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州接管委員會成立於1945年11月5日,為台灣日治時期結束後,中華民國政府為了接收原臺北州各政府機關所成立的特別委員會。委員會採委員制,設置主任委員。接管委員會除了行政接管之外,最主要權限在於處理日人遺留下的龐大公產。而臺北州之範圍包含今台北市、基隆市、新北市及宜蘭縣。 臺北州接管委員會...
2 KB (224 words) - 06:45, 19 December 2021
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舉行受降儀式,臺灣改隸中華民國臺灣省,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任命外交部駐台特派員黃朝琴兼任臺北市市長。11月1日臺北市政府正式成立,因臺北市役所廳舍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進駐,臺北市政府改以建成國民學校校舍作為辦公場所。11月15日依《臺灣接管計劃綱要》成立的臺北州接管委員會完成臺北州的接管。...
22 KB (901 words) - 05:26, 13 March 2025
臺南州接管委員會是中華民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為接管臺灣總督府底下各個地方政府而於1945年11月9日成立的組織之一,負責接管臺南州。1946年1月5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以署民甲字第61號令要求各州廳接管委員會辦理結束,移交給各縣市政府。 臺南州接管委員會成員於1945年11月8日自臺北...
3 KB (243 words) - 13:12, 15 April 2025
臺北州廳以原臺北廳辦公廳舍為其辦公處所,即今監察院院舍。 1945年,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大日本帝國臺灣總督府轄域,臺北州由臺北州接管委員會進行接管工作,接管期間仍保留州制組織,至12月完成接管後廢除。同年12月頒布《臺灣省省轄市組織暫行章程》、《臺灣省縣政府組織章程》,臺北州...
20 KB (1,885 words) - 09:13, 1 July 2025
連震東 (category 台北縣縣長)
當時有意委派他在西安改制為西京後出任第一任市長,但因中日戰爭爆發而被擱置。 1945年11月,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委任連震東擔任台北州接收管理委員會首任主任委員,正式接管台北州軍政事務。 坊間有稱:連震東請台大教授寫下乃父連雅堂的傳記,將此書設法間接拿給中央秘書長張其昀看,張看後甚為激賞,所以以「愛國...
28 KB (3,380 words) - 17:22, 23 March 2025
臺南州(日语:台南州〔臺南州〕/たいなんしゅう Tainan shū),是台灣日治時期設置的行政區劃之一,轄域為今臺南市、嘉義市、嘉義縣、雲林縣。臺南州由原台南廳因廢廳置州於1920年9月1日正式設置,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後,於該年11月9日為中華民國的臺南州接管委員會接管:29。 臺南州...
19 KB (933 words) - 17:09, 28 April 2025
委員會」,統籌規劃辦理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及安置事宜。 1966年,由於業務不再局限於就業輔導,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更名為「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1968年10月,奉行政院核定,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23 KB (1,626 words) - 23:45, 15 May 2025
石牌國小)、關渡分教場(今 關渡國小)。1941年4月1日,學校改為七星國民學校,此時地址為臺北州七星郡北投街北投536番地。 二戰後1945年11月16日,臺灣省臺北州接管委員會派曹賜土代理七星郡七星國民學校校長。1946年9月1日,學校改為臺北縣北投鎮北投國民學校。1949年8月26日,因草山管理局成立而改為,草山...
4 KB (276 words) - 08:59, 2 May 2024
接管台灣的藍圖與政經法律依據,並提交國民政府委員會予以通過追認。而綱要中的地方政制條款,正是預計接管台灣後的行政區劃主要依據。 重慶政府規劃的台灣地方政制主要改革內容為: 將日治時期之街、庄名稱改為鎮與鄉,並維持村里鄰建制,原則上不重新劃分。 將日治時期州廳轄之台北...
7 KB (915 words) - 18:48, 16 October 2023
100多人,是中華民國人口第四多、人口密度最高的縣市級行政區。 臺北城市建立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自清代後期1876年成立的臺北府與1884年建立的臺北城。日治時代中期1920年成立的臺北州轄市,乃臺北正式建市之始。1945年進入中華民國時代初為臺灣省省轄市及省會(後者至1956年省府南遷中興新村為止),194...
182 KB (19,095 words) - 03:51, 6 July 2025
臺灣拓殖 (redirect from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工礦處農林處監理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委員會)
委員會」 ,除主任委員及委員外,該委員會職員主要為臺拓會社留臺之日籍職員、臺籍職員及長官公署各相關業務局處人員調用。1946年7月接收委員會結束後,土地事業歸省地政局接管,社有地配合公地放領由佃農繼承,事業地於1947年2月1日[來源請求]由臺灣土地銀行代管;山林事業歸省林務局接管...
13 KB (1,253 words) - 09:22, 31 October 2024
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將軍投降,蔣中正隨後委派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將軍為其負責受降事宜的全權代表,何應欽則委派陳儀將軍為其在臺灣受降的代表。10月25日,擔任降方代表的臺灣總督兼日本陸軍第10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大將,依照《一般命令第一號》之規定於10月25日在臺北公會堂(今臺北...
51 KB (5,925 words) - 18:22, 8 July 2025
林業試驗所. 台北植物園. [2017-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8-29). 台北植物園(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植物園-臺北旅遊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臺北植物園-交通部觀光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台北植物園-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2 KB (1,231 words) - 02:11, 3 December 2024
台灣農林前身為日本的三井物產合名會社,明治32年(1899年)在台灣海山郡(臺北州)及大溪郡(新竹州)闢建茶廠,購置新式製茶機械,規模性發展台灣地區的製茶產業。因日本政府為了避免台灣茶葉與本土的綠茶競爭,政策上鼓勵台灣產銷紅茶,三井合名會社在臺北州至新竹州一帶丘陵區辦造林兼開闢茶園,在角板山、大豹、...
9 KB (890 words) - 12:53, 10 March 2025
臺北州接管委員會主任委員連震東收取賄賂一千兩黃金。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林頌和曾為馬之驌(雷震案)、石錫勳、張明彰(全青會案)、王芳茗(南靖師範系列案件)、巫義德等多位白色恐怖案件被告擔任辯護律師。 1952年5月22日,林頌和接受一被迫為娼少女委託,向臺北市警察局刑警隊與臺北地方法院分別提起告訴。...
5 KB (462 words) - 08:52, 14 August 2024
期四年,連選得連任一次,現任代理市長為台灣民眾黨籍的邱臣遠。 原新竹州大溪郡守。 改任專賣局酒課長兼菸草課長。 改任花蓮港廳長。 原臺東廳庶務課長。 原新竹州苗栗郡守。 原新竹州中壢郡守。 原臺北州海山郡守。 改任市長。 原高雄州潮州郡守。 縣轄市長改聘。 因案停職。 補選上任。 因案入獄被解職。...
10 KB (204 words) - 18:00, 3 July 2025
修正通過日月潭管理局組織規程。載於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省通志》卷首(下):大事記第三冊,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68,第179頁。 书籍 劉寧顏 編:《重修臺灣省通志》,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施亞軒:《臺灣的行政區變遷》,臺北:遠足文化出版社,2003年。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標準地名譯寫準則...
52 KB (3,144 words) - 17:03, 10 July 2025
木柵里為台灣台北市文山區轄下一里。 同治年間,當地受淡水廳木柵庄管轄。至光緒年間劃歸拳山堡內湖庄管轄。1920年時木柵為小字,受臺北州文山郡深坑庄內湖大字管轄。 中華民國接管台灣後,當地為台北縣深坑鄉木柵村。1968年,當地成為木柵里,受台北市木柵區管轄。1990年3月12日,調整行政區域範圍整,木柵里面積擴...
2 KB (149 words) - 10:27, 11 June 2025
臺北州的臺北市改制為隸屬於臺灣省的省轄市,市政府設於建成小學校。臺北市為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所在地、臺灣省政府駐地,並身兼臺灣的行政與經濟中心,人口快速上升,於1962年達到《市組織法》中直轄市的設置標準,並於1967年升格為直轄市。 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管...
12 KB (562 words) - 18:55, 17 April 2025
前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 前臺北州廳舍 前臺北州立臺北第二高等女學校(今立法院院址) 前七星郡役所 2014年太陽花學運 2015年反高中課綱微調運動 2016-2017年台灣婚姻平權集會遊行 2017-2018年臺灣反年金改革行動 2017年台灣勞動基準法修正抗議 2024年青鳥行動 台北主题 公路主题...
7 KB (719 words) - 11:57, 8 April 2025
台北州知事任命,任期為四年,並兼任庄協議長。1945年10月臺灣由中華民國接管後,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為便於推行政令,乃依據中華民國行政制度重新釐訂行政區域,土城庄改為土城鄉,並設置土城鄉公所,首長改稱「土城鄉鄉長」,由臺北...
9 KB (647 words) - 03:54, 12 April 2024
1920年,施行市制,臺北州及臺北市設立,街庄改制為大字。1922年町名改正,市區大字改劃為町,大龍峒町、河合町、蓬萊町及部分太平町、大橋町在戰後大同區轄內。 1946年1月,戰後被中華民國政府接管而改制省轄市時,臺北市被重新劃為十區。本區合併日治時代的大龍峒町、河合町、蓬萊町及部分太平町、大橋町,但因轄區內有臺北...
22 KB (1,864 words) - 09:43, 2 July 2025
臺北縣監獄署」,1900年時又改稱「臺北監獄」。新築於台北城外的監獄完成於1904年,佔地總面積有58,752坪。1924年(大正13年)時,再改名「臺北刑務所」。 二次大戰時期,臺北刑務所成為關押與處決盟軍戰俘的處所,被處決者包括14名美國海軍與陸軍航空軍成員。 1945年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改為臺灣臺北監獄。...
3 KB (326 words) - 22:16, 7 September 2022
臺北展示中心」。 1998年,臺北市指定科教館為「紀念性建築物」。 1999年7月15日,隨手工業研究所改制為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而更名為「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臺北展示中心」。 2003年,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遷至士林區新館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接管原科教館,擬規劃為「北部生物多樣性展示中心」。...
8 KB (729 words) - 06:26, 19 April 2025
何思源(1946年7月15日-1948年7月) 劉瑤章(1948年7月-1949年2月4日在任,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 意為北方平定 戰國時代燕國設置右北平郡,至西晉更名為北平郡,轄區在唐山地級市、天津薊州及寧城縣一帶;北魏時期的北平郡及其郡治北平縣,轄區在保定地級市一帶。其餘歷史地名的「北平」則不在京津冀地區。...
17 KB (2,106 words) - 08:30, 18 June 2025
二二八和平公園,原名臺北公園,或稱臺北新公園,是一座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的公園,1903年開始規畫,1905年初具現今範圍,為一座西式與日式風格混合之公園,戰後又加入中國庭園樣貌。該公園北起襄陽路、南至凱達格蘭大道、西為懷寧街、東為公園路,占地71,520平方公尺,鄰近總統府、外交部、臺北賓館、臺大醫院等主要機關建築。...
49 KB (5,900 words) - 12:44, 2 May 2025
臺北市(日语:台北市〔臺北市〕/たいほくし Taihoku shi */?)是臺灣日治中後期(1920年-1945年)設置之州轄市,隸屬於臺北州,為臺北州州治、以及當時臺灣的首府,因而有「島都」之稱,與被稱為「帝都」的首都東京相呼應。此為臺北建市之始,創立時的轄屬範圍包含今臺北市的萬華區、大同區、中正區、中山區及大安區,1938年...
31 KB (3,107 words) - 08:40, 26 October 2024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軍統局或軍統,是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情報機關之一,負責諜報、暗殺等工作,在1938年至1946年間隸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1946年以後更名為國防部保密局。1949年迁台后,總部在臺灣臺北陽明山下的芝山岩,設有情報學校訓練間諜,軍方內部稱該處為「山竹營區」。...
54 KB (8,254 words) - 15:24, 17 April 2025
臺北州及臺北市設立,庄改制為大字。士林隸屬臺北州七星郡,設「士林庄」。後因人口聚集,乃於1933年升格為「士林街」。 1945年,二戰結束,中華民國接管臺灣。1946年1月起,全臺灣劃分為八縣,士林鎮屬臺北縣七星區:29。1947年1月,裁撤七星區,士林鎮改隸臺北...
34 KB (3,118 words) - 08:55, 27 June 2025
王世慶 (category 臺北師範學校校友)
王世慶(1928年5月11日—2011年1月16日),台灣歷史學家,生於臺北州海山郡板橋街溪洲。 小學就讀沙崙公學校,一直到小學六年級時,昭和16年(1941年)才搬到今樹林車站後站附近。 1941年,中等學校考取新竹州立桃園農業學校。 1945年,考取府立臺北師範學校,日本戰敗後,臺灣為國民政府接管...
4 KB (308 words) - 06:58, 3 April 2025
10年,全臺灣併劃為十二廳,基隆廳及深坑廳之大部分地區併為臺北廳,臺北廳下轄13支廳:21。1915年,廢除瑞芳支廳並併歸於基隆支廳:21。 1920年8月10日,臺灣總督府實施州制、市制、街庄制,將十二廳改為五州二廳,基隆設郡,隸屬於臺北州,下轄貢寮庄、雙溪庄、瑞芳庄、七堵庄、萬里庄、金山庄等6庄...
13 KB (1,237 words) - 09:26, 4 June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