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察(英語:InSight)是一颗用于研究火星行星内部结构的火星无人着陆探测器。着陆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洞察名字来自其全名「運用地震調查、測地學與熱傳導對火星內部進行探測」(Interior Exploration using Seismic Investigations, Geodesy...
    70 KB (6,280 words) - 13:31, 25 November 2024
  • 毅力(英語:Perseverance)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下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制造,用于火星2020任务中的火星车。该探测器已于美国东部时间2020年7月30日上午7:50(世界协调时11:50)发射,於美国加利福尼亚时间2021年2月18日下午3时55分成功登陆火星...
    45 KB (3,222 words) - 02:08, 21 March 2025
  • 机智(英語:Ingenuity),也称“小机灵”(Ginny,是一台火星无人直升机,是第一架“在另一个星球上进行动力控制飞行”的飞行。在火星2020任务中用来进行飞行技术验证,它可以提供目前轨道卫星或地面探测车和着陆无法提供的独特视角。为探测器或人类提供高清晰度图像和侦察,并使探测车能够进入难以到达的地形。...
    77 KB (3,750 words) - 12:03, 22 March 2025
  • 凤凰(英語:Phoenix)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2003年基于火星侦察兵计划而启动的火星探测项目,凤凰于2007年8月4日发射,在2008年5月25日成功在火星北极软着陆。这项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将一枚着陆送往火星的北极地区,对火星的极地环境进行探测,搜索适合火星上微生物生存的环境,并研究那里的水的历史。...
    44 KB (4,543 words) - 00:41, 7 December 2023
  • 火星探路者 (1997) 勇气 (2004) ↑ ↓祝融 (2021) 海盗(1976) → 海盗2 (1976)→ 航天主题 埃俄利斯区 火星成分 好奇 火星生物探测计划 火星探测 洞察火星探测器 火星生命 勇气和机遇探访过的火星表面特征 火星2020 毅力火星探测器 来自火星探测车任务的科学信息...
    100 KB (12,141 words) - 03:36, 16 April 2025
  • 。 雖然在古代,巴比倫尼亞人、古埃及人、古希臘人已經在觀察火星了,但直到17世紀望遠鏡發明後,人們才對火星有近一步的研究。 歷史上首次向火星發射的探測器為蘇聯的火星1A,但該探測器發射時未能達到地球軌道,任務失敗。 火星探測任務的失敗率非常高,將近有半數的探測器在開始執行主要探測任務前就失敗。...
    25 KB (1,909 words) - 02:31, 19 May 2024
  • 的飞行速度比现有任何一个飞行都要快些,这使得较它早两星期发射的姊妹船旅行者2永远都不会超越它。它的主要任务在1979年经过木星系统、1980年经过土星系统之后,结束于1980年11月20日。它也是第一个提供了木星、土星以及其卫星详细照片的探测器。2012年8月25日,“旅行者1...
    73 KB (6,095 words) - 00:17, 14 March 2025
  • 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为了对磁带记录作出调整,伽利略放弃了原本探测木卫一的计划。 伽利略带有一个探测器,该探测器的任务是冲入木星的大气,并在燃烧殆尽前,尽可能多的发回数据。这是个艰难的任务,与木星大气摩擦将产生高达华氏21000度的高温。在打开降落伞减速之后,探测器...
    14 KB (1,356 words) - 10:49, 15 October 2024
  • 火星奥德赛作为火星环绕任务,以及2004年登陆的勇气和机遇火星车。随后是2005年发射的火星侦察轨道及2007年发射的凤凰火星探测器。2012年发射的好奇火星车发现了火星上的辐射水平和国际空间站类似,以及火星土壤含有丰富水分,表明在火星上进行人类探测的可能性大幅增加。最近的任务包括火星...
    42 KB (4,103 words) - 17:57, 11 April 2025
  • Cube One)随洞察着陆一并发射,任务是在着陆进入火星大气(EDL)时提供通信中继服务。11月26日,所有MarCO卫星抵达火星,并成功为洞察的进入、下降和着陆阶段提供信号中继。后其进入深空,并分别于2018年12月和2019年1月失去联系。 2015年7月,新视野探测器成功飞掠冥王星,其当时距离太阳32...
    18 KB (1,635 words) - 13:30, 28 September 2022
  • 並傳回數據,是首具在外太陽系天體完成登陸的探測器。 卡西尼-惠更斯是继先驱者11、旅行者1、2后第四架前往土星的太空探測器,同时也是第一个环绕土星飞行的探测器。 该計劃於1980年代開始。它的設計包括繞行土星的人造衛星(卡西尼)和登陸土卫六(惠更斯)。這兩艘太空船是以天文學家乔瓦尼·多梅尼...
    76 KB (8,054 words) - 19:12, 3 March 2025
  • 派克太陽探測器(英語:Parker Solar Probe,縮寫:PSP)又譯帕克太陽探測器,簡稱派克或帕克,舊稱太陽探測器(Solar Probe)或太陽探測器 +(Solar Probe Plus 或 Solar Probe+),是NASA於2018年發射的無人太空船,其任務是反覆的探測...
    34 KB (3,037 words) - 11:09, 25 December 2024
  • 務提供高速的通訊傳遞功能。這項計畫預計將在火星軌道運行至少四年,並且成為火星的第三個正在使用中的人造衛星(前二個為火星快車、2001火星奧德賽)與第五個正在使用中的火星探測器(三個衛星加上兩台火星探測漫游者)。 火星偵察軌道主要科學目標為: 觀察火星目前的氣候,特別是大氣環流和季節變化。...
    26 KB (3,368 words) - 07:19, 17 April 2025
  • 祝融火星车是由中国国家航天局实施的天问一火星探测任务的火星巡视部分,是中国首个在地外行星上运行的巡视。 该探测器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制造,于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作为天问一探测器的一部分由长征五遥四运载火箭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于2021年2月10日进入火星...
    46 KB (4,693 words) - 07:57, 22 February 2025
  • 信使是1975年水手10任務完成之後,人類30年來首次近距離探測水星的任務。信使具有的解析能力已大為改善,上面裝置的照相機解析度達18公尺(59英尺),與水手10具有的1.6公里(0.99英里)相比解析度更佳。信使是一個環繞行星軌道的任務,將使用超過一年探測整個水星表面,而水手10...
    23 KB (2,674 words) - 19:34, 2 November 2023
  • NASA成功找回失聯太空船. 2023-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1).  官方网站 NASA歷年任務之旅行者号頁面 旅行者2的X(前Twitter)账 航天主题 太阳系主题 往太陽系外的飛行 旅行者1 旅行者2 先驱者10 先驱者11 新视野 太陽系探測器列表...
    28 KB (3,598 words) - 15:49, 8 April 2025
  • 火星4NM和火星5NM项目后被取消。 1971年,作为火星探测器计划M-71的一部分,苏联发射了火星2火星3探测器,每艘探测器都携带有一架着陆火星2着陆未能着陆并撞击在火星火星3着陆成为第一艘在火星上成功软着陆的探测器,但它的数据收集不太成功。着陆90秒后,着陆开始向火星3轨道器发射信号,但14...
    31 KB (3,927 words) - 00:31, 23 November 2022
  • 好奇(英語:Curiosity)是一輛美國太空總署火星科學實驗室轄下的火星探測車,主要任務是探索火星的蓋爾撞擊坑,為美國太空總署火星科學實驗室計劃的一部份。 好奇在2011年11月26日協調世界時下午15時02分於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進入火星科學實驗室太空船,並成功在2012年8月6日協調世界...
    36 KB (3,433 words) - 01:43, 20 August 2024
  • 黎明(英語:Dawn),也稱為曙光,是美國太空總署的無人太空探測船,於2007年9月27日發射升空,目的是探索小行星帶最大的兩顆原行星:灶神星與矮行星穀神星,是第一架環繞矮行星的探測器,也是首架在任務期間成功進入兩顆太陽系天體軌道(不含地球)的探測器。 曙光...
    31 KB (2,519 words) - 15:45, 9 April 2025
  • Mars,又译火星生物学)是由欧洲空间局和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合作推出的非载人火星探索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寻找火星上过去和现存生命的迹象。执行探测火星进行太空生物学和地质学研究的任务,并验证ESA未来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所需的新型技术。 该计划包含两次发射任务。第一次发射任务被命名为火星...
    48 KB (4,304 words) - 17:21, 5 September 2024
  • 火星车是指在火星登陆用于火星探测的可移动探测器。 截止2021年,已有8辆火星车被送往火星,其中7辆成功登陆,1辆坠毁于火星火星2,苏联,1971年11月27日坠毁于火星火星3,苏联,1971年12月2日成功登陆,工作了大约20秒就与地球失去了联系。 旅居者,美國,1997年7月4日成功登陸。...
    2 KB (196 words) - 19:21, 13 October 2022
  • 會合-舒梅克(英語:Near Earth Asteroid Rendezvous - Shoemaker,缩写:NEAR Shoemaker)是美國太空總署的太空探測衛星,會合-舒梅克這個名稱則是為了紀念天文學家尤金·舒梅克(Eugene M. Shoemaker)而命名的。會合-舒梅克...
    12 KB (1,653 words) - 08:50, 26 December 2023
  • 探测器,所有四台探测器在降落到地面过程中都一直在传输数据。其中一台探测器在着陆后幸存下来,并在地表持续传输了一个多小时的数据。   先驱者任务由分别发射的两部分组成:一艘轨道飞行和一艘联合探测器。   该轨道飞行于1978年5月20日由擎天神-半人马运载火箭升空,轨道飞行的质量 517公斤(1...
    6 KB (870 words) - 00:51, 11 November 2024
  • 发射中心一枚大力神-半人马火箭发射了美国第一颗在月球上软着陆的探测器。此后从这里还发射了另外5颗月球探测器。从1974年到1977年大力神-半人马火箭成为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重负载火箭,用它从借给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41发射中心发射了海盗计划和旅行者计划的探测器。后来从这里还发射了美国最强大的不载人火箭,土星4号。...
    20 KB (2,825 words) - 13:49, 14 May 2025
  • 分离后就会前往太阳轨道,阿波罗12留在月表的地震仪探测到众多小物体撞击月球,但大型物体撞击能获得更多月球地壳信息,所以航空航天局决定从阿波罗13开始用第三级火箭撞击月球。撞击时间是任务开始后77小时56分40秒,位置距地震仪117公里,产生的能量已足够仪器增益所需。阿波罗12...
    118 KB (13,046 words) - 03:18, 16 March 2025
  • 天问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在进行的一项火星探测任务,中国行星探测工程下的中国火星探测计划的一部分。 天问一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由长征五遥四运载火箭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天问一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後到达火星附近,在2021年2月10日完成火星...
    61 KB (5,879 words) - 08:24, 13 May 2025
  • 探测计划。 維京计划是1970年代继旅行者深空探测器的成功后,NASA又一雄心勃勃的火星勘测计划。維京一于1975年8月20日发射,海盗二于1975年9月9日发射。二者均使用泰坦 III-E运载火箭和半人马上面级发射。每艘航天包括轨道和着陆。轨道发回的图像用于着陆点的选择。着陆...
    17 KB (2,450 words) - 17:32, 16 April 2024
  • 火星探测漫游者(英語:Mars Exploration Rover,縮寫:MER)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2003年火星探测计划。这项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将勇气(Spirit, MER-A)和机遇(Opportunity, MER-B)两辆火星车送往火星,对火星这颗红色行星进行实地考察。火星探测漫游者任务开始于2003年。...
    23 KB (3,957 words) - 06:32, 5 March 2024
  • 从2004年到2018年,火星探测漫游者任务成功登陆并运行了勇气和机遇火星漫游车。在勇气6年和机遇14年的运行中,二辆漫游车在火星表面总共行驶了52公里,分别探访了古瑟夫撞击坑和子午线高原着陆点的各种表面特征。 阿波罗1丘陵 格里森山 哥伦比亚丘陵 赫斯本德山 麦考尔山 邦纳维尔撞击坑 古瑟夫撞击坑...
    4 KB (331 words) - 23:13, 12 April 2024
  • 火星科学实验室(英語:Mars Science Laboratory,縮寫:MSL)是2011年11月26日由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无人火星探测任务,该任务于2012年8月6日在盖尔撞击坑成功降落了“好奇火星车。总体目标包括调查火星宜居性、研究其气候和地质,以及为载人火星任务收集相关数据。该火星车搭载了由国际团队设计的各种科学探测仪器。...
    112 KB (10,368 words) - 18:26, 4 April 2025
  • 長3769公里的水手谷被認為是火星平移斷層的殘存部分,洞察探测器(InSight)在2021年8月25日確認檢測到首宗來自水手谷的火星震事件,震級達4.2級,茲證明其是一個活斷層。 對火星震的第一次探測嘗試是在1975年進行的維京計劃,儘管兩個登陸分別成功運行了六年和三年半,卻由於地震儀安裝在著陸...
    16 KB (1,719 words) - 21:01, 9 February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