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撒路物种,然而化石群的丰度与拉撒路物种比例并不存在联系,多数拉撒路物种的化石也并没有在其它潜在的可能生存地区有发现。因此,拉撒路物种化石记录的再现可能是某物种数量在生物集群灭绝事件发生后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极度罕见的反弹回升。 猫王物种(Elvis taxon),指的是一种类似于已灭绝物种的物种...
17 KB (595 words) - 12:12, 7 December 2024
猫王物种(Elvis taxon),意為古生物学上人们认为已经灭绝的某个物种,但卻在某个地方被發现疑似其殘存的後代;只是经过鉴定之後发现那其实不是灭绝物种的残留,而是另外一个僅僅外貌相似、演化上卻毫不相关(趨同演化)的物种。其相對應的词彙為拉撒路物種(Lazarus taxon)。而侏罗纪的海百合(學名:Lobothyris...
1 KB (143 words) - 14:28, 30 September 2024
根據2022年七月發布的IUCN紅色名錄,所評估的147,517個物種當中,受威脅物種(即被列為極危 、瀕危或易危的物種)已增加至41,459種。 名錄中公佈了共804種自公元1500年起絕種的物種。與2000年公佈的766種比較,增加了38種。 每年都有少量的「絕種」物種再次被發現,被撥入拉撒路物種(Lazarus...
10 KB (911 words) - 14:28, 20 January 2025
Indicators Partnership) 2010年生物多样性目标(英语:2010 Biodiversity Target) 拉撒路物種 已灭绝动物列表 地球生命力指数 红色名录指数 再引入 Wikipedia:保护状况 Categories and Criter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KB (502 words) - 06:31, 7 March 2025
腔棘魚 (category 拉撒路物種)
雖然僅存兩種腔棘魚,但於泥盆紀至白堊紀末期間,發現了很多不同種類的腔棘魚化石。有指腔棘魚經歷了數百萬年後形態依然沒有改變,但現存的物種卻從未有化石紀錄。一些已滅絕的物種,如大蓋魚屬,就很像矛尾魚。這個空隙的成因可能就是生活在淺水的腔棘魚已經滅絕,深水區的化石卻很少被發現。 以下是腔棘鱼目已知的科及屬:...
8 KB (767 words) - 22:55, 9 December 2024
水杉 (category 拉撒路物種)
已经发现的化石表明水杉属在中生代白垩纪及新生代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水杉屬在中生代白堊紀和新生代約有6至7種,但在第四纪冰期以后,同属于水杉属的其他物種因氣候變冷而全部灭绝。而中国四川、湖南、湖北边境地带因地形走向复杂,受冰川影响小,使水杉得以留存。 水杉生長在河流兩旁、濕潤山坡及溝谷中栽培,野生水...
11 KB (1,491 words) - 05:16, 23 April 2025
它和古生物學的分界線並不固定。如當有拉撒路物種出現時,一個物種全部滅絕的分類就會進入今生物學的研究範疇之內。實際上很多“已滅絕”的物種可能還有存在個體,只是沒有被人類發現。而一些物種是在近現代滅絕的,所以仍有可能算入今生物学的研究範圍。 Ayala, Francisco...
2 KB (209 words) - 18:23, 27 May 2022
伪虎鲸 (category 拉撒路物種)
數量,遠大於偽虎鯨當地族群能永續維持的數量。曾吞下廢棄塑膠的物種正不斷增加,偽虎鯨也在名單當中。此外,採樣其擱淺個體後發現,其體內毒素含量相當高,這些毒素是否會造成偽虎鯨免疫力降低,目前尚未有確認結果。 IUCN_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近危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等级:二级 臺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
13 KB (1,544 words) - 03:38, 6 May 2025
dvoraki),生存於早中新世的捷克。拉扎勒斯鱷是種小型動物,意外拉扎勒斯鱷的頭骨僅長4.53公分。 「拉撒路物種」(Lazarus taxon)是古生物學的專有名詞,意思是那些在化石紀錄中突然消失又出現的物種。離龍目被認為在始新世滅絕,但拉扎勒斯鱷卻在上千萬年後現身,而且是小型、類似蜥蜴的動物。而且,拉...
3 KB (338 words) - 11:35, 5 May 2024
山保氏瘤叉尾天牛 (category 拉撒路物種)
縣達仁鄉安朔村一帶)。在1943年被首次發現後就少有紀錄,加上棲息地已遭嚴重的開發與造林,因此一度被認為是已滅絕的物種。直到2010年代起,出現少許的影像紀錄,成為臺灣少有的拉撒路物種。 此種天牛屬於少數不會飛的天牛,翅的基部具有不明顯的翅芽,棲息於海拔 300 至 1600...
4 KB (442 words) - 15:56, 2 June 2022
百慕大海燕 (category 拉撒路物種)
海鳥,是百慕達的國鳥,也是自然保育希望的象徵之一,因為牠本來被認為在330年前就已絕種,但後來被重新發現並被歸入拉撒路物种(Lazarus taxon),即消失幾世紀後又出現在地球上的物種。是許多記錄片的拍攝對象。 百慕達海燕原本在百慕達群島數量很多。這種鳥繁殖很慢,但擅長飛行,其成鳥期幾乎都在海上...
7 KB (750 words) - 04:18, 5 April 2023
巴木尔和拉撒路(英語:Bummer and Lazarus)是1860年代初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街头活动的两只流浪狗。它们因彼此之间的独特联系和故事以及与“美国皇帝”诺顿一世可能存在的联系和惊人的灭鼠能力而闻名,成为城市报纸的常客,不受当地法令的约束,并出现在漫画中。...
16 KB (2,151 words) - 23:28, 3 May 2025
瓦勒邁杉 (category 拉撒路物種)
分類單元識別碼 维基数据: Q190510 維基物種: Wollemia nobilis APNI: 154751 ARKive: wollemia-nobilis CoL: 5C32P Conifers.org: Wollemia EoL: 128312 EPPO: WLMNO FoAO2: Wollemia...
7 KB (931 words) - 00:04, 17 January 2022
[2008-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04) (英语). 歷久不衰的活化石:孑遺生物 北國嬌客--冰河孑遺生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孑遺生物(Relict Speci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猫王物种 已滅絕動物列表 已滅絕植物列表 拉撒路物種 孑遗种...
7 KB (584 words) - 16:45, 18 March 2025
南秧雞 (category 拉撒路物種)
[2023-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2). 紐西蘭成功復育「絕種百年」史前鳥類 18隻南秧雞重返野地. 世界新聞網. [2023-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2) (中文(臺灣)).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南秧雞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信息:南秧雞...
4 KB (523 words) - 18:30, 12 December 2023
二齒獸下目 (category 物种微格式条目)
是最近的證據顯示二齒獸類在岡瓦那大陸南部(現在昆士蘭)存活下來。如果屬實,這將是地質歷史上的另一個「拉撒路物種」(Lazarus taxon)實例;拉撒路物種意思是那些在化石紀錄中突然消失又出現的物種。 二齒獸下目 Dicynodontia †属 Colobodectes †地位未定 incertae...
9 KB (834 words) - 05:07, 6 May 2025
老挝岩鼠 (category 拉撒路物種)
于今巴基斯坦、印度、泰国、中国、日本等地,如今已经全部灭绝。然而,在“灭绝”1100万年后,活生生的岩鼠属动物却被重新发现,因此十分令人震惊。这是拉撒路现象的一个经典例子。玛丽·道森将之比喻为“啮齿目中的腔棘鱼”。 Aplin, K. & Lunde, D. Laonastes aenigmamus...
7 KB (858 words) - 13:31, 31 October 2024
草原西貒 (category 拉撒路物種)
alive. Tetrapod Zoology. 2008-11-24 [2008-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5).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信息:草原西貒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草原西貒 Mayer, J. J. & Wetzel, R. M. (1986). "Catagonus...
5 KB (753 words) - 09:30, 18 January 2023
辛氏蜥 (category 拉撒路物種)
goliath,但卻有指可能是屬於現存的物種,但在特內里費島發現的卻有所不同。 辛氏蜥的指名亞種耶羅島巨蜴於1930年代從Roque Chico de Salmor上消失,主要原因是被捕獵、受野生的貓科及銀鷗的掠食。自牠們的消失,一般都認為該物種已經滅絕。於1974年,德國爬蟲學家Werner...
5 KB (525 words) - 13:40, 14 September 2020
邦盖乌鸦 (category 拉撒路物種)
邦盖乌鸦(学名:Corvus unicolor)是鸦科鸦属的一种,为印度尼西亚的特有种。全球活动范围约为270平方千米。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极危。 其种加词unicolor意为“单色的”。 邦盖乌鸦的栖息地包括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低地林和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山地林。 Corvus unicolor. BirdLife...
1 KB (83 words) - 10:32, 10 October 2023
豪勋爵岛竹节虫 (category 拉撒路物種)
australis)是澳洲特有的一種大型竹節蟲,因其外貌與龍蝦相近,而有樹龍蝦(tree lobster)的暱稱,於1930年一度被視為已滅絕,於2001年卻被重新發現(這現象稱為拉撒路現象)。 此蟲已在其最大的棲息地豪勳爵島(英語:Lord Howe Island)上滅絕,目前僅在鄰近的火山岩波爾斯金字塔(Ball's...
7 KB (887 words) - 03:51, 30 June 2023
絨鼯鼠 (category 拉撒路物種)
分類單元識別碼 维基数据: Q1404332 維基物種: Eupetaurus cinereus ADW: Eupetaurus_cinereus BioLib: 35184 CoL: 3CLXL EoL: 1178603 GBIF: 2437468 iNaturalist: 46140 IRMNG:...
2 KB (202 words) - 00:26, 26 June 2024
豕果蝠 (category 拉撒路物種)
1977年,人類學家大衛‧辛德曼在沃普凱敏人的協助下,於路普路普文騰洞穴(Luplupwintem)首次發現活的豕果蝠。然而在尚未取得活體標本前,該地的豕果蝠族群已因獵人的濫捕瀕臨滅絕。直至十年後,澳洲動物學家提姆‧富蘭納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才再次於路普路普文騰發現復興的豕果蝠族群。 Aproteles...
2 KB (288 words) - 05:14, 4 January 2025
費爾南迪納巨龜 (category 拉撒路物種)
費爾南迪納巨龜(學名:Chelonoidis phantasticus,英語:Fernandina Giant Tortoise),為極危及可能滅絕的一種巨龜,被IUCN列為極危物種。本種棲息於厄瓜多尔科隆群岛的第三大島費爾南迪納島,1906年首度被發現,隨後超過一世紀均沒有發現其他個體,直到2019年2月再度被發現。...
4 KB (404 words) - 13:39, 12 August 2024
夜鸚鵡 (category 拉撒路物種)
自1880年代起,就只有少量可靠的觀察報告,最近的是於2006年在昆士蘭西南部發現夜鸚鵡的屍體標本。之前於2005年,在西澳州的皮爾巴拉觀察到三隻夜鸚鵡。於1990年在昆士蘭的偏遠地區亦發現了一隻屍體,及於1979年一隊南澳博物館的科學家在南澳州北部見到一群類似的夜鸚鵡。鳥類學家一直...
7 KB (634 words) - 09:33, 28 September 2023
秋田大麻哈魚 (category 拉撒路物種)
3公分,棲息在底中層水域,以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生活習性不明。原本認為在1940年已經滅絕,但在2011年初山梨縣富士河口町的西湖發現此物種存在,經人工授精成功孵化復育中。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15). Oncorhynchus kawamurae...
2 KB (135 words) - 17:08, 4 June 2024
亞洲山龜 (category 拉撒路物种)
牠們像其他亞洲龜般,都會被採集作為醫藥之用。現時只有少量在飼養保護之下,在野外的則處於極危的狀況。 其被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的物種,被限制出口及貿易。 Asian Turtle Trade Working Group. Heosemys depressa. The IUCN Red...
2 KB (193 words) - 12:36, 2 July 2023
馬島潛鴨 (category 拉撒路物種)
atsaborimena湖中發現九隻成鴨與四隻剛孵出的幼鴨,該年IUCN將馬島潛鴨的保育狀況歸為新類別「可能已絕種」,次年(2007年)將其改回極危物種。自重新發現後至2008年,僅有25隻個體在野外被發現。 2009年,澤西野生動物信託基金(英语:Durrell Wildlife Conservation...
9 KB (905 words) - 08:45, 5 May 2024
巴勒斯坦油彩蛙 (category 拉撒路物種)
是已滅絕,但在以色列本土內牠們卻長久被列為瀕危物種,主要在於研究人員仍相信在戈蘭高地仍有機會發現牠們。2000年時,開始出現在黎巴嫩貝卡谷地發現巴勒斯坦油彩蛙的消息,然而兩個研究團分別在2004年及2005年均未能確定牠們已經滅絕。但是隨著主要棲息地胡拉谷地環境逐漸改善,在2011年時確認其已經成為當地河流與沼澤的特有種。...
4 KB (478 words) - 22:01, 17 May 2025
愛氏鷴 (category 拉撒路物種)
Pheasant,台湾作愛德華氏鷴),是雞形目雉科鷴屬下的一種鳥類。該物種是地面性的雜食動物,並僅分佈於越南中部的低海拔潮濕森林中。曾為一個獨立物種的越南鷴(英語:Vietnam Pheasant)現多視作愛德華氏鷴的變種,因此其名稱在兩個物種合併後也可用以指稱本物種。 愛德華氏鷴為雌雄異形,其中雄性成鳥鳥除頭部具白...
36 KB (3,383 words) - 03:19, 14 May 2025
銀鴿 (category 拉撒路物种)
物種比較下,估計牠們平均重350克。從銀鴿的顏色來看,牠們可能是與斑皇鳩趨同演化,或有可能是一種米勒氏擬態。 銀鴿是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在納土納海及印尼蘇門答臘以西發現。最古老的標本是在近坤甸採集,並且在砂拉越、西美略、南巴蓋及西波拉...
4 KB (464 words) - 06:06, 27 July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