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军机关学校(日语:海軍機関学校/かいぐんきかんがっこう Kaigun Kikan Gakkō ?)是旧日本海軍内专门培养轮機関(日语:機関))军官及士官的一所学校。海军机关学校的首次创办是在1881年(明治14年),1887年(明治20年)曾一度合并入海軍...
    10 KB (1,403 words) - 07:32, 20 November 2022
  • 度量產,小倉兵工廠卻得到1945年3月才完成第1門火炮,這顯示在日本戰爭動員體制之下仍然充斥著大量組織內耗問題問題其二是日本工藝技術不佳,無法仿製出合格產品;美軍技術組在戰後檢查橫須賀海軍工廠所生產的40快炮,發現它們裝上了德國萊茵金屬設計的防火帽(Flash suppressor),該設計主要用在Flak...
    12 KB (1,716 words) - 09:24, 15 October 2023
  • 是大日本帝國的武裝力量,包含日本陸軍與日本海軍。最高统帅为天皇,軍政事務分由陸軍省與海軍省掌理,兩者均為日本內閣機關,但不向首相負責;軍事指揮則分由陆军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負責。因20世紀初期各國空軍尚未發展成熟,日本军沒有獨立的空軍軍種,而是由陸軍及海軍擁有各自的空中武力部隊。...
    10 KB (933 words) - 19:24, 26 July 2025
  • 日,最後的陸軍大臣下村定大將,在戰敗後的第89屆帝國議會上,對齋藤隆夫代議士提出的問題,代表帝國陸軍總結如下問題。 另外,隨後陪同出席的海軍大臣米內光政也被要求給予答覆,但米內以議事錄中沒有要求海軍大臣回答齋藤的問題爲由予以拒絕,引起了現場的憤怒。 原陆军出身,原今村均大将、下村定大将、安田武夫中...
    61 KB (8,160 words) - 10:48, 26 February 2025
  • 百式衝鋒槍(日语:一〇〇式機関短銃/百式機関短銃)為日本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唯一量產的衝鋒槍,日军中的制式名稱是「機関短銃」,有時被誤寫成「短機関銃」。 日軍在日俄戰爭遭到俄軍自動武器的损失之後對於自動武器的引進十分迅速,除了引進法国的輕重機槍之外國內也開始嘗試自製。但日本對衝鋒槍的研究直到昭和...
    13 KB (1,791 words) - 08:53, 22 April 2025
  • 特務機關(日语:特務機関/とくむきかん Tokumukikan */?),指1945年之前日本军队在占领地或拟占领地设置的特殊軍事組織,负责情报收集、交涉、渗透、諜報、宣撫、策反、政务工作,镇压占領地域的反乱作戰、作戰地域的社会清查組織。 特务机关还有另外一种含义:日军中担负军队(军团、师团、团)、...
    13 KB (1,561 words) - 13:54, 27 December 2024
  • 海军大学校(日语:海軍大学校/かいぐんだいがっこう Kaigun Daigakkō ?)是旧日本海軍内培养高等海军军官的一所学校。日语文献中有时可以缩略为“海大”。旧日本陸軍系统内地位相当的学校为陸軍大學校;战后日本海上自衛隊对应的学校则为海上自卫队干部学校(日语:海上自衛隊幹部学校)。...
    17 KB (2,524 words) - 07:06, 21 October 2024
  • 大日本帝国海军(日语:大日本帝国海軍〔大日本帝󠄁󠄁國海󠄀軍〕/だいにっぽんていこくかいぐん Dai Nippon Teikoku Kaigun,英語:Imperial Japanese Navy)是日本军的海上武裝力量,有时会用“日本海军”或“帝国海军”来称呼,二次大戰後日本也称其为“旧日本海軍...
    34 KB (4,733 words) - 19:39, 26 July 2025
  • 上海海軍特別陸戰隊(日语:上海海軍特別陸戦隊),是大日本帝国海軍為了保護在中华民国上海市的利益,而組建的海軍陸戰隊,曾在1932年的一二八事變與1937年淞沪会战中與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多次交手。這支部隊是1932年(昭和7年)以後,日本海軍唯一常設的陸上戰鬥部隊,簡稱上陸。...
    14 KB (1,916 words) - 13:46, 20 January 2025
  • 联合舰队参谋长宇垣纏在8月15日玉音放送后,由於不會駕駛飛機,搭乘彗星四三型特攻要做日本最後一次神風攻擊,在冲绳美海军舰队附近被美軍擊落墜海身亡。 2010年8月为止确认的特攻隊員死亡数为 海軍 海軍航空特攻隊員:2,531名 特殊潜艇(甲標的・海龙)隊員:440名 回天特攻隊員:104名...
    25 KB (3,385 words) - 14:01, 27 December 2024
  • 軍務局 (category 大日本帝國海軍)
    機関・艦内工作及び艦船の保存整備、第四課は国防思想の普及を担当した。局長は現役将官とされている。なお、1886年から1889年と1945年2月以後には将官級の次長が設置されていた。 ロンドン海軍軍縮条約(日语:ロンドン海軍...
    14 KB (2,423 words) - 02:03, 8 September 2024
  • destroyer),簡稱為伯克級,是美國海軍装备的一型配備了「宙斯盾」作战系统和AN/SPY-1 3D相控阵雷达的驅逐艦,主要任務要求為協同航母战斗群的防空作戰。第一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於1991年7月4日服役,以替換史普魯恩斯級驅逐艦顧盛號(英语:USS Cushing (DD-985)),之後同級艦陸續加入美國海軍...
    86 KB (8,027 words) - 17:43, 21 July 2025
  • 問題」、「統獨議題」,另有「台湾議题」、「台湾(政治)地位问题」、「中華民國問題」及「中國問題」等多種稱呼。對於臺灣問題未來走向的常見推測有三種:維持兩岸分治現狀、臺灣獨立或两岸统一。由于台海两岸在政治、军事、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对立,以及民意變化等因素,造成现今两岸政府、政党和民众对台湾问题最终结果的认知与追求各不相同。...
    145 KB (19,081 words) - 07:57, 22 July 2025
  • 扶桑级战列舰 (category 日本海军战列舰)
    扶桑级战列舰是日本帝國海軍引進金剛級戰艦後,在1910年代由日本國內首度設計建造的戰艦級別,也是日本海軍第一款服役的超無畏艦。本級艦最顯眼的特色是極為高聳的塔型檣樓(英语:Pagoda mast)。 扶桑级战列舰是日本八八舰队计划的一部分,搭配战列巡洋舰爭奪制海權。由于日本在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
    32 KB (5,048 words) - 09:23, 31 March 2025
  • 阿賀野級輕巡洋艦 (category 自2016年2月语调不适于维基百的条目)
    500噸標準的輕巡洋艦發展,1922年華盛頓海軍條約簽訂後各國輕巡洋艦雖然都朝向大型化發展,但各有其重視的性能特色。 然而,在1910年代末期到1920年代初建造16艘輕巡洋艦後,1930年代時的帝國海軍輕型巡洋艦隊卻面臨青黃不接的問題。最後一艘完成的夕張號本身實驗性太重且噸位太輕,缺乏改...
    17 KB (2,822 words) - 11:36, 14 June 2024
  • 源田实 (category 大日本帝國海軍飛行員)
    甲種学生候補者最終試験にす・・・」 Ref.C05034784400「第1御召艦及供奉艦 審判官 青軍 赤軍(2)」 源田実. 風鳴り止まず. サンケイ出版. 1982年11月 (日语).  源田實. 海軍航空隊始末記. 文春文庫. 1996年12月. ISBN 4-16-731003-1 (日语).  源田實. 海軍航空隊、発進...
    21 KB (2,804 words) - 19:31, 18 April 2025
  • 海軍。 日本侵华战争中,加贺号航空母舰参与了一·二八事变、淞沪会战等战役。1941年12月7日,加贺号参与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行动。 1942年6月5日,加贺号在中途岛海战中被美国海军重创后沉没。 加贺的命名源自日本古代令制国加贺国名,這與大部分是使用瑞獸命名的日本海軍...
    35 KB (5,374 words) - 15:27, 25 April 2025
  • 扶桑號戰艦 (category 日本海军战列舰)
    的競賽。在無畏艦進化成超無畏艦(超弩級戰艦)後,日本海軍亦隨即在英國訂造了金剛型巡洋戰艦「金剛」,後在其姊妹艦進行國產化期間,成功導入了最新的技術。扶桑型戰艦為日本海軍最初的超弩級戰艦,並暫以「第三號戰艦」為名,於1911年(明治44年)在吳海軍工廠開始建造,於1914年(大正3年)3月28日在伏...
    23 KB (2,916 words) - 10:21, 15 March 2025
  • 原剛 (軍史研究者) (category 國家基本問題研究所人物)
    (日语).  原剛. 明治前期の国防会議――幻に終わった陸海軍調整機関. 政治経済史学. 1996, (357) (日语).  原剛. 『戦史叢書』の来歴および概要. 防衛研究所戦史部年報. 1998, (1) (日语).  原剛. 陸海軍文書について. 戦史研究年報. 2000, (3) (日语)...
    9 KB (1,036 words) - 09:31, 24 May 2025
  • 信濃號航空母艦(日语:信濃/しなの Shinano)是大日本帝國海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建造的一艘航空母艦,為二次大戰裡艦體最大、排水量最重的航空母艦,在完成長達五年斷斷續續的建造工作後,首次出航不到24小時即被美國海軍的「射水魚號」潛艇擊沉。 「信濃號」原作為「大和級」戰艦的三號艦進行建造,暫定名...
    68 KB (10,847 words) - 04:31, 9 July 2025
  • 長門號戰艦 (category 日本海军战列舰)
    長門(日语:長門/ながと Nagato)是大日本帝國海軍(日本海軍)的戰艦,為長門型戰艦1號艦。其命名取自舊長門國。由於「大和」、「武藏」戰艦的存在本身是高度機密沒有對國民公開,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長門」為日本海軍的象徵,廣為日本國民所熟悉。 在日本投降時,僅有長門、伊勢、日向、榛名四艘戰艦殘...
    45 KB (6,249 words) - 14:24, 27 December 2024
  • 於對立狀態。包括北岡伸一、酒井哲哉等,亦曾在著作中寫到他們受到伊藤学問相當大的影響。山本一生也是他的指導學生。 『昭和初期政治史研究――ロンドン海軍軍縮問題をめぐる諸政治集団の対抗と提携』(東京大学出版会、1969年) 『日本の歴史(30) 十五年戦争』(小学館、1976年) 『大正期「革新」派の成立』(塙書房、1978年)...
    11 KB (1,595 words) - 08:15, 1 October 2024
  • 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 海軍特別志願兵制度 Chosun Online | 朝鮮日報. www.chosunonline.com. [2021-09-23].  宮田節子「朝鮮における志願兵制度の展開とその意義」 1937年11月24日朝鮮軍参謀長加納誠一「朝鮮人志願兵問題スル回答」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8 KB (380 words) - 18:04, 10 September 2024
  • 海軍兵學校、海軍機關學校與海軍經理學校是帝國海軍的三大軍校。日本海軍兵學校是大日本帝國海軍戰鬥兵軍官的養成學校,設校於廣島縣江田島市。1869年,其前身「海軍操練所」開設,後改稱「海軍兵學寮」。1876年遷往東京築地,改稱「海軍...
    155 KB (20,267 words) - 09:05, 17 June 2025
  • 海军省(日语:海軍省〔海軍省󠄁󠄁〕/かいぐんしょう)是1872年至1945年间主管大日本帝国海军事務的內閣部門,相當於各國海軍部。 1872年(明治5年)2月,海军省根据太政官第62号公告从兵部省独立出来。当时军政与军令并未明确分开。大日本帝国宪法实行后,军令由作为大日本帝国陆海军...
    10 KB (1,225 words) - 14:50, 27 December 2024
  • 硫磺岛战役 (category 美國海軍陸戰隊歷史)
    這一戰役引起爭議,退休的海軍作戰部長威廉-普拉特(William V. Pratt)說,該島對陸軍而言沒有建置基地的價值,對海軍的艦隊而言也一樣,根本無法在島上建設基地。戰後硫磺島於1968年6月26日回歸日本。 該島後來成為美國與日本之間友誼的見證,兩國每年於該島紀念雙方犧牲的戰士。 2021年美國海軍...
    30 KB (4,597 words) - 22:26, 4 July 2025
  • 艦隊Collection (category 含有多个问题的条目)
    到2013年9月為止,雖然登場的船艦幾乎都是隸屬於日本海軍,但是亦曾發表過將加入日本以外海軍艦艇的擬人化艦娘,而於9月11日的新加入的「Верный(俄文意為忠誠、可信賴的)」號就成為了第一艘日本以外的海軍艦艇」(不過「Верный」號是由日本驅逐艦「響」修改而成,並不是一開始就由外國製造的海外艦艇)。...
    125 KB (8,205 words) - 10:38, 20 July 2025
  • 高雄(たかお/たかを)是大日本帝國海軍(以下略称为日本海軍)的重巡洋艦。一等巡洋艦高雄型1號艦。 日本的軍艦曾多次以「高雄」作為艦名,當中有於江戶時代隸屬於秋田藩的蒸汽船「高雄丸(第二回天丸)(日语:第二回天)」,及後則有4艘為隸屬於日本海軍 。這4艘分別為於英國建造的運輸艦「高雄丸 (日本海軍)(日语:高雄丸 (日本海軍...
    27 KB (3,693 words) - 03:58, 21 July 2025
  • 兴亚院 (category 含有多个问题的条目)
    1942年11月1日 白石萬隆(日语:白石萬隆) 海軍大佐:1938年12月16日 - 1939年11月15日 石川信吾(日语:石川信吾) 海軍大佐:1939年11月15日 - 1940年11月1日 大西敬一 海軍大佐:1940年11月1日 - 1941年10月15日 田中穰 海軍大佐:1941年10月15日 - 1942年11月1日...
    14 KB (1,891 words) - 00:28, 16 May 2025
  • 大和號戰艦 (category 日本海军战列舰)
    大和(やまと/ヤマト)是由大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史上最大排水量的戰艦。大和型戰艦一號艦。正式稱呼為「軍艦 大和」。艦名的由來是以古代令制國之一的大和國來命名。它使用日本歷史的中心地及日本的代名詞大和作為艦名,可見當時日本海軍對該艦期待的程度。「大和」為集結當時大日本帝國最高的技術而建成,除排水量,还...
    85 KB (12,209 words) - 06:50, 29 June 2025
  • 生的大規模衝突,因大日本帝國和俄羅斯帝國為爭奪中国东北地区與朝鮮的爭端而起。日本海軍於1904年2月9日襲擊駐紮在旅顺港的俄國太平洋艦隊,後其陸軍登陸朝鮮入侵滿洲地區,並於1905年1月攻下旅順,於3月攻佔奉天。俄國海軍艦隊後於5月抵達,但在对马海峡海战被日軍艦隊擊潰,最終在美國總統西奥多·罗斯福斡旋下,簽訂《朴次茅斯條约》,結束戰爭。...
    64 KB (9,450 words) - 11:31, 4 Jul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