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次大沽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少有以清朝一方获胜为结果的战斗。 第一大沽失败之后,英法联军兵锋直指津、京,对清廷震动极大,清廷戰後命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会同礼部尚书瑞麟(署理直隶总督)前往天津整饬海口防务,瑞麟奏请重新恢复直隶海口水师,同时在海口设置障碍,排列三道拦河铁链,配置铁戗,安设木栅,连成巨筏,阻拦敌舰闯入。...
    4 KB (542 words) - 15:54, 24 April 2025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大沽口炮台 大沽口战役 第一大沽 第二次大沽 第三大沽 1988年1月13日登录时,地址为天津市塘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三日公布,天津市人民政府立 一九六二年河北省天津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一九八二年七月九日天津市人民政府重新公布 大沽炮台博物馆扩建整修即将完成...
    8 KB (902 words) - 14:22, 19 April 2025
  • 大沽战役为清军和英法联军在大沽附近发生的战役。前后共发生三战斗,最终以大沽炮台被攻陷,清军失败而终结。 1858年5月20日,英法联军以6艘炮艇掩护陆战队近千人向炮台侧面登陆,清军发炮反击,杀伤近百位联军士兵。直隶总督谭廷襄却弃守逃亡,炮台守军孤立无援,清军大约300多人...
    3 KB (392 words) - 12:30, 6 March 2024
  • 败。后胜保受咸丰美誉“忠勇性成,赤心报国”。 1862年,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為紀念這戰役,封蒙托邦為「八里橋伯爵」。 史家对八里桥中的僧格林沁褒贬不一。 认为八里桥僧格林沁虽败犹荣,堪与第二次大沽媲美。此外,认为僧格林沁在八里桥...
    11 KB (1,615 words) - 18:21, 2 July 2024
  • 出兵遠東共和國的原因。 《北京條約》中國割讓予英國的九龍半島部份 英法聯軍第二次大沽戰果(1) 英法聯軍第二次大沽戰果(2) 圓明園遺址:1988年指定為全國重點文物,屬古遺址,位於北京市海淀區,1860年在第二次...
    47 KB (6,849 words) - 05:27, 7 June 2025
  • 第三大沽發生在1860年,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的一場決定性戰役。戰後大沽完全遭到了英法聯軍的控制。 英法聯軍在第二次大沽敗,使本來想教訓清朝的英法政府相當憤怒。英國《每日電訊報》出現占領北京城,永久占領廣州,把皇帝趕出皇宮的聲音 。英國內閣從1859年9月16日起開8天的會議,最終一...
    7 KB (743 words) - 12:30, 6 March 2024
  • 僧格林沁 (category 第二次鴉片戰爭人物)
    咸豐七年(1857年)以钦差大臣督办天津防务。 咸豐九年(1859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指挥大沽,大败英法联军,並同李朝儀於寧河、營城、大沽等地修築炮台,抵禦侵略。 咸豐十年(1860年)大沽、天津失陷,他统率以蒙古骑兵为主力的军队,退至通州防守。其部与英法联军于通州八里桥,八里橋惨败,蒙古主力尽丧。英法聯軍入北京,毀圓明園。旋被夺爵,仍任欽差大臣。...
    9 KB (710 words) - 10:36, 19 June 2025
  • 第一大沽發生於1858年5月20日,是繼廣州淪陷後緊接而來的事,清軍奮戰約2小時便敗亡。這起戰事的結果促成了《天津條約》的簽訂,更導致咸豐帝決心修建大沽砲台,和後來第二次發生的衝突。 廣州城被奪以後,1858年4月,英、法、美、俄四國使節到天津、大沽...
    6 KB (794 words) - 12:30, 6 March 2024
  • 米高·西摩 (category 第二次鴉片戰爭人物)
    米高·西摩爵士,GCB(Sir Michael Seymour,1802年12月3日—1887年2月23日)英國海軍上將、議員。第二次鴉片戰爭時任東印度及中國艦隊司令,攻陷廣州,又在第一大沽中佔領大沽,迫使滿清簽訂《天津條約》。1859年獲GCB勳銜。1859年至1863年當選為德文波特的國會議員。1860...
    1 KB (148 words) - 17:26, 11 November 2017
  • 英国锡克战争和第二次英国锡克战争,之后在1857年印度民族起义期间于1858年3月第二次勒克瑙围城中担任军团工兵司令。纳皮尔还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任英国远征军第2师师长,参加第三大沽,并于1860年从安定门进军占领北京。...
    18 KB (2,432 words) - 07:32, 1 May 2024
  • 史榮椿 (category 第二次鴉片戰爭人物)
    又平毫州捻巢。咸豐八年(1858年),破捻匪於渦河南,擢直隸提督。從僧格林沁治天津海防。咸豐九年(1859年)6月25日第二次大沽,英國兵艦犯海口,榮椿偕大沽協副將龍汝元力,中砲,与另外三十一人同歿於陣。予騎都尉兼雲騎尉世職,建專祠,諡忠壯。英法舰队损失惨重,撤退至上海。 《清史稿》卷四百四...
    1 KB (170 words) - 20:39, 26 February 2023
  • 200年:徐州之 200年:白马 200年:延津 200年:乌巢 200年:仓亭 205年:南皮 207年:白狼山 195年-199年:孙策平江东 195年:曲阿 198年:易京 203年:夏 208年:博望坡 208年 : 長坂坡 208年:江夏 208年:赤壁之战...
    70 KB (7,205 words) - 07:38, 4 September 2024
  • 樂善 (伊勒忒氏) (category 第二次鴉片戰爭人物)
    ,擢河北鎮總兵。攻克方家集捻巢。從勝保攻克正陽關,解固始圍,賜黃馬褂。咸豐九年(1859年),赴僧格林沁天津軍營,擢升直隸提督。在第二次大沽中擊退英法聯軍。樂善論功最,優敘。咸豐十年(1860年)七月,在第三大沽中聯軍攻陷大沽砲臺,樂善戰死。贈太子少保,予騎都尉兼雲騎尉世職,於海口...
    1 KB (174 words) - 20:39, 26 February 2023
  • 第二节初期战役第六款“徐州会”第五项会经过第114页:“台儿庄方面,战区以第二集团军一部(第三十一师)固守。”第148页:本战斗国军参部队约46000人,伤亡失踪官兵约7500人。 作家白先勇於2008年接受台灣媒體中國時報專訪談及父親白崇禧時表示:「臺兒莊大捷讓全國士氣...
    45 KB (7,119 words) - 08:32, 23 May 2025
  • 1857年末,英國和法國共組聯軍進攻廣州,第二次鴉片戰爭正式爆發。 1858年,清朝和英法聯軍議和《天津條約》,但和談並未達成再度開戰,大沽前後經歷了三激戰。 1860年8月,大沽再度陷落。聯軍接連攻下天津、張家灣直逼通州。清軍都督僧格林沁為保衛京師前的最後...
    10 KB (1,303 words) - 13:03, 5 May 2025
  • 尼古拉·伊格那提耶夫 (category 第二次鴉片戰爭人物)
    其要求。于是,伊格那提耶夫离开北京,前往上海,中俄谈判破裂。在上海,伊格那提耶夫先与法国布尔布隆接触,劝英法向大沽示威,愿予以外交协助,后与卜鲁斯会晤,为英法提供了军事情报,第三大沽前,伊格那提耶夫侦知了北塘未设防的相关情况将其告知英法。随后,英法聯軍在北塘登陆,先后攻陷天津、北京。咸豐帝狩...
    4 KB (588 words) - 16:11, 25 September 2024
  • 卜魯斯 (category 第二次鴉片戰爭人物)
    獲委任為英國駐華公使,負責到北京換約。1859年6月20日聯同法國公使布爾布隆、美國公使華若翰到達大沽,清政府要求公使往北塘登陸,並由清軍保護到北京換約,但遭聯軍到拒絕,雙方因而爆發第二次大沽。 Boase, G. C.; rev. H. C. G. Matthew (September 2004)...
    3 KB (285 words) - 07:37, 5 June 2025
  • 第二次鸦片战争,在其伯父,英国东方舰队司令司令迈克尔·西摩尔爵士的旗舰上服役。参加进攻广东沿海和侵占广州的行动,翌年,他随舰队北上白河口,参加第一大沽后因中暑被送回英国。1860年,英法重启端,西摩尔重返中国并被提升为上尉,参加了第三大沽...
    8 KB (1,353 words) - 03:36, 26 December 2024
  • 海学社”均位于此。在天津开埠以前,特别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曾先后数发动针对大沽的战争。其中1859年6月20日,英、法、美三国公使到达大沽外,被清政府要求从北塘登陆并由清军保护到北京换约。英法联军拒绝随即发兵进攻大沽展开第二次大沽,清政府守军发炮反击击沉英法联军4艘军舰,...
    80 KB (10,495 words) - 16:31, 29 May 2025
  • 大沽,並一度與故意穿過封鎖線日艦砲。日本人首先對馮軍布雷,提出抗議。3月12日,冯军与奉军作战期间,两艘日本军舰护卫奉系军舰进入大沽,并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开炮还击,将日本军舰逐出。3月16日,英、美、法、意、荷、比、西、日八國,聯合援引《辛丑和約》海口不得設防...
    22 KB (3,020 words) - 04:46, 24 April 2025
  • 清朝财政方面,四川总督丁宝祯在1884年就拿不出供鲍军的十万两银,说“鲍超军需甚重,措办为难”而海失败后清政府清楚已无法阻止法国军舰北上大沽,同时朝鲜又发生甲申政变,张洞五营兵勇和物资因此不能支援台湾。于是在1885年初出现了日本和法国结盟攻击清朝的危险“而正是由于4月和法国议和,才消除了这种危险。”...
    27 KB (3,914 words) - 10:27, 8 June 2025
  • 同),当天与英国海军直接对阵的只有3座要塞的22座克虏伯旧式要塞砲,全人力操作,最口径240mm,每门备弹约50枚,另有部分小口径陆上火砲。 英方最初认为,凭借强大的海军火力即可摧毁土军要塞,而未像曾经在中国大沽那样组织登陆部队攻佔要塞。11时起,英法海军列队在海峡中来回行驶抵近要塞开砲,数度...
    21 KB (3,265 words) - 04:33, 28 May 2025
  • Wellesley (1815))等舰船八艘,驶离舟山群岛北上,于8月9日进泊大沽外。道光帝在8月9日接到琦善的复奏,得悉天津炮位陈旧、兵力不足时,立刻派遣琦善前往大沽外与英军和谈。琦善与义律在大沽举行会谈中对英方所提要求,表示“定能代申冤抑”,但前提是英军“返棹南还,听候办理”。9...
    19 KB (3,111 words) - 02:57, 7 April 2025
  • 海河 (redirect from 水流霞)
    海河是中国华北地区最水系。海河干流起点为子北汇流或三岔河口,终点为大沽,干流长度有76公里、72公里和73公里的说法,它接纳了上游北运、永定、清、子牙、南运河五支流和300多条较支流,构成了华北最的水系——海河水系。这些支流像一把巨扇铺在华北平原上。它与东北部的滦河、南部的徒骇与马颊河水系共同组成了海河流域,流域面积31...
    42 KB (5,570 words) - 09:59, 18 April 2025
  • 英帝國對於參戰的海軍與陸軍人員授與第三中國戰爭勳章(英语:China War Medal (1900)),對三場戰役的參戰者授與勳扣(英语:Medal bar):「大沽炮台」、「使館區自救」、「使館區解圍(包括西摩爾遠征與北京)」。 華北...
    37 KB (4,416 words) - 05:55, 26 March 2025
  • 航空义勇队进驻多伦。1935年12月7日,李守信的察东警备军出动,第三察东事件开始。当时中国媒体称为“察北事件”,日方舆论称“察东事件”。 12月9日察东警备军第二师不而占宝昌县城,当天第一师进攻源县城不利,日机轰炸了源县城南门、东门。李守信率领第一师也赶来围攻,12月11日使用炮兵轰击...
    15 KB (2,929 words) - 14:37, 9 May 2025
  • 1926年2月初旬,當奉軍艦艇在大沽外出現時,馮軍乃在大沽海設防,並以俄製水雷封鎖大沽,並一度與故意穿過封鎖線日艦砲。日本人首先對馮軍布雷,提出抗議。3月16日,英、美、法、義、荷、比、西、日八帝國主義國家,聯合援引《辛丑和約》海口不得設防...
    21 KB (3,018 words) - 08:15, 1 February 2025
  • 第二次鴉片戰爭登陸作戰戰史 廣州城戰役 大沽戰役 第一大沽 第二次大沽 第三大沽 美國獨立戰爭相關兩棲登陸作戰戰史 1775年6月17日下午3時英軍發動三進攻,英國海軍陸戰隊指揮官約翰·皮特凱恩(John Pitcairn)少校死。民兵用盡彈藥後撤,遺下火炮及挖掘工具於...
    42 KB (7,386 words) - 22:57, 16 October 2024
  • 八國聯軍 (category 日本帝国军事)
    6月15日晚,天津义和团决定以400余人开始攻進天津租界「紫竹林」。 6月16日,天津租界對外電報中斷。各國海軍將領決定佔領大沽炮台。17日留守大沽清军击沉六艘军舰,杀敌两百余人后,守将罗荣光中弹陣亡,炮台失守。同日,慈禧召開御前會議,發出解散義和團民的上諭,試圖緩和局勢。...
    26 KB (3,103 words) - 21:34, 22 June 2025
  • 東昌是靖難役中,燕軍為奪取東昌(今山東聊城)所引發的戰役。 济南后,南军因撤换主帅取得主动优势,遂主动发动讨伐。 建文二年(西元1400年)十月,朱棣聞報南軍北上,主动南下迎击,明令徵遼東,暗派徐理、陳旭在直(今天津市中)修浮橋,以绕过青县、长卢的南军防线部署。...
    9 KB (1,659 words) - 01:41, 10 March 2023
  • 甲午战争 (redirect from 甲午)
    靶,发速中多。经远一船,发十六炮,中至十五。广东三船,中靶亦在七成以上。”“夜间合操,水师全军万炮并发,起止如一。英、法、俄、日本各国,均以兵船来观,称为节制精严。”戰爭前夕,北洋艦隊大沽、威海衛(今山東威海)和旅順(今屬遼宁大連)三...
    105 KB (15,047 words) - 19:02, 26 June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