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巡洋舰(德語:SMS Gazelle)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于1890年代末所建造的十艘巡洋舰的首舰。级是早期无防护巡洋舰与通报舰的设计巅峰,结合了两种舰型的优点,成为德国舰队未来所有巡洋舰的鼻祖。为了能与演习舰队(即公海舰队的前身)共同作战并作为一艘境外舰(德语:Auslands...
    18 KB (2,711 words) - 21:37, 7 September 2024
  • 巡洋舰(德語:Gazelle-Klasse)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在20世纪之交建造的十艘巡洋舰的船级。它们是以1886-96年度和1897-1900年度的计划任务为依据,以“四等巡洋舰(Kreuzer IV. Classe)”或“小型防护巡洋舰(Kleine Geschützte...
    21 KB (2,959 words) - 00:33, 20 December 2024
  • 阿玛宗(德語:SMS Amazone)是德意志帝国于1890年代末至1900年代初所建造的十艘巡洋舰的六舰,以希腊神话民族阿玛宗命名。级是早期无防护巡洋舰与通报舰的设计巅峰,结合了两种舰型的优点,成为德国舰队未来所有巡洋舰的鼻祖。为了能与演习舰队(即公海舰队的前身)共同作战并作为...
    25 KB (4,200 words) - 14:27, 3 August 2024
  • 阿里阿德涅(德語:SMS Ariadne)是德意志帝国于1890年代末至1900年代初所建造的十艘巡洋舰的五舰,以希腊神话人物阿里阿德涅命名。级是早期无防护巡洋舰与通报舰的设计巅峰,结合了两种舰型的优点,成为德国舰队未来所有巡洋舰的鼻祖。为了能与演习舰队(即公海舰队的前身)共同作...
    14 KB (2,132 words) - 14:26, 3 August 2024
  • 女性之赞(德語:SMS Frauenlob)是德意志帝国所建造的十艘巡洋舰的八舰,它继承了原普鲁士双桅纵帆船女性之赞(德语:Frauenlob (Schiff, 1856))的名称,后者在当时是通过妇女捐资建造。舰只由不来梅的威悉船厂承建,于1901年开始龙骨架设、1902年3月下水...
    14 KB (2,288 words) - 14:27, 3 August 2024
  • 忒提斯(德語:SMS Thetis)是德意志帝国于1890年代末至1900年代初所建造的十艘巡洋舰的四舰,以希腊神话人物忒提斯命名。级是早期无防护巡洋舰与通报舰的设计巅峰,结合了两种舰型的优点,成为德国舰队未来所有巡洋舰的鼻祖。为了能与演习舰队(即公海舰队的前身)共同作战并作为一艘...
    23 KB (3,693 words) - 14:26, 3 August 2024
  • 巡洋舰。1898年颁布的《海军法》批准一个建造轻巡洋舰的重大计划,该法规划30艘轻巡洋舰。第一批轻巡洋舰级,是基于几种无防护巡洋舰,如美洲鹰级以及通報艦,如赫拉的过渡设计方案演进而来。级的10艘舰只设计和建造方案也为后来几乎所有的德意志帝国海军轻巡洋舰...
    98 KB (8,510 words) - 04:58, 8 February 2025
  • 宁芙巡洋舰(德語:SMS Nymphe)是德意志帝国于1890年代末至1900年代初所建造的十艘巡洋舰的三舰,以希腊神话人物宁芙命名。级是早期无防护巡洋舰与通报舰的设计巅峰,结合了两种舰型的优点,成为德国舰队未来所有巡洋舰的鼻祖。为了能与演习舰队(即公海舰队的前身)共同作战并作...
    20 KB (3,324 words) - 14:26, 3 August 2024
  • 代表妥协设计、既可作舰队任务亦可作境外任务的三等防护巡洋舰和归入二等的伊伦娜级(其它二等巡洋舰自1899年起被划为大巡洋舰)。 1891年,级的下水代表了由此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建造的巡洋舰的原型。德国巡洋舰应同时具备足够的武器和速度来与舰队共同运用,并有适合境外任务的舒适性和...
    5 KB (811 words) - 07:21, 29 October 2022
  • 尼俄伯巡洋舰(德語:SMS Niobe)是德意志帝国于1890年代末至1900年代初所建造的十艘巡洋舰的二舰,以希腊神话人物尼俄伯命名。级是早期无防护巡洋舰与通报舰的设计巅峰,结合了两种舰型的优点,成为德国舰队未来所有巡洋舰的鼻祖。为了能与演习舰队(即公海舰队的前身)共同作战并...
    25 KB (3,680 words) - 15:48, 9 March 2025
  • 美杜莎(德語:SMS Medusa)是德意志帝国所建造的十艘巡洋舰的七舰,以希腊神话女妖美杜莎命名。级是早期无防护巡洋舰与通报舰的设计巅峰,结合了两种舰型的优点,成为德国舰队未来所有巡洋舰的鼻祖。为了能与练习舰队(即公海舰队的前身)共同作战并可司职境外舰(德语:Auslandskr...
    18 KB (2,908 words) - 09:25, 19 March 2024
  • Meurer)前往斯卡帕湾,就扣押公海舰队的计划进行磋商。然而,柯尼斯堡并未被扣押,因此逃过了德国舰队的集体自沉,并且作为战利舰被割让予法国。它在当地被重命名为梅斯(法語:Metz),跟随法国海军服役直至1933年,继而于1936年最终拆解报废。 柯尼斯堡是为替代老旧的巡洋舰而以“替舰(Ersatz...
    17 KB (2,675 words) - 13:16, 8 August 2024
  • 舰以后的的大巡洋舰级八舰以后的巡洋舰。 1906年,第二部《舰队法》的第一修正案在帝国议会通过,又批准追加了1900年该法成立时削减的海外派遣部队用的6艘大巡洋舰(其中1艘为预备役)。为此,海外派遣部队用大巡洋舰增至8艘、预备役4艘。计划完成时大巡洋舰将达20艘,巡洋舰...
    87 KB (6,743 words) - 18:43, 29 September 2024
  • 一部《德国舰队法》便已授权德意志帝国海军新建三十艘巡洋舰,至1904年,级和不来梅级已经满足了前十七艘的需求。柯尼斯堡级的设计遵循了与前两个船级相同的整体参数,但在尺寸和速度方面有了显著的改进。与不来梅级一样,柯尼斯堡级也有一个成员,即斯德丁安装了蒸汽轮机,以便与传统的三胀式蒸汽机进行比较,以评估它们的性能。...
    16 KB (2,634 words) - 07:48, 20 December 2024
  • 不来梅级巡洋舰(德語:Bremen-Klasse)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在20世纪初根据《舰队法》的增项而建造的巡洋舰的船级。它由不来梅、汉堡、柏林、吕贝克、慕尼黑、莱比锡和但泽共七艘以德国城市命名的同级舰组成,并为德国海军奠定了延续至今的命名传统。作为巡洋舰...
    16 KB (2,392 words) - 10:24, 17 May 2025
  • 7英寸)的鱼雷管及五枚鱼雷,均浸没舷侧的船体内。不来梅还受到厚达80毫米(3.1英寸)的装甲甲板保护,司令塔的侧面有100毫米(3.9英寸)厚、炮支的炮挡(英语:Gun shield)厚度也有50毫米(2.0英寸)。 在1904年7月15日完成海上试航后,不来梅被派往美洲东部驻地服役,以接替巡洋舰...
    11 KB (1,684 words) - 10:18, 17 May 2025
  • 阿科纳(德語:SMS Arcona)是德意志帝国所建造的十艘巡洋舰的九舰,以德国吕根岛北部的峭壁阿科纳海岬(德语:Kap Arkona)命名。它由不来梅的威悉船厂承建,于1901年开始龙骨架设、1902年4月下水、至1903年5月投入舰队使用。其主舰炮包括有十门105毫米40倍径速射炮(英语:10...
    13 KB (1,960 words) - 14:27, 3 August 2024
  • 2英寸)厚的侧面装甲保护。 首舰柯尼斯堡是为替代老旧的巡洋舰而以“替舰(Ersatz Gazelle)”为代号进行订购,并于1914年在不来梅的威悉船厂开始架设龙骨。它于1915年12月18日下水,并于八个月后、至1916年8月12日入役。埃姆登是为替代巡洋舰宁芙而以“宁芙替舰(Ersatz...
    18 KB (2,739 words) - 07:49, 20 December 2024
  • 温蒂妮(德語:SMS Undine)是德意志帝国所建造的十艘巡洋舰的最终成员,以德国神话精灵温蒂妮命名。它由基尔的霍瓦兹船厂(英语:Howaldtswerke-Deutsche Werft)承建,于1901年开始龙骨架设、1902年12月下水、至1904年1月投入舰队使用。其主舰炮包括有...
    9 KB (1,494 words) - 14:27, 3 August 2024
  • 巡洋舰菲内塔。三天后,隼从诺伊法瓦泽(英语:Nowy Port)出发,横渡大西洋,于11月14日抵达圣卢西亚的卡斯特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该舰穿梭于该地区的多个港口,然后与训练舰毛奇、施泰因巡洋舰会合。1902年3月,隼...
    27 KB (4,122 words) - 21:18, 8 September 2024
  • 巡洋舰,葛冯装备有十门105毫米口径主炮,最大速度超过19.5節(36.1公里每小時),并且可以连续航行3,500海里(6,500公里),是当时所有德国军舰中最远的航程。然而,舰队侦察舰和海外巡洋舰(德语:Auslandskreuzer)的需求冲突导致出一个不成功的设计,葛冯很快便被更新的级小巡洋舰取代了这两种角色。...
    23 KB (3,307 words) - 08:27, 8 September 2024
  • 巡洋舰逐渐下水。这种新型的舰艇,如德国级等,拥有着早期的鱼雷巡洋舰的航速和鱼雷武装,但船体更大,使其可以容纳更多火炮装备,也拥有着与防护巡洋舰相仿的防护能力。级的装备历程就反映了这种思潮的变化:本身依旧延续着之前的理念,装备了3具鱼雷发射管,基本上就是放大版的鱼雷巡洋舰...
    16 KB (2,446 words) - 05:19, 27 March 2025
  • 首舰阿科纳于1859年入役后率先用于海外部署,并参加了普鲁士远征东亚(德语:Preußische Ostasienexpedition)的行动。自1862年起,也开始承担这一职责。在普丹战争期间,只有阿科纳和尚未完全投入使用的菲内塔积极参战,其中阿科纳在亚斯蒙德海战(英语:Battle...
    42 KB (4,839 words) - 22:44, 13 October 2024
  • 巡洋巡防舰 (category 巡洋舰)
    ,尽管它在1885年仍是以盖甲板护卫舰的名义设计。至1893年,当帝国海军放弃巡洋巡防舰和巡洋护卫舰类别,转而改称“巡洋舰”时,已无同类舰只在舰队中服役。 阿科纳级(1858年):阿科纳、菲内塔、赫塔、伊丽莎白 莱比锡级(1875年):莱比锡、阿达尔贝特亲王...
    3 KB (344 words) - 15:09, 3 January 2024
  • 。 通报舰类别在后来被称为巡洋舰的设计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德国设计师将赫拉设计的最佳方面——主要是高航速和装甲甲板,与同时代四等巡洋舰鵟级的设计——即重型武器和大巡航半径相结合。这种组合产生了巡洋舰,这是德国建造的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巡洋舰。 赫拉的水线长和全长分别为104...
    28 KB (4,265 words) - 13:59, 19 December 2024
  • 时,这种新的、更稳定的推进剂使得它们免于毁灭。1904年1月,菲内塔率东美洲巡洋支舰队(德语:Ostamerikanische Kreuzerdivision)一同到访了新奥尔良,当时的支舰队成员包括有隼、豹。菲内塔于1905年脱离东美洲支队并返回德国。自1908年起,它被用作鱼雷教...
    13 KB (1,935 words) - 13:40, 8 December 2023
  • 以及五艘维特尔斯巴赫级战列舰,均受海军中将埃哈德·施密特指挥。阿尔萨斯首先进行单独训练,然后是一直持续至9月初的分舰队训练。训练演习曾于8月26日中断,当时分舰队受命携同大巡洋舰罗恩、阿达尔贝特亲王以及巡洋舰一起,前往营救在波罗的海东部奧斯穆斯島附近搁浅的巡洋舰马格德堡...
    28 KB (4,226 words) - 06:38, 13 April 2025
  • 、两艘守望级以及两艘流星级。后两个舰级由于舰体、速度欠佳而未能在服役中达到预期。其中仅就流星级而言,该舰级的发动机振动过大。“赫拉”是最后一艘为帝国舰队建造的通报舰,于1895年完工。此后,德军建造轻型巡洋舰以取代通报舰,其中的首批就是巡洋舰。该级舰设计方案结合了“赫拉”...
    55 KB (6,269 words) - 12:33, 3 March 2025
  • 意志帝国海军设计并建造的倒数第二种通报舰,紧随其后的则是“赫拉”。到了19世纪90年代,德国海军设计师已经开始结合通报舰和当代无防护巡洋舰各自的优点,并用在级轻巡洋舰的设计方案上,后者也是首款德国轻巡洋舰。 “流星”和“彗星”舰体水线长79.86米(262英尺0英寸),总长79.86米(262英尺0英寸),舷宽9...
    17 KB (2,136 words) - 18:53, 3 March 2025
  • 在1991年退役,两年后除籍。 译名参考自《世界近代巡洋舰史》,另有来源译作“安德里亚·多利亚” 译名参考自《世界近代巡洋舰史》 译名参考自《世界近代巡洋舰史》 世界近代巡洋舰史,第218頁 鹰 2010,第60頁 世界近代巡洋舰史,第219頁 Gardiner...
    12 KB (1,210 words) - 02:52, 9 January 2024
  • 闪电级通报舰(Blitz-Klasse)是19世纪80年代早期德意志帝国海军设计制造的两艘通报舰。“闪电”和“箭”是德国海军建造的第一款钢壳战舰,作为世界上第一种鱼雷巡洋舰,也是后来的级轻巡洋舰的鼻祖。两舰都装备了一门12.5厘米(4.9英寸)舰炮和一具35 cm(13...
    19 KB (2,517 words) - 16:42, 14 October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