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月,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第29次常委會通過了錢玄同的《搜採固有而較適用的簡體字案》,呈請教育部施行。經教育部批准同意後,委托錢玄同主持編選《簡體字譜》。1935年8月21日,中華民國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收簡體字324個。《第一批简体字表》明确说明: 简体字为笔画省简之字,易认易写,别于正体字而言,得以代繁写之正体字;...
6 KB (782 words) - 11:50, 12 February 2025
简化字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汉字简化过程中已经被简化了的汉字,与繁体字相对。在不同的语言背景之下,简化字经常被俗称为简体字、简笔字、俗体字,或被蔑称为殘體字。由于仍有大多数汉字并未被简化,这类汉字在中国大陆的规范名称为傳承字。 简体中文(網頁語言代碼:zh-Hans),與繁體中文相對,是使用未被简化的传...
32 KB (4,497 words) - 13:11, 24 April 2025
简体字应暂缓推行”。《第一批简体字表》被收回废止。 1937年1月,陳光堯在上海起草《中国文字改进学会宣言及章程》。 1936年10月容庚出版了四千四百多字的《简体字典》,并且在燕京大学开设简体字课加以试验。 1937年6月国立北平研究院字体研究会出版第一次《简体字表》。...
42 KB (6,476 words) - 12:15, 31 January 2025
字,只有从形体上和数量上同时精简,才算得上简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代实行的简体字标准称为《汉字简化方案》,该标准事实上基于中华民国的1934版《第一批簡體字表》,是政府通过《常用简体字登记表》收集来的。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简化字总表 《简化字总表》第一...
16 KB (1,452 words) - 01:07, 2 May 2025
《简化字总表》第一表为不可用作简化偏旁的简化字,共350个(1964年版《简化字总表》第一表有352个简化字,1986版删去了“迭[叠]”、“象[像]”,“复”字字头下删去繁体字[覆],保留[復、複]): 第一批簡體字表. 维基文库.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教育部. 1935年8月: 第2頁 ㄞ韵...
41 KB (998 words) - 05:01, 1 August 2023
1976年5月,颁布《简体字总表》修订本,删除这10个简化字和异体简体字,从而与中国的《简化字总表》完全一致。1976年後新加坡的簡體與中國大陸的簡體在字體上已經没有區别,僅在用詞方式及外來詞彙的翻譯上有所差異。 1969年《简体字表》又稱502《简体字表》、《502》,因該表審訂第一批共502個常用簡体字...
9 KB (366 words) - 13:05, 12 April 2025
族原住民所使用。清代汉化时根据原姓氏的最后一个音节“-ki”取汉姓为“机”。 机、機从字源上看是两个字。但由于“機”在简笔字、繁体俗字中常写作“机”,《第一批简体字表》《简化字总表》也将“機”简化为“机”,两个字在繁简转换过程中会出现混用的情况。故而也可见到将机姓写作機姓的例子。 高雄內門怪姓多 机、買、力都是姓...
2 KB (195 words) - 00:54, 27 May 2025
簡体字是在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六月發佈《簡體字推行法令案》(編號001090002A008),1935年8月21日,教育部以部令11400號正式公佈《第一批簡體字表》,公佈推行的簡体字為324個。1936年1月15日國民黨中央召開第五次政治會議,會上國民黨中央委員和考試院長戴季陶提交簡体字...
71 KB (7,450 words) - 05:31, 11 April 2025
「漢字簡化运动」主要指中國大陸推行、新加坡及马来西亚跟进采用的簡化字。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于1936年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是漢字簡化運動的首次官方嘗試。但次年因時任考試院院長的戴季陶反對而作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重新嘗試推行簡化字。中國共產黨推行簡化字...
90 KB (11,474 words) - 01:45, 20 June 2025
簡體字可以指: 廣義 俗字 簡體字 簡化字:中國大陸規範中文字體 規範漢字 日本新字體 狹義 1923年·《常用漢字表》 1934年·《第一批簡體字表》:中華民國時期嘗試推行的簡化字 1946年·《當用漢字表》 1955年·《漢字簡化方案》 1964年·《簡化字總表》 1977年·《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
647 bytes (76 words) - 16:12, 7 March 2024
1935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共三百二十四字,现代人所谓“简体字”,大多指的是这份字表中所列出的简体字,但遭部分人士如戴季陶反对。 1936年国民政府下令不必推行“简体字”,此后主张简体字者仍继续推动汉字简化方案,但未获国民政府同意实施。 1949年初,国语罗马字...
14 KB (2,159 words) - 10:53, 19 December 2022
字稱為正體,不載者為變體或俗體。 唐《干祿字書》將所收漢字分為俗、通、正三体。卷契、药方、账据用俗体,奏表、牋啓、判状用通体(相承久远的俗字),对策、碑碣以及其他著述文章用正体。 1935年8月中華民國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附说明:简体字为笔画省简之字,易认易写,别于正体字...
17 KB (2,020 words) - 13:06, 29 May 2025
繁簡轉換一對多列表 (section 現行規範或權威字詞典認定的轉換規則)
簡體字的情況。淡藍底色的是繁體字,淡紅底色的是可對應的簡體字。 注意: 本條目內容包含語文的習慣用法,而不只限於官方標準(《簡化字總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及《通用规范汉字表》,目前只有《通用规范汉字表》為現行有效的規範,前兩者皆已廢除)的內容。 漢字按繁體字筆畫數排列,字形以台灣的國字標準字體為準,例如「艹」計4畫。...
45 KB (5,551 words) - 03:05, 13 June 2025
《簡化字總表》,指的是中國大陸第一個明確寫出了規範寫法的簡化字列表,也是2013年的《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主要參考標準,雖然其中已經包含了當今社會大部份所用的簡體字,但在一些細節上不夠完善,例如没有提到這個列表以外的汉字一應該怎麼類推簡化、部首應該如何取代等。 《簡化字總表...
24 KB (3,339 words) - 12:37, 20 September 2024
《通用規範漢字表》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聯合組織研制的漢字使用規範,自2001年開始研制,原定名《規範漢字表》。該字表整合了《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1955年)、《簡化字總表》(1964年初發表,最後修訂於1986年)、《現代漢語常用字表》(1988年)以及《現代漢語通用字表...
50 KB (3,684 words) - 23:09, 18 August 2024
字论集》分别出版。1932年他应杨虎城之邀前往西安,并担任过西京筹备委员会秘书室主任及文化专员等职。在他和其他赞成简化字的各界人士的推动下,国民政府于1935年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不过该表很快便被搁置了。1936年11月,他又出版了一部《常用简字表》(3150字...
4 KB (382 words) - 23:10, 12 June 2024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文化 (section 文字)
1935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共三百二十四字。不過,此次簡化卻引起了軒然大波,考試院院長戴季陶尤為反對。1936年2月教育部奉行政院命令,訓令“簡體字應暫緩推行”。 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兴起,去掉晦涩的文言文,起用白话文。 这一时期文学蓬勃发展,涌现了一大批...
11 KB (1,596 words) - 07:04, 19 March 2024
以此方法簡化的字,全部收錄在《简化字总表》「第一表」與「第二表」裡。第一表列出「不可用作簡化偏旁的字」,共350個。第二表列出「可作簡化偏旁用的字」,共132個,另含「簡化偏旁」14個。「第一表」與「第二表」的簡化方法大同小異。兩表分開、清楚標明「第二表」裡的簡化字與簡化偏旁,主要是因為這些可以再延伸運用,滋演出「第三表」。...
56 KB (6,484 words) - 11:52, 23 June 2025
鍾姓 (category 繁簡體文字應用衝突)
第149位。現時是中國大陸姓氏排行第56位的姓氏,约佔全地區汉族人口的0.38%。鍾姓是畲族以及客家大姓,主要分布于廣東、江西、四川、廣西、香港等地區。 在1935年8月21日国民政府公佈《第一批簡體字表》時,官方第一次確定鈡為鐘的簡體字,保留鍾,讓鈡、鍾二字各自獨立,並行於世。...
12 KB (1,143 words) - 10:33, 29 November 2024
字詞,所以近代書寫的發展多朝向造新詞而非造新字。 汉字字位(或者叫“字素”、“字种”)是指将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正体字、简体字、二简字、异体字、新字形、旧字形、讹字、缺笔字等)计算为同一个字,而不是分别计算为不同的字。例如:“够”和“夠”被视为同一个汉字的不同字位变体,而不是两个汉字。...
93 KB (12,454 words) - 15:34, 25 June 2025
第一次汉字简化方案。其之后由1986年的《简化字总表》取代。 1952年,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编拟《常用汉字简化表草案》第一次稿,确定了“述而不作”的编选原则。但毛泽东看过后却很不满意,提出:“700个简体字还不够简,作简体字...
21 KB (2,877 words) - 10:03, 21 March 2024
以下列出各地區的漢字標準(不包括字書及字元編碼)。曾多次發表的只列出最新的版本。 見傳承字形。 传世古籍印刷字首部规范 国家标准《古籍印刷通用字规范字形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信司. 2021-10-27 [2021-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4)...
8 KB (155 words) - 10:22, 11 June 2025
1955年到1964年,《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所收選用字、根據《漢字簡化方案》頒佈簡化字 1964年到1977年,《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所收選用字、《简化字总表》中所收简化字(1965年後字形据《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 1977年到1986年,《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简化字总表》及《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第一表)中所收的汉字...
17 KB (1,390 words) - 10:37, 4 February 2025
二简字,是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继1950年代提出的《汉字简化方案》后,于1977年12月20日提出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简化汉字。二简方案分为两个表:第一表收录了248个简化字,推出后直接实行;第二表收录了605个简化字,共853字,推出后仅供讨论,没有直接实行。方案推出后饱受争议,最终于1986年6月24日被废除。...
30 KB (4,201 words) - 13:15, 24 April 2025
簡繁轉換一對多列表 (category 繁簡體文字應用衝突)
本列表按简化字筆畫數羅列了一個简化字對應多個繁體字的情況。淡紅底色的是簡化字;淡藍底色的是可對應的繁體字。 注意: 本文內容包含語文的習慣用法,而不只限於官方標準(《簡化字總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及《通用规范汉字表》)。 漢字按簡體字筆畫數排列,字形以大陸的《通用规范汉字表》為準,例如「艹」計3畫。...
85 KB (9,969 words) - 02:54, 12 June 2025
識正書簡 (section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中的手寫簡筆字(手頭字)推廣)
推行简体字。2.统一异体字。3.确定常用字,并对非常用字加注音。4.极少数汉字改用拼音字母。 1955年12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發表《关于发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的联合通知》,决定「从1956年2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从实施日起,全国出版的报纸、杂志、图书一律停止使用表...
16 KB (2,481 words) - 21:36, 26 December 2024
早年积极宣传汉语改用拼音文字,曾采用国际音标制定拼音字母。后来他和赵元任、黎锦熙等数人共同制定“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1935年,他抱病坚持起草了《第一批简体字表》,為中国共产党執政後推行简化字立下先例。 錢玄同曾語出驚人:「四十歲以上的人都應該槍斃。」但是他自己過了四十歲還沒有死。四十一歲生日時...
8 KB (1,178 words) - 17:53, 23 March 2025
嘸蝦米輸入法 (section 一碼簡碼字和二碼簡碼字)
字根。例如: 「唯」字沒有「隹」字根,所以借用樣貌相似的「佳」字根。 「己」字沒有「コ」字根,所以借用樣貌相似的「ユ」字根。 「草」字沒有「艹」字根,所以借用樣貌相似的「廾」字根。 「敬」字沒有「卝」字根,所以借用樣貌相似的「廾」字根。 「罪」字沒有「罒」字根,所以借用樣貌相似的「四」或「皿」字根。...
43 KB (4,745 words) - 11:26, 5 June 2025
简体仓颉输入法:是由第五代倉頡輸入法規則和網上流傳的蒼頡檢字法字根整合修改而成。只支援簡化字輸入。创建于2013年7月。 簡體倉頡輸入法有如下特點: 選字範圍以國家語委早期發佈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和2013年發佈的通用規範漢字表及其徵求意見稿為藍本。在此基礎上略有擴充。整理編碼字數超过8700字...
39 KB (4,929 words) - 05:39, 6 April 2025
於姓 (category 繁簡體文字應用衝突)
於(读音:Yū)是中國姓氏之一,較罕見。 「於」字在中國大陸《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曾被視作「于」的異體字廢除,但後來發現有人以之為姓,于1988年恢復為規範字。 “於”作为姓氏在轉換为简体中文的时候,不应轉換为“于”,以与“于”姓相区别。相應地,“于”姓在轉換为繁体中文的时候,也不应写成“於”。...
2 KB (219 words) - 08:05, 24 July 2023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category 在infobox country或infobox former country使用flag caption或类型字段的页面)
羅馬字(简称国罗),特点是用字母的拼法来表示汉语的声调。1935年,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共324字。不過,此次簡化卻引起軒然大波,時任考試院院長戴季陶尤為反對。1936年2月,教育部奉行政院命令,訓令「簡體字應暫緩推行」。 「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於1924年8月24日成立,1931年被國...
205 KB (20,209 words) - 05:15, 3 June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