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軍種太空司令部(法語:Commandement interarmées de l'espace)是法國軍隊在2010年成立的一個跨軍種組織(法语:Organisme interarmées),由法軍總參謀部(法语:Chef d'État-Major des armées (France))指揮。其職責包括制定及執行法國的太空軍事政策。...
3 KB (169 words) - 16:04, 31 July 2023
陽明交通大學光復校區,該機構負責研擬與執行國家太空科技計畫、研發太空科技技轉與加值應用、促進太空科技國際合作交流、進行國際太空法制研究、辦理國家發射場域選址與營運等業務、辦理發射載具與太空載具登錄及發射載具發射許可的審查業務、培育太空科技人才及推廣太空科學普及教育等;並負責維運與管理國科會位於屏東...
19 KB (1,746 words) - 07:02, 3 July 2025
是美國空軍部下屬的一個獨立部隊,其主要職責是為美國在外太空執行軍事任務。它是自1947年美國空軍獨立以來成立的第六個軍事部門和第一個新出現的部隊軍種,也是國防部三大軍事部門之一下屬的一個部門。 太空軍由空軍部直接領導,向國防部長報告,由總統任命並獲得參議院授權,太空軍軍種主官是太空作戰部長,負責對太空軍各部門進行監督。...
37 KB (3,077 words) - 14:51, 5 July 2025
軍種「法國空軍」(Armée de l'Air)。 2019年7月,法國總統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宣佈:空軍將改名為「空天軍」,而原跨軍種太空司令部將成為空天軍的新司令部。「法國空天軍」這個名稱由國防部長弗洛朗斯·帕爾麗在2020年7月24日對外公佈,並於同年9月11日生效。 因應冷戰結束而法國空軍將原先四個空域縮減為三個:...
25 KB (1,048 words) - 15:19, 13 June 2025
太空计划及進行航空科學和太空科學研究。 1958年7月29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签署《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法案》创立NASA,1958年10月開始運作,取代前身美國國家航空諮詢委員會(NACA)。自此,NASA負責管理阿波羅登月計劃、太空實驗室和航天飞机等美國太空...
42 KB (4,103 words) - 14:46, 5 July 2025
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法語:Centre National d'Études Spatiales,縮寫:CNES)是隸屬於法國政府的太空研究組織,受国防与退伍军人事务部監督,组织类型为公立工商业机构。成立於1961年,總部位於巴黎,主要發射基地為圭亞那太空中心。...
5 KB (535 words) - 08:54, 28 December 2024
加拿大太空局(英语:Canadian Space Agency,CSA,法语:Agence spatiale canadienne,ASC)是加拿大的國家航天局,於1990 年根據《加拿大航天局法案》(Canadian Space Agency Act)成立。 該機構對創新、科學暨經濟發展部長(Minister...
7 KB (819 words) - 17:52, 11 April 2025
德國航空太空中心(德語: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 e.V.,縮寫:DLR),又译德国宇航院,是德國的國家級航天、能源與交通運輸研究機構,總部設在科隆,並且設有多座分支機構。德國航空太空中心和許多國內或者國際的單位合作從事廣泛的研究,主要任務...
4 KB (300 words) - 07:38, 6 January 2025
印度太空研究組織(英語: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sation,縮寫:ISRO,印地語:भारतीय अन्तरिक्ष अनुसंधान संगठन,缩写:इसरो)是印度的國家航天機構,創建於1972年,總部位於印度班加羅爾,僱傭約2萬名員工,主要從事與航天和太空...
7 KB (774 words) - 02:58, 11 June 2025
太空飛行載具如运载火箭、太空梭等發射到太空中,像天然衛星一樣環繞地球或其它行星运行。 太空探索是指以物理手段探索地球以外物体以及探索太空时涉及到的任何技术, 科学政策。人类历史上最著名并最有影响力的一次太空探索是在冷战美苏太空竞赛期间第一个人类成功踏上月球。 太空...
21 KB (2,812 words) - 07:31, 25 June 2025
ESA目前共有19个成员国:奥地利、比利时、捷克、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羅馬尼亞以及英国;另外,加拿大是ESA的準成員國(Associate Member)。法国是其主要贡献者(参见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ESA並非隸屬欧盟的機構。歐盟轄下另有歐盟衛星中心(European...
18 KB (1,126 words) - 06:38, 4 July 2025
義大利太空總署(義大利語:Agenzia Spaziale Italiana,縮寫:ASI)是義大利政府於1988年為了對太空探索的資金運用、管理和協調而成立的太空機構。義大利太空總署是義大利教育大學研究部(義大利語:Ministero dell'Istruzione, dell'Università...
6 KB (529 words) - 01:53, 12 May 2025
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 (category 国家太空中心)
【成功專欄】趙怡欽講座教授:成大跨領域團隊試射兩節式試驗型混合火箭 完成部分飛行任務與酬載試驗. 國立成功大學. [2023-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2) (中文(臺灣)). 「淡江一型」於屏東旭海首度試射順利 驗證科研火箭研製能力. 國家太空中心. 2023-06-05 [2023-10-07]...
14 KB (1,558 words) - 19:17, 30 May 2025
载人航天是指由太空人执行的太空探索,可以由单人或多人执行,惟均需使用载人航天器进行。目前为止只有苏联及其继承国俄罗斯、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国家有能力独立完成载人航天。 历史上首次载人航天任务是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的东方1号,苏联太空人尤里·加加林在环绕地球轨道一周后安全返回地球。5月5...
33 KB (4,059 words) - 01:22, 7 April 2025
太空科學與载人航天計畫,同時繼承前蘇聯的太空計畫。 最早前身為1992年成立的俄羅斯太空局(Российское космическое агентство;縮寫:RKA、RSA、RFSA、ФКА ),之後曾更名為俄羅斯航空暨太空局(Российское авиационно-космическое...
7 KB (684 words) - 07:25, 14 March 2025
全和環境變化。該計劃並在2009年12月的全球空間技術論壇上得到推動。在阿布扎比建立了地球觀測空間中心。 2014年,成立了阿聯酋太空總署。 2015年,它與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以及英國航天局建立了夥伴關係。 Call for pan-Arab space agenc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KB (325 words) - 13:30, 9 February 2023
馬來西亞太空總署(馬來語:Agensi Angkasa Malaysia),簡稱MYSA,是馬來西亞的國家太空機構。2019年2月20日,馬來西亞內閣通過了通過將馬來西亞遙感局(MRSA)和國家太空局(ANGKASA)合併來建立MYSA的提案。 在2019年3月,馬來西亞能源、科學、技術、環境及氣...
6 KB (526 words) - 11:13, 1 January 2025
菲律賓太空局(Philippine Space Agency,簡稱PhilSA)是菲律賓的國家太空機構。 根據菲律賓太空法(共和國法案編號11363),菲律賓太空局於2019年8月8日由總統羅德里戈·杜特爾特簽署成立,旨在管理和運營分散的菲律賓政府太空計劃,原本由菲律賓科技部(Department...
22 KB (2,244 words) - 15:59, 24 November 2024
太空竞赛(英語:Space Race、俄語:Космическая гонка)发生于二十世纪(1955年-1975年),是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冷战对手为了争夺航天实力的最高地位而展开的竞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两国的太空竞赛就以导弹为主的核軍備競賽拉开了帷幕,德国火箭(英语:Aggregate (rocket...
108 KB (14,353 words) - 13:45, 3 July 2025
南非國家航天局 (section SANSA太空天氣中心)
太空相关的活动和研究合作,致力于通过人力资本推进科学工程发展,支持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并在国家政府框架内支持创造有利于太空技术工业发展的环境。SANSA成立于2010年12月9日,根据2008年的《国家航天局法案》设立。 SANSA成立於2010年12月9日,依據2008年《國家太空機構法案》設立。...
8 KB (718 words) - 15:57, 8 July 2024
阿里郎7号(朝鲜语:아리랑 7호)(预定2021年发射) 运载火箭:KSLV-I、KSLV-II 探空火箭:KSR-1、KSR-2、KSR-3 以下列表记录了大韩民国现代太空事业的各次运载火箭的发射情况。发射任务的最终目标高度凡高于地球海平面100公里的卡门线均被收录,未收录探空火箭的亚轨道任务。...
14 KB (850 words) - 10:29, 15 August 2024
印度尼西亚国家航空太空研究所(印尼語:Lembaga Penerbangan dan Antariksa Nasional,简称LAPAN)是印度尼西亚的国家太空机构,成立于1963年11月27日,由前总统蘇卡諾在设立了一个非正式的太空机构组织一年后正式下令成立。LAPAN负责长期计划的民用和军用航空太空...
2 KB (197 words) - 06:50, 18 August 2021
學研究所(ISAS)、獨立行政法人航空宇宙技術研究所(NAL)、宇宙開發事業團(NASDA)合併而成。總部位於東京都調布市,並在鹿兒島縣的種子島設有太空中心。 2003年10月1日,文部科學省宇宙科学研究所(ISAS)、航空宇宙技術研究所(NAL)、宇宙開發事業团(NASDA)合并成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6 KB (662 words) - 14:54, 3 July 2025
中国新闻网. 2022-12-19 [2023-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7). 北韓稱成功研發衛星火箭引擎 看好自家太空發展. 自由時報. 2023-03-06 [2023-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7). 经历两次试射失败之后 朝鲜这次卫星发射为何成功了...
15 KB (780 words) - 15:55, 26 May 2025
,前苏联與俄羅斯獨立後頭兩年提供的国际无人与载人航天计划。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卫星一号,翌年1月31日,美国又发射探险者1号,苏美之间的太空竞赛由此展开。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苏美两个超级大国拥有发射人造卫星的能力。美国为了巩固其北约盟友制衡苏东联盟的能力,决定为其北约的加盟国家以...
12 KB (471 words) - 07:31, 25 June 2025
以下為各國參與太空任務的機構組織列表: 營運人造衛星的國家或地區 完成載人航天任務的國家或地區 自行完成探空任务的国家或地区 自行完成航天任務的國家或地區 完成太阳系星体探测任务的国家或地区 自行完成載人航天任務的國家或地區 國際太空站合作伙伴 以下列表列出因各种原因现时已被撤销、合并或更名的航天机构:...
32 KB (136 words) - 10:52, 7 June 2025
羅馬尼亞秘書處 歐洲太空總署(ESA)— 羅馬尼亞代表(1993年至今) EURISY — 成員(2000年加入) 聯合國區域太空科學與技術網絡(1997年) ESA:歐洲合作國家 — 2006年及PECS 2007–2011. 法國:與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CNES)的協議(2000年)—...
36 KB (4,303 words) - 01:52, 15 November 2024
来自哈军工。其后相继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机械工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 1999年經歷市場化效率改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成立,公司開始以生產太空裝備訂單為主。 2017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為国有独资有限公司,改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 钱学森(1956年-1960年)...
15 KB (1,008 words) - 11:23, 3 July 2025
亚太空间合作组织 (category 太空組織)
Office)2 丹麦国家太空研究所 愛沙尼亞空間辦公室(英语:Estonian Space Office)1 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2 法國跨軍種太空司令部 德國航空太空中心2 希臘航天局 匈牙利空間辦公室(英语:Hungarian Space Office)2 義大利太空總署 盧森堡航天局...
8 KB (915 words) - 00:34, 3 July 2025
奧地利太空總署,自2005年正式更名為航空航天局(德語:Agentur für Luft- und Raumfahrt),是一個旨在協調奧地利與太空探索相關活動的組織。該機構參與了包括國家計畫和透過歐洲太空總署(ESA)協調的跨國努力。 奧地利太空總署成立於1972年,總部位於維也納。1987年1...
6 KB (682 words) - 21:10, 9 August 2024
和社会效益。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總部座落在澳洲首都特區坎培拉市坎贝尔的澳洲戰爭紀念館旁。 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有逾6,600名员工,在澳大利亚、法国及墨西哥拥有逾50座研究站。 发明了原子吸收光谱法,开发了世界上第一种塑料钞票,发明了航空驱虫剂,基因粘贴技术,在澳大利亚推广了一系列有害生物控制制...
8 KB (888 words) - 02:44, 6 Jul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