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里斯特利陨击坑(Priestley)是火星埃里达尼亚区的一座撞击坑,坐落于更大的霍尔丹陨击坑东南,其中心坐标位于南纬54.4度、西经229.4度处,直径41.9公里。该特征取名自英国牧师暨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1733年-1804年),1973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行星系统命名工作组批准接受.。...
2 KB (161 words) - 07:43, 16 May 2024
霍尔丹陨击坑(Haldane)是火星埃里达尼亚区的一座撞击坑,中心坐标位于南纬52.8度、西经230.7度处,直径约77公里。其名称取自英国生理学家暨遗传学家约翰·伯顿·桑德森·霍尔丹(1892年-1964年),1973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较小的普里斯特利陨击坑就位于霍尔丹陨击坑的东南。...
2 KB (149 words) - 07:32, 16 May 2024
施密特陨击坑(Schmidt)是火星南海区的一座撞击坑,中心坐标位于南纬72.07度、东经282.1度处,直径201.35公里,其名称取自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朱利叶斯·施密特(1825年-1884年)和前苏联地球物理学家奥托·尤利耶维奇·施密特(1891年-1956年),1973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行星系统命名工作组批准接受。...
2 KB (193 words) - 07:45, 16 May 2024
勇气号和机遇号探访过的火星表面特征列表 (section 撞击坑)
坑和子午线高原着陆点的各种表面特征。 阿波罗1号丘陵 格里森山 哥伦比亚丘陵 赫斯本德山 麦考尔山 邦纳维尔撞击坑 古瑟夫撞击坑 锡拉陨击坑 阿迪朗达克岩石 本垒岩 汉弗莱 金壶岩 赖里了望台 沉睡谷 阿尔戈陨击坑 小猎犬陨击坑 博波卢陨击坑 康塞普西翁陨击坑 鹰撞击坑 艾玛迪安撞击坑 奋斗撞击坑...
4 KB (331 words) - 23:13, 12 April 2024
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拍摄的开普勒陨击坑中的尘暴痕迹。 火星轨道器相机公共目标计划下,火星全球探勘者号拍摄到的巨大尘暴形成的大小痕迹图案。 高分辨率成像科学设备在挪亚区拍摄到的罗素陨击坑中尘卷风的变化,点击图片可查看3个月内尘暴痕迹的改变。 高分辨率成像科学设备显示的米兰科维奇陨击坑中心区域。点击...
7 KB (768 words) - 04:50, 22 June 2022
鲍勃试图开走一辆废弃汽车逃生,但被变异人首领“木星爸爸”制服。 鲍比被布伦达找到。道格从通往高速公路的方向返回,他只发现一个堆满废弃车辆和物品的巨大陨坑。当木星爸爸追击他们时,鲍比向道格和琳恩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此时,变异人“冥王星”和“蜥蜴”潜入拖车,强暴了留在车内照看凯瑟琳的布伦达。他们将鲍勃活活...
7 KB (1,041 words) - 10:40, 11 April 2025
是由国际天文联合会命名,本列表只包括已被该组织正式认定的陨石坑。 月球陨石坑列出在下表中,有关它们关联的卫星坑详细信息,请查看主陨坑描述页。 按拉丁字母順序排列: 山脉列表 月球山脉高度列表 阿波罗任务类型列表 月面学 月球瞬变现象 格罗特胡森城 L. E. Andersson and Ewen A...
60 KB (1,233 words) - 21:30, 24 March 2025
支撐的岩漿庫頂,岩漿庫頂塌陷造成。許多主要撞擊坑都可見到此種特徵,例如貝基特撞擊坑、紀伯倫撞擊坑、萊蒙托夫撞擊坑等。 水星表面有兩種在地質性質上完全不同的平原: 撞擊坑間平原(Inter-crater plains)是水星地表可見最古老區域,早於重隕擊區(heavily cratered...
19 KB (2,556 words) - 10:50, 16 November 2022
2013年3月17日,一個物體撞击在雨海表面,產生視星等为4级的爆炸閃光,形成的陨坑可能宽约20米。这是美国航空航天局月球撞击团队自2005年开始监测以来,记录到的最明亮的撞击。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降落在直径6公里的”拉普拉斯 F“陨坑以南约40公里处的雨海北部,月面坐标为 北纬44.1260°、西经19...
17 KB (1,893 words) - 11:07, 22 November 2024
坑,在平原区、陶玛西亚堑沟群和南部区等部分区域密布着小陨坑群。阿俄尼亚高地西北与伊卡里亚堑沟群内的塞壬高地接壤,该高地包含了克拉里塔斯和科剌奇斯堑沟群;北面是沃里戈峡谷群;东侧邻近阿耳古瑞平原;而它的南面则分布着安古斯蒂凹地群、南极断崖群和南极高原。 该地区由包括阿俄尼亚、伊卡里亚、帕尔瓦和博斯普...
21 KB (2,166 words) - 06:57, 9 December 2023
坑和22公尺的鷹撞擊坑。 機會號於2008年8月離開維多利亞撞擊坑,前進3.2公里後到了2009年3月7日(第1820太陽日),奮鬥撞擊坑的環首度進入機會號攝影機的視野。機會號的攝影機中也可以看到當時距離38公里的直徑7公里的亚祖陨击坑。當時機會號距離奮鬥撞擊坑...
14 KB (1,302 words) - 06:42, 5 July 2025
坑最初应呈碗状。因此,今天看上去很浅平的陨坑内可能填满了沉积物。2005年,罗德里格斯和其他人发表的研究表明,火星的地下含有大量可能注满水或冰的古陨坑。 火星全球探勘者号显示的掩埋于另一时代,现因侵蚀而暴露出来的陨石坑。这是火星地下可能分布有很多被掩埋陨石坑的证据。...
25 KB (3,158 words) - 21:49, 29 January 2023
示巴高地 (category 伊斯墨纽斯湖区)
陨击坑中的沙丘。 HiWish计划下高分辨率成像科学设备显示的沙丘和陨石坑,有些沙丘为新月形沙丘。 火星轨道器相机公共目标计划下火星全球探勘者号拍摄的大瑟提斯区被侵蚀的桌山,要步行穿越这一特征是很困难的。 HiWish计划下高分辨率成像科学设备拍摄的陨石坑沉积物特写照片,显示了撞击陨石坑和塌陷形成的深坑。...
19 KB (2,686 words) - 06:26, 23 June 2025
陨击坑内的层状丘。 HiWish计划下高分辨率成像科学设备所拍摄的丹尼尔森陨击坑内岩层和深色尘埃的近距离彩照。 HiWish计划下高分辨率成像科学设备显示的丹尼尔森陨击坑地表上岩层和深色尘埃的彩色近景图,在图中可看到巨石。 iWish计划下高分辨率成像科学设备显示的丹尼尔森陨击坑底部岩层近景,在图像中可以看到一些断层。...
116 KB (15,393 words) - 11:06, 12 January 2024
陨坑去观察它抛弃的热护盾,并前往维多利亚陨坑。勇气号则试图登上哥伦比亚山顶。 由于两架火星车均工作正常,NASA又提出到2006年9月的持续18个月的延伸任务。机遇号前往“风化地带”,勇气号开始攀登“赫斯本德山”。2005年8月21日,勇气号到达赫斯本德山顶,本旅程共计581火星日,行驶了4...
23 KB (3,957 words) - 17:57, 4 July 2025
坑。 土卫六上许多陨坑或可能的陨坑都普遍显示出已受侵蚀并发生改变的迹象,尽管土卫六上一些陨坑的坑壁比太阳系所有其他地方的更厚实,但大多数大型陨坑的边缘都有裂口或不完整。与其他大型冰卫星不同,土卫六缺乏因冰壳黏性松驰潜变成变余结构的证据,大部分陨坑内都没有中央峰,坑...
138 KB (14,946 words) - 08:18, 25 November 2024
开普勒大陨击坑以北,埃里达尼亚区一座撞击坑内的冲沟。此外,右边的一处舌状特征,可能是残存的古冰川的遗迹。该图片为火星全球探勘者号根据火星轨道器相机公共目标计划所拍摄。 火星全球探勘者号所看到的巨大尘暴形成的大小轨迹图案。 牛顿撞击坑以西(南纬41.3047度,东经192.89度)一座撞击坑...
7 KB (904 words) - 09:58, 12 January 2022
勇气号火星探测器 (category 埃俄利斯区)
坑。该陨坑直径约200米(220码),坑底位于地表以下约10米(11码)。喷气推进实验室认为,将漫游车驶入陨石坑并非明智之举,因为在里面没有看到任何感兴趣的目标。勇气号沿南侧边缘行驶,继续朝西南方驶向哥伦比亚丘陵。 勇气号在第105个火星日抵达密苏拉陨击坑(Missoula),该陨坑...
100 KB (12,141 words) - 03:36, 16 April 2025
则是发现于戈耳贡混沌以及靠近大型的哥白尼和牛顿陨击坑附近的陨坑中。 火星轨道器相机公共目标计划下火星全球探勘者号拍摄的于牛顿陨击坑以西一座陨坑北壁上的一组冲沟(南纬41.3047度,东经192.89度)。 高分辨率成像科学设备显示的亚特兰提斯混沌,点击图片可查看覆盖层和可能的冲沟,这两幅图像为原始图像中的不同部分,各有不同的尺度。...
64 KB (8,433 words) - 10:56, 30 September 2024
在16世纪,受到哥白尼启发的一些作家,如托马斯·迪格斯、焦尔达诺·布鲁诺和威廉·吉尔伯特,主张宇宙是无限延伸的,甚至是无穷的,其他恒星则是遥远的太阳。这一观点与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恒星固定在天球之上”的宇宙模型形成鲜明对比。虽然哥白尼本人(以及最初的开普勒)并不支持这种无限宇宙的设想,但在1610...
32 KB (4,333 words) - 18:04, 20 July 2025
海盜號拍攝的从歐克西亞沼區邁亞谷流出的水流侵蚀出的水滴狀島嶼,這些島嶼形成于卢德陨击坑、博克陨击坑和戈尔德陨击坑产生时的噴出物。 照片中可見沖刷模式是水流從左側的邁亞谷流出。图像拍摄于月沼區。 在這幅海盜號拍攝于月沼區的图像中,可看到大量水流造成的侵蝕,使德羅摩爾撞擊坑周圍的撞擊噴發物形成現在的形態。...
64 KB (8,720 words) - 06:35, 20 September 2023
火星南北半球之間的分界(Martian dichotomy)是火星最明顯的地理特徵,該分界線是崎嶇的南半球隕擊高原和平坦的北半球盆地分界線。兩個半球間的高程差約 1 至 3 公里。而火星地殼平均厚度是 45 公里;而南半球地殼厚度約 58 公里,北半球則是 32 公里。...
10 KB (1,483 words) - 22:04, 26 August 2023
崩坏:星穹铁道角色列表 (section 貝洛伯格(雅利洛-Ⅵ))
隕劍互動會有特殊反應。 瓦爾特·楊 配音:彭博(汉语)、细谷佳正(日语)、科里·兰迪斯(Corey Landis)(英语)、漢藎(朝鲜语:한신 (성우))(韓語) 命途及元素:虛無-虛數 在《崩壞3rd》故事中,在与虛空萬藏的一次探险中,两人潜入一艘宇宙飞船。瓦尔特...
106 KB (15,628 words) - 21:06, 28 June 2025
2021). 火星沙丘涟漪(2020年8月12日)。 哥白尼陨击坑-橄榄石沙丘地形。 火星北半球春季的沙丘。 火星霜冻沙丘 (2021年3月22日)。 由二氧化碳霜冻突出显示的多边形图案。 尘埃沉积-横向风成脊(TAR)-叙利亚高原。 火星上位于奥林帕斯山和水手谷之间的沙尘塔。 扇贝地貌(2021年3月22日)。...
74 KB (6,743 words) - 21:43, 24 July 2022
Lingula)和普罗米修斯舌状地(Promethei Lingula),這兩個區域由以下數個峽谷分隔:普罗米修斯深谷、乌尔蒂马峡谷、南極峽谷和南極槽溝。理論上認為這些峽谷是因為下降風(katabatic wind)造成。南極高原內最大的撞擊坑是麥克默多撞擊坑。 火星南極冰帽的季節性結霜和溶霜產生了類似蜘蛛的放射狀渠道,而這些渠道因為太陽光照射造成其深度約...
10 KB (997 words) - 10:17, 13 April 2025
仄费里亚、埃俄利斯、埃塞俄比亚 (Zephyria, Aeolis, Aethiopis) 欣德地(Hind Land)= 利比亚 (Libya) 普羅克特的命名法常遭批評,因為他選的多是英國的天文學家,也因為一些名字不只使用一次。尤其道斯就出現不下六次:道斯洋(Dawes Ocean),道斯陆(Dawes...
35 KB (3,579 words) - 17:57, 4 July 2025
人类若要殖民火星,就要建立一个有自立能力的永久基地。罗伯特·祖布林(Robert Zubrin)的直击火星(Mars Direct),是有关计划中最为著名的一个。 而吉姆·麦克莱恩(Jim McLane)和巴斯·朗斯多普(Bas Lansdorp)则提出了另一个计划,不过计划参与者无法返回地球。 火星学会(Mars...
31 KB (3,829 words) - 09:22, 4 May 2025
利沙漠相当。 奥林匹亚沙丘群位于非正式命名的北极盆地(Borealis basin)内,该盆地是火星北部低地三座地形盆地中最大的一座。奥林匹亚沙丘群的平均海拔约低于基准面(火星“海”平面)4250米,其位于北纬81.63度、东经169.65度处的地理中心附近坐落了直径19公里的霍胡特拉陨击坑(Jojutla...
13 KB (1,913 words) - 20:57, 12 January 2023
火星水文 (section 赫斯珀里亚纪到亚马逊纪年代(约38亿年前至现今))
化铁量非常小,虽然它们无处不在,而且在光谱上占主导地位。然而,在最近的地质史中,含水层可能驱动了持续但高度局部化的地表水,就如莫哈韦陨击坑所显示的地貌。此外,拉法耶特(Lafayette)火星陨石显示了最近6.5亿年前水蚀变的证据。 2020年,科学家们报告说,当前火星从水中失去氢原子的主要原因是...
249 KB (27,432 words) - 16:57, 18 May 2025
高分辨率成像科学设备所显示的恒河桌山,位于火星科普剌塔斯区。 高分辨率成像科学设备显示的卡普里桌山,点击图像可查看岩垛和岩层,卡普里桌山位于火星科普剌塔斯区。 背景相机显示的伊斯墨诺斯湖区的桌山,有数处已被冰川侵蚀。 Descriptor Terms (Feature...
2 KB (177 words) - 18:50, 2 July 2022
斯科里亚尔陨击坑上方的区域。 极北沙丘群以其所形成的新月形和线形沙丘而闻名,尽管它们之间看似并不相容,对这些类型的沙丘之所以能在极北沙丘群和火星其他地方共存的原因一直在研究中。在极北沙丘群发现的另一种构造类型是雅丹地貌。 虽然火星北极周围的沙丘并没有移动的迹象,但阿瓦洛斯...
12 KB (1,392 words) - 21:59, 22 January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