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狀熱帶氣旋(英語:Annular tropical cyclone)是一種具有巨大的對稱風眼,四周被厚而均勻的強烈對流包圍的熱帶氣旋,通常沒有相對分散的螺旋雨帶,並一般具有對稱的外觀。環狀熱帶氣旋的外觀可被稱為卡車輪胎或甜甜圈結構。隨著熱帶氣旋增強,可以發展為環狀...
7 KB (969 words) - 10:35, 15 August 2024
雙颱風交互作用 (category 热带气旋气象学)
雙颱風交互作用(英語:Tropical Cyclone Interaction,簡稱TCI,直譯為「熱帶氣旋間的交互作用」)指的是兩個熱帶氣旋同時形成並互相靠近時所產生的交互作用,其中以藤原咲平所提出的藤原效應較為出名。萊斯特·卡爾三世(英語:Carr, L. E., III)與羅素·埃爾斯伯里(英語:Russell...
5 KB (726 words) - 03:18, 5 November 2022
熱帶氣旋(英語:Tropical Cyclone,縮寫TC)是發生在熱带與亞熱帶地區海面上的氣旋性環流(风暴),由水蒸氣冷卻凝結時放出潛熱發展而出的暖心结構。 習慣上,不同的地區熱帶氣旋有不同的称呼。人们称西北太平洋及其沿岸地區(例如中国大陆东南沿岸、香港、澳門、臺灣、朝鮮、韓國、日本、越南、菲律...
107 KB (10,941 words) - 11:59, 6 July 2025
快速增强 (category 热带气旋气象学)
熱帶氣旋的最大持續風速在24小時內增加最少30節(35英里每小時;55公里每小時)”。 热带气旋主题 熱帶氣旋 最強烈的熱帶氣旋列表(英语:List of the most intense tropical cyclones) 爆發性旋生 環狀熱帶氣旋 National Hurricane...
4 KB (415 words) - 07:31, 3 October 2023
台风泰培 (1979年) (category 五级熱帶氣旋)
熱帶氣旋。10月12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評定泰培的接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為每小時305公里,海平面氣壓為870毫巴(百帕,25.69英寸汞柱),是全球有紀錄以來中心氣壓最低的熱帶氣旋,而這紀錄至今仍未打破;泰培的風圈直徑長達2,200公里,亦是全球有紀錄以來覆蓋範圍最大的熱帶氣旋。...
19 KB (2,123 words) - 16:50, 19 June 2025
颱風利奇馬 (redirect from 熱帶風暴利奇馬 (2019年))
熱帶氣旋,在7月30日形成於菲律賓海,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熱帶擾動編號94W。 日本氣象廳在8月3日上午2時將94W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在晚上8時發佈烈風警報,表示系統有機會在24小時內會增強為熱帶風暴,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而台灣中央氣象局亦在同日下午2時將其升格為熱帶...
72 KB (6,887 words) - 15:44, 29 March 2025
熱帶氣旋與氣候變化(英語:Tropical cyclones and climate change)之間的關聯是後者可通過多種方式影響前者,例如雨勢和風速受到強化,另外是總體發生頻率雖然降低,但強烈風暴的頻率會增加,以及氣旋達到最大強度的範圍往極地延伸,均可能是人類所導致氣候變化的後果。熱帶氣旋...
57 KB (6,047 words) - 09:21, 25 November 2024
熱帶風暴瑪瑙(英語:Tropical Storm Malou;國際編號:1613)為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3個獲得命名的熱帶氣旋。「瑪瑙」一名為第3次使用,上兩次分別在2004年和2010年。瑪瑙是一種呈現環狀、非常堅硬,並且擁有各種顏色的寶石,名字由澳門提供。瑪瑙在接近高緯度生成,生成後持續北上,不久後轉為温帶氣旋。...
6 KB (489 words) - 06:13, 7 June 2025
2017年颱風奧鹿 (redirect from 熱帶風暴奧鹿 (2017年))
氣旋的發展,槽後輻合則伴隨地面反氣旋之增強。西風槽東移時亦使副熱帶高壓東退,西風帶中的長波槽(东亚大槽位於東經120至150度)將推動熱帶氣旋轉往東北方向行進。 「熱帶對流層上部槽」是一條位於熱帶高空(約200百帕面)的槽線,其可經由中緯度西風槽振幅延大而伸展到熱帶而成,亦可為高層反氣旋...
41 KB (5,076 words) - 19:05, 19 July 2025
雙眼牆 (category 熱帶氣旋)
一帶的颱風杜鵑;不過亦有出現雙重眼壁,但最後眼壁更替失敗的熱帶氣旋,路徑與杜鵑相當接近的2013年颱風天兔即為一例。當熱帶氣旋發展出雙眼牆時可以視為其強度達到一個巔峰的指標,若雙眼牆順利完成置換,則風暴強度有機會增強到更高的水平,但過程中氣旋系統強度會略為減弱。...
17 KB (2,071 words) - 08:04, 19 September 2023
system) (MCS)、天氣尺度(英语:Synoptic scale meteorology)較小邊緣的熱帶氣旋。 中尺度-β (meso-β) – 20–200 公里規模的現象,如中尺度氣旋(英语:Mesocyclone)、海陆风和大湖效應暴風雪。中尺度通常特別指中尺度-β尺度。 中尺度-γ (meso-γ)...
8 KB (911 words) - 15:18, 22 March 2025
飓风伊塞莱 (redirect from 熱帶風暴伊塞萊 (2014年))
很快就消失,允許伊塞萊在當天晚上恢復加強並達到二級颶風標準。隨著風切變不再影響伊塞萊的組織,熱帶氣旋逐漸變得更加對稱,使颶風曾經粗糙的風眼清除雲層覆蓋,風暴在8月3日加強至大型颶風標準。獲得一些環狀熱帶氣旋特徵,伊塞萊在UTC8月4日中午12時達到四級(英语:List of Category 4 Pacific...
61 KB (5,736 words) - 04:44, 2 February 2025
2018年飓风塞尔吉奥 (category 影响加利福尼亚州的热带气旋)
次眼墙置换循环,强度回落到低于大型飓风标准,并出乎气象部门预料地发展出环状热带气旋特征。之后几天里塞尔吉奥的移动方向从西南逐渐转为东北,于10月9日降级成热带风暴。10月12日,气旋以热带风暴强度登陆下加利福尼亚半岛,之后又以热带低气压强度从墨西哥西北沿海登陆,最终于10月13日清晨逐渐消散。...
47 KB (4,311 words) - 13:30, 23 February 2025
風眼 (category 热带气旋气象学)
风眼是强烈热带气旋中心天气情况相对平静的区域,通常呈圆形,直径大多在30到65公里之间,周围由眼牆环绕,后者是环状的强烈雷暴区,通常是气旋中天气最恶劣的地方。风眼中拥有整个气旋的最低气压,可比风暴外的气压低15%。 强烈热带气旋中的风眼通常云淡风轻,四面八方均环绕着密集、均匀的风眼墙。相对较弱的热带气旋...
46 KB (4,839 words) - 11:46, 6 July 2025
热带风暴安娜(英語:Tropical Storm Ana)是有纪录以来北大西洋在4月份出现的第一个热带气旋,并且截至2014年仍然是唯一一个。作为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的首场风暴,安娜的形成还标志着自1851年开始有可靠气象记录以来大西洋飓风季第5早的开局。系统源于4月20日百慕大以西一股非热带...
13 KB (1,315 words) - 20:54, 3 June 2025
2018年颶風赫克托 (redirect from 2018年熱帶風暴赫克托)
氣旋直到當天下午6時。 大型颶風是指最大持续风速可以在萨菲尔-辛普森飓风风力等级中達到三級或以上的風暴。 熱帶擾動是源於熱帶或亞熱帶的系統,其寬度為185-555公里,缺之鋒面特徵,並維持雷暴活動達24小時。 东风波指的是沿信風移動的低壓槽。 热带气旋主题 2018年天氣(英语:Weather...
37 KB (3,905 words) - 00:36, 4 June 2025
北半球的熱帶風暴、颱風、低氣壓、溫帶氣旋是以逆時針方向旋轉的。 南半球的高氣壓是以逆時針方向旋轉的。 巴芬灣的海流以逆時針方向流動。 三角學和數學,平面角度傳統上以逆時針方向量度。 一般螺絲、容器的蓋都是以逆時針方向鬆開。 圓環狀的田徑跑道以逆時針做為跑步遵行方向。 History...
3 KB (411 words) - 12:31, 25 July 2022
2024年颱風凱米對臺灣的影響 (category 影響臺灣的熱帶氣旋)
強烈颱風凱米是自2016年強烈颱風尼伯特以來,首個登陸於臺灣的強烈颱風,在此之前已經有2938天沒有任何強烈颱風等級的熱帶氣旋登陸於臺灣。颱風從宜蘭縣南澳鄉登陸,穿越雪山山脈後於桃園市新屋區出海。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再次宣告2024年重回拉尼娜现象,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於6月25日公布該年颱風展望...
67 KB (7,662 words) - 02:14, 8 October 2024
颱風凡那比 (category 需要清理的太平洋颱風季熱帶氣旋條目)
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Inday)為2010年太平洋颱風季的熱帶氣旋之一。 該名稱由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提供,凡亞比是楚克語,指由楚克州中的Pattiw(英语:Pattiw)、納莫努伊托環礁、霍爾群島、莫特洛克群島這四個在楚克群島外圍組成的環狀珊瑚島。2004年颱風雲娜被除名後替換成凡那比,然而凡那比此...
52 KB (6,987 words) - 00:56, 29 July 2024
热带风暴阿尔玛(英語:Tropical Storm Alma)是有纪录以来形成位置最偏东面的东太平洋热带气旋,于2008年5月29日在哥斯达黎加近海的季风槽内发展形成,是2008年太平洋飓风季首场获得命名的风暴。气象机构起初预计系统会维持在弱热带风暴强度,但气旋...
20 KB (1,920 words) - 20:17, 6 June 2025
它們與龍捲風相似,因為兩者都是一種涉及垂直旋轉風柱的天氣現象。大多數龍捲風都與更大的母環流有關,即超級單體雷暴背後的中氣旋。在晴朗的天氣裏,塵捲風在陽光充足的條件下形成漩渦上升氣流,很少接近龍捲風的强度。 當地表附近的一股熱空氣迅速穿過其上方的較冷空氣,形成上升氣流時,...
25 KB (2,591 words) - 08:02, 3 July 2025
颱風三巴 (2012年) (redirect from 熱帶風暴三巴 (2012年))
熱帶氣旋。「三巴」一名由澳門提供,意為澳門著名的旅遊名勝大三巴牌坊,該名字第一次使用,取代2006年在菲律賓及中國造成嚴重災害的颱風珍珠。 2012年9月10日,一個熱帶擾動在帛琉以東近海的海面上形成,上午3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評為MEDIUM,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升為熱帶...
26 KB (3,383 words) - 12:36, 9 September 2024
颶風瓦拉卡 (category 影响夏威夷州的热带气旋)
温度不足25°C。瓦拉卡继续向西北偏北飘移,对流再度包裹气旋下层中心,减弱势头放缓。当晚,下层中心再度完全暴露,残留对流均已消散,瓦拉卡受上层低压槽影响转向东北。雷暴活动完全消失后,风暴于UTC10月6日正午12点左右转变成溫帶氣旋。温带气旋继续在开放海域行进,最终于UTC10月7日下午18点完全消散。...
30 KB (2,931 words) - 02:49, 3 May 2024
气旋。成为温带风暴后,尼古拉斯以环状路径向西移动,之后一星期里,风暴前进方向很不稳定,并逐渐组织成热带低气压,再由另一片不具备热带天气系统特征的低气压吸收。低气压继续向西移动,穿越佛罗里达州后最终于11月5日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上空消散。 尼古拉斯在热带气旋...
15 KB (1,598 words) - 07:36, 1 September 2022
热带风暴阿莱塔的相互影响,大部分外流还是限制在东部半圆内。7月12日晚,巴德的强度在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达到二级飓风标准。 7月13日清晨,风暴达到三级飓风强度,成为本季首场大型飓风。其风眼直径约为37公里,周围由完整的环状深层对流围绕,组织结构层次分明。气旋...
8 KB (931 words) - 21:22, 3 June 2025
1924年古巴飓风 (category 影响古巴的热带气旋)
10月14日,洪都拉斯东岸近海的加勒比海西部上空有热带低气压形成。气旋规模庞大但强度不高,在缓慢朝西北方向移动的同时逐渐增强。10月15日,估计低气压达到热带风暴强度,强化速度变得更加稳定。次日,风暴在金塔纳罗奥州科苏梅尔岛东南方向约215公里海域达到飓风标准。与此同时,气旋开始在尤卡坦半岛东岸近海以小规模逆时针环状...
13 KB (1,643 words) - 12:50, 8 June 2025
2010年飓风朱莉娅 (redirect from 熱帶風暴朱莉婭 (2010年))
,但上空的垂直风切变却再度增长,导致风暴开始转变成温带气旋。估计朱莉娅于UTC9月20日下午18点在亚速尔群岛以西约1750公里洋面退化成不含热带天气系统特征的低气压区。低气压区在大西洋上空蜿蜒行进了数日,起初继续保持向东移动的趋势,然后又以环状路径南下。朱莉娅的残留飘忽不定地前进,一度向西北方向移...
18 KB (1,762 words) - 22:01, 3 June 2025
热带风暴爱德华(英語:Tropical Storm Edouard)是2002年大西洋飓风季的第五个热带风暴,也是9月第一个获得命名的热带气旋,这个月共有多达八个热带气旋获得命名,创下了单月的新纪录。爱德华于9月1日从佛罗里达州以东的一片对流区和冷锋发展成热带气旋...
20 KB (2,238 words) - 13:42, 13 June 2025
1994年飓风戈登的气象历史 (category 热带气旋气象历史)
戈登以热带风暴强度在穿越佛罗里达礁岛群的过程中实现第四次登陆,并与上层对流层中的一个气旋以及一系列的气旋式低气压发生相互作用,令风暴拥有了部分亚热带特征。接下来几天时间里,位于墨西哥湾的系统很不寻常地拥有热带和亚热带天气系统的混合特征,然后再度恢复成热带...
44 KB (3,704 words) - 17:54, 7 May 2025
飓风纳丁 (category 影响亚速尔群岛的热带气旋)
热带风暴强度的狂风。9月21日,系统在位于亚速尔群岛以南时开始向东南偏南方向曲折前进,并于当天晚些时候转变成不含热带天气系统特征的低气压区。 由于外部环境有利于系统发展,纳丁的残余在9月24日再生为热带气旋。经过重新发展后,风暴以环状...
37 KB (4,049 words) - 09:48, 12 May 2025
2005年飓风艾普塞朗 (category 淡季大西洋热带气旋)
月29日在百慕大以东约1470公里海域成形。由于所处洋面不利于显著强化,美国国家飓风中心一度预计风暴会在5天内转变成温带气旋。但艾普塞朗多次违背气象机构预测,起初出人意料地以环状路线向西南方向前进,之后虽受到寒冷水温和强烈风切变的不利影响,但强度仍然得以保持。...
26 KB (2,823 words) - 21:13, 3 June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