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趣何來?–人類性行為的演化》(英語:Why is Sex Fun? The Evolution of Human Sexuality)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生理學教授賈德·戴蒙在1997年的著作,論及人類性行為的演化發展。 戴蒙談到人類性行為的一些特殊面向,包括為何女性排卵沒有外在明顯的...
    2 KB (190 words) - 20:44, 22 December 2024
  • ,愛群居,願在人工的環境中繁殖及擁有一種在動物間的階級等。作者的論調縱然沒有明顯的指出和文化生態學(英语:Cultural ecology)的關連,但和該學說極相似的。 此書指出人們定居一處需要有充足的食物供應,於是農業就成了必須的契機。而這樣的生活方法,更可有多餘的勞動力...
    4 KB (453 words) - 14:48, 16 June 2024
  •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 (1997), ISBN 0-393-31755-2. 台北:時報(1998) 《性趣何來?》Why is Sex Fun? The Evolution of Human Sexuality (1997), ISBN 0-465-03127-7...
    10 KB (916 words) - 20:41, 17 July 2025
  • 分”。理是道理旨趣的意思。本經是大日如為金剛手菩薩所說,內容共分十七章,說明了實相般若和密教無上秘密。 本經譯本有六本: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十會般若理分》,一卷,唐玄奘譯。 《實相般若波羅蜜經》,一卷,唐菩提流志譯。 《金剛頂瑜伽理般若經》,一卷,唐金剛智譯。...
    19 KB (3,485 words) - 06:11, 9 December 2024
  • 所收。諦現觀中。無堪能故。似非人故。多諂曲故。定非天。是鬼攝。……故阿素洛。唯鬼收。」 《大毘婆沙論》:「問諸阿素洛所攝。答有說是天攝。問若爾何故不能入正離生。答諂曲所覆故。……以為如是諂曲心所覆故。不能入正離生。復次不可以不能入正離生故便謂惡...
    17 KB (3,261 words) - 04:23, 3 August 2024
  • 六道 (redirect from )
    初期佛教經典中,列名五(或五道,巴利語、梵語:pañca-gati):「地獄、饿鬼、傍生、人、天」。後來,因對阿修羅歸屬,有分歧的意見,而產生六(六道)之說。 在說一切有部和南傳上座部中,仍主張五,說一切有部認為阿修羅是鬼所攝,而南傳上座部認為與忉利天鬥爭的阿修羅是天,起尸阿修羅等墮苦處阿修羅是鬼...
    22 KB (3,927 words) - 20:55, 13 March 2025
  • 第三种黑猩猩 作者 賈德·戴蒙 类型 書面作品[*] 语言 英語 出版資訊 出版机构 伽利玛出版社 出版時間 1991年  系列作品 續作 性趣何來? 權威控制 OCLC 59049793...
    1,018 bytes (86 words) - 05:01, 5 June 2024
  • 《瑜伽師地論》卷44〈17菩提分品〉:「如於今時漸次入饑饉中劫,現有眾多饑饉可得。漸次入疫病中劫,現有眾多疫病可得。漸次入刀兵中劫,現有眾多互相殘害刀兵可得。昔時不爾,是名劫濁。」(CBETA, T30, no. 1579, p. 538, a20-24) 《首楞嚴經》卷4:「云...
    7 KB (1,412 words) - 07:43, 30 April 2021
  • 無著《攝大乘論》:「阿賴耶識用異熟識一切種子為其自,能攝三界一切自體一切等。」「因緣故,善、不善法能感異熟,其異熟果無覆無記。由異熟果無覆無記,與善、不善互不相違,善與不善互相違故。若異熟果善、不善,雜染還滅應不得成。是故異熟識唯無覆無記。」 世親《攝大乘論釋》:「『阿賴耶識用異熟識一切種子為自...
    100 KB (20,406 words) - 12:46, 9 January 2025
  • 《鞞婆沙論》:「是界者。諸界、諸、諸生、輪轉生死。」 《阿毘曇毘婆沙論》:「義是界義者。諸界、諸、諸生。」 《《鞞婆沙論》:「持者己。長養者他。」 阿毘曇毘婆沙論》:「持養義是界義者。能持自故。」 《大毘婆沙論》:「問:空界云?答:...
    16 KB (2,865 words) - 17:33, 1 May 2025
  • 。若諸經中說空無相無願無生無起亦無出現,無有我無有情無命者無養者無數取者及三解脫門,如斯言教是名了義則可依。……諸有宣說不了義經,即為補特伽羅義,如是言教不應依;諸有了義即如法義,如是言教此應依。……舍利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四種依。若有菩薩摩訶薩於此法中能通達者,是則說名依...
    24 KB (4,981 words) - 06:13, 4 September 2022
  • 明心見,或稱明心、見,東亞佛教(禪宗、淨宗)術語,意為“看見”或“了解”(見)“”、“本质”()或“真面目”,即“看見了自己的真正的本性”,其中“”指佛、二諦、法界。以佛法來說,只有明心見後,再弘揚佛法,才有真實功德。明心見也是成佛的關鍵,所以有說法叫作「見成佛」。 真明心見...
    14 KB (2,681 words) - 19:39, 22 July 2025
  • 不相續、盡諸相續故,名為滅。(10)三火永寂故,名為靜。(11)脫諸災橫故,名為妙。(12)出眾過患故,名為離。(13)是出要路故,名為道。(14)能契正理故,名為如。(15)能正向故,名為行。(16)永超生死故,名為出。」 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4:「云...
    7 KB (1,164 words) - 07:24, 6 September 2021
  • 當過度精進,缺少三摩地平衡,會產生掉舉。七覺支中的輕安、定與捨,可用於克服掉舉。 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卷4:「大煩惱法地,名大煩惱地。此中若法大煩惱地所有,名大煩惱地法,謂法恒於染污心有。彼法是?頌曰:癡、逸、怠、不信,惛、掉恒唯染。」 玄奘譯《阿毗達摩法蘊足》卷9:「云掉舉?謂心不寂靜,掉舉等掉舉、心掉舉,總名掉舉。」...
    3 KB (498 words) - 12:41, 6 June 2025
  • 。……若有未來諸如。……我今現在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我亦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 《大毘婆沙論》:「如契經說:『有一道,能令有情清淨,謂:四念住,乃至廣說。』問:云名一道?為以能超越一界故,名一道?為以能超越一...
    1 KB (258 words) - 11:34, 14 March 2020
  • 補特伽羅 (redirect from 數取)
    通名人也,斯謬甚矣。人者亦言有意似多思義,有智慧故名為人也。鬼、畜無此,名人?斯皆譯者之失也。」 《翻譯名義集》卷2:「補特伽羅,或福伽羅,或富特伽羅,此云數取,謂諸有情起惑造業,即為能取當,名之為。古譯為向,中陰有情,往前生故。俱舍云:未至應至處,應至處,即六...
    19 KB (3,324 words) - 08:00, 22 May 2025
  • ,但它是有漏,有取的;出世間的聖正念,則是將念保持在四聖諦上,思維四聖諦。 修行者的念,是否是正念,由他是不是具備正知分辨,以正知修行念,即是正念。以正念觀察身、受、心、法,即是四念處,或稱四念住。以正念或安那般那念修行禪定,稱為正定。 中阿含經卷七第31經《分別聖諦經》:「諸賢!云正念...
    4 KB (601 words) - 06:30, 12 November 2022
  • 餓鬼 (redirect from )
    。彼不應作是說。契經唯說有五故。問何故名阿素洛。答素洛是天。彼非天故名阿素洛。……復次素洛名同類。彼先與天相近而住。然類不同故名阿素洛。……問諸阿素洛所攝。答有說是天攝。問若爾何故不能入正離生。答諂曲所覆故。……以為如是諂曲心所覆故。不能入正離生。復次不可以不能入正離生故便謂惡...
    49 KB (4,634 words) - 12:08, 20 July 2025
  • 取向和更典型的有性趣間的灰色區間之內。 半取向(Demisexuality)指那些在形成一個緊密的情感連結後才會感受到次要的吸引的人們。半性別資源中心表示,他們大部分並不感受到的吸引,所以半取向者被歸類為無取向社群。 許多半取向者在一生中只受到少數一些人,甚至只是一人的吸引。許多半...
    17 KB (1,764 words) - 07:40, 7 February 2025
  • 力,或由田士力,或由清淨力,當知成上品。 」 《長阿含經》卷8:「復有三法,謂三善根:一者不貪,二者不恚,三者不癡。」(CBETA, T01, no. 1, p. 50, a9-10) 《長阿含經》卷10:「復有三法向惡,三法向善,三法向涅槃。云三法向惡...
    9 KB (1,759 words) - 04:44, 17 April 2022
  • 死生識。眼等五根,名身。五識所依意界,名身者。第六意識所依意界,名受者識。……」 圓測《解深密經疏》:「故《攝大乘》云。論曰:此中者依他起相。謂阿賴耶識為種子。虗妄分別所攝諸識。……然此諸識有差別者。若依無:眼等五識所依意界,名身者識;第六意識所依意界,名受者識。解云:無...
    17 KB (3,261 words) - 13:45, 16 January 2024
  • 清淨涅槃,經十住、十行、十迴向入初地,於八識心王一一親證,領受五法、三自、二種無我法、七種第一義、七種,成通達位菩薩。因為如此才說二乘聲聞證涅槃為方便說,而真實證得涅槃,知涅槃實際內涵者唯有菩薩。 齊泉止息。於...
    10 KB (2,012 words) - 16:59, 6 March 2025
  • 露陰症 (category 偏離)
    情者曝露身體中通常不會暴露的部分的行為,例如暴露陰莖、臀部或乳房。這種行為的動機可能是自身慾望、受到同儕鼓譟,或是從觀看者的震驚表情裡得到愉悦,以從事露體為的人又稱為露體狂、露阴癖或暴露狂。將自己的私密處不假遮掩地展現給親密伴侶觀看,通常不會被視為暴露。在部份法律中,公開暴露行為可能構成妨害風化、公然猥褻或其它罪名。...
    14 KB (1,627 words) - 16:18, 25 March 2025
  • ?諸有生,生老病死、愁歎憂苦熱惱等法,一切皆用無明為根而得生長。既生長已,依之復能生起一切惡不善法。惡法既生,由無慚愧,都無悔變。無悔變故而不損減。一切世間善清淨法,皆以慧明為其前導而得生長;以慚與愧,為其後助而不損減。所以者?明處其前,慚愧為後,能永斷滅諸...
    5 KB (964 words) - 05:37, 11 November 2022
  • ,於無上乘應可成熟補特伽羅;四者住無種,於住善應可成熟補特伽羅。」 《瑜伽師地論》:「若廣建立種種種。或諸聲聞所有種。或諸獨覺所有種。或諸如所有種姓。或有種種不定種。」「問迴向菩提聲聞。從本已當言聲聞種。當言菩薩種。答當言不定種。譬如安立有不定聚諸有情類於般涅槃法聚中。當知此是不定種性。」...
    8 KB (1,740 words) - 18:54, 12 November 2021
  • 角色 介紹 中華 盛王 盛國皇帝-蕭昳 蕭凉、蕭凜之父,為人生多疑,忌憚葉嘯在軍中的威望,甚至連自己的親子蕭凜都忌憚。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為了求勝甚至用盛國百姓給澹臺明朗煉成傀儡偶兵。在澹臺燼破城後將他斬殺。 劉錦航 童年蕭凉 盛國五皇子 喳喳 蕭凉 盛國五皇子、武寧王 為人囂張,跋扈成。 陳宇喆...
    42 KB (1,113 words) - 06:34, 16 June 2025
  • ,分為二、八、二的諸支。……在聖典中,從它們的自說:無明與行二支為過去時,以有為最後的識等八支為現在時,生及老死二支為未來時。」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12章2):“諸比庫!無知於苦,無知於苦集,無知於苦滅,無知於苦滅之道,諸比庫!以此謂之無明。”...
    18 KB (3,058 words) - 16:01, 13 June 2025
  • 。已說自,所以今當說。 問:何故名取?答:以三事故,說名為取,一、執持故,二、收採故,三、選擇故。又以二事故,名為取,一、能熾然業,二、行相猛利。能熾然業者,取令五有情,業火恒熾然故。行相猛利者,諸取行相,極勇捷故。 問:取是...
    14 KB (2,756 words) - 02:35, 29 April 2022
  •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韓清淨科句) 卷三:順福分善等者:云順福分善?謂能引攝生天樂異熟果,及於人中生富貴家。云順解脫分善?謂修習涅槃資糧。云順決擇分善?謂加行位,信等善根順現觀入見道故。云無漏善?謂永斷貪欲、永斷瞋恚、永斷愚癡、永斷一切煩惱,及能發起勝品神通等世出世共不共功德。...
    7 KB (1,439 words) - 06:13, 26 May 2025
  • 云何中有。答除死分生分諸蘊中間諸有。則二有中間五蘊為。問何故此有說名中有。答此於二有中間生故。名中有。問若爾餘有亦是中有。皆於二有中間生故。答若於二有中間生非所攝者名中有。餘雖二有中間生而是攝不名中有。云生有。答生分諸蘊則結生時五蘊四蘊為。問此四有幾剎那幾相續。答二剎那謂死有生有。二相續謂...
    51 KB (8,125 words) - 02:40, 25 November 2024
  • 1990年 紅孩兒《搖擺女郎》 2009年 东于哲《因为你》 2025年 陳以恆《引水人》 2023年9/23-10/27 東森綜合台 花甲少年旅行第五季 1988年 台視《來自心海的消息》 1997年 台視《世界非常奇妙》(與胡瓜擔任第一代主持人) 1995年~1997年 三立都會台《天生一對》(與李茂山主持)...
    9 KB (228 words) - 02:02, 29 June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