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傳統信仰是中國四川省西部羌族信仰的本土宗教,與附近的漢族和藏族民間信仰密切相關。 羌族的傳統信仰是泛神論的,涉及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每个羌族村寨的山后都有片被视为为山神之所的神树林,人們崇拜白石,信仰一位至高無上的上帝,名叫 Mubyasei,與漢族的“天”概念相連,羌族傳統...
3 KB (414 words) - 15:25, 23 January 2023
羌族,是古羌人的後裔之一,自称尔玛、日麥、彌。羌是一種稱呼,羌族稱之為『羊部落』,源於其以羊為標誌(圖騰),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少数民族,总人口30万。 松潘羌族有自稱『羌合基』,羊部落。 藏族稱『播合基』,牛部落。 有口语,文字失落。羌族至今仍保留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
17 KB (1,194 words) - 13:59, 28 January 2025
[2025-04-17] (英语). 朱海濱:〈民間信仰——中國最重要的宗教傳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国主题 宗教主题 中国宗教 中國秘密宗教 會道門 中国宗教史 中國傳統宗法性宗教 台灣民間信仰 越南民間信仰 民間信仰常見手抄經書一覽、讀誦經書一覽 台灣民間的神明經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1 KB (2,613 words) - 10:30, 7 May 2025
中國傳統宗法性宗教,或中國傳統原生性宗教,是有些宗教學家研究中國固有宗教傳統時所提出的概念和名稱,可理解為中國歷代各朝的國家祭典與華人民間信仰的統合。 中國傳統宗法性宗教的概念是由牟鐘鑑所提出,他認為:「中國宗法性傳統宗教以天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為核心,以社稷、日月、山川等自然崇拜為翼羽,以其他多種鬼...
2 KB (251 words) - 01:52, 11 June 2024
王爺千歲信仰是閩南地區與臺灣最為盛行的民間信仰之一,有燒王船的習俗,是臺灣民間信仰的一大特色,有被稱為「千歲」、「王爺」、「尊王」、「聖王」、「王公」、「代巡」、「大巡」者。 「王爺」本來是對親王、郡王的尊稱,其位階僅次於皇帝。在民間信仰裡,就把尊重的男性神尊為「王爺」。...
17 KB (2,195 words) - 04:14, 10 May 2025
扶乩 (category 中國傳統占卜)
扶乩(jī),是中国民间信仰的一種占卜方法,又稱扶箕、架乩、扶鸞、揮鸞、飛鸞、拜鸞、降筆、請仙、卜紫姑等等。在扶乩中,需要有人受到鬼神附身,這種人被稱為鸞生或乩身。鬼神會附身在鸞生身上,寫出一些字跡,以傳達鬼神的想法。信徒通過這種方式,與鬼神溝通,以了解鬼神的意思。...
9 KB (1,432 words) - 00:32, 17 March 2025
乩童 (category 東亞民間信仰)
乩(jī)童,是靈媒的一種,具有借神附體或通神的能力,且被視為擁有特殊的治病、驅邪、收驚等能力,乩童並非正統道教儀式,屬於中国民间信仰的巫術,但常依附於佛教、道教等信仰對象,但實際上也有相當年長者。 鬼神上身則稱為“起乩”,而整個過程則被稱為“扶乩”。粵語俗稱「標童」、「神打」。中國古代社會稱這類...
5 KB (675 words) - 07:25, 2 April 2025
信仰、神秘巫術,歷史上一直與猶太人的基督宗教互相抗衡。目前,滿族、鄂溫克族生活地区、朝鮮等地仍保有萨满信仰,如东北的“跳大神”便是萨满信仰的一種儀式。萨满信仰亦盛行于北欧、伏爾加河流域地區、西伯利亞,以及北美洲印第安原住民社群。 萨满信仰在中国的传统...
8 KB (1,235 words) - 00:46, 9 May 2025
《禮記》所載,古代天子祭祀“八蜡”中的“水庸”,解釋為「水者隍也,庸者城也」,故一般認為此為祭祀城隍之始,但此時的八蜡之祭應僅由天子祭祀,與後世城隍信仰情況不太相同。 由漢代開始,城隍的祭祀活動不斷提升,各地人民更尊封已死功臣名將或英雄豪傑為城隍,其中有紀信與霍光等。...
22 KB (3,021 words) - 13:20, 12 May 2025
超度 (category 東亞民間信仰)
超度(或作超渡),也稱超薦、薦拔、追薦、拔度,佛教、道教、華人民間信仰術語,是為亡者祈求冥福的法事。佛教的《阿含經》中有超度一詞,但這是指帮助有情眾生離苦得樂,度脫輪迴苦海。道教的《靈寶滅度五鍊生尸妙經》,約成書於東晉末南朝初,則已有救度亡者魂魄的概念,提及「拔度幽牢地獄,積夜寒鄉,三塗五苦,餓鬼死魂,令悉見光明」等語。...
4 KB (455 words) - 00:59, 3 June 2023
天 (category 東亞民間信仰)
天在中华地区传统文化中是信仰體系的最高核心之一,其狹義僅指與「地」相對的「天」;而廣義的天,即道、太一、大自然、天下等。 天有神格化、人格化的概念,指的是最高之神,稱為皇天、昊天、天皇大帝、皇天上帝、昊天上帝等,即道教和民間信仰中的玉皇上帝(玉皇大帝);又稱為蒼天、上天、上蒼、老天、老天爺等。...
16 KB (2,364 words) - 07:23, 3 August 2024
分靈 (category 東亞民間信仰)
分靈是中國民間信仰一種常見的傳播方式,以「根廟」神明分靈建立「支廟」。一般有「分香」和「分身」兩種形式,前者指華人移民在遷移外地前,在故土的廟宇膜拜,然後請出神明的香火袋或神符帶往遷入地,供私人拜奉;後者指在華人移民在離鄉前,在故土廟宇膜拜,然後請出一尊神像帶到遷入地,在當地建廟宇祀奉。 福建民間信仰...
3 KB (434 words) - 10:06, 15 April 2025
土地神乃中國民間信仰普遍的神明之一,主要流行於漢族地區,部分受漢文化影響的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屬於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是具有福德的善鬼神;在中國大陸,中華民國時期及之前,凡有漢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情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現代多屬於祈福...
21 KB (2,054 words) - 12:53, 10 April 2025
十八層地狱是華人民間信仰的信眾從古印度婆羅門教、印度教那落迦與佛教地獄吸收過來的概念,繼而演變為道教與民間信仰所謂的地府。 佛經《十八泥犁經》便載有十八地獄的描述,但非一層層的十八層,而是地底八火獄和天際十寒獄。其後的《梁书》有一载,胡人刘萨何暴病而死,经十日复苏,自称游历了十八地狱。由此觀之,十八地獄的信仰到南朝蕭梁時期早已盛传中國民间。...
7 KB (830 words) - 14:31, 15 November 2024
祠,又稱祠堂,是一种源自中国,並廣為東亞文化圈傳統民间信仰採用的半宗教设施,其主要用于供奉、祭祀神祇、祖先或者先賢、烈士,采用廟堂式建筑形式。 祠往往是社会公众为共同祭祀和供奉广受尊崇的人物而修建,某些情况下在世人物也会受到供奉。如明代,滕縣百姓為紀念在当地为官清廉而即将去京城赴任的趙邦清,為他修建...
4 KB (621 words) - 01:33, 9 September 2024
清水祖師 (category 台灣民間信仰)
神祇,如保儀大夫、清水祖師都被視為有保護茶葉種植的職能。隨著安溪移民來臺,清水祖師的信仰在臺灣也蓬勃發展,1994年時有清水祖師為主神的廟宇有98座,大臺北就有63座,尤其是大文山地區。大臺北地區可說是清水祖師信仰最盛之地,艋舺清水巖、三峽長福巖祖師廟、淡水清水巖、瑞芳龍巖宮,號稱「大臺北四大祖師廟」。...
20 KB (2,621 words) - 21:34, 16 May 2025
臺灣地基主信仰是臺灣祭拜地點所在地主亡魂。被視為神明,多等節慶設置香案,以菜餚、紙錢祭拜地基主。 現時地基主信仰起源及意涵說法不一,概列說法如下。 因此現代民間流傳是原先住在這個房子的人,其祖先牌位遷走了,但是依附在牌位的鬼魂還停留在這房屋內,無人祭祀;或者之前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卻無嗣而亡,因而成為住宅的「守護靈」。...
4 KB (641 words) - 04:13, 8 February 2025
這些地方與文化遺產、歷史連續性和各種動植物物種的保護相關。 一些研究人員將這些林地的存在解釋為“健康住所”, 傳統風水的可持續性和環境組成部分不應輕易忽視。 環境科學家和景觀建築師研究了傳統風水及其方法論。 建築師研究風水作為一種亞洲建築傳統。 地理學家分析了幫助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維多利亞市找到歷史遺址的技術和方法,...
37 KB (5,578 words) - 00:14, 24 March 2025
廣澤尊王 (category 台湾汉族民间信仰)
Chun-ông),又稱保安廣澤尊王、郭聖王、翘腳仔神、聖王公、相王公、錢太保,本名郭忠福,是中國民間信仰中的一位神明,具有翘右腿、垂左腿的獨特形象。廣澤尊王生前是五代時期福建南安的一位牧童,蜕化成神,之後屢屢顯靈,成為南安當地的鄉土守護神,其信仰更從南安擴及整個閩南,又随著移民遷徙而傳播到台湾、香港和東南亞等地,颇具影響...
27 KB (3,924 words) - 21:36, 16 May 2025
苯教(藏語:བོན,威利转写:bon,藏语拼音:Pön),是苯波教的简称,又称本教、缽教,是西藏的本土宗教。苯教是由西藏的原始萨满信仰演变而来的,也是西藏历史上最早的宗教。其崇拜的对象包括天地日月、雷电冰雹、山石草兽等各种自然物以及自然界的神灵和鬼魂。据说苯教最高级的神是叶仙。苯教教徒头裹黑巾,因此...
15 KB (2,376 words) - 00:46, 9 May 2025
三山國王 (category 潮汕民间信仰)
三山國王為來自中國粵東地區之山神信仰,三山是指揭西縣河婆镇北面的三座山—巾山、明山、獨山,主要信仰區為古潮州府住民,包含潮州人及潮州客家人、嘉應州部分地區、惠州府部分地區和漳州府南部,隨著當地移民向外擴展,成為香港、臺灣及東南亞的漢人民間信仰之一。 祖廟位於今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縣城旁,當地舊稱霖田...
17 KB (2,415 words) - 07:32, 15 April 2025
係深淺,如父子、夫妻、主僕之間,便會被認為比陌路人之間更有緣分,而有緣的體現是在相遇或相處時的具體行動。 兩個人要是經常相遇或相處,他倆的關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也會被認為比不經常相遇或相處的人的關係更有緣分,在佛家的理論中,亦被認為是緣深。舉例說,即使只是旅途中同乘一船,也算是一種緣份,但是緣淺。這種...
9 KB (1,407 words) - 10:59, 4 May 2024
巫 (category 傳統健康照護職業)
東亞的巫教 華人民間信仰(師公、乩童、神婆等) 日本神道教 朝鮮巫教 琉球神道 赫蒙族萨满教(英语:Hmong_customs_and_culture#Animism_and_shamanism) 台灣原住民傳統巫教 藏族的苯教 東南亞巫教 苗族巫蠱 泰人精灵崇拜)...
15 KB (2,530 words) - 05:56, 2 February 2025
内部传统 传统哲学或教义: 道家思想 道教 佛教 其他学派 传统宗教仪式: 祭祀 齋醮 誦經 法教 乩童 傩文化 中国传统巫教 神明 天公 土地公 灶君 门神 祖先 媽祖 川主 王爺信仰 秘密社会: 德教 羅教 气功 天帝教 三一教 天道 轩辕教 理教 与宗教相关的 越南民间信仰 羌族傳統信仰 朝鮮仙教(朝鲜语:한국의...
3 KB (366 words) - 16:46, 12 December 2022
信仰更為繁盛:25、26。 日治時期初期媽祖樓天后宮曾被挪作臺南警察署派出所,善化慶安宮曾被挪作灣裡警察署等:27,使得包括媽祖信仰在內的臺灣民間信仰都受到影響,直到1896年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下令基於「保民治安」等理由,應妥為保護廟宇與傳統信仰...
94 KB (6,523 words) - 03:22, 9 May 2025
上帝 (category 中國民間信仰)
在中華文化信仰中,上帝是中國君主(天子)所祭拜的至上神,又稱為天帝、皇天上帝或昊天上帝,民間俗稱為上天、老天、老天爺、天主、天公、天老爺、天公伯。對昊天上帝的信仰,源自古代中國對於天空(蒼天、昊天),以及北極星(北辰、帝星)的崇拜。以上天廣大,稱昊天。遠望青色,稱蒼天。人尊莫過於帝,托之於天,故稱上...
54 KB (8,454 words) - 07:48, 9 May 2025
傩 (category 東亞民間信仰)
儺(nuó),又稱儺祭、儺儀,本字“𩴓”,是中国傳統的一种祭祀活动。它以驅鬼逐疫、酬神納吉為目的,以巫術活動為中心,是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及萬物有靈觀念的產物。巫師為驅鬼敬神、逐疫去邪所進行的宗教祭祀活動,稱為儺或儺祭、儺儀。儺師所唱的歌、所跳的舞稱為儺歌、儺舞。儺戲又產生於儺歌、儺舞,統稱傩文化。...
4 KB (631 words) - 05:18, 8 May 2025
(jeise). 淨空法師:戒律有開、遮、持、犯,不可執著 @ 如何戒邪淫、防止婚外情 | 佛教文章分享 | 學習傳統文化 :: 痞客邦 ::. 如何戒邪淫、防止婚外情 | 佛教文章分享 | 學習傳統文化. [2022-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4) (中文(臺灣)). ...
23 KB (3,152 words) - 17:47, 13 May 2025
中國秘密宗教 (category 中國民間信仰)
,例如一貫道、三一教、天地門教、先天道、德教等。 在形形式式祕密宗教信仰中,都常藉由扶乩、秘法、神通與拜懺等儀式吸引信徒,並在發展過程中編寫新的宗教典籍,以固定教基。但也有完全沒自己教義書的,例如天地門教就以無經無典為榮。也藉由傳統儒家的倫理、道德教化百姓,並綜合佛道二教所強調茹素及方術,甚至結合岐...
9 KB (1,609 words) - 21:10, 13 May 2025
气功 (category 傳統)
可達到强身健体、健康身心、抗病减年、开发潜能等目的。 此概念發明於1979年7月15日,中國國務院召開的「中國氣功匯報會」中,將各種不同來源和原理的傳統練養功夫統一稱為「氣功」。 气功的種類繁多,主要可分為動功和靜功。動功是指以身體的活動為主的气功,如导引派以动功为主,特点是强调与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
13 KB (1,836 words) - 06:14, 15 April 2025
鳳凰與Phoenix(菲尼克斯)在神話傳說中並不相同:西方傳說中的Phoenix(菲尼克斯)形象上比較像老鷹,東方傳說中的鳳凰在形象上則是較像雞、雉,並且在中國傳統文化、傳統神話裡,鳳凰是完全沒有浴火重生的說法。然而同為神鳥的身分,導致Phoenix(菲尼克斯)被參照性的翻譯成鳳凰,使得近代有許多人以為Phoeni...
16 KB (2,628 words) - 13:55, 15 Ma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