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数,假定逻辑是经典逻辑。反或来说,对于所有布尔代数A,有(经典)句子逻辑的一个理论T使得T的林登鲍姆-塔斯基代数同构于A。换句话说,所有布尔代数都是(不別同构之異)林登鲍姆-塔斯基代数。 在直觉逻辑的情况下,林登鲍姆-塔斯基代数是海廷代数。 有时简称为林登鲍姆代数,这个构造得名于阿道夫·林登鲍姆...
1 KB (234 words) - 00:07, 21 January 2020
Mazurkiewicz)和塔德乌什·柯塔宾斯基教授的课程,并成为唯一一位能够从莱斯涅夫斯基手下毕业的博士。然而塔斯基和莱斯涅夫斯基的关系很快变得冷淡。在私底下莱斯涅夫斯基有时用一些反犹太主义的词来形容塔斯基。不过塔斯基一直热情称赞Kotarbiński。 1923年阿尔弗雷德·泰特尔鲍姆...
14 KB (1,965 words) - 11:46, 22 June 2025
并且P是交连续性的,就是说交运算 ( x ∧ {\displaystyle \wedge } - )对于所有P中的x是斯科特连续性的。 完全海廷代数引发自带有无限析取的(直觉)逻辑的林登鲍姆-塔斯基代数。 P. T. Johnstone, Stone Spaces, Cambridge Studies in Advanced...
2 KB (329 words) - 23:56, 20 January 2020
A_{c}} 指示开集A的补。不是所有完全海廷代数都有这种形式。这些问题在无点拓扑学中研究,这里完全海廷代数也叫做frame或locale。 命题直觉主义逻辑的林登鲍姆-塔斯基代数是海廷代数。它被定义为所有命题逻辑公式的集合,并通过逻辑蕴涵来排序:对于任何两个公式F和G我们有 F ≤ G {\displaystyle...
12 KB (1,827 words) - 07:12, 27 October 2022
在數理邏輯中,林登鮑姆引理,得名於阿道夫•林登鮑姆(英语:Adolf Lindenbaum),聲稱一階邏輯的任意一致理論都能被拓展成完備的一致理論。 此引理是邏輯代數中超濾子引理的特殊狀況,適用於一個理論的林登鮑姆代數。 林登鮑姆並沒有發表這個引理;最初是由阿爾弗雷德·塔斯基將這個引理歸功於他的。...
2 KB (187 words) - 10:14, 8 May 2023
复杂度类P对NP问题(理论信息学:计算复杂度) 霍奇猜想(代数几何) 黎曼猜想(素数) 楊-米爾斯存在性與質量間隙(量子场论) 納維-斯托克斯存在性與光滑性(计算流体力学) 贝赫和斯维讷通-戴尔猜想(代数) 哥德巴赫猜想 华林问题中的 g ( k ) {\displaystyle g(k)}...
9 KB (840 words) - 08:19, 20 January 2025
和 Thoralf Skolem 是遵循代數傳統的邏輯學家。塔斯基是現代數理邏輯主要分支之一的集合論上的模型論的創立者,他在 1940 年的论文中重新阐述了 Schröder 的关系代数并简化了它的公理。这个论文可以被认为是现代抽象代数逻辑的起点。 代数逻辑可以证明开始于莱布尼兹在 1680 年代写的许多备忘录中,直到...
5 KB (747 words) - 15:50, 17 February 2021
卡尔是长期的艺术赞助人,他委托奥古斯特·罗丹创作艺术作品,并资助了维也纳的分离派展览馆。古斯塔夫·克林姆为维特根斯坦的姐姐创作婚礼肖像,约翰内斯·勃拉姆斯、马勒等音乐家也是这个家庭的常客。 不过,路德维希偏好精确和纪律性,从未认同当代古典音乐。他在1930年的信中写道: 音乐在勃拉姆斯的陪伴下戛然而止,甚至在勃拉姆斯的音乐中,我也开始听见机械的噪音。...
185 KB (23,952 words) - 12:38, 17 July 2025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 FRS FRSE(英語:James Clerk Maxwell;1831年6月13日—1879年11月5日),英国物理学家。其最大功绩是提出了将电、磁、光统归为电磁场现象的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在电磁学领域的功绩实现了物理学自艾萨克·牛顿后的第二次统一。...
59 KB (6,447 words) - 15:57, 16 July 2025
斯勞大學學習到的矩陣概念轉述。 矩陣在那個時代很少被物理學家用到,而常被納入純數學範疇內。古斯塔夫·米曾於1912年在一篇電動力學的論文中用過矩陣,玻恩本人則在1921年的一篇關於晶格理論的論文中用過矩陣。不過除了少數的例外,矩陣代數...
76 KB (8,920 words) - 15:58, 13 July 2025
丘成桐 (category 古根海姆学者)
情形的凯勒-爱因斯坦度量存在性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猜想了它与代数几何中几何不变量理论意义下的稳定性的关系。这激发了 Donaldson 关于数量曲率与稳定性等一系列的重要工作。 丘成桐与郑绍远合作证明实与複的 Monge-Ampère 方程解的存在性,并证明高維閔科夫斯基問題,拟凸域的凯勒-爱因斯坦度量存在性问题。...
33 KB (3,834 words) - 15:59, 2 July 2025
Waltershausen)在高斯的葬礼上致悼词。 高斯在其1799年的博士论文中清晰地阐明了複數的概念和应用,并且严格证明了代数基本定理,该定理指出任何一个一元复系数多项式方程都至少有一个复数根,在此之前,包括让·勒朗·达朗贝尔在内的数学家作出了对此定理错误的证明,高斯的论文也包含对达朗贝尔证明的指正。 从高斯...
64 KB (7,346 words) - 06:50, 25 June 2025
塔哥尼亚,他看见次级而上的分布着圆石与海贝平原,它们其实是被抬高的海滩。在经历了智利的地震后,他发现贻贝的床基高高地搁浅在潮汐之上,这显示陆地已经被抬高了。在安第斯山脉的高处,他发现化石树矗立在一片沙滩上,周围分布着海贝片。在小獵犬號勘探了科科斯(基林)群岛后,他推论这些珊瑚环岛,是形成在下沉的火山之上的。...
86 KB (11,371 words) - 00:09, 30 June 2025
《让历史来审判——论斯大林和斯大林主义》. 2005. ISBN 7-5060-2166-8. 亨利·佩林,德·安·沃尔科戈诺夫,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 《二战三巨头》. 2003. ISBN 7-8017-3212-X. 鲍里斯·瓦季莫维奇·索科洛夫. 《二战秘密档案》. 2005. ISBN 7-5043-4585-7...
120 KB (15,734 words) - 22:00, 20 July 2025
杨振宁 (category 鲍尔科学成就奖获得者)
斯特分别于1967年与1972年创建了量子楊-巴克斯特方程(简称QYBE)以来,量子可积模型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弗拉基米爾·德林費爾德所建立的杨代数和量子群理论对物理中的量子完全可积模型的对称性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数学工具。经过系统的发展,已经证明杨-巴克斯...
163 KB (20,142 words) - 13:32, 12 July 2025
維也納 (category 使用的姊妹项目链接带有隐藏维基数据的页面)
多德勒尔(1896年9月5日-1966年12月23日) 小说家 斯蒂芬·茨威格(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作家 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1936年10月13日-2018年6月28日),奥地利儿童文学作家,1984年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奖得主 古斯塔夫·克林姆(1862年7月14日-1918年2月6日)...
75 KB (9,106 words) - 01:06, 15 June 2025
陈省身 (category 陈-西蒙斯理论)
积分几何的运动公式,其超曲面的情形系同严志达合作。 复流形上实超曲面的陈·莫泽理论,是多复变函数论的一项基本工作。 极小曲面和调和映射的工作。 陈-西蒙斯微分式是量子力学反常现象的基本工具。陈的学生詹姆斯·西蒙斯后来创立了对冲基金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陈省身获得了许多科学荣誉。 1948年,獲美國National...
29 KB (2,966 words) - 14:16, 8 July 2025
迈克尔·阿蒂亚 (category 汉普斯特德人)
,英国黎巴嫩裔数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几何,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阿蒂亚的早期工作主要集中在代数几何领域。受亚历山大·格罗滕迪克影响,他与弗里德里希·希策布鲁赫一起创立了拓扑K-理论,在代数拓扑中的一个重要的工具,非正式地讲,就是空间可以被扭曲。这是第一个重要的广义上同调理论。他最为著名的...
12 KB (958 words) - 12:49, 1 April 2025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 (category 包含FAST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斯等人。這一時期的萊布尼茨特別研究數學,而發明了微積分。 1672及1673年,Boineburg和Johann Philipp卻相繼過世,迫使萊布尼茨最後於1676年離開巴黎而轉任職服務於漢諾威的恩斯特·奧古斯特公爵。於上任時,順道於海牙拜訪斯...
29 KB (4,286 words) - 07:22, 13 June 2025
伯特兰·罗素 (category 彭林代德赖斯人)
开宣布它们的目的不能发展成世界大战,而我们号召它们,因此在解决它们之间的任何争执应该用和平手段”。除了爱因斯坦在临终前數天签了字外,汤川秀树和萊納斯·鮑林等多位科学家也都在宣言上签字。 1952年罗素再度离婚,和一名美国的英语教授伊迪丝·芬奇(英语:Edith Finch...
38 KB (3,907 words) - 01:28, 3 July 2025
亨利·龐加萊 (category 西尔维斯特奖章获得者)
一个发现混沌确定系统的人並为现代的混沌理论打下了基础。庞加莱比爱因斯坦的工作更早一步,并起草了一个狭义相对论的简略版。庞加莱群以他命名,他也是公认的代数拓扑创始人之一。 庞加莱生于1854年4月29日在法国南锡的 Cité Ducale 附近的一个有影响力的家庭。其父里昂·庞加莱(1828-1892...
25 KB (3,519 words) - 17:52, 20 May 2025
耶稣 (redirect from 伊伊穌斯合利爾斯托斯)
斯,但認同耶穌為「基督」這一點大概是基督徒後加,「復活」這一段則是引述,非描述。 而在20章中,「耶稣,人称基督,其兄名为詹姆斯」,史学界一般认为是約瑟夫斯对基督教最可信的记录。 羅馬帝國比提尼亚行省在公元112年時的總督小普林...
92 KB (12,472 words) - 21:00, 13 July 2025
羅傑·彭罗斯爵士,功绩勋章(英国),英国皇家学会(英語:Sir Roger Penrose,1931年8月8日—),英國數學家,數學物理學家,科学哲学家與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他是牛津大學的劳斯·鲍尔數學名譽教授(英语:Rouse Ball Professor of...
32 KB (3,587 words) - 14:14, 5 July 2025
法国 (category 含有內容需登入查看的頁面)
林登戰役,第二次反法同盟失利。1801年2月9日,法奧雙方簽訂《呂內維爾條約》;1802年3月25日,法國與英國簽訂《亞眠和約》,法國大革命戰爭結束。 1804年,拿破崙加冕為帝。1805年,拿破崙先在烏爾姆戰役殲滅奧軍大部,再在奧斯...
297 KB (30,995 words) - 10:26, 17 July 2025
威廉·瓦伦斯·道格拉斯·霍奇(英語:Sir William Vallance Douglas Hodge)(1903年6月17日—1975年7月7日),简写W·V·D·霍奇,是一位英国几何学家,皇家学会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代数几何与微分几何之间的联系,此后这一领域称为霍奇理论以及凯勒流形。他也是由美...
3 KB (168 words) - 21:15, 23 February 2025
Matriculation)。他在学校学习了古代历史、法语、希腊语、拉丁语、地理、代数和三角学,各科成绩都很优异,但却总因为相貌和体弱多病被欺负。1910年7月母亲去世后,父亲就很快又再婚了。戈登·柴尔德与父亲的关系很紧张,特别是在母亲去世后,在宗教和政治上也存在分歧:他父亲是虔诚的基督...
97 KB (14,115 words) - 11:02, 22 June 2025
叶菲姆·伊萨科维奇·泽尔曼诺夫(俄語:Ефи́м Исаа́кович Зе́льманов,羅馬化:Efim Isaakovich Zelmanov,1955年09月7日—),俄罗斯数学家。主要工作涉及非结合代数、群论,并解决了伯恩赛德猜想。1994年,获得菲尔兹奖。 1955年,出生于哈巴罗夫斯...
2 KB (121 words) - 23:12, 8 May 2025
王兵開局 (category 含有內容需登入查看的頁面)
ISBN 978-0-671-21483-8. 含有內容需登入查看的頁面 (link) Seirawan, Yasser. Winning Chess Brilliancies. Microsoft Press. 2003. ISBN 978-1857443479. 維基教科書中的相關電子教程:1. e4 de Firmian...
4 KB (568 words) - 12:37, 8 May 2022
特德·達凡,84歲,美國鄉村音樂家。 溫妮弗萊德·德林克沃特,83歲,蘇格蘭飛行員和飛機工程師。 福雷斯特·波格,84歲,二戰期間美國陸軍歷史學家。 馬喬裡·肖斯塔克,51歲,美國人類學家 沃爾夫拉姆·馮·索登,88歲,德國亞述學家。 弗拉基米爾·葉羅欣,66歲,俄羅斯足球運動員。...
69 KB (5,964 words) - 12:50, 29 April 2024
弗朗齐歇克·阿明斯基(Franciszek Armiński,1789-1848),波蘭天文學家。 Armstrong 阿姆斯特朗 4.21公里 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1930- ),美國登月太空人,首位踏足月球之人。 Arnold 阿诺尔德 93.13公里 克里斯多夫·阿诺尔德(Christoph...
46 KB (0 words) - 00:24, 21 November 2023
萧荫堂 (category 包含FAST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萧荫堂(1943年5月6日—),美籍华裔数学家,哈佛大学讲座教授,原哈佛大学数学系主任。其研究领域包括複分析、複几何、代数几何、微分几何等。 萧荫堂出生于广州,1949年至1960年分別在澳門和香港培正中學就讀,1963年获香港大学学士学位。此后赴美国留学,1964年获明尼苏达大学硕士学位,1966...
3 KB (222 words) - 10:59, 27 August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