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列出清朝兵部尚书: 《清史稿》卷一百七十八至一百九十六·部院大臣年表 钱实甫 编《清代职官年表》一冊·部院大臣年表...
44 KB (31 words) - 11:22, 15 August 2024
光緒三十二年九月二十日(1906年11月6日)改組,次日全部任命,户部改为度支部,設尚書一員,不分滿漢。 《清史稿》卷一百七十八至一百九十六·部院大臣年表 钱实甫 编《清代职官年表》一冊·部院大臣年表...
33 KB (53 words) - 23:40, 28 October 2024
下表列出清朝工部尚書: 《清史稿》卷一百七十八至一百九十六·部院大臣年表 钱实甫 编《清代职官年表》一冊·部院大臣年表...
51 KB (30 words) - 17:36, 11 February 2025
下表列出清朝礼部尚书: 光緒三十二年九月二十日(1906年11月6日)改組,次日全部任命,各部各設尚書一員,不分滿漢。 宣統三年四月辛亥(1911年5月8日),根據內閣官制改組,禮部裁撤,原有機構改組為典禮院,設掌院學士一員,不分滿漢。 《清史稿》卷一百七十八至一百九十六·部院大臣年表 钱实甫 编《清代职官年表》一冊·部院大臣年表...
44 KB (85 words) - 16:16, 29 April 2025
下表列出清朝刑部尚书: 順治七年十二月乙巳(1651年1月17日)至十年二月己未(1653年3月21日),刑部設滿尚書二員。 任 內長期署理外官:北河總督、直隸總督、陝甘總督等。 清代职官年表,钱实甫编。...
43 KB (55 words) - 01:36, 3 May 2025
下表列出清朝吏部尚书: 光緒三十二年九月二十日(1906年11月6日)改組,次日全部任命,各部各設尚書一員,不分滿漢。 明朝吏部尚書 《清史稿》卷一百七十八至一百九十六·部院大臣年表 钱实甫 编《清代职官年表》一冊·部院大臣年表...
36 KB (58 words) - 23:41, 28 October 2024
《清史稿》(卷175):“榮祿四月甲辰任大學士,管戶部。五月丙辰,為文淵閣大學士。丁巳,授直隸總督。八月,召入,管兵部,節制北洋各軍。” 《清史稿》(卷175):“剛毅四月甲辰以兵部尚書協辦。” 《清史稿》(卷175):“翁同龢四月免。” 《清史稿》(卷175):“孫家鼐五月以吏部尚書協辦。”...
160 KB (15,429 words) - 01:25, 21 February 2025
卷九十九》:雍正八年冬十月庚子,谕礼部:“...,总督未加尚书衔者,着为正二品,侍郎,及外省巡抚,俱着为从二品。” “雍正八年俱定從二品。各部同。俱滿、漢一人。”《清史稿》卷114,职官一。 中国主题 历史主题 政治主题 清朝政府 清朝中央國家機關列表 清朝官员服饰 中国古代职官 明朝官職表 唐朝官職表...
53 KB (162 words) - 11:35, 9 January 2025
部尚书,转兵部尚书。六月,加太子少保。九月,转户部尚书。” 《清史稿》(卷176):“卢荫溥三月迁礼部尚书,转兵部尚书。六月,加太子少保。九月,转户部尚书。” 《清史稿》(卷176):“董诰二月乙亥致仕。” 《清史稿》(卷176):“戴均元二月辛未以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120 KB (13,613 words) - 16:22, 14 April 2025
明朝七卿年表 (redirect from 明朝尚书与都御使年表)
明朝七卿年表,即尚书与都御史年表,旨在列举中国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至崇祯末年(1644年),以及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至永曆朝廷末年(1662年)的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与都察院的最高长官。除短暫的明朝中書省時期外,七卿长官均为正二品,为明朝政府文臣中最高行政长官。 吏部尚書、户部...
235 KB (19,829 words) - 05:14, 11 September 2024
兵部尚书殿中侍御史肃政台中丞检校幽州都督左屯卫大将军 4王修福 山西临汾 705—707年间(唐中宗神龙年间)洛邑府左果毅 5王仁皎 山西祁县 707年(唐中宗景龙年间)祁国公太仆卿左卫翊府中郎将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 6樊咏 山西永济 713—741年间(唐玄宗开元年间)兵部尚书 7裴敦复...
9 KB (749 words) - 18:06, 18 June 2023
下表列出清朝理藩院尚书: 光緒三十二年九月二十日(1906年11月6日)改組,次日全部任命,理藩院改为理藩部,設滿缺尚書一員。 宣統三年四月十日(1911年5月8日)任命組成奕劻內閣,理藩部尚書改為滿缺理藩部大臣一員。 《清史稿》卷一百七十八至一百九十六·部院大臣年表 钱实甫 编《清代职官年表》一冊·部院大臣年表...
20 KB (90 words) - 12:53, 31 August 2023
总督 (category 清朝地方官职)
明朝,凡有大學士頭銜的總督,多半被稱為督師。 清朝时期对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称为「总督」,正式官衔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尊稱為「督憲」、「制軍」、「制台」等,官阶为正二品,但可通过兼任兵部尚书頭衔高配至从一品。有直隸總督、两江總督、四川总...
8 KB (1,241 words) - 11:02, 10 February 2025
尚書、都御史而未備.備官自孝宗始.其權位重者曰參贊機務,憲宗後乃專屬之兵部.然累世承平,履其任者,惟養清望而已,無關政本……” 《明史》(卷72):“明初,設四部於中書省,分掌錢穀禮儀、刑名、營造之務。洪武元年始置吏、戶、禮、兵、刑、工六部,設尚書、侍郎、郎中、員外郎、主事”...
35 KB (1,889 words) - 18:19, 29 March 2025
胡沂:吏部尚书,礼部尚书,谥“献肃”。余姚(今余姚)人。 朱廷碧:兵部尚书。鄞县人,徙居余姚。 袁甫:兵部尚书,吏部尚书,谥“正肃”。庆元府鄞县人。 史弥坚:兵部尚书,工部尚书,谥“忠宣”。庆元府鄞县人。 史宇之: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庆元府鄞县人。 余晦:尚书。甬东定海人。 余天任:兵部尚书。甬东定海人。...
27 KB (2,418 words) - 13:01, 9 October 2023
清朝一共进行科考112科,取科舉榜眼114名。清朝榜眼的官銜品級達到三品以上的比例為40.3%,三品至六品則是43%,七品官則是16.7%。而這是因為當榜眼及第時,皇帝便會授予其正七品翰林院編修的職位,因此清代榜眼的仕途起步便是七品官。 清朝狀元列表 《晚晴簃詩匯·卷二十三》:「呂纘祖,字峻發,號...
29 KB (405 words) - 06:40, 3 December 2022
壬申,至阆州,州民何康女色美,将嫁,蜀主取之,赐其夫家帛百匹,夫一恸而卒。癸未,至梓州...... 龙德元年(辛巳,公元九二一年) ......初,蜀主之为太子,高祖为聘兵部尚书高知言女为妃,无宠,及韦妃入宫,尤见疏薄,至是遣还家,知言惊仆,不食而卒。韦妃者,徐耕之孙也,有姝色,蜀主适徐氏,见而悦之,太后因纳于后宫,蜀主不...
16 KB (315 words) - 23:03, 14 May 2024
明朝官職表 (category 明朝政治列表)
部。 明朝中書省時期,七卿长官均为正三品。洪武十三年,朱元璋罢中书,仿《周官》六卿之制,升六部秩,各设尚书、侍郎一人。六部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其所属最高长官为明朝吏部尚書、明朝戶部尚書、明朝禮部尚書、明朝兵部尚書、明朝刑部尚書、明朝工部...
71 KB (3,665 words) - 03:45, 25 November 2024
顧命八大臣 (category 清朝中央官員)
顧命八大臣是清咸丰辛酉年七月(1861年8月),咸丰帝病死于热河承德避暑山莊行宮(在今河北省承德市),遗诏三名御前大臣和五名军机大臣(怡親王载垣、鄭親王端华、戶部尚書肃顺、額駙景寿、兵部尚書穆荫、吏部左侍郎匡源、禮部右侍郎杜翰、太僕寺卿焦祐瀛)“辅弼皇太子同治帝载淳为帝,总摄朝政。”这八个人被稱作「赞襄政务八大臣」、「赞襄政务王大臣」,...
6 KB (933 words) - 14:56, 14 January 2025
张煌言 (category 明朝兵部尚書)
永曆十三年、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張煌言奉南明永曆帝朱由榔命,以兵部尚书職,与郑成功會師北伐,張煌言部收復太平、寧國、池州、徽州等四府、三州、二十四县;另一方面,鄭成功軍隊沿長江西上,克鎮江、圍南京,反清復明大業一時大好。後因鄭成功中清軍緩兵之計,兵敗南京城,鄭軍乃退離長江出海南下;張煌言軍隊孤立無援,益...
12 KB (1,815 words) - 00:55, 14 April 2025
王陽明 (category 南京兵部尚書)
法家、文學家、政治家、军事家、重臣、教育家、儒生、陽明學者、心理學家,也是漢字文化圈中最重要的儒家學者之一,在儒家之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封爵新建伯,隆慶時追赠侯爵。諡文成。 他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不但精通儒、釋、道三教,而且能统军征战。...
42 KB (6,210 words) - 22:04, 21 May 2025
部省主管文官之人事、朝仪、学校等事务。758年至764年间改名为文部省,其后相沿至近现代。 銓敍 三省六部制 明朝吏部尚書 清朝吏部尚書列表 《晋书·职官志》:“后汉光武改常侍曹为吏部曹,主选举祠祀事……灵帝以侍中梁鹄为选部尚书,于此始见曹名。及魏改选部为吏部,主选部事。”...
6 KB (872 words) - 16:23, 7 December 2023
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甲戌科进士第一(状元),授签书建康军节度判官,迁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提举江东常平、提点刑狱等官职,仕至兵部尚书兼吏部尚书。赠通奉大夫,谥正肃。 嘉定十七年(1224年),任江南东路郡守,兴修地方水利。绍定二年(1229年),调任回江南东路地方官时,令伐石兴筑坝,兴修水利工程。...
1 KB (190 words) - 17:50, 26 January 2024
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联與輔政大臣蘇克薩哈等政敵,引起朝野驚恐。 朝中對於三藩的處置分成兩派,索額圖、圖海等以為三藩不可動,戶部尚書米思翰、兵部尚書明珠則贊成撤藩。 清初蒙古分為四大部,即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與青海蒙古。漠南蒙古於皇太極時期歸服清朝...
352 KB (49,451 words) - 22:39, 8 May 2025
貼寫中書,正七品,滿洲四十人,蒙古六人 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结构中有: 兼理大臣,无员限,由满汉大学士、尚书、左都御史中挑选兼充。 委署主事,满洲缺一人。 行走司官,汉缺四人。均从吏、兵、刑、工四部司員中挑选兼充。 笔帖式,四十人。 额外笔帖式,八人。 中書科结构中有: 稽察科事內閣學士,滿、漢各一人,由內閣學士內特簡。掌稽頒冊軸。...
14 KB (2,528 words) - 03:16, 12 June 2024
中國科舉狀元全覽請見中國狀元列表。 清朝一共进行科考112科,取狀元114名。清朝狀元的官銜品級達到三品以上的比例為47.4%,三品到六品則是52.6%。 清朝榜眼列表 江慶柏《清朝進士題名錄》,中華書局 朱彭壽《舊典備徵》卷四·各省狀元,中華書局...
26 KB (63 words) - 04:44, 8 March 2024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之后,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咸丰皇帝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其子载淳年仅六岁,继承大统。临终前,并任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肃顺、额驸景寿、兵部尚书穆荫、吏部左侍郎匡源、礼部右侍郎杜翰、太仆寺少卿焦祐瀛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佐嗣君,人称“顾命八大臣”。同治帝在避暑山庄居丧期间,奉咸丰帝的皇...
99 KB (16,063 words) - 16:41, 29 March 2025
宋鎔 (category 清朝兵部右侍郎)
宋鎔(1749年—1826年),原名咸吉,字亦陶,號奕巖,又號悅研,江蘇蘇州府長洲縣人,清朝政治人物,官至刑部左侍郎。清史稿有傳。 宋鎔來自蘇州長洲宋氏家族,為清初吏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宋德宜玄孫。曾伯祖宋駿業;曾祖宋大業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祖父宋壽圖;父宋英玉;伯父宋景玉。母為王鴻緒子王圖炯次女。從兄宋銑、宋鑣等。...
7 KB (856 words) - 08:32, 1 May 2025
明朝南京七卿年表 (redirect from 明朝南京尚書與都御史年表)
明朝南京七卿年表,即明代南京留都尚書與都御史年表,旨在列舉中國明朝永樂十八年(1422年)至永曆朝廷末年(1662年)的的南京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與都察院的最高長官。 南明時,弘光朝南京即京城,隆武朝福京即京城,另設行在、南京六部官員,永曆朝僅曾任命魯可藻為南京兵部尚書。 南京六部、南京都察院 应天府...
62 KB (356 words) - 14:36, 30 October 2023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旨在列出清朝历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左都御史是都察院最高长官,負責糾察中國十五道、在京百官。相当于中华民国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總長,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職位。 光緒三十二年九月甲寅(1906年11月6日),清政府根據《宣示預備立憲》仲的“厘定官制”的規定,改組各部院,...
114 KB (123 words) - 16:24, 10 December 2024
太平御覽‧卷38‧地部三 太平御覽‧卷119‧偏霸部三 太平御覽‧卷610‧學部四 太平御覽‧卷682‧儀式部四 秦楚之際諸侯王列表 西漢藩王列表 東漢藩王列表 三國藩王列表 晉朝藩王列表 南朝藩王列表 北朝藩王列表 元魏藩王列表 隋朝藩王列表 唐朝王爵列表 五代十国藩王列表 宋朝王爵列表 辽朝王爵列表 金朝王爵列表...
52 KB (990 words) - 15:09, 14 December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