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因斯坦效应(德文:Einstein-de-Haas-Effekt),又称作理查森效应(英文:Richardson effect,名从物理学家欧文·理查森),是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万尔·在1910年代中期观测并描述的物理现象;此效应揭示了基本粒子的磁场、角动量和自旋之间的关系。...
    6 KB (636 words) - 21:28, 8 February 2024
  • ·约翰尼斯·(荷蘭語:Wander Johannes de Haas,1878年3月2日—1960年4月26日),荷兰物理学家、数学家,1934年拉姆福德奖章得主,爱因斯坦效应、舒勃尼科夫-效应-范阿尔芬效应而知名,博士生导师为超导现象发现者、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海克...
    1 KB (120 words) - 17:09, 17 January 2023
  • Bergmann)以外,愛因斯坦還曾經與很多物理學者合作。 愛因斯坦和亨德里克·勞侖茲的女婿万爾·於1915年證實,鐵磁性物質的磁化會誘導出某種旋轉運動,這效應稱為愛因斯坦-效應。他們認為這效應顯示出「安培分子電流」的存在。在那時,他們並不知道電子擁有...
    122 KB (13,193 words) - 12:19, 27 April 2025
  • 1918年,爱因斯坦建立了一套描述原子辐射和吸收电磁波过程的普适理论,即爱因斯坦AB系数。这一理论是激光技术的基础(受激辐射),并促成了现代量子电动力学的发展,而量子电动力学是迄今为止被证明最精确的理论。 1924年,爱因斯坦和萨特延拉·纳特·玻色一起建立了玻色-爱因斯坦统计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理论,这成为了研究超流动性、超导电性等现象的基础。...
    177 KB (4,148 words) - 02:03, 8 March 2025
  • 狭义相对论 (redirect from 钟慢效应)
    relativity)是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亨德里克·洛仑兹和亨利·庞加莱等物理學家创立的一個應用在惯性参考系下的时空理论,是对牛顿时空观的拓展和修正。爱因斯坦在其於1905年完成的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中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牛顿力学是狭义相对论在低速情况下的近似。 在19世纪末,以麦克...
    18 KB (3,129 words) - 00:18, 12 September 2024
  • 愛因斯坦場方程(英語:Einstein field equations)是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於1915年在廣義相對論中提出。場方程定義引力為一種幾何效應,而時空的曲率則是取決於物質的能量-動量張量。也就是說,如同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中質量作為引力的來源,亦即有質量就可以產生吸引力,但牛頓的萬有引力...
    15 KB (2,602 words) - 15:39, 26 May 2024
  • 物質波 (redirect from 布羅意波)
    ·普朗克在对黑体辐射进行研究时提出光由离散的能量子组成,造成物质的粒子性在1905年受到了彻底的挑战。隨後,爱因斯坦通过多种方式扩展了普朗克的研究,包括与光电效应的联系,並提出光以量子(光子)的形式传播和吸收。这些量子可依照普朗克-爱因斯坦关系式求出其能量值: E =...
    17 KB (2,252 words) - 06:21, 22 January 2025
  • 的引力场的性质。根据尺度与效果的不同,引力透镜效应可以分为强引力透镜效应和弱引力透镜效应。 Orest Khvolson(1924)和Frantisek Link(1936)被認為是第一個在論文中討論這種效應的人,但它通常與愛因斯坦聯繫在一起,因愛因斯坦在1912年對此理論進行計算,並在1936年發表了一篇關於該主題的文章。...
    4 KB (404 words) - 11:29, 12 September 2024
  • 拉·納特·玻色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以玻色关于光子的统计力学研究為基础,对这个状态做了预言。 2005年7月22日,乌得勒支大学的学生罗迪·玻因克在保罗·埃伦费特的个人档案中发现了1924年12月爱因斯坦手写的原文的草稿。玻色和爱因斯坦的研究的结果是遵守玻色-爱因斯坦...
    20 KB (2,361 words) - 17:44, 17 December 2024
  • 效应。广义相对论的预言至今为止已经通过了所有观测和实验的验证——广义相对论虽然并非当今描述引力的唯一理论,但却是能够与实验数据相符合的最简洁的理论。不过仍然有一些问题至今未能解决。最为基础的即是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物理的定律应如何统一以形成完备并且自洽的量子引力理论。 爱因斯坦...
    154 KB (19,423 words) - 19:11, 15 March 2025
  • 0-691-03322-6, 1993. 中文版:范贷年主译,《爱因斯坦全集第四卷 瑞士时期(1902-1914)》,长沙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12月,ISBN:7-5357-3653-X/K·47。 包括爱因斯坦唯一的实验物理学调查、和万·约翰尼斯·一起对安烈-玛丽·安培的电磁学分子电流理论的研究等。...
    10 KB (1,087 words) - 03:06, 23 September 2023
  • 埃弗謝效應:電漿體物理學 艾默生效應:生物化學 艾聽豪森效應:熱動力學、電動力學 爱因斯坦效應:量子力學 安魯效應:量子力學 安慰劑效應:醫學 安列普效應(英语:Anrep effect):醫學 岸壁效應(英语:Bank effect):物理學 Bouba/Kiki 效應:語言學 Β-矽基效應:化學...
    10 KB (1,238 words) - 15:19, 10 April 2024
  • 相对论 (redirect from 相对论效应)
    效应,具体见狭义相对论条目。因为爱因斯坦之前的科学家们并没有高速运动的观测和体验,所以绝对时空观在古代科技水平下无疑是真理,而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更新了人们的世界观,为广义相对论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爱因斯坦以前,人们广泛的关注于麦克...
    16 KB (2,724 words) - 03:52, 10 February 2025
  • 量子霍尔效应(Quantum Hall effect),是霍爾效應的量子力學版本。一般看作是整数量子霍尔效应和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统称。 整数量子霍尔效应由马普所的德国物理学家冯·克利青发现。他因此获得198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由崔琦、霍特·施特默和亞瑟·戈薩(英语:Arthur...
    6 KB (909 words) - 03:05, 26 August 2024
  • 长度收缩 (redirect from 尺缩效应)
    190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首次移去了长度收缩中所有特例假设因素,展示了这种现象并不需要以太假设,而是可以通过狭义相对论得到解释。爱因斯坦的理论后来得到了赫尔曼·闵可夫基的完善。他通过引入四维时空的概念给出了所有相对论效应的几何解释。...
    29 KB (4,418 words) - 16:09, 5 February 2025
  • 愛因斯坦-波多爾基-羅森弔詭(英語:Einstein-Podolsky-Rosen paradox),簡稱「愛波羅弔詭」、「EPR弔詭」(EPR paradox)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鮑里·波多爾基和納森·羅森在1935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以弔詭的形式針對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詮釋而提出的早期重要批評。...
    55 KB (8,218 words) - 12:49, 6 May 2025
  • 1999年《时代》杂志将愛因斯坦评选为20世纪风云人物。 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把2005年定為世界物理年,以紀念愛因斯坦的“奇蹟之年”100周年。 2008年,爱因斯坦進入美國新澤西州名人堂。 愛因斯坦十字和愛因斯坦環是引力透鏡效應的產物,曾被廣義相對論所預言。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7 KB (718 words) - 03:52, 20 February 2025
  • 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因为那时的物理学家有一种偏见,认为宇宙是静态的、无始无终的,爱因斯坦在他的方程中加入了一个宇宙学常数项使稳恒态的方程成立。但后来发现宇宙不仅是膨胀,还有加速膨胀的趋势,于是这个最初的错误--宇宙学常数又成为了加速膨胀的来源。广义相对论的宇宙学解是由弗里...
    13 KB (2,342 words) - 10:09, 16 August 2022
  • 卡爾·史瓦西 (category 特拉斯堡大學校友)
    1915年11月18日,休假中的史瓦西出席了爱因斯坦在普鲁士科学院的讲座。爱因斯坦宣讲了如何利用广义相对论解释水星近日点的反常进动。 史瓦西在东线战场上感染了当时无法治愈的天疱疮(英语:pemphigus)。他在战地医院里写了两篇有关广义相对论的论文以及一篇有关玻尔-索末菲理论的文章(他在这篇文章中讨论了氢原子的塔克效应...
    31 KB (2,727 words) - 00:25, 18 April 2025
  • 愛因斯坦對於光电效应用光子的概念來解释,物理學者开始意识到光波具有波動和粒子的双重性质。1924年,路易·布羅意提出“物质波”假说,他主張,「一切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即具有波動和粒子的双重性质。根据布罗意假说,电子是應該会具有干涉和衍射等波动现象。1927年,柯林頓·戴維森與雷...
    33 KB (4,439 words) - 03:14, 4 July 2024
  • 亨德里克·洛伦兹 (category 海爾蘭省人)
    海工程相关计算后,洛伦兹离开了高等教育部,希望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科学之中。然而他却在次年的1月中旬染上了丹毒,身体状况每日愈下。2月4日,洛伦兹病逝。他的葬礼2月9日在勒姆举行。当天中午,荷兰全国中断电报通信3分钟以示哀悼。保罗·埃伦费特、欧内特·卢瑟福、保罗·郎之万以及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85 KB (13,717 words) - 13:03, 27 April 2025
  • 对称破缺存在于自然的每个角落,因为磁力,超导甚至给予万物质量的希格机制都是源自于此。 玻色氣體(Bose gas):是一个量子力学中的理想氣體模型,类似于经典理想气体,由具有整数值自旋没有相互作用的的玻色子组成,服从玻色-爱因斯坦统计。一维玻色气体 one-dimensional Bose gas、一维受限玻色气体...
    436 KB (78,418 words) - 06:53, 6 May 2025
  • 的相对速度与介质运动速度的和。虽然斐索在实验中探测到了拖曳效应,但该效应却比预期弱很多。他的结果在当时被看作是奥古丁·菲涅耳的“以太部分拖曳假说” 的证据,但直到半个多世纪后才通过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发展的狭义相对论得到完满的解释。爱因斯坦本人认为该实验对于狭义相对论非常重要。...
    24 KB (3,286 words) - 10:44, 24 February 2025
  • 然牛顿也不知道这种力的本质,但它在描述运动时却非常成功。 但是,实验和观测都显示,爱因斯坦对引力的描述能够解释多个由牛顿定律无法解释的现象,比如水星和其他行星轨道的反常的进动。广义相对论还预言了一些关于引力的显著效应,比如引力波和引力透镜,还有引力场引发的时间膨胀。2016年2月11日,LIGO團...
    60 KB (8,562 words) - 03:39, 4 July 2024
  • 爱因斯坦在创立相对论时到底受到了哪些启发。爱因斯坦本人声称他的思想受到了经验主义哲学家大卫·休谟和恩特·马赫的影响。其他影响爱因斯坦发展狭义相对论的物理研究应该还包括庞加莱的相对性原理、运动的磁体和导体问题、各种对以太风观测实验的否定结果——然而,爱因斯坦...
    235 KB (33,042 words) - 17:52, 18 May 2025
  • 别是文艺复兴以来,经典力学、物理学和天文学在对时空的认知上基本可以分为两条不同但相交的线索: 其一,以牛顿和麦克韦的重要理论——经典力学和经典电磁学为代表的时间-空间概念,经历爱因斯坦的狭义、广义相对论,再到现代宇宙论。 其二,从牛顿力学经过量子理论、量子力学以及量子场理论,再到量子引力、超弦或M理论。...
    17 KB (2,765 words) - 02:38, 21 August 2024
  • 最早预言测地线效应的物理学家是爱因斯坦的好友兼同事、荷兰物理学家威廉·西特(Willem de Sitter), 他在广义相对论发表不到一年后(1916年)就开始着眼于这個问题,因而此效應也以其姓氏紀念稱作西特進動。通过计算他提出了测地线效应...
    6 KB (817 words) - 22:27, 8 January 2022
  • 约翰内·塔克(德語:Johannes Stark,1874年4月15日—1957年6月21日),德国物理学家,19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曾以精湛的研究成果在原子物理学领域里独领风骚数年。在研究阳射线过程中发现一种重要规律,并发现了“塔克效应”“坦克-爱因斯坦方程”“...
    4 KB (374 words) - 13:04, 27 April 2025
  • 种形式的不同之处[來源請求],但这已超越本主题的范畴。) 爱因斯坦于1907年提出了一个用于横向多普勒效应,这一效应是时间膨胀的直接结果。事实上这一效应在1938年被赫伯特·尤金·艾夫和G·R·史迪威所测得(艾夫-史迪威实验)。而路易和托尔曼(1909年)通过使用两个相互间以特定相对速度运动...
    126 KB (15,381 words) - 13:47, 17 February 2025
  • 当时的理论是相冲突的,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莱纳的光电效应实验结果。直到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和光量子理论,才解释了这一现象,后来又被罗伯特·密立根所证实,因为人们把爱因斯坦的名字冠在光量子理论上,莱纳爱因斯坦一直耿耿于怀。 在研究过程中,莱纳还发明了一种光电管,以加速电子和测量它们的能...
    11 KB (1,671 words) - 13:03, 27 April 2025
  • 彼得·塞曼 (category 亨利·雷伯奖章获得者)
    效应。该实验室在1940年被命名为“塞曼实验室”。此后的科学生涯,塞曼仍对磁光学的研究充满兴趣。他还研究了光在运动介质中的传播问题。由于狭义相对论的提出,后一个问题成了物理学界的焦点。为此,洛伦兹和爱因斯坦都对塞曼的研究很感兴趣。后来,质谱法也引起了他的研究兴趣,他还与J··基尔(J....
    12 KB (1,421 words) - 03:38, 4 Ma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