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進入所謂的「間期」,整个欧亚大陆、非洲,甚至那些未直接參與戰爭的地區都发生了剧烈的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上的变化。四个旧帝国——俄羅斯帝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因战争而崩溃,许多旧的国家在战争中覆灭;在歐洲,新的民族国家纷纷从旧国家的废墟之上成立,旧的民...
    52 KB (7,381 words) - 03:33, 17 April 2025
  • 第二世界大战战后影响,包括两个超级大国——苏联与美国的崛起,雅爾達體系形成所導致全球長達四十年的冷戰,联合国、歐洲聯盟等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創立常態化,欧洲传统大国衰弱带来「第三世界」国家的去殖民化运动等。此外,隨著核武器在戰爭結束前研發成功,人类进入核战争威胁的时代。這些很大程度形塑了現今的國際政治格局。...
    84 KB (11,028 words) - 07:28, 15 April 2025
  • 國內市場狹小而無法發展,最終便選擇擴張。 自由貿易理論的觀點認為,如果在一世界大戰前,就實行無條件的開放市場和自由貿易,取消管制和關稅,就不會有第一次世界大戰。而一戰前使用古典金本位制,英鎊是當時的世界貨幣,直到一結束英國因為巨大戰爭開支而黃金外流,最終英鎊遭到擠兌,使得美元逐漸取代英鎊的霸權。...
    144 KB (16,439 words) - 07:39, 19 May 2025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士兵和平民伤亡超过3500万。其中大约1500万死亡,2000万受伤。整个死亡人数包括10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同盟国大约有400万士兵死亡,协约国大约有600万士兵死亡。 与19世纪战争中主要死亡是由疾病引起的不同的是,大约三分之二的士兵直接死于战争中的军事冲突,这一发展是...
    10 KB (156 words) - 15:20, 25 April 2023
  • 第一次世界大戰给中國造成了深遠的影响。中華民國北京政府自1917年8月通過《對德宣戰案》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擴大了中國參與國際社會的機會,促進了中國工業,改善了出口貿易,「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及重要轉折點」。戰爭大日本帝国佔領德意志帝國在山東的租借地,使中華民國喪失青岛港的主權,引發了中...
    23 KB (2,674 words) - 09:30, 16 April 2024
  • 第二世界大戰歐洲導火線與法西斯義大利、納粹德國、佛朗哥西班牙、大日本帝國及蘇聯等國的好戰以及經濟大蕭條有著緊密關聯。和平運動導致了綏靖及裁軍。 第二世界大戰普遍被視為發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影響,威廉二世領導德意志帝國及其盟友同盟國,在一中敗給了英國、法國及美國領導的協約國。...
    18 KB (2,358 words) - 06:26, 7 April 2025
  • 在第二世界大战的后期及战争结束时候,数百万德意志公民(不论民族或是否与纳粹德国有联系)以及德意志裔人(不论国籍)被迫从其他欧洲国家迁徙回德国。受到影响的范围包括前德意志帝国的东部领土(战后归波兰和苏联)以及纳粹德国占领区(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北部及其他中欧和东欧国家)。...
    6 KB (720 words) - 10:38, 8 January 2025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海主要以海上贸易封锁为主。协约国海军凭借着庞大的海军规模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地贸易封锁了德国和其他同盟国国家;而同盟国为了打破封锁,就使用潜艇以及贸易袭击所试图反封锁,最终都没有成功。相对于贸易封锁,其他的水面舰队大规模决战对整体影响不大。...
    26 KB (3,777 words) - 06:25, 8 February 2023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协约国的重要成员,参加了在西线战场、南方战场和海上的许多重要战斗,还在非洲、亚洲和太平洋投入了部队。在俄国在1917年因故退出战争,英国还组织了军队干涉俄国内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英国历史上许多重要历史的节点,譬如皇家空军(世界第一支专业空军)的成立;英国史上第一次...
    6 KB (956 words) - 10:54, 16 July 2024
  • 五四运动 (category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影响)
    五四運動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全球革命浪潮之中,俄國十月革命的結果激發了世界各地的工人革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時為日本殖民地的朝鮮在1919年3月爆發三一運動,同年3月2日,第三國際在莫斯科成立。在外來思想和影響交織影響下,本土傳統的思想、文化、政治等都隨之發生巨大...
    114 KB (17,384 words) - 04:53, 16 May 2025
  • 德国—利比里亚关系建立于利比里亚独立不久,尽管两国在第二世界大战期间中断了经贸往来,但在战后又再度建立了联系。 早在1855年德国统一之前,利比里亚的独立国家地位就得到了吕贝克、不来梅和汉堡这三个汉萨同盟自由市的承认。汉堡商人卡尔·韦尔曼与利比里亚建立了第一...
    10 KB (1,161 words) - 15:23, 16 May 2025
  • 第一次世界大戰非洲戰場指德國和奥斯曼帝国於非洲的殖民地中爆發一連串戰事的戰場。 大英帝國身為一個海上帝國,壟斷了大西洋的海路。因此,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英國對德封鎖了大西洋,而因此德國無法給予殖民地援助。結果,除了在德屬東非和喀麥隆遇到頑強的抵抗外,協約國在攻擊其他德國殖民地期間均沒有遇到很大的阻力。...
    11 KB (1,236 words) - 13:01, 25 November 2024
  • Seconde Guerre mondiale),是第二世界大戰爆發,最终有57个国家為抵抗軸心國的侵略而組成的聯盟,也是與軸心國對立的陣營。這些國家組成及加入同盟國的原因,大多是因為他們都遭到軸心國的武力侵略,或是基於擔心軸心國在戰後將控制整個世界的緣故。同盟國在苏联、中国大陆等国的历史教科书中又稱「反法西斯同盟」。...
    42 KB (3,950 words) - 08:53, 13 April 2025
  •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凡爾賽條約第231條被批准,同盟國被迫向協約國提供戰爭賠款。每個被擊敗的大國都被要求以現金或實物支付。由於戰後奧地利、匈牙利和土耳其的財政狀況,幾乎沒有支付賠償金,並且取消了賠償要求。保加利亞只支付了所需費用的一小部分,其賠償數額減少,然後被取消。歷史學家已經認識到德國要求支...
    3 KB (465 words) - 14:28, 17 August 2023
  • 第二世界大戰,简称二,是1939年至1945年爆發的全球軍事衝突。第二世界大战涉及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戰爭是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各国动员至少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
    256 KB (29,980 words) - 06:31, 23 April 2025
  • ,后来又被重新解释为祖国战争,即保卫祖国的战争。卫国战争一词首出现于1844年,并在1912年俄法一百周年前夕流行起来。 1914年,卫国战争一词被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圣彼得堡《戏剧与生活》杂志时特别附录的名称,指第一次世界大战东方战线,俄罗斯帝国与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的战争。...
    150 KB (20,296 words) - 00:01, 7 May 2025
  • 世界大戰(英語:World war)指涉及到世界上大多數強大和人口龐大的國家、規模較大的戰爭。世界大戰可橫跨幾個大洲,並持續多年。這個用詞通常應用於20世紀兩個大規模的全球衝突: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第二世界大戰(1939-1945)。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 KB (2,299 words) - 05:09, 9 May 2025
  • 大日本帝国以三大协约国的盟友的身份从1914年到1918年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通过与德意志帝国海军对抗,在保障西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航道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政治上,日本抓住了在中华民国扩大它的势力范围的机遇,并在战后的地缘政治学中得到了对其大国身份的承认。1914-1918年間日本是大正天皇和首相寺內正毅主政。...
    14 KB (2,027 words) - 04:18, 5 February 2025
  • 能够测试全新的武器和战术。而与之相伴的第二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全新生产方式——批量生产使得武器、装备与技术不论在应用效率和发展速度上都有了长足进步,诸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催生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技术(1914 — 1918)。 一期间的武器既包括设计定型标准化生产的制式装备,也包括搭载新型技术的...
    44 KB (6,518 words) - 01:32, 17 July 2024
  • 聖日耳曼條約 (category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影响)
    de Saint-Germain-en-Laye;德語:Staatsvertrag von Saint-Germain-en-Laye),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協約國與奧地利共和國於1919年9月10日在聖日耳曼昂萊簽署的條約。條約的生效,宣佈奧匈帝國正式解體。奧地利承認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和南斯拉夫王國的獨立。...
    10 KB (1,402 words) - 05:43, 10 December 2024
  • 第二世界大戰參戰國是指一切直接參與第二世界大戰的戰事或受戰事影響的國家及地區。 二戰爆發,交戰雙方在世界分裂為軸心國及同盟國集團,其中大部份的國家均加入同盟國,同盟國亞洲部分起初主要以英、中為指揮核心,歐洲部分以英法軍為指揮領導,美國與蘇聯於日本突襲和德國入侵也加入此同盟中。...
    91 KB (14,348 words) - 15:01, 13 May 2025
  • 第二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场战争,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戰爭的規模和威力也前所未有。從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整場戰爭持續了近六年之久。 在這場戰爭中,各國的軍隊和平民都遭受了巨大的傷亡和損失。戰爭期間估計有約70...
    4 KB (649 words) - 03:12, 4 March 2025
  • 炸,相关军事行动有时刻意针对平民,以达到震慑作用并扰乱其日常秩序,但可能會觸犯戰爭罪行。不過二爆发时国际法并未明确禁止对城市区域的轰炸,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班牙内战及中日战争中这一情形已有发生。 二期间的战略轰炸自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时即已开始。德国空军对波兰诸多城市(英语:Bombing...
    119 KB (17,630 words) - 03:11, 7 April 2025
  • 侬荣。这些抵抗者曾为盟军提供情报,并时常进行游擊反抗活动。在日本战败,尽管泰国作為軸心國之一,但其仅向同盟國支付了小额的战争赔款而了结。 第二世界大战刚刚爆发时,泰国处于军政府统治时期,总理銮披汶·颂堪受法西斯主义和泛泰主义影响。他利用宣传手段营造个人崇拜,并范围性传播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披汶政...
    12 KB (1,717 words) - 13:55, 27 February 2025
  •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佔領盧森堡是二十世紀德國二度對盧森堡大公國發動的首軍事佔領。1914年8月起至1918年9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盧森堡國境完全被德意志帝國所侵佔。德國政府對此辯稱是為了支援他們鄰近法國的軍隊,但無論是當時或現今的盧森堡人,普遍不認同德國的說法。...
    5 KB (489 words) - 01:50, 3 August 2024
  • 捷克斯洛伐克军团 (category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影响)
    légie),通称捷克军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协约国协同作战的捷克族裔和斯洛伐克族裔志愿军人。他们的奋斗目标是得到盟国的支持,从而可以在奥匈帝国境内的一部分建立独立国家捷克斯洛伐克。 军团始于1914年捷克和斯洛伐克人志愿组建的小战斗单位,不久许多捷克和斯洛伐克俘虏也参与了进来。捷克营(Česká...
    12 KB (1,579 words) - 03:05, 19 September 2024
  • 麦克马洪-侯赛因协定 (category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法国)
    Correspondence)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与麦加谢里夫间的往来通信。總計十封信件,時間從1915年7月至1916年3月。英国政府同意如果麦加谢里夫发起反抗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起义,作为交换英国将在战后承认阿拉伯独立。这些信件对中东历史和巴勒斯坦地区冲突有深远影响。 侯赛因·本·阿里 亨利·麦克马洪...
    752 bytes (88 words) - 05:30, 25 March 2024
  • 《凯撒之国:世界大战的遗产》(英语:Kaiserreich: Legacy of the Weltkrieg),通称Kaiserreich,简称KR,是大战略游戏《钢铁雄心IV》的一个架空历史游戏模组。其背景设定在一个同盟国赢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平行世界。这个虚构的世界中,同样会爆发第二世界大战...
    9 KB (1,101 words) - 04:33, 15 March 2025
  • 就结束了,但是随着《1918年11月11日停战条约》,暹罗部队也通过接管哈尔特山中诺伊施塔特镇,而为对德国的最初的占领做出了贡献。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暹罗并没有直接的影响,这是因为距离太遥远了——不只是从欧洲到暹罗,即使是从德国在太平洋和在中国海岸的殖民领地(德属新几内亚、德属萨摩亚、胶州湾租借地)算...
    10 KB (1,318 words) - 15:33, 28 June 2023
  • 波蘭—立陶宛戰爭 (category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影响)
    而立陶宛方面认为加入该联邦会损害立陶宛主权而拒绝,最终导致波兰与立陶宛两方开战。这场战争最后以波兰强占维尔纽斯与苏瓦尔凯地区告终。 波苏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Schieder, Theodor. Handbuch Der Europäischen Geschichte: Europa im Zeitalter...
    4 KB (274 words) - 21:28, 4 February 2025
  •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期間英屬香港沒有受到攻擊,德國海軍的東亞分艦隊是香港最大的外來軍事威脅,但是該艦隊在1914年12月已被英國海軍殲滅,不過持續數年的戰事導致駐港英軍被大量抽調離開,引致香港防守空虛,促成香港政府將香港本地的後備部隊擴充爲香港防衛軍團及在1917年首...
    27 KB (3,577 words) - 11:57, 18 Januar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