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宗博義二世(拉丁語:Bonifacius PP. II;?—532年10月17日)於530年9月20日(或同年9月22日)至532年10月17日為教宗。 博義二世、博义二世:香港天主教教區檔案 歷任教宗二世:天主教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禧年專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梵蒂岡廣播電台。...
    10 KB (176 words) - 03:10, 22 October 2021
  • 天主教教宗若望,又譯約翰,是從來沒有教宗選取過的名號,儘管有教宗若望十九教宗若望十一,但卻沒有以若望為名號的教宗出現過。 一些11世紀史學家相信,對立教宗,正是教宗若望十五。因而,教宗若望十五教宗若望十九教宗名號應該推後,為若望十六教宗若望。...
    2 KB (296 words) - 10:44, 21 April 2025
  • 歷史上一共有8位教宗取「博義」為名號: 教宗一世(第42任教宗,418年-422年期間在位) 教宗二世(第55任教宗,530年-532年期間在位) 教宗(第66任教宗,607年期間在位) 教宗(第67任教宗,608年-615年期間在位) 教宗(第69任教宗,619年-625年期間在位)...
    831 bytes (154 words) - 16:59, 11 September 2024
  • 生,在上一任教宗福慕逝世後,他於896年4月當選成為教宗。他的死因是痛風,但傳聞他是被他的繼任者教宗德範六所謀害。 898年,在羅馬教廷,教宗若望九主持之下,宣告博義六的選舉無效。 见教宗一世 Pontiffs. Holy See. [2019-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9)...
    9 KB (128 words) - 17:31, 21 January 2025
  • (拉丁語:Bonifacius VII,?—985年7月20日),本名蘭科·費魯奇(Franco Ferrucci),是一位天主教教長。974年克列斯謙蒂家族(英语:Crescentii)綁架教宗本篤六後,他自任教宗,號。他上任僅一個月,神聖羅馬帝國的使者即控制了羅馬,波...
    2 KB (121 words) - 07:47, 21 March 2025
  • 教宗。《宗座年鉴》每年由罗马教廷出版,但未注明任数,称由于在一些年代正统继承顺序有争议而无法断定(如良八、本篤五和一些11世纪教宗)。2001年版本对自伯多禄至若望·保禄二世教宗传记进行了近200处修订,内容包括日期(主要集中于前两个世纪)、出生地及一名教宗的姓氏。 天主教教宗...
    137 KB (1,302 words) - 14:05, 14 May 2025
  • Segni——教皇格列高利九的侄子)的侄女,他离教会权力和教皇的宝座并不遥远。他的叔叔阿特诺尔福是奥维多德的执政官。 博义八:香港天主教教區檔案 歷任教宗作博义。 :天主教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禧年專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梵蒂岡廣播電台作。 卜斯八...
    14 KB (731 words) - 17:01, 29 April 2025
  • 教宗一世(拉丁語:Sanctus Bonifacius PP. I,原名不詳,?—422年)於418年12月28日至422年9月4日為教宗。他是希坡的圣奥斯定的同时代者,后者将其一些作品献给了他。 教宗佐西去世后,两派都推出了自己的教宗候选人,一位是博義一,另一位是恩赖(Eulalius)。加拉·普拉西狄亚(Galla...
    11 KB (355 words) - 03:10, 22 October 2021
  • 良十四是首位圣奧斯定會出身的教宗,但也有其他托钵修会出身,因遵循圣奥斯定准则而被视为奥斯定会修士的教宗。这些教宗包括五名律修会修士(英语:canons regular),即何諾二世(1124-1130)、依诺增二世(1130-1143)、路二世(1144-1145)、哈德良四...
    56 KB (5,433 words) - 02:34, 20 May 2025
  • 教宗博義五(拉丁語:Bonifacius PP. V;?—625年10月25日)原名不詳,於619年12月23日至625年10月23日為教宗。他於那不勒斯出生。 博义五:香港天主教教區檔案 歷任教宗作博义。 :天主教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禧年專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梵蒂岡廣播電台作波尼法爵。...
    10 KB (205 words) - 17:35, 21 January 2025
  • 教宗沿用至今。依諾增也自稱麥基洗德,意為祭司身分的君王。 英诺森,俗名洛泰里奧‧岡底‧塞格(Lothario contiSegni),於1160或1161年出生在羅馬古老的塞望族(Segni),父親有著王族血統,母親則是羅馬貴族家庭。 英诺森深研各種法律,經過教會與羅馬...
    16 KB (2,238 words) - 07:38, 12 May 2025
  • 教宗聖博義四(拉丁語:Sanctus Bonifacius PP. IV;約550年—615年5月25日)原名不詳,於608年8月25日至615年5月8日為羅馬主教(教宗)。 教宗的父亲叫若望,是一名医生。他的前任教宗死后,...
    12 KB (697 words) - 17:33, 21 January 2025
  • 1404年,博義九因病逝世。 克勉七:1378年9月20日-1394年9月16日。在亞維儂。 本篤十三(接克勉七任):1394年9月28日-1423年5月23日。在亞維儂。 博义九:香港天主教教區檔案 歷任教宗作。 ...
    15 KB (1,045 words) - 13:11, 27 April 2025
  • 庇護十(拉丁語:Venerabilis Pius PP. XII;1876年3月2日—1958年10月9日)原名恩仁·瑪利亞·若瑟·若望·派契利(義大利語:Eugenio Maria Giuseppe Giovanni Pacelli),天主教會第260任教宗...
    7 KB (693 words) - 16:01, 16 May 2025
  • Pecci),於1878年2月20日至1903年7月20日出任天主教會第256任教宗。他是在位时间第四长的教宗,次于聖伯多祿 、庇護九和若望保祿二世。 他以其理智主義和試圖明確天主教會在現代思想中的地位而聞名。在1891年的《新事通諭》中,教宗良十三概述了工人享有公平工資 、 安全工作條件和成立工會的權利,同時肯定了財產權和...
    5 KB (550 words) - 05:30, 17 May 2025
  • 亞王國,即後來的義大利王國;至1870年,羅馬城也被併入義大利王國,教宗國領土退縮至僅剩梵蒂岡城,等同名存實亡。教宗庇護十一時期,時任義大利首相墨索里在1929年與聖座國務卿加斯帕里簽訂《拉特朗條約》,教宗國正式滅亡,由新成立的梵蒂岡城國取而代之。 所謂「教宗...
    33 KB (4,561 words) - 10:23, 9 May 2025
  • 教宗余拉利斯(英语:Antipope Eulalius)。這個決定解決了這場有爭議的教宗選舉。霍諾留後來在的要求下命令未來任何出現爭議的選舉都必須透過重新選舉來解決。西羅馬帝國沒落後,該影響力傳給東哥德王國國王。若望二世...
    127 KB (13,952 words) - 02:05, 12 May 2025
  • 教宗。530年,教宗斐理斯四去世,臨終時他指定為繼任者。不過,羅馬元老院不承認的正當性;530年9月教宗選舉中,過半數主教投票給狄奧斯哥魯。 儘管在選舉中順利當選為教宗,狄奧斯哥魯僅僅三週後就去世了。於是斐理斯四原定的繼任者成為了下一任教宗二世,而狄奧斯哥魯就此成為對立教宗。...
    2 KB (168 words) - 21:30, 23 February 2025
  • 訪問,是历史上出行最多的教宗。逝世被尊稱為大教宗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 the Great),是史上第四位及1138年來首位被冠上「大教宗」(The Great Pope)頭銜的教宗。2014年4月27日,與若望十三同時由教宗方濟各封聖,其紀念日定於10月22日。...
    58 KB (6,499 words) - 04:13, 15 May 2025
  • 是一个在欧洲的男性名。 教宗博義一世 教宗博義二世 教宗博義三 教宗博義四 教宗博義五 教宗博義六 對立教宗博義七 教宗博義八 教宗博義九 Montferrat君主一世 Montferrat君主二世 Montferrat君主 Montferrat君主波尼法爵四世...
    8 KB (117 words) - 03:08, 22 October 2021
  • Ratzinger),2005年4月19日当选教宗,2005年4月24日正式就任,2013年2月28日辞职。通曉十種語言,就任教宗前为德國籍樞機,由教宗保祿六擢升,是第八位德國籍教宗。2005年選舉教宗時,有教宗選舉權的樞機中,連他在內有三位並非由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擢升的樞機。2013年2月11日,聖座宣佈,本篤十六...
    30 KB (3,424 words) - 01:54, 19 May 2025
  • 的信徒所哀悼,包括了天主教徒、新教徒、東正教徒、猶太教徒及無信仰者。最後以「善良的教宗若望」之稱名垂史冊。 2000年,若望十三因為1966年加大利納.卡皮塔(Caterina Capitani)修女的奇蹟痊癒而獲時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列為真福品。 2013年7月5日,梵蒂岡證實教宗...
    13 KB (1,260 words) - 16:54, 11 May 2025
  • 聖伯多祿大殿 (category 教宗宗座聖殿)
    教宗依諾增十一的安息之地,但他的遺體於2011年4月8日移至變容祭壇。這樣做是為了給教皇若望保祿二世的遺體讓路。 2011年5月2日,若望保祿二世的遺體被放置在祭壇下方。 右邊過道上的大禮拜堂是聖禮禮拜堂,裡面有貝...
    52 KB (7,145 words) - 07:13, 12 May 2025
  • 博义三:香港天主教教區檔案 歷任教宗作博义。 :天主教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禧年專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梵蒂岡廣播電台作。 卜斯三:《大英簡明百科知識庫》2005年版[永久失效連結]、中國大百科智慧藏[永久失效連結]、《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1993年版作卜斯。...
    10 KB (279 words) - 00:54, 4 April 2025
  • 教宗的随行神父,后者于1297年任命他为波尔多大主教。 作为波尔多大主教,他实际上是法国国王的下属,但从青年时代起,他与王腓力四就已经私交甚密。 教宗本笃十一在1304年去世后,由法国和意大利枢机之间的关于下一任人选的纠纷导致了一年的教宗...
    13 KB (1,727 words) - 02:08, 14 May 2025
  • 的作用,他推动基督信徒大公合一的对话,并开启了罗马教宗国际牧灵访问旅行的先例。教宗保禄六继承若望十三的遗志,领导天主教会继续进行梵大公会议并实践大公会议的指示。由於保禄六親赴圣地朝圣、出訪肯尼亚和哥伦比亚以及作為首位在联合国发表谈话的教宗,因而成了一位世界性和国际性的人物。通过他的《耶稣的教会(英语:Ecclesiam...
    17 KB (1,152 words) - 04:59, 14 May 2025
  • 教宗德奧二世(拉丁語:Theodorus PP. II,約840年-897年12月或898年1月)是公元9世紀末一位在位時間短暫的教宗。當時意大利中部正受封建制度所帶來的暴力和混亂影響,天主教會亦因此而出現黨派衝突。德奧二世就在這個時候成為教宗,管理天主教會。他在這一段短時間的任期內主要將897年1...
    11 KB (1,347 words) - 09:26, 10 December 2024
  • 庇護九於1878年逝世,他的封聖程序由教宗庇護十於1907年2月11日開展,在當時引起了相當的爭議,並且在本篤十五和庇護十一在任期間被關閉達數次。在1954年12月7日,庇護十重啟了封聖程序,且於1985年7月6日,若望保祿二世...
    9 KB (863 words) - 05:31, 17 May 2025
  • 遭謀殺,但轉移雷定五葬地時學者發現他的頭骨有指甲大小之裂口,大部份學者都認為他是非正常死亡。 法國國王腓力四素來支持雷定五反對,克萊孟五當選教宗之後腓力四提名雷定五為聖人。1313年宗教法院拜隆納家族勢力壓倒的奧爾西家族時,雷定五被冊封聖典,是為聖雷定五。...
    30 KB (3,566 words) - 07:34, 29 April 2025
  • 真福教宗烏爾班二世(拉丁語:Beatus Urbanus PP. II;英語:Pope Urban II;1042年—1099年7月29日),又譯烏爾巴諾二世,原名為拉热里的奧圖(Odo of Lagery)。於法國馬恩河畔沙蒂永出生,家族是1088年3月12日至1099年7月29日岀任教宗...
    15 KB (1,792 words) - 22:31, 18 May 2025
  • 囚禁,後來被封為聖人。承認或沒有撤銷雷定五頒布的教宗辭職教令,就這樣確立了教宗辭職的合法性。 額我略十(1406年至1415年)為了結束天主教會大分裂而自行辭職。他在位的時期並立了三位教宗,包括羅馬教宗額我略十、亞維農教廷的對立教宗本篤十三和比薩的對立教宗若望...
    21 KB (1,997 words) - 10:02, 23 April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