三级医院(病床数在500张以上)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甲等是按分等评分标准获得超过900分者。具体条件如下:...
146 KB (1,079 words) - 10:08, 24 June 2025
烈士陵园站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北校园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一院)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山院区(原东山区人民医院)、东山口站 广州市铁路文化宫 东园新村 中國鐵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广州市育才中学 梅花村 杨箕站 广州市自来水公司...
12 KB (1,543 words) - 12:08, 8 May 2025
广州歌剧院建筑设计竞赛技术评审委员组组长。 赵伯仁长期从事建筑设计研究与实践,其中在多个建筑项目中屡获殊荣。当中包括“暨南大学华侨医院门诊大楼”获广东省建筑设计优秀二等奖,“广州黄花岗剧院”设计获1988年省优秀建筑二等奖,“南海华侨宾馆”和“广州湖天宾馆”等建筑设计获广东省优秀设计奖。...
3 KB (483 words) - 13:18, 5 March 2023
广州岭南大学读中文,后来考入了广州黄埔军校第七期,并参加过抗日战争。 蓝琼璎完成了学业后不久,赌王何鸿燊便按照了《大清律例》納她爲妾,以便出席社交活动。蓝琼璎很漂亮,因此极得赌王的宠爱,其所生子女也很受宠。1972年,何鸿燊以175萬元从华侨...
6 KB (541 words) - 06:14, 26 November 2024
Zealand,PCNZ)是新西兰的长老宗团体,差会成立于1869年,本部达尼丁。 1880年,新西兰长老会开始向新西兰的华侨传教。1901年,新西兰长老会派遣麦沾恩(G.H.McNeur)来华传教,接管广州的三座美北长老会教堂。这是南半球来华传教的第一个教会。1917年,新西兰长老会在中国广东有西教士16人,华...
1 KB (228 words) - 03:04, 19 August 2019
二沙島站 (category 广州地铁12号线车站)
墙面,以体现车站复现音乐厅特有的空间质感与声学效果。 本站共有两层,地面为车站各出入口,周边为烟雨路(粤语:煙雨路 (廣州))、大通路、广州发展公园(粤语:廣州發展公園)、广东华侨博物馆、星海音乐厅以及其他建筑,地下一层为站厅,地下二层为站台。 二沙岛站站厅設有自动售票機及智能客務中心。站厅内亦设...
10 KB (710 words) - 14:39, 30 June 2025
02年间)加入基督教,并变卖了全部妆奁帮助张竹君在广州创建禔福医院、南福医院,兴办育贤女子学校。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徐宗汉应正在南洋槟榔屿任教的二姐徐佩瑶之邀,到南洋游历。她在槟榔屿加入了中国同盟会,此后帮助吴世荣、黄金庆、陈新政等人在华侨中宣传革命。1908年秋,她启程回国,途经香港时到...
10 KB (1,600 words) - 20:31, 31 July 2024
育才二中、深圳市育才三中、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南頭中學、蛇口中學、華僑城中學、北京師範大學南山附屬學校、南山外国语学校、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等。 南山区的医院有南山区人民医院、蛇口人民医院、华侨城医院、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深圳大学总医院等。 南山区的市政公园有塘朗山公园、四海公园、中山公园、荔香公园、...
21 KB (2,584 words) - 12:19, 8 February 2025
华侨路永庆巷、广州路、汉口西路陶谷新村和南阴阳营南秀村等。1935年拓建而成,以上海市为名。 上海路自北端至广州路口一段东西两侧分别为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故有很多外籍人士居住于此,是南京外籍人士聚居最密集的地区。上海路此段亦云集了很多风格各异的酒吧和咖啡馆。 江苏省口腔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
2 KB (177 words) - 14:24, 19 March 2025
华侨大学陈嘉庚纪念堂位于华侨大学泉州校区,是华侨大学标志性建筑,1983年建成,2018年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陈嘉庚纪念堂在华侨大学泉州校区中轴线中心位置,由上海工业建筑设计院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四层观演建筑,外观由闽南花岗岩石材装饰。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438平方米,设有...
3 KB (246 words) - 08:22, 23 January 2025
荔湾广场 (category 广州市商场)
华侨预购商住楼内的单元,涉及港澳台乃至美加等地达八百户华侨买家。不过其未能如期验收,业主亦被强迫收楼及付款,有關官司在2000年前後持續了三年以上。 由于荔湾广场等老城区的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造成了很大的不良的影响,广州市政府于1999年宣布禁止开发商在旧城范围内实施改造项目。但此后,广州...
10 KB (1,382 words) - 12:49, 6 April 2025
先烈中路,长1750米。西侧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史坚如、杨仙逸、潘达微、邓仲元、冯如等墓及越南范鸿泰烈士墓等在内;西侧牛王庙山上有庚戌新军起义烈士墓;东侧靠近广州动物园有张民达墓和华侨五烈士墓(谢八尧、邓伯曜、郑行果、谭振雄、范运焜)。 先烈东路,长1120米。南侧沙河顶有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北侧驷马岗有朱执...
5 KB (613 words) - 06:20, 3 December 2024
越秀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section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包括正门门楼、图书馆、美洲华侨纪念堂、澳洲华侨纪念楼、王广昌寄宿舍、青年会楼 包括南楼、南华第一楼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九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失效連結] 中国广州政府门户网站 包括四十周年纪念堂、接待亭、科学馆 关于公布第一批越秀区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 [2025-06-17]...
41 KB (340 words) - 16:14, 17 June 2025
南侨机工 (category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归国华侨)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洋华侨纷纷展开抵制日货、为抗日活动募款等爱国活动。基于中国当时主要的交通运输线、工业和港口均已落入日军手中,为了运送在国外购买和国际援助的战略物资,当时的国民政府乃紧急建滇缅公路。广州失守后,滞留在香港的两万多吨军火,必须转从新建的滇缅公路运...
18 KB (2,246 words) - 02:57, 16 December 2024
愛羣大酒店 (category 广州西式建筑)
愛羣大酒店(英語:Oi Kwan Hotel),是广州市一家老牌酒店,位于沿江西路,由旅美华侨陈卓平等人出资400万港币兴建,原为香港爱群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的物业,是廣州市第一座用鋼筋水泥構築的高層建築。大厦在1937年至1967年保持了「廣州第一高樓」的地位。...
9 KB (1,288 words) - 14:54, 17 April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