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政府與泰國政府於1940年8月31日在曼谷交換了互不侵犯條約的批准書,該條約於同日生效。 互不侵犯條約的效力期限為五年,除非該條約被延長。該條約於1941年6月6日在國際聯盟條約彙編中註冊。 儘管有該條約,泰國還是於1942年1月25日對英國宣戰。...
    3 KB (332 words) - 11:23, 16 July 2024
  • 蘇日中立條約(日语:日ソ中立条約/にっソちゅうりつじょうやく Nisso Chūritsu Jōyaku,俄语:Пакт о нейтралитете между СССР и Японией),又稱日蘇中立條約、蘇日互不侵犯條約、日蘇互不侵犯條約,是苏联和日本于1941年4月13日签署的一项互不侵犯条约...
    21 KB (2,809 words) - 09:38, 6 July 2025
  • 簽訂《關於暹羅王國和其他事項的聲明》,聲明指出法兩國共同維持湄南河河谷地區的獨立及完整。1909年,暹羅和英國簽訂條約,暹羅將玻璃市、吉打、吉蘭丹和登加樓四地劃給英國成為保護國。 1939年,暹羅改名泰國。1940年,英國和泰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但泰國仍在1941年加入軸心國,向身為同盟...
    10 KB (1,036 words) - 01:15, 5 February 2025
  • 緬甸戰役 (category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帝国和联邦军事史)
    重兵防禦日軍自海上入侵,且英國當時仍寄望泰國維持中立,並在1940年促成簽訂英泰互不侵犯條約,寄望以政治手段牽制日本在東南亞的陸地侵略。1942年日本用于进攻缅甸的军队大约有6万人,大大超过英国在缅甸的防务力量。中、、美三國在缅甸的戰略目標並不相同,使得盟軍作戰變得複雜。...
    13 KB (1,793 words) - 16:48, 7 February 2025
  • 唯一一位國民政府副主席、第一位先後當過五院制之下不同院的院長(行政院長、立法院長和考試院長)的人。曾代表國民政府去蘇聯談判,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和《中蘇商務條約》。 1891年,孫科在翠亨村誕生,母親為孫中山元配夫人盧慕貞。1895年,當孫科在虛歲五歲時隨著祖母楊氏移居美國夏威夷檀香山,並在檀香山的聖路易斯學校(英语:Saint...
    41 KB (4,575 words) - 17:38, 19 July 2025
  • 41年6月22日,德国在不列顛空戰失利後,擱置入侵英国,反而对苏联發動突襲,苏联的绥靖政策也最终破灭。 和平主義 德国重整军备 德海軍協定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蘇日中立條約 西方盟国的背叛 假戰 "Appeasement — World War 2 on History". [2024-08-20]...
    22 KB (3,198 words) - 13:27, 5 July 2025
  • 國共同的歷史遭遇——在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納粹德國秘密簽訂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該三國被蘇聯占領。該活動起源於1980年代在西方城市舉行的“國際黑絲帶日”抗議活動。它標誌著蘇聯與納粹德國之間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签订50週年。 此事件場景震撼、牽動情緒,在國內外均大收宣傳之效。這次...
    31 KB (3,470 words) - 08:27, 24 May 2024
  • 开罗宣言 (category 第二次世界大戰條約)
    1943年8月,英國首相邱吉爾和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加拿大魁北克会议中,讨论战后国际秩序重建的问题。之后,罗斯福策划召开中、、蘇及美四国首脑会议。但是苏联與日本訂有蘇日互不侵犯條約(签署于1941年4月13日,最终蘇聯于1945年4月5日單方面宣佈廢止,並於8月出兵攻擊滿洲國、樺太島南部和日屬朝鮮)...
    41 KB (4,681 words) - 02:18, 7 July 2025
  • 1944年8月16日,他升級接任中央集團軍司令,因為與希特勒意見不合(萊因哈特主張撤兵至波蘭戰爭初「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國界邊境,集合殘兵整補再作打算)被撤職回國。   1945年6月,萊因哈特遭到美軍逮捕並受國防軍最高統帥部審判;他被控以「戰犯」罪名,被判15...
    5 KB (542 words) - 09:07, 16 March 2025
  • 億德國馬克)。當時許多經濟學家(包含著名的約翰·凱因斯)都認為凡爾賽條約太過苛刻,賠款金額過於高昂並且容易產生不良後果。但是也有人反駁,例如法國元帥費迪南·福煦就認為凡爾賽條約所有條款根本沒有徹底瓦解德國發動戰爭的所有潛力,因此條約的簽訂並不是和平,而只是一場20年停戰協議而已。...
    38 KB (5,506 words) - 03:09, 3 July 2025
  • 始於1936年3月7日,而當納粹德國執行了這項行動之時,即意味着該國公然地違反了《凡爾賽條約》及《洛迦諾條約》。法國和英國沒有做好任何的戰前準備,所以他們對此沒有做出任何行動。1939年以後的評論家表示:如果法兩國早在事件發生的當初即展開軍事行動,便會立刻破壞了希特勒的擴張計畫。然而,根據最近的...
    106 KB (17,270 words) - 16:55, 11 July 2025
  • 法與波蘭陸陸續續結為同盟,而德國也與意大利正式簽署了交互合作的《鋼鐵條約》。希特勒控诉英国和波兰试图“包围”德国,并宣布废除《德海军协定》和《德波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8月,德國和蘇聯秘密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同時雙方也秘密於條約...
    255 KB (29,981 words) - 16:49, 26 July 2025
  • 义后支持立陶宛在克莱佩达地区的利益。双方于1926年签署了《蘇聯-立陶宛互不侵犯條約》,后来条约又延长到1944年。 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纳粹德国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其中划分了两国于东欧的势力范围。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的秘密议定书,立陶宛被划分为德国势力范围,而其他两个波罗的海国家—爱沙...
    34 KB (4,372 words) - 08:46, 12 July 2024
  • Fascista)第19年,即昭和十五年9月27日,一式三份在柏林完成。 尽管德国和日本在1936年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从理论上讲成为了盟友,但1939年德国和苏联之间的《德蘇互不侵犯條約》让日本感到意外。1939年11月,德国和日本签署了《日德文化合作协定》,恢复了两国之间的“勉强同盟”。...
    26 KB (3,780 words) - 04:35, 4 June 2025
  • 反共產國際協定 (category 第二次世界大戰條約)
    内部的所有政治行为者(在《反共产国际公约》中:里宾特洛甫)都试图赢得希特勒的支持,事实上,这位独裁者与政府的日常事务毫不相干。 鋼鐵條約 三國同盟條約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德国-日本关系 Hofer, Walther (编). Der Nationalsozialismus: Dokumente 1933-1945...
    104 KB (17,508 words) - 03:20, 4 June 2025
  • 索瓦尔德·斯陶宁 (category 引用自1911年大百科全书而缺少条目参数的维基百科条目)
    供救助。他领导社会民主党取得1935年选举的最大胜利。但1939年他提出修改宪法、建立一院制议会案却遭到失败。1939年5月他的政府与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但德国于翌年即占领了丹麦。他继续充当德国占领下的联合政府首脑直到逝世 。  本条目包含来自公有领域出版物的文本: Chisholm, Hugh...
    3 KB (264 words) - 03:37, 7 May 2024
  • 02億美元,是所有國家中對華援助最多。 1937年4月,國共和解已成,蘇聯表示願給中國以軍火借款,中國反應冷淡。8月21日,苏联同中華民国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另有口頭聲明,在中日關係未恢復前,蘇聯不與日本訂立互不侵犯協定,中國不與第三國訂立防共協定,蘇聯允3個至6個月內,實行參戰。 苏联對華出售重型武器曾超德國,並先後分別對華贷款3筆,共計2...
    252 KB (31,144 words) - 08:02, 9 July 2025
  • 的結果以日本關東軍的失利和蘇聯的獲勝為結局,但蘇聯並無意進一步擴大戰事。爲此蘇聯在1941年4月與日本締結了《蘇日中立條約》,雙方暫時停戰並保持滿洲國和蒙古人民共和國領土的不可侵犯性,此後兩國在二戰中一直維持和平狀態,直至蘇聯在1945年8月8日对日本宣戰並發動八月風暴行動為止。...
    56 KB (10,235 words) - 02:01, 8 July 2025
  • 39年9月入侵波蘭的行動,一般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在《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簽署了一星期後,德國於1939年9月1日凌晨4點40分展開進攻,而蘇聯亦於9月17日入侵波蘭,10月6日,德蘇聯軍大致佔領全國領土,按《德蘇邊境條約》的補充議定書為界瓜分波蘭,波蘭戰役結束。...
    132 KB (19,066 words) - 05:09, 20 April 2025
  • 命为驻英国大使,然后于1938年2月被任命为德国外交部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他在促成钢铁条约(德意同盟条约)、慕尼黑协定(吞并苏台德)、梅梅尔通牒(吞并梅梅尔)和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主张与苏联保持良好关系,反对入侵苏联。里宾特洛甫反对前任对华合作的政...
    104 KB (17,808 words) - 11:49, 8 June 2025
  • 北方政策 (category 卢愚)
    和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使韩国的外交空间得到大大的拓宽。与此同时,卢愚执政期间,韩国还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举行了多次总理级高级会晤,双方分别在1991年和1992年,签署了《南北和解、互不侵犯和交流与合作协议》和《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
    11 KB (1,488 words) - 04:04, 5 July 2024
  • 占领波罗的海国家指的是1940年6月14日,苏联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軍事佔領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这一事件,随后三国即被吞并并成为了苏联加盟共和国。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展開巴巴罗萨行动攻击苏联,在数周内占领波罗的海国家。1941年7月,第三帝国成立東方總督轄區管理波罗的...
    18 KB (1,658 words) - 06:01, 11 October 2024
  • system)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国基于以《凡爾賽條約》为代表的一系列條約与协定形成的國際關係體系。 这一体系最初建构于协约国与同盟国在巴黎和会上签订的一系列和约的基础之上。其中的一些理念,如民族自决原则及组建国际联盟等,则源自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此前于1917年提出的十四点和平原则。这些条约...
    145 KB (22,925 words) - 08:36, 21 February 2025
  • 互不侵犯條約的蘇聯以外,英國等同盟國也對日本宣戰。從此中華民國不再獨立對日作戰,抗日戰爭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 美國加入二戰後以租借法案的名義通過滇緬公路和「駝峰航線」從緬甸、印度向中國運送作戰物資支持中華民國繼續抗戰。世界各國的介入主要是因為...
    42 KB (3,937 words) - 17:47, 25 June 2025
  • 业国,政治上强调性別平等、设立福利制度但也發起大清洗,致使逾百萬人在社会主义国家内的政治路线斗争中遭到整肅。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透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蘇日中立條約等,蘇軍從此進入東歐多國,與纳粹德国分庭抗禮,直到希特勒夥同其僕從國於1941年6月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發,在這場規模空前龐大、戰況格外...
    109 KB (12,028 words) - 20:23, 22 July 2025
  • 定》后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8月,德国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在1939年9月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1918年1月8日:威尔逊十四点提出。 1918年3月3日:《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签订,苏俄与德国停战,东线战事结束。 1918年8月-11月:百日攻勢。...
    72 KB (9,084 words) - 12:52, 22 May 2025
  • 1938年在金陵大学内设立临时大学,在金陵中学内设立临时中学,图为1938年金陵中学内临时中学筹备委员会学生登记处招牌 宣传不平等條約《中日基本條約》的宣传单 臺灣日日新報,慶祝汪精衛所率領之國民政府成立企業聯合廣告 1941年4月,日蘇中立條約簽訂。1943年2月5日「和平反共建國」黃旗取消。據國史館檔案,1943年2月13日到3月1...
    30 KB (3,471 words) - 09:06, 9 July 2025
  • 1939年3月,法保证波兰独立。1939年夏,希特勒对但泽和波兰走廊的主权声索引发了另一场国际危机。8月25日,英国签署《波共同防御条约》。 《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名义上是德国和苏联之间的互不侵犯条约,由苏联外交部长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和德国外交部长...
    62 KB (8,481 words) - 06:14, 23 May 2025
  • Jarama)中遭击中,子弹穿过脸颊,但他伤势不重。1938年,他回到英国,担任《工人日报》编辑。后来主要任大不列颠共产党驻莫斯科代表。再度回到英国后,他确保大不列颠共产党支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总书记哈里·波利特对此表示反对,因此被撤职,史平浩出任全国组织人(National Organiser),和波利特、拉贾尼·帕姆·杜特(英语:Rajani...
    6 KB (587 words) - 17:08, 9 December 2024
  • 中緬邊境作戰 (category 緬孤軍)
    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上的聯合。:246緬甸總理尼溫於1月率團訪問北京,簽訂「中緬友好互不侵犯條約」與「中緬邊界協定」。緬甸以中緬聯合勘界名義,聯合中国人民解放軍進剿國軍游擊隊。:246 10月1日,中緬邊界條約在北京簽訂。10月23日解放軍在猛海建立前線指揮所,11月4日在雙方於昆明簽訂「關於勘...
    12 KB (1,464 words) - 05:13, 27 January 2025
  • 降而戰,對其三方佔領,並在戰後為國際安全合作。 美、、蘇並商定三國領袖會議,11月1日,羅斯福電邀蔣中正參加,史達林指出蘇聯未對日本宣戰,未便與蔣中正會面,以免激怒與蘇聯訂立互不侵犯條約的日本。蔣中正也不太願意與史達林見面,他不滿日蘇互不侵犯條約及蘇聯援助中国共产党,要求先單獨會見羅斯福,如果不能...
    49 KB (5,989 words) - 21:26, 26 October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