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城是西夏与北宋的一次战役。发生在1119年三月。 1119年(夏崇宗元德元年、宋徽宗宣和元年),夏崇宗弟晋王察哥在安城(今青海省互助县)击败北宋军的作战。1118年,北宋廓州防御使何灌在割牛(即后来的安城)击败西夏军。宋朝陕西河北宣抚使童贯固防安城、古骨龙...
    1 KB (245 words) - 22:28, 29 March 2024
  • 香積寺是安史之亂期间安庆绪的燕军和忠于唐朝的军队在长安城西南郊香積寺的一场战役,此中唐朝军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在九月癸卯收复了首都长。 至德二年(757年)八月在鳳翔誓師,九月丁亥,名義上由元帅广平郡王李俶令,實際由副元帥郭子儀總指揮朔方、西、回纥、南蛮、大食十五万大军 ,並借回紇兵騎四千,回紇派其子葉護率領,进攻燕军...
    6 KB (951 words) - 14:42, 4 June 2025
  • ,是指在中國歷史上十六國時期的426年(夏承光二年、北魏始光三年)至427年(夏承光三年、北魏始光四年),北魏军進攻夏國都城(今陕西省靖边县东北白城子)的一系列作战。戰事大致分為兩次進攻,第一次在426年,北魏主動攻擊夏國領有的蒲阪及包括長安在內的三輔地區,同時由北魏太武帝親自率軍進...
    24 KB (5,018 words) - 17:56, 19 July 2024
  • 嵬名察哥善用强弩,有权谋,性雄毅。担任都,镇守衙头。向夏崇宗建议训练蕃汉强弩勇士,建立西夏强弩军。西夏贞观三年(1103年)九月,封晋王,掌握兵权。 1116年,救援仁多泉,避北宋将领刘法而不,致使破。 宣和元年(1119年)春,童贯逼迫刘法进攻西夏,刘法被迫从。1119年三月,察哥率兵2万,在安城...
    2 KB (399 words) - 03:09, 5 July 2023
  • 第五路為來自隴右的涼州兵團,應屬大將梁熙統轄,因路途遙遠,淝水前,此路只到達咸陽,未能及時抵達戰場。 東晉: 8万北府兵 373年秦取梁、益二州,以杨镇成都,毛当镇汉中,姚苌镇垫江,王镇仇池,东晋军退据巴东。 太元元年〔376年〕,孝武帝司马曜开始亲政,谢升中书监、录尚书事,总揽朝政,陈郡谢氏成为东晋的...
    23 KB (4,038 words) - 14:19, 31 May 2025
  • 白起 (section )
    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中国战国时代军事家、秦国名将,兵家代表人物。 白起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攻70餘座,歼灭大量敵軍,被封为武安君。白起一生有伊闕、鄢郢、華陽、陉和長平等勝利,《千字文》将白起与王翦、廉颇和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名将。后至唐朝位列武庙十哲之一。...
    59 KB (11,189 words) - 17:12, 3 July 2025
  • 合肥是中国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军(东吴)与曹军(曹魏)以合肥(今中国安徽省会合肥市)为目标的争夺。 建安四年,孙策取合肥,以顾雍为合肥长。建安五年,孙策遇刺身亡。后曹操表劉馥为扬州刺史,刘馥占领合肥,此后孙权屡攻合肥不克。太和六年,滿寵更治新。后来除了曹魏的扬州刺史诸葛诞发起叛亂时投靠东吴...
    25 KB (4,015 words) - 16:35, 26 May 2025
  • 備,擔心會危及自己,於是告發張松,劉璋殺死張松,又命令邊關的文書不必再知會劉備。劉備陰謀被洩,於是按龐的中計,召高沛和楊懷到來,斥責他們無禮並斬了他們,並且將白水軍併入自己軍隊,進據涪。益州正式開始。 次年五月,益州從事鄭度建議劉璋實行堅壁清野,令劉備不能前進,直至他們糧盡撤退,但劉璋不接納...
    12 KB (1,620 words) - 06:49, 30 June 2025
  • 幸的計略而混亂,但仍於苦戰中將大友軍擊敗。吉弘幸則是在與敵對的黑田家猛將,同時也是昔日好友的井上房單挑時慷慨赴義,可以說是勇而死。大友家自義鎮以來集結的精英幾乎全部陣亡,而此熾烈也被稱作「九州的關原」。15日義透過黑田家母里太兵衛宣佈投降。其後,黑田軍利用晉州役的攻...
    86 KB (12,213 words) - 13:40, 24 September 2024
  • 坐在樹下,二人由早談到夜。司馬徽甚奇異,稱龐為荊南士人冠,評他為「盛德」,更讚歎龐德公知人的才能,龐名望漸漸傳開。 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在南郡爭奪,戰勝曹仁後,佔領南郡領太守。龐在周瑜南郡太守任下,擔任功曹。後周瑜在巴丘病逝,龐...
    25 KB (4,059 words) - 06:57, 16 June 2025
  • 松錦,又称松錦大戰,是從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二月到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四月在锦州地区进行的明朝与清朝入关前的最后总决战。明军共13万,清军共11万,以明军全军覆没,明军统帅洪承畴投降清朝告终。 崇禎十二年(1639年)明廷調任洪承疇為薊遼總督,繫東北邊防,防衛金人。崇禎十三年(164...
    24 KB (4,714 words) - 11:14, 15 September 2024
  • 赤壁是東漢末年曹操南攻荆州戰役;亦可單指於長江赤壁-烏林一線決戰。此為中国历史上以少勝多著名事,亦是汉末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聲名最顯役,并且是第一次发生于长江流域的大规模水。 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基本控制北方的曹操率大军南下荆州,占据荆州的劉琮投降。曹操追击刘备,孫權派...
    48 KB (7,993 words) - 01:02, 21 April 2025
  • 秦巩是公元1220年9月,南宋四川安抚使合四川地区的宋军联合西夏军队向金国西南地区的秦州和巩州发动进攻,形成的宋金百年战争中少有的三国战争。 1127年金兵攻陷北宋都城汴梁,徽钦二帝被俘,是为靖康变,北宋灭亡。宋高宗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继位,是为南宋。金国继续南下,拿下了宋朝的关陕地区...
    15 KB (2,681 words) - 23:28, 5 January 2025
  • 状,为挽回声望,吴三桂以明裔断绝为由,示意部下劝进,遂称帝,国号周,定都衡州,建元昭武,令所辖各省开科取士。但创制新朝、取消复明口号等举措,反而使得吴三桂更失民心。 三桂称帝后,调集三路大军攻打永兴,以期夺回都城衡州门户。吴军初歼灭清军都伊里布所部后将永兴围困。守将硕岱据死守,力...
    38 KB (6,185 words) - 07:32, 13 July 2025
  • 萧合达叛乱,是夏仁宗李仁孝大庆元年(1140年)由夏州都萧合达發起的一次叛乱。 萧合达原是辽将,辽朝成公主嫁给夏崇宗乾顺,他扈从来夏,有口才,骁勇善于骑射。开始被授予文思使的职位,后来担任右侍禁,随从军队征讨立下战功,升副都,賜西夏国姓李姓。西夏元德元年(1119年),在宋夏的安城...
    5 KB (893 words) - 21:34, 19 June 2023
  • 金滅遼發生於1114年至1125年間,始於宁江州,終於1125年金朝佔領遼的燕雲地,並為日後南侵北宋打下基礎。 金朝建國之前,女真人一直為辽朝契丹人所壓迫。後來完顏部成功統一女真各部。1113年,完顏阿骨打继任女真都都勃极烈后,决心摆脱辽朝的束缚。1114年初,完颜阿骨打遣使到辽朝索要叛逃...
    9 KB (1,555 words) - 13:22, 6 March 2024
  • 秦灭六国,指中國戰國末期七大諸侯國之一的秦国進行消灭山東六国、完成中国统一的战争。从前236年攻打趙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5年的时间,先后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中国歷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
    14 KB (1,840 words) - 08:44, 6 May 2025
  • 八旗 (section 创建)
    从各牛录抽调兵丁,作战完毕后即回归牛录以耕养。八旗制度还把原先散居各处、互不属的部民整合在一个统一的组织当中,以旗-参领-佐领统治系统,建立起了一个井然有序的管理模式,使得来源不同旗人成为了一个不易分裂的整体。 在八旗成立初,旗的名目上并无民族属性分。在清太宗皇太极即位后的1629年,开始有...
    39 KB (5,178 words) - 10:36, 1 June 2025
  • 和大觉寺越趋于恒常化的实质性分裂。在经历了镰仓幕府的倒幕運動與建武新政的失败,随而来的是京都北朝和吉野南朝兩個并存皇權的彻底分裂。雙方因各自主张自己的正统性而爆發了激烈的冲突,也发生了几次大规模的战争。 对于当时世态,在奈良兴福寺第20代主持审尊編纂的《大乘院日记目录》中称...
    36 KB (4,946 words) - 14:31, 4 July 2025
  • 北周滅北齊指的是北周与陈朝联盟和北齐的战争,结果以前者获胜告终,北周成功统一北方,陈朝夺得淮南。 北齐的胡化风气十分重。所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是北齐统治集团是出自反汉化的六镇军人,而且出现一种“西胡化”的倾向,也就是统治集团沉迷于西域胡人的歌舞娱乐当中,意志消沉。也使得相当多胡人因为歌舞伎艺得以...
    14 KB (2,848 words) - 07:49, 7 September 2024
  • 楚汉战争 (redirect from )
    於汙水(漳水的支流),又敗。章邯因得不到秦二世跟趙高的支援被困,后见大势已去,被迫在洹水南殷墟(今河南安阳)率秦軍20萬投降。巨鹿后,项羽声威大振,联军会师后,各路起义军将领被他的气势所震慑,甚至不敢与他直接对视。项羽由此被各路诸侯推举为上将军,兵40万,继续反秦事业。...
    44 KB (6,271 words) - 11:34, 12 July 2025
  • 归附葛荣。葛荣战败后,贺若又归附尔朱荣,受到尔朱荣的深厚礼遇。永安初年,贺若跟随太宰元天穆讨伐邢杲,以功封当亭子。韩陵后,贺若归附高欢,高欢任命贺若出任颍州长史。天平四年十月(537年),贺若和密县人张俭抓住颍州刺史田迅,献出颍州向西魏投降,引导西魏都督梁回占据颍州州...
    6 KB (1,242 words) - 14:42, 12 June 2025
  • 五月十七,僧格林沁率軍追至高樓寨南的解元集地區。 五月十八日午,僧格林沁部至高樓寨。捻軍已埋伏在高樓寨以北村莊河堰、柳林中,张宗禹派出少数部队迎战,命任柱、张琢并力冲击,诱使僧军向高楼寨地区深入。任化邦領眾捻軍速攻,僧格林沁急部分三路倉猝拒,翼長諾林丕勒、副都托倫布馬隊,總兵陳國瑞、何建鰲各步隊為西路;副都...
    8 KB (1,127 words) - 15:44, 29 May 2025
  • 梅所著的《越南通史》中,称这场战争为11世纪末中越。也有单独称呼两场战役邕州、富良江的。相对于980年宋朝第一次出兵交趾,在越南此役被称为第二次抗宋战争。关于这场战争现在中越双方各执一词,无法判断究竟哪方最后取得胜利。 980年黎桓篡丁时,北宋曾派军欲助丁氏母子,被黎桓打败。之后前黎朝...
    24 KB (3,886 words) - 14:46, 16 June 2025
  • ,另一面则在东门进行夺门。这时,后金内应打开城门,开原陷。总兵马林、副将于化龙、参将高贞、游击于守志、守备何懋官等皆败死。后金军将财产运走后,焚开原。 七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探知原驻铁岭的辽东总兵官李如桢调驻沈阳,铁岭空虚,遂兵六万来犯。游击喻成名、吴贡卿、史鸣凤、李克泰等自...
    128 KB (19,833 words) - 05:45, 11 July 2025
  • 石堡是指唐朝与吐蕃争夺石堡的作战。 729年石堡,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年)三月,唐军为夺取石堡,又称鉄刃(今青海省湟源县西南)进行的作战。吐蕃占据唐朝的石堡后,派大军把守,并以此为前哨阵地,出兵唐朝河西、陇右等地。唐朝视其为心腹之患。729年三月,唐玄宗命朔方节度使、信...
    4 KB (687 words) - 13:27, 6 March 2024
  • 勇、关张功,无所用矣。此谓勇怯势也、强弱形也。救兵有三势,善者恒求於势。”(《长短经卷六·霸纪下》) 薛居正:“昔武皇起並、汾也,會鹿走于中原,期龍于大澤,蓄驍果士,以備鷹犬用。故自存信而下,皆錫姓以結其心,授任以責其效。與夫董卓畜呂布,亦何殊哉!惟存孝...
    49 KB (8,695 words) - 08:45, 13 July 2025
  • 崖门海,又称厓山海、厓门战役、厓门役等,是南宋末年宋军与元军的一次战役,这场战争直接牽涉到南宋的存亡。宋元双方投入军队且號稱30餘万,结果在1279年告終,元军以少胜多,而宋军全军覆灭。此之後,南宋正式滅亡,原有領土成為蒙古帝国的一部份。但蒙古人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後所編撰的《宋史》記載:“似...
    24 KB (3,244 words) - 05:05, 23 May 2025
  • 长安,唐僖宗中和元年(大齐金二年,881年)四月至中和三年(大齐金四年,883年)四月,唐军同黄巢齐军争夺长安的作战。 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黄巢率军攻占京城长,十二月十三日即位,国号大齐,改元金。中和元年(881年)三月,唐僖宗在成都发号施令,各地藩镇纷纷出兵,在京城四面诸军行...
    5 KB (1,019 words) - 13:24, 6 March 2024
  • 鄭成功攻臺役(另稱鄭成功征服臺灣、鄭荷、熱蘭遮包圍,荷蘭語:Slag om Fort Zeelandia)是明鄭政權於1661年3月30日至1662年2月1日期間征服荷屬福爾摩沙的戰役,主要戰場位於臺灣西南沿海的赤嵌、臺江內海、大員等地;該役延平王鄭成功親率由泉漳兩府官兵組成的明鄭水師25...
    61 KB (8,632 words) - 16:54, 9 May 2025
  • 解放台湾 (redirect from 台湾)
    目標的訴求。最初於狭义上指稱武力解放臺灣(即武力统一台湾、武台灣、武),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發動解放軍以武力攻占臺灣;之後也包括和平解放臺灣(通稱和),即透過統戰等非軍事方式拿下臺灣。中華民國方面则称为攻台、犯台、侵台,並將這些行動視為中國共產黨對台灣的和兩手策略、以及對臺海現狀的打破。...
    85 KB (8,911 words) - 10:00, 13 Jul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