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长沙战役(又称“第二次长沙会战”),指1941年(民国30年)9月至10月,抗日战争期间,以中国第九战区为主的部队在湖南省长沙地区对日本军队进行的防御战役;本次会战从1941年9月7日至10月9日结束,历时一个月。 1941年1月16日,日本陆军中央部制定了《对华长期作战计划》,企图在年内在不...
14 KB (2,272 words) - 04:00, 4 June 2025
长沙会战,主要指中国抗日战爭期间,以湖南长沙为主的系列战役的总称。分别如下: 第一次长沙战役(1939年9月-1939年10月),又称“第一次长沙会战” 第二次长沙战役(1941年9月-1941年10月),又称“第二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战役(1941年12月-1942年1月),又称“第三次长沙会战”...
965 bytes (162 words) - 07:07, 29 February 2024
第一次长沙战役(又称为“第一次长沙会战”、“湘北会战”,日本称“湘赣会战”),指1939年(民国28年)9月至10月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第九战区部队在以湖南、湖北、江西三省接壤地区对日本军队进行的防御战役。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爆发后日军在中国战场的第一次...
17 KB (2,749 words) - 00:57, 5 March 2025
第三次长沙会战(日语:第二次長沙作戦),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发生在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6日的湖南和江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交战双方为中华民国第9战区司令薛岳所统帅的国民革命军第9战区部队共300,000人与日本第11军司令阿南惟几所统率的日军第11军共约120...
47 KB (6,907 words) - 07:38, 4 June 2025
次年4月17日,中国远征军執行渡江反攻计划。 中國駐印軍 于邦戰役:1943年10月-12月 胡康河谷戰役:1943年10月 孟關戰役:1944年3月 瓦魯班戰役:1944年3月3日 密支那戰役:1944年4月-8月 雲南遠征軍 松山戰役:1944年6月1日-9月7日 騰沖戰役:1944年6月27日-9月13日...
5 KB (631 words) - 09:06, 23 May 2025
以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役列表: 閃電戰 - 德國在戰爭初期運用快速及強大武力的戰術。 入侵波蘭 - 德國行動代號「白色方案」。 大西洋戰役 - 德國海軍通商破壞艦和U-潛艇攻擊北美和南大西洋前往英國與蘇聯的船隊。 - 船隊主要由英國皇家海軍、英國皇家空軍、加拿大皇家海軍和加拿大皇家空軍負責保護 -...
28 KB (987 words) - 11:07, 31 January 2025
第二次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北非战场的转折点。这次战役从1942年10月23日一直持续到11月3日。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将军于1942年8月取代了克勞德·奧金萊克,成为由英联邦士兵组成的英国第八軍團司令。 这次战役的胜利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盟军在阿拉曼的胜利致使意大利和德国欲占领埃及、控...
28 KB (4,905 words) - 03:27, 3 November 2024
義大利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盟軍深入義大利內陸及包圍德軍和義大利軍的大規模軍事行動,作戰時間從1943年算起,到1945年戰爭結束;參戰盟軍司令部策劃所有在地中海盟軍登陸意大利作戰,自西西里島登陸戰役到義大利本土直到1945年5月德軍和意軍殘餘在義大利北部宣佈投降,攻防戰才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共同結束。...
15 KB (1,423 words) - 09:58, 16 June 2025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投入朝鲜战争后對聯合國軍发起的第二场大規模战役,時間從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4日。此役以太白山脈為界分成東、西兩個戰場,西线的主要戰役為清川江战役,东线則為长津湖战役。戰役時間正值隆冬,戰場溫度達到零下30度,兩軍部隊因凍傷失去戰鬥能力甚至凍死的人員甚至比因作戰死亡者更多。...
7 KB (666 words) - 04:03, 30 October 2024
本條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對受波及國家造成的傷亡統計。 在二戰中直接死于战争及与战争相关原因(如因战争导致的灾害、饥馑、缺医少药、传染病蔓延、征兵、征募劳工、屠杀等)的人约为7,000萬(欧非战场约占67%,欧非战场死亡人员中的33%是死于纳粹集中营或是被纳粹集体屠杀、虐杀的,占二战中遭交战各方刻意屠...
20 KB (1,646 words) - 14:59, 1 July 2025
第四次長沙會戰為中國抗日戰爭末期的大型戰役之一,是指1944年5月至8月,中國第9戰區部隊在湖南長沙、衡陽地區對日軍進行的防禦戰役——长衡会战中的第1个阶段,從5月27日到6月19日,中日雙方以爭奪長沙為目標在湖南北部地區作戰。攻擊的日軍人數約有170,000,守勢的中國國軍約有250...
2 KB (151 words) - 07:01, 29 February 2024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以國軍為主)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4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 全面抗战爆发后正面战场的22次大型会战[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徐焰:抗日战争的真实战况[2]...
10 KB (177 words) - 13:49, 16 March 2024
日本本土戰役(日语:日本本土の戦い)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以美國海軍為主力的同盟國陣营對日本本土(即北海道、本州、四國與九州)的進攻及計劃。同盟國航空兵主要從美軍太平洋艦群、中國四川盆地、蘇聯遠東地區起飛,希望能造成日軍的傷亡,以減輕他們對同盟國登陸部隊的防禦。日軍也打算在本土與盟軍拼死一戰,但...
11 KB (1,470 words) - 01:40, 5 June 202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领袖罗列出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的一些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事将领。 利奧波德三世 利奥波德三世- 从1934年至1951年担任比利時国王。战争开始前利奥波德三世提出准备迎战。 比利時投降后,整个政府遷往英国,而他却留下来面对侵略者,拒绝与纳粹德國合作。 熱圖利奧·瓦加斯...
13 KB (1,187 words) - 06:01, 27 May 2025
第二阶段包括大规模地面战斗,从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始,一直持续到1945年5月德国战败。 1939年9月1日,随着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作为回应,英国和法国于9月3日对德国宣战。 假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早期阶段,特点是在德国入侵波兰和法国战役...
35 KB (4,898 words) - 05:49, 12 February 2025
里·帕侬荣。这些抵抗者曾为盟军提供情报,并时常进行游擊反抗活动。在日本战败后,尽管泰国作為軸心國之一,但其仅向同盟國支付了小额的战争赔款而了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爆发时,泰国处于军政府统治时期,总理銮披汶·颂堪受法西斯主义和泛泰主义影响。他利用宣传手段营造个人崇拜,并范围性传播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
12 KB (1,718 words) - 04:44, 28 June 2025
文夕大火,又称长沙大火、火烧长沙事件,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以“焦土抗战”为名火烧长沙的事件,也是中國湖南省長沙市歷史上人為性質毁坏规模最大的火灾。因应中国抗日战争局勢發展,國民政府采用「焦土政策」,制定了焚烧长沙的计划;但在计划正式实施之前,一系列偶然因素,却让这场火灾失控,最终导致长沙...
15 KB (2,310 words) - 05:34, 3 November 2024
界大戰歐洲戰爭的結束,或作為向世界訓示戰爭的災禍。 納粹德國領袖阿道夫·希特勒於柏林戰役期間在4月30日自殺。德國的投降由其繼任者、德國國家總統卡爾·鄧尼茨授權。由鄧尼茨領導的政府被稱為弗倫斯堡政府。軍事投降書首次於5月7日凌晨2時41分,在位於蘭斯的盟軍遠征部隊最高司令部(SHAEF)簽署。...
10 KB (984 words) - 23:02, 17 June 2025
以下是1939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年表: 1日:中华民国与大日本帝国正处于第二次中日战争武装冲突的第三年,也就是后来被称之为“第二阶段”的战争,始于1938年10月,终于1941年12月。随着日本加入轴心国、中国加入盟军,这场战争最终也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
16 KB (2,401 words) - 21:22, 22 April 2025
松山战役(日语:拉孟の戦い(日语:拉孟・騰越の戦い)),又称松山会战、松山之战,是滇西缅北战役中的一部分。在抗日战争后期,中国远征军为了打通滇缅公路,于1944年6月4日进攻位于龙陵县腊勐乡的松山,同年9月7日占领松山。全部由九州人組成的松山村日本駐軍步兵第113聯隊(日语:歩兵第113連隊)1...
37 KB (6,826 words) - 10:01, 27 November 2024
第二次漢城戰役是指1950年9月底联合国军從朝鲜人民军手中收復漢城(今首爾)的戰役。 在仁川登陸後,联合国军對漢城的進攻十分緩慢且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朝鮮人民軍派出一个营的T-34坦克發動反攻,但遭遇伏击并被擊毀。人民军亦派出一些雅克式戰機轟炸仁川港,但只造成了輕微損失。朝鲜人民军嘗試阻擊聯合國軍的...
7 KB (585 words) - 08:42, 26 January 2024
本表列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军队的指挥官。二战指挥官们大多都是职业军官,不过也有一些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同时担任军队指挥官,如戈林(纳粹德国国会议长)、东条英机(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蒋中正(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等。 I.C.B Dear; M.R.D. Foot. Oxford Companion...
91 KB (141 words) - 19:07, 2 July 2025
馬尼拉戰役發生在1945年2月3日至3月3日,參戰的分別是美國、菲律賓及大日本帝國,它是美國收復菲律賓戰役之一部份,在一個月的戰事中,馬尼拉遭到嚴重的破壞,它標誌著日軍對菲律賓3年佔領期結束及麥克阿瑟上將實現他勝利重返菲律賓的承諾。 1945年1月9日,由沃爾特·克魯格中將指揮的美國第6軍團在仁牙因灣海岸登陸及迅速向南推進。...
14 KB (2,201 words) - 03:53, 4 June 2025
第二次世界大战地中海、中东及非洲战场是二战期间的一个主要战区。地中海和中东战区幅员辽阔,海上、陆地和空中的战役相互关联,争夺地中海、北非、东非、中东和南欧的控制权。战斗从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加入轴心国参战一直持续到1945年5月2日意大利境内的所有轴心国部队投降。但希腊内战仍在继续,英军被派往希腊援助希腊政府。...
41 KB (5,816 words) - 03:22, 12 February 2025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英語:Victory over Japan Day,一般簡稱「V-J Day」)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戰場中,日本投降從而實際上戰爭結束的日期及其後每年的紀念日。由於戰事在各國終止的日期不等,此日在各國也有不同的紀念日期。美東戰時日光時間(UTC-4)1945年8...
30 KB (3,631 words) - 01:26, 28 June 2025
Landings),代号海王星行动(Operation Neptune),又通常称为D日(英語:D-Day),發生於194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西方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為霸王行动的一部份。這場戰役在1944年6月6日展開,一天內15萬盟軍士兵横渡英吉利海峡后在法國諾曼第地區登陸,是迄今為止人類史上最大...
24 KB (3,458 words) - 05:38, 8 May 2025
基輔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巴巴羅薩作戰期間發生在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一場大型包圍戰;今天它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包圍戰。蘇聯方面稱之為基輔防禦戰役(Киевская оборонительная операция)。 幾乎整個蘇聯紅軍的西南方面軍被德軍包圍,共有66...
9 KB (996 words) - 00:44, 1 April 2025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国是同盟國的重要成员国。 1939年9月波兰战役两天后,法国和英国均向德国宣战。为了将德军从波兰转移,法国于1939年9月7日入侵德国萨尔地区,但被迫撤退。假战一直持续到1940年,当时德軍入侵并占领了法国北部,迫使英国人撤出了欧洲大陆。法国正式投降。德国将两百万法国战俘送往...
5 KB (833 words) - 10:22, 12 October 2024
挪威战役(英語:Norwegian Campaign)发生于1940年4月9日到6月10日,是一场中立国挪威协同同盟國与納粹德國交战的战役。此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由德国发起的威悉演习行动引发。随后,英国、法国派遣远征军抵达挪威。尽管在挪威北部有所胜利,但盟军由于德国入侵法国而在5月撤离。...
18 KB (1,638 words) - 07:45, 8 February 2025
度洋中獲得勝利,並且成功轟炸盟軍部隊位於澳洲的重要海軍基地達爾文。這段時間中盟軍對於日本唯一的取得勝利則是中華民國於1942年1月上旬爆發的第三次長沙戰役,而獲勝主要原因在於日本過度自信能夠輕易取下勝利,而對於國軍並無完善的準備。 面對美國海軍開始大力協助英軍運補作業,納粹德國海軍決定主動對美國大...
256 KB (29,980 words) - 14:45, 25 June 2025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羅馬尼亞戰役包括在1944年在羅馬尼亞及附近的數次軍事行動,是蘇德戰爭的一部分。蘇聯紅軍對德國-羅馬尼亞聯軍實施2次軍事行動以企圖收復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及打開通向巴爾幹的通道: 由4月8日至6月6日的第一次雅西-奇西瑙攻勢,以蘇軍戰敗而結束因為軸心國部隊成功阻止了入侵。...
2 KB (206 words) - 09:04, 28 June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