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次同盟戰爭是1812年至1814年欧洲地區發生的大規模軍事衝突,交戰雙方分別是法蘭西第一帝國和俄罗斯帝国、大不列顛王國、奧地利帝國與普魯士王國所率之同盟。法國於1813年春季迫使聯軍暫時停戰,但於同年秋季在德勒斯登戰役擊敗聯軍後,在莱比锡战役戰敗撤回本土,後雖在本土作戰中多次擊敗聯軍,仍...
    29 KB (4,353 words) - 14:55, 25 April 2025
  • 同盟是1792年至1815年間歐洲各大國為了對抗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及其後繼法兰西第一帝国而組成的同盟。該術語指稱的戰爭共出現七,其中第一同盟及第二同盟發生於法国大革命战争期間,而同盟同盟同盟第六次同盟同盟...
    18 KB (655 words) - 14:24, 8 April 2025
  • 同盟是1806年秋天,英国、俄国、普鲁士、薩克森及瑞典等國組成的同盟。10月1日,普魯士率先對宣戰。14日一天當中,軍同時在耶拿和奧爾斯塔特大敗普軍,普軍幾乎全軍覆沒,拿破仑因此取得了德國大部分地區控制權,大為削弱普魯士及建立一個親的華沙公國。普魯士投降後,拿破崙的主要對手僅剩俄...
    28 KB (3,346 words) - 15:33, 17 May 2025
  • 拿破崙戰爭 (category 英战争)
    同盟成員。這場戰爭是當時歐洲規模最大的戰爭,可被細分為同盟(1805年)、同盟(1806-1807年)、半岛战争(1807-1814年)、同盟(1809年)、俄戰爭(1812年)、第六次同盟(1813-1814年)、同盟...
    68 KB (7,774 words) - 16:53, 7 June 2025
  • 同盟戰爭是1809年的歐洲衝突,屬拿破崙戰爭和同盟戰爭。衝突雙方分別是弗朗茨一世領導的奧地利帝國與拿破崙統治的法蘭西帝國,主戰場是中歐。方盟友都是義大利王國、萊茵邦聯、華沙大公國等衛星國;奧地利盟友通称同盟,包括英國、葡萄牙、西班牙(英语:History of Spain...
    77 KB (10,155 words) - 08:59, 24 May 2025
  • 百日王朝(法语:les Cent-Jours),又稱同盟戰爭,是指从1815年3月20日经历9个半月流放的拿破仑一世從厄尔巴岛逃返巴黎,拿破仑帝国重建至路易十八在7月8日正式二復辟期间(共计110天)的時期。这段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有滑铁卢战役、那不勒斯战争(英语:Neapolitan War)和其他几场规模较小的战事。“les...
    24 KB (2,834 words) - 13:40, 18 June 2025
  • 同盟戰爭是1805年欧洲地區發生的大規模衝突,交戰雙方分別是法蘭西帝國和奧地利帝國、俄罗斯帝国與大不列顛王國所率之同盟。法國主力軍團於10月在乌尔姆战役殲滅奧軍一部,其他部隊則於意大利牽制卡尔大公指揮的另一支奧軍,最終於12月2日在奧斯特利茨戰役擊敗聯軍主力,贏得戰爭勝利。...
    47 KB (6,559 words) - 12:31, 7 July 2025
  • 對法宣戰,拿破崙連戰皆捷,再取維也納,後於瓦格拉姆之戰擊敗奧軍主力,了結同盟。 1812年,俄羅斯違抗「大陆封锁」政策,拿破崙發兵伐俄,意圖殲滅俄軍主力,但最終因戰略失敗,無功而返。1813年,各國締結第六次同盟;拿破崙雖在春季戰局逼和聯軍,然秋季遭遇多面夾擊陷入劣勢,至莱比锡战役大...
    232 KB (36,838 words) - 15:36, 22 July 2025
  • 第二同盟戰爭是1798年至1802年欧洲及近東地區發生的大規模衝突,交戰雙方分別是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和神聖羅馬帝國、俄罗斯帝国與大不列顛王國所率之同盟。法國於戰爭前期一度陷入絕境,但在瑞士及荷蘭地區大勝後局勢好轉,最終於1800年分別在意大利與德意志取勝,贏得戰爭。 戰爭源自第一同盟...
    55 KB (7,893 words) - 09:43, 7 June 2025
  • 莱比锡战役是第六次同盟中德国战役的決定性戰役,發生於1813年10月在萊比錫附近。因參戰國家和民族眾多,莱比锡战役亦被稱為“諸民族之戰”(或稱民族會戰)。拿破崙以十九萬人與俄羅斯、普魯士、奥地利及其他各國三十八萬聯軍苦戰,最後敗陣。拿破崙敗返萊茵河西岸,最後返回巴黎。隔年元老院宣告廢除拿破崙的帝位。...
    18 KB (2,255 words) - 00:38, 9 March 2025
  • 相配合,痛击法國军队。这也是近现代历史上,第一由非正规部队在整个战区内展开大规模“游击战”的经典战役;实际上,英语中游击战“guerrilla”一词即来自西班牙语,原意为“小战”。 戰爭從1808年由法國軍隊佔領西班牙開始,至1814年第六次同盟打敗拿破仑軍隊終告結束。...
    11 KB (650 words) - 15:22, 2 May 2024
  • 第一同盟戰爭(1792年至1797年)中,歐洲的君主制王朝第一嘗試打敗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2年4月20日法蘭西對哈布斯堡君主國的奧地利宣戰,幾個星期後普魯士王國隨奧地利參戰。 這些武力由陸海入侵法蘭西,奧地利從奧地利尼德蘭進攻,普魯士由萊茵河[哪裡?]攻擊,而大不列顛王國也支持法蘭西各...
    19 KB (2,288 words) - 15:58, 4 June 2025
  • 呂岑會戰是一場爆發於1813年5月2日的戰役,為第六次同盟之戰的第一戰,拿破崙在此役之前的俄戰爭中大損,花費心思才重建了新的大軍,在此戰役中初試啼聲,獲得勝利,但由於騎兵的不足,同盟戰力依然存在。 俄戰爭過後,拿破崙的軍隊折損了大半,一時間俄羅斯與普魯士的軍隊反而取得了優勢,使得拿破崙不得不重新整頓軍隊再戰強敵。...
    12 KB (1,346 words) - 17:28, 3 November 2024
  • 同盟中輸給了法兰西第一帝国。但是在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的領導下,普魯士軍隊開始了改革,并最終在第六次同盟中擊敗了拿破侖一世。 保守派最終再次取得了軍隊的控制權,并使其成為了保守派政府的保護者。 在十九世紀的第二石勒苏益格战争,普奥战争和普...
    4 KB (235 words) - 13:17, 10 February 2025
  • 4月27日-美軍攻陷安大略首府、現在的多倫多。 5月2日-呂岑會戰 (1813年)爆發,軍戰勝第六次同盟的普魯士與俄羅斯聯軍。 5月19日-包岑會戰爆發,拿破崙的軍於5月20日戰勝第六次同盟的普魯士與俄羅斯聯軍,這場戰役後,拿破崙的軍開始漸趨劣勢。 5月22日-吉奧阿基諾·羅西尼的著名歌劇《阿爾及爾的...
    3 KB (524 words) - 03:50, 3 March 2025
  • Paris)是在1814年5月30日法國與第六次同盟所簽訂的和約。 法國皇帝拿破崙在對第六次同盟戰敗後,俄羅斯和普魯士軍隊在同年3月30日攻陷巴黎,迫使拿破崙承認戰敗並於3月31日退位,於是在英國支持下,由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主導下波旁王朝重新成為法國的合法政府及復辟為正統王朝,由路易十...
    3 KB (298 words) - 06:42, 6 September 2023
  • 從1811年開始,为了准备入侵俄国,拿破仑的军事和外交政策有越来越强的针对性。1812年春,法国分别同普鲁士和奥地利结成短暂的军事同盟。根据盟约,为了对俄作战,普军2萬人,奧军3万人归拿破仑指挥。法国的其它附庸国政府也开始训练远征俄国的军队。在这一年,拿破侖准备了空前强大的军队,其...
    15 KB (1,437 words) - 09:37, 14 December 2024
  • 3月30日——第六次同盟攻陷巴黎,法國皇帝拿破崙一世宣布退位,4月被流放至地中海厄爾巴島。 5月17日——挪威憲法正式簽署,挪威國民大會選出丹麥王儲克里斯蒂安·弗雷德里克為挪威國王。 5月30日——法國與第六次同盟簽訂1814年巴黎和約。 6月4日——路易十八正式簽署一八一四年憲章。...
    2 KB (326 words) - 12:11, 13 June 2021
  • 巴黎之战是1814年3月30-31日间拿破仑掌权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残余军队与奥地利帝国、普鲁士王国和沙皇俄国组成的第六次同盟联军在巴黎郊区和外城进行的一围城战。在一天的郊区战斗后,军于3月31日向同盟投降,结束了第六次战争并迫使拿破仑退位和流亡至厄尔巴岛。 Bodart, Gaston. Militär-historisches...
    4 KB (142 words) - 06:53, 1 September 2023
  • 争。最终哈布斯堡王朝获得胜利,双方签订《康布雷條約》,佛罗伦萨共和国灭亡,佛罗伦萨转变为世袭君主制。 第六次義大利戰爭結束後,不願見到哈布斯堡王朝稱霸歐洲的教宗克勉七世組織了哈布斯堡的科涅克同盟。作為反擊,帝國軍在夏爾三世·德·波旁率領下於1527年進攻羅馬;儘管夏爾三世·德·波旁本人在衝突中喪生,他的軍隊成功擊败守軍並洗劫了羅馬。...
    3 KB (317 words) - 11:26, 25 April 2025
  • Fontainebleau),1814年由第六次同盟(英國、俄羅斯帝國、普魯士王國、奧地利帝国)與法國簽訂的一個條約,拿破崙在此條約中被發配到厄尔巴岛。 拿破崙戰爭中,1813年英國、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組成「第六次同盟」,10月萊比錫戰役中,同盟擊敗軍,1814年3月倚靠著數倍於...
    2 KB (147 words) - 20:22, 15 October 2024
  • 法國武裝部隊 (redirect from )
    自15世紀王查理七世建立西羅馬帝國滅亡後西歐首支常備軍以降,法國武裝部隊參與絕大多數的歐洲大型戰爭,被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視為近代最好戰的強權。其曾參與意大利战争、三十年戰爭、荷战争、大同盟戰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七年战争、法国大革命战争、拿破崙戰爭、克里米亚战争、普戰爭、第一...
    14 KB (1,367 words) - 05:21, 5 April 2025
  • 第六次同盟的普俄奧聯軍。然而拿破崙卻沒有贏的徹底,造成日後戰鬥的艱辛;幾天後,側翼軍團被圍被迫投降後,雙方又發生了庫爾姆戰役(英语:Battle of Kulm)。 8月16日,拿破崙已經派出元帥聖西爾的軍團在德勒斯登修築堡壘,以提供他迂迴同盟...
    5 KB (543 words) - 08:27, 15 June 2025
  • (1808–1814) 同盟 (1809) 第六次同盟 (1812–1814) 同盟 (1815) 新法蘭西和新英格蘭 法国东印度公司和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背信弃义的阿尔比恩(英语:Perfidious Albion) 奧對抗(英语:French–Habsburg rivalry)和德世仇...
    16 KB (2,006 words) - 04:22, 28 November 2023
  • 同盟所簽訂的的和約。 拿破崙違反1814年巴黎條約中自願放逐至厄爾巴島的承諾,在1815年3月20日,由厄爾巴島逃返巴黎,重登帝位,於是同盟擱下在維也納會議上的矛盾,共同一致對抗拿破崙。最後在1815年6月18日,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戰敗,再次宣佈退位,而路易十八再一...
    4 KB (283 words) - 18:21, 26 May 2025
  • 义的政策,设立所谓「非正式委员会」解决各类问题。1802年设各部大臣制。1803年颁布自由耕作,宣告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有可能得到解放。开办哈尔科夫大学和喀山大学。 对外政策方面,参加三、同盟,在奥斯特里茨、弗里德兰的会战中失败。1807年与拿破仑签订提尔西特和约。之后得到法国支持,赢...
    23 KB (2,129 words) - 15:11, 4 June 2025
  • 聖西爾在第一同盟與第二同盟戰爭中表現卓越,為第二同盟戰爭後期軍的重要將領。然而此後數年間,他並未參與重要戰事。1808年軍入侵西班牙時,聖西爾於加泰罗尼亚地區取得多次野戰與圍城戰的勝利。1812年俄戰爭中,他於兩波洛茨克之戰中展現精湛的防禦戰功底,因而獲授帝國元帥。第六次同盟...
    39 KB (5,958 words) - 11:32, 19 July 2025
  • 樣一個統一的德意志領土是一個持續的問題(也被称为德国问题)。在拿破仑战争中,普鲁士先是在1806年的耶拿战役中惨败,但是随后展开了改革运动。在第六次同盟中,普鲁士和其他盟國合作,在莱比锡战役中取得了胜利。此戰不僅導致了拿破仑帝国的瓦解,同样大大唤醒了德意志各个邦国的民族意识。...
    55 KB (6,426 words) - 05:53, 25 May 2025
  • 退位;第二阶段从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波拿巴回到巴黎到1815年7月7日出现“1815年法国临时政府”为止。法蘭西第一帝國取代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执政府,中间曾被第一波旁复辟打断,拿破仑·波拿巴在百日王朝又重新掌权,然而最终为同盟軍事佔領法國(巴黎條約)和第二波旁复辟所取代。...
    36 KB (4,725 words) - 15:53, 26 February 2025
  • 革命战争爆发时,身為骑兵军官的南苏蒂被任命为尼古劳斯·卢克纳元帅的副官。第一同盟期间,南苏蒂在9(重)骑兵团担任中校和骑兵中队指挥官,与其他法国军队一同在莱茵河及神圣罗马帝国作战。1793年,南苏蒂晋升上校并指挥9骑兵团,因為多次出色的骑兵作戰名聲大噪。1799年,他成為旅級將軍,隨後多...
    74 KB (12,194 words) - 12:46, 7 May 2025
  • (1763年):結束七年战争 巴黎條約 (1783年):結束美國獨立戰爭 巴黎條約 (1810年):結束法國與瑞典之間的戰爭 巴黎條約 (1814年):結束法國與第六次同盟之間的戰爭 巴黎條約 (1815年):拿破崙在滑鐵盧戰敗後簽署的條約 巴黎條約 (1856年):結束克里米亚战争 巴黎條約 (1859年):結束克里特島問題...
    2 KB (292 words) - 22:39, 16 March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