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陨石坑(Alan)是位于月球正面云海东侧,构成戴维链的其中一座小撞击,其名称取自凯尔特男性名,1976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在戴维链中还包含有迪莉娅、普里西拉、苏珊、奥斯曼及哈罗德。该陨西南则靠近戴维环形山、北面与帕利扎陨石坑相毗邻、东北和东南则分别坐落了托勒密环形山和阿方索环形山。...
    4 KB (616 words) - 20:06, 28 October 2022
  • 隕石坑,其他的形成理論有坳陷鹽地形、拉裂的盆地,質疑該地形是否為隕石坑。 當菲利普·與西蒙·斯圖爾特發現銀隕石坑時,他們否定了撞擊理論以外的其他可能。因為地形中央沒有磁力反應,火山活動被排除,如果有岩漿活動,應該會偵測到異常磁力。某些被認為是隕石坑的地形,被發現其實是坳陷鹽地形;但因為銀...
    15 KB (2,117 words) - 12:27, 18 December 2023
  • 哈罗德陨石坑(Harold)是位于月球正面云海东侧边沿,构成戴维链的其中一座小撞击,其名称取自斯堪的纳维亚男性名,1976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在戴维链中还包含有、迪莉娅、普里西拉、苏珊及奥斯曼。该陨西南则靠近戴维环形山、北面与帕利扎陨石坑...
    4 KB (392 words) - 08:23, 17 January 2021
  • 苏珊陨石坑(Susan)是位于月球正面云海东侧,构成戴维链的其中一座小撞击,其名称取自英语女性名,1976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在戴维链中还包含有、迪莉娅、普里西拉、奥斯曼及哈罗德。该陨西南则靠近戴维环形山、北面与帕利扎陨石坑...
    4 KB (397 words) - 20:17, 18 November 2022
  • 迪莉娅陨石坑(Delia)是位于月球正面云海东侧,构成戴维链的其中一座小撞击,其名称取自希腊女性名,1976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在戴维链中还包含有、普里西拉、苏珊、奥斯曼及哈罗德。该陨西南则靠近戴维环形山、北面与帕利扎陨石坑相毗邻、东北和东南则分别坐落了托勒密环形山...
    4 KB (382 words) - 20:48, 24 November 2022
  • 奥斯曼陨石坑(Osman)是位于月球正面云海东侧边沿,构成戴维链的其中一座小撞击,其名称取自土耳其男性名,1976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在戴维链中还包含有、迪莉娅、普里西拉、苏珊及哈罗德。该陨西南则靠近戴维环形山、北面与帕利扎陨石坑...
    4 KB (403 words) - 06:49, 4 September 2021
  • 普里西拉陨石坑(Priscilla)是位于月球正面云海东侧,构成戴维链的其中一座小撞击,其名称取自拉丁女性名,1976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在戴维链中还包含有、迪莉娅、苏珊、奥斯曼及哈罗德。该陨西南则靠近戴维环形山、北面与帕利扎陨石坑...
    4 KB (411 words) - 21:05, 5 November 2022
  • 沃克陨石坑(Walker)是月球背面南半球一座较大的撞击,其名称取自美国宇航局试飞员约瑟夫·伯特·沃克(Joseph Albert Walker,1921年-1966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该陨西北毗邻斯尼亚德茨基陨石坑和莫霍洛维奇环形山;东北靠近沃尔辛环形山;普卢默...
    8 KB (618 words) - 11:21, 3 December 2023
  • 史密森陨石坑(Smithson)是位于月球正面丰富海东北部的一座小撞击,其名称取自英国化学家暨矿物学家,史密森尼学会创始捐赠人詹姆斯·史密森(1765年-1829年),1976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接受。 该陨西侧和西北分别靠近昂维尔陨石坑及麻田陨石坑、东北偏北、东北和东北偏北分别毗邻博特陨石坑...
    8 KB (698 words) - 12:21, 8 July 2023
  • 桑普森陨石坑(Sampson)是月球正面雨海中部一座微小的撞击,其名称取自爱尔兰裔英国天文学家拉尔夫··桑普森(英语:Ralph Allan Sampson)(Ralph Allen Sampson,1866年-1939年),1976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接受。 该陨西北偏西靠近麦克唐纳陨石坑...
    7 KB (627 words) - 13:47, 8 August 2023
  • 隕石坑在北緯75°的高緯度地區,長年的低溫降低了植物生長速度以及風化速度,因此相較於低緯度已高度侵蝕的隕石坑,霍頓隕石坑保留了更多原始的隕石坑地質特徵。 由於霍頓隕石坑以及德文島的地質和氣候環境與火星相似,在相關研究者之間常暱稱為「地球上的火星」(Mars on Earth)。例如隕石坑...
    3 KB (366 words) - 12:27, 18 December 2023
  • 埃赫施塔特陨石坑(Eichstadt)是位于月球正面西南边沿的一座大撞击,约形成于38-32亿年前的晚雨海世,其名称取自十七世纪德国数学家暨天文学家洛茨·希施泰特(英语:Lorentz Eichstadt)(Lorentz Eichstadt,1590年-1660年),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8 KB (628 words) - 16:31, 8 July 2023
  • 康德陨石坑(英語:Kant)是位于月球正面狂暴湾西南边界处的一座较大的撞击,形成于晚雨海世,其名称取自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伊曼努尔·康德(1724年-1804年),1935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批准接受。 该月西邻多陨石坑和笛卡尔环形山、西北偏北为策尔纳陨石坑...
    8 KB (678 words) - 10:24, 25 June 2022
  •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英語:Chicxulub crater;西班牙語:Cráter de Chicxulub),又譯奇虛樂隕石坑或契克苏勒伯陨石坑,是一個位於墨西哥猶加敦半島的撞擊隕石坑,埋藏在地表之下。其名取自於隕石坑中心附近的城市希克蘇魯伯(英语:Chicxulub...
    32 KB (4,065 words) - 12:27, 18 December 2023
  • 沃特曼环形山(Waterman)是月球背面南半球一座大型撞击,约形成于酒海纪,其名称取自美国物理学家·托尔·沃特曼(英语:Alan Tower Waterman)(Alan Tower Waterman,1892年-1967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7 KB (631 words) - 16:48, 8 August 2023
  • 尼乌斯方程、阿尼乌斯酸、阿尼乌斯碱、月球陨石坑尼乌斯、火星阿尼乌斯陨石坑、阿尼乌斯山和斯德哥尔摩大学阿尼乌斯实验室均被如此命名,以纪念他对科学的贡献。 阿尼乌斯出生于瑞典乌普萨拉附近的威克,父亲斯万特·古斯塔夫曾是乌普萨拉大学的土地测量员。阿...
    9 KB (1,264 words) - 12:18, 24 May 2024
  • "因马尔特 C"。月海中一些残存的山脊揭示了曾存在过一些更大(直径超过95公里),但现如今已完全被熔岩覆盖的撞击。以下是危海中其它一些月:格里夫斯陨石坑(14公里)、卫星「克莱奥迈季斯 F」(12公里)和「华海特陨石坑」(7公里)、柯蒂斯陨石坑(3公里)、埃克特陨石坑(2公里)、列夫陨石坑(0...
    32 KB (3,623 words) - 14:19, 8 January 2024
  • 陨石坑,坐落在一座更大的、已被熔岩覆盖的残存卫星「戴维 Y」的西南边缘上,该卫星内包含了一串被定名为「戴维链」的陨石坑。戴维环形山的东南是醒目的阿方索环形山。 戴维环形山的外壁较低,内部份地表被重新覆盖,陨口略呈多边形状,尤其是在西半侧;东南边缘坐落着碗状的卫星"戴维...
    10 KB (938 words) - 05:14, 8 August 2023
  • 左图为静海东侧,右下方是底幽暗的弗朗茨陨石坑,位于中右的是莱尔陨石坑、左上方是塔修斯环形山。表面幽暗的(玄武岩)“湾”:左边是带有古老“孤岛”和明亮高地层的和谐湾;右边是位于柯西断崖和柯西月溪之间的柯西陨石坑。 中图显示了坐落有维特鲁威陨石坑(右下)和加德纳陨石坑...
    9 KB (1,235 words) - 15:04, 26 May 2024
  • 陨石坑的合称。它位于更大、更年轻的东海撞击盆地南面,东海盆地的喷发物和其它撞击地貌叠加在了孟德尔-里德伯盆地之上。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中央有一个质量瘤或高重力区。该质量瘤最早是被月球探勘者飞船的多普勒跟踪系统所确认。 该盆地内分布着古特尼克陨、德罗伊陨、阿尼乌斯陨、雅科夫金陨、格拉夫陨...
    3 KB (350 words) - 14:28, 6 October 2020
  • ,约形成于哥白尼纪,其名称取自16世纪丹麦天文学家暨炼金术士第谷·布拉厄(1546年-1601年),它是月球上最有趣的陨石坑之一:环绕着一圈最明亮的射纹系统,特别在满月时清晰可见,即便在仅有地球反射光的背景下也可被分辨出。 根据分析阿波罗16号任务期间所采集的第谷环形山射纹样本,估计该陨约形成于1...
    21 KB (2,721 words) - 09:26, 16 September 2023
  • 件下都看不到一座标准的林奈陨石坑了”,(它)“已发生了局部变化”。今天,林奈陨石坑仍是一座可看到的年轻正常的撞击,直径约1.5英里(2.4公里)。 1873年1月4日,法国天文学家蒂安·利奥波德·特鲁夫洛观察到康德陨石坑内“充满了雾气”。 1877年8月31日,英国业余天文学家阿瑟·斯坦利·威廉姆斯(Arthur...
    47 KB (6,820 words) - 06:23, 7 September 2023
  • 前酒海纪大型撞击(盆地)中,可能有阿波罗、伯克霍夫、格里马尔迪、洛兹、米尔恩、普朗克、庞加莱等陨石坑以及一些没有正式名称的对象包括:南极-托肯盆地、丰富海盆地、梦海盆地、南海盆地、史密斯海盆地和假设的界海盆地、岛海盆地、静海盆地、云海盆地和风暴洋盆地 。其中有一些陨石坑也可能属于酒海纪。...
    10 KB (1,018 words) - 23:30, 3 September 2023
  • 乎与周边地形混成一体。南侧与邦普朗环形山和帕里陨石坑共有的壁略微内凹,残存的壁最高约为700米。碗状的底已被玄武岩熔岩覆盖,表面显示有许多小撞击。从南侧壁穿入的帕里月溪一路向北,将底一分为二。底中心处坐落了小卫星“毛罗修士 E”。外及底部分区域覆盖有雨海盆地形成时所抛出岩石形成的角砾岩。...
    12 KB (1,009 words) - 16:17, 20 January 2024
  • 就如其他主帶小行星,女星的軌道位于火星及木星的軌道之間。其公轉周期為4.84年,自轉周期為4.63小時。达星的平均直徑為31.4 km(19.5 mi)。它不規則、橢長形的形狀,明顯由兩個大物體連接而成,形如牛角麵包。它是太陽系中表面隕石坑最多的星體之一,擁有不同大小及年齡的隕石坑女星的衛星「卫一」,是由任務成員安·哈奇(Ann...
    56 KB (6,381 words) - 05:41, 8 March 2024
  • 超过了3000公里,使它成为太阳系中最大的陨石坑之一,风暴洋仅是撞击的西北的一部分。 该撞击可能发生在月球历史的极早期:当时,月球岩浆海仍然存在或部分存在,所沉积的5-30公里厚的地壳层在月球背面形成了高地。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所有相关的撞击结构如:撞击、中央峰等都将被后来的撞击和火山活动抹去。...
    8 KB (966 words) - 01:00, 30 July 2022
  • 一场全球性沙尘暴使漫游车进入坑内的时间推迟了六周,并威胁到了两辆漫游车的生存。之后,漫游车在鸭湾的一处地方进入了陨石坑。在进入前的第1291个火星日先进行了一次测试操作,以测定可能的滑移情况并确认退出策略,然后在第1293个火星日驶入中。漫游车停留内期间,收集了内部岩层数据,并拍摄了高分辨率的佛得角图像。...
    11 KB (917 words) - 07:09, 16 May 2024
  • ,约形成于前酒海纪,其名称取自匈牙利数学家、非欧几里得几何(现称罗氏几何)创始人之一的鲍耶·亚诺什(1802年-1860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该陨的北面毗邻诺伊明环形山,东南靠近厄缶环形山;科布陨石坑位于它的南面;西南偏西坐落着皮泽蒂环形山。 该陨的中心月面坐标为33°51′S...
    8 KB (686 words) - 23:04, 8 March 2024
  • 阿波罗15号 (category 詹姆斯·尔文)
    着陆点看不到哈德利月溪,斯科特与尔文乘月球车走过少许路程后才看到。两人朝弯肘前进,抵达后任务控制中心可反推并精确定位“猎鹰号”着陆点。航天员在弯肘取样,然后开往哈德利·德尔塔山侧另一个陨石坑取样。接下来斯科特与尔文返回登月舱卸下样品,准备部署阿波罗月球表面实验数据包...
    91 KB (10,279 words) - 09:39, 22 April 2024
  • 月球表面的陡坡或斷崖,多以附近的撞擊或月岬命名。 月球上的大陸和島,由乔瓦尼·巴蒂斯塔·里乔利在1651年繪製的地圖作為標準;以拉丁語拼寫,但現在國際天文聯會並不將之做為正式名稱使用。 月球上大部分的地表特征是撞击陨石坑陨石坑名称是由国际天文联合会命名,本列表只包括已被该组织正式认定的陨石坑。 月球陨石坑...
    60 KB (1,233 words) - 08:47, 10 November 2023
  • 陨石坑这一特征确属异样,因为这一面的月壳要远厚于月球正面,但主要是该陨整体位于南极-托肯盆地内。儒勒·凡尔纳环形山底西部清楚地显示二座小陨的残壁突出于熔岩表面之上,东部有一座醒目的碗状小陨,东部和东南侧蜿蜒着一条月沟,底西北部还分布着另一条不太明显的月沟。...
    9 KB (819 words) - 06:08, 8 July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