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英文: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簡稱:VEGF),早期亦稱作血管通透因子(英文: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簡稱:VPF),是對血管細胞具有特異性的肝素結合生長因子(heparin-binding growth...
    4 KB (736 words) - 10:54, 29 April 2022
  • 血腦屏障 (redirect from 血管障壁)
    血管障壁(blood–brain barrier,BBB)又称血腦屏障、血腦障壁,简称血腦障,指在血管和腦之間有一種選擇性地阻止某些物質由血液進入大腦的“屏障”。 血脑障由软脑膜、脉络丛的无窗孔或少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基膜、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终足等共同构成,能限制大多数化...
    7 KB (942 words) - 13:19, 10 February 2025
  • 細胞或血管是一薄層的專門上細胞,由一層扁平細胞所組成。它形成血管壁,是血管管腔血液及其他血管壁(單層鱗狀上)的介面。細胞是沿著整個循環系統,由心臟直至最少的微血管。全身血管网有一半面积的内皮在肺脏。[來源請求] 心室內表面的細胞稱為心膜。微血管及淋巴微管是由單一層的細胞所組成。...
    4 KB (491 words) - 00:17, 28 June 2024
  • 血管新生(Angiogenesis),又称为血管生成或血管发生,是指在原先存在的血管的基础上生出新的血管的生理学过程。血管新生主要是通过是既有血管的出芽与分裂完成的,但一些情况下血管新生也可以通过合併性血管新生(英语:oalescent angiogenesis)、血管的延长,以及血管增选(vessel...
    19 KB (2,390 words) - 15:56, 17 June 2025
  • 胃肠道血栓形成:胃肠道出血、恶心、呕吐与下腹痛。 脑血栓形成:烦燥、嗜睡、意識改變、昏迷、惊厥、颅神经麻痹及肢体瘫痪。 休克:肢端发冷、青紫、少尿和血压下降。以血管内皮损伤引起的DIC较为多见。 溶血:因微血管病变,红细胞通过时遭受机械性损伤,变形破裂而发生溶血。临床上可有黄疽、贫血、血红蛋白。 原发病症状。 血小板计数...
    8 KB (1,035 words) - 11:47, 4 June 2025
  • 凝血 (section 源途径)
    源途径的控速步骤。 激活FX:FⅨa在血小板磷脂、血小板因子3、钙离子的作用下,与FⅧa形成FⅨa-FⅧa复合物,该复合物可以活化FⅩ。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见下文。 组织因子释放:组织因子(TF)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细胞中;而在生理情况下与血液接触的血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均不表达。当血管...
    23 KB (2,465 words) - 00:14, 4 April 2025
  • 肺泡与肺部毛细血管紧密相连。两者的膜大部分融合,有助于气体的快速扩散。而肺泡表面液体层,I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组成了所谓的气-血屏障(也称作呼吸膜)。 由于毛细血管内皮的对液体的通透性比肺泡细胞内皮的要高,心力衰竭患者体液会渗出到结缔组织(肺间质)中,造成间质性肺水肿。...
    2 KB (364 words) - 19:54, 8 October 2024
  • 结合到靶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上。生长因子通常促进细胞分化和成熟。当然,因生长因子不一,其功能也多样。例如,骨形成蛋白刺激骨细胞的分化;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刺激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生长因子与细胞因子之间有时交替使用。历史上,细胞因子主要来源于、作用到造血细胞或免疫细胞。对循环系统及骨髓细胞中,可以理解...
    2 KB (296 words) - 09:36, 13 June 2023
  • 主要作用在血管内皮细胞与血小板的细胞膜成分磷脂,因而发生异常的自體免疫反應。主要症状有动脉或者静脉血管栓塞、血小板减少以及与怀孕相关的胎死腹中、早产和自发性流产等,同时伴有抗心磷脂或者狼疮抗凝物实验持续阳性。 患者体内免疫功能失调会产生多种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引起血小板减少,同时破坏血管内皮...
    4 KB (385 words) - 06:32, 22 May 2024
  • 被覆上(covering epithelium)是指覆盖于体表及部分器官外表面,或衬贴在体腔和腔囊器官(各种腔、道、管、囊)表面的上;后者也称衬覆上(lining epithelium)。 这些上贴附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者,又称为内皮(endothelium);贴附于胸膜、腹膜、心包...
    11 KB (671 words) - 03:13, 9 April 2024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的生长因子。特别是当肿瘤达到150-200微米大小时,会高度依赖于肿瘤血管的养料和氧气供应。此时新生成的肿瘤血管在结构与形态上与正常的血管有很大的不同。其內细胞间隙较大,缺少血管壁平滑肌层,血管...
    5 KB (593 words) - 06:24, 17 June 2024
  • 内皮细胞无能(Endothelial cell anergy)存在于血管生成的过程中, 表现为内皮细胞(血管壁上细胞)对炎症细胞因子不应答, 而炎症细胞因子对于诱导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至关重要,可介导白细胞渗出至炎症部位(例如肿瘤组织)。除内皮细胞无能机制可导致肿瘤组织逃避免疫系统攻击外,还有很...
    7 KB (841 words) - 06:19, 2 July 2023
  • 通过扩散作用作用于邻近的靶细胞,进行细胞间信号传递的分泌方式,这种信号传递方式可以控制靶细胞的生长和功能。例如,肿瘤细胞会产生某种激素或调节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过细胞间隙对邻近的其他种类细胞起到促进的作用。这种功能活动是通过局部体液因素进行的,可以认为是局部性体液调节。 自分泌 医学百科-旁分泌...
    854 bytes (103 words) - 09:12, 5 July 2025
  • 膜(英語:endocardium)是覆盖于心腔表面的光滑薄膜,即心壁的最层,由内皮内皮下层构成。心膜的内皮与大血管内皮相连续,心膜的内皮下层则以结缔组织为主,位于基膜外。心瓣膜则由心膜折叠并夹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而构成。 心膜细胞在胚胎学与生物学观点上与血管細胞极为相似,心膜还为瓣膜和心腔提供保护。...
    3 KB (280 words) - 08:10, 5 July 2025
  • peptide),其在血管中的浓度很高,特别是在血管内皮。CNP不是由心脏组织分泌,而主要是由脑、脑下腺、血管内皮、肾脏及女性生殖部位等来分泌。CNP具有扩张血管、抗细胞分裂和抗SMC迁移的功能。而且,CNP还能防止心脏肥厚的发生。 在医学中心脏病学是科学中专门研究心脏疾病和传统治疗手法的学科(而手术则是由心脏外科负责的)。该...
    60 KB (9,461 words) - 21:16, 3 July 2025
  • 前列环素(英語:Prostacyclin,简称为PGI2)是脂类中类花生酸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分子中有一个次级五元环,其前体是花生四烯酸或其他二十碳不饱和脂肪酸。前列环素会抑制血小板介导的凝集过程并有强烈的血管舒张作用,因此在凝血作用中,受损血管内皮的前列环素生成量会减少,这有利于血小板的聚集。 [1][永久失效連結]...
    2 KB (86 words) - 04:22, 5 July 2025
  • 血小板成分:主要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血浆成分:主要是VWF。 内皮下成分:主要是胶原。 黏附的机制:血管壁受损后,血管内皮细胞下的胶原暴露于血液,vWF立即与胶原结合,并导致vWF变构,随后,变构的vWF与血小板细胞膜上的糖蛋白(GpIb)结合,使得血小板黏附于受损的血管;与此同时,血小板...
    17 KB (2,225 words) - 09:52, 28 November 2024
  • 血栓类型一般分为以下4种。 由于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黏附聚集于受损的心血管膜处,并不断增大而形成白色血栓。 肉眼观:血栓呈灰白色,表面粗糙,质硬,与血管壁紧密黏着。 光镜下:主要由血小板及少量纤维蛋白构成。 白色血栓常位于血流较快的心瓣膜,心腔和动脉,如急性风湿性心...
    23 KB (2,434 words) - 12:27, 27 February 2025
  • Tunica intima:與血管長軸平行排列的細胞,下層非常薄。 Tunica media:主體由環形排列的平滑肌細胞組成。彈性纖維板不發達,僅在最與最外層形成明顯彎曲狀的、外纖彈性維板(internal/external elastic lamella),是肌肉血管的重要特徵。 Tunica...
    8 KB (1,078 words) - 04:28, 20 June 2025
  • 中風 (redirect from 血管事件)
    缺血也诱导氧自由基和其他活性氧物种的产生。这些氧自由基和细胞外单元反应,从而对它们造成损害。对血管内皮细胞或衬砌的损害危害特别大。事实上,很多抗氧化中风药如尿酸及NXY- 059对内皮细胞而不是大脑本身起作用。自由基(通过发出氧化还原信号)也对细胞凋亡连锁反应起直接作用。...
    126 KB (14,412 words) - 00:04, 3 July 2025
  •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影响药物的扩散速度、转运速度、作用强度和消除速率。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体(又称结合型药物)不能穿过血管内皮细胞,不能发挥药效,因此这种结合成为药物在血液中的一种暂时贮存形式。又因为这种结合是可逆的,当血浆中游离型的药物因扩散、清除而浓度降低时,与血浆蛋...
    2 KB (284 words) - 10:13, 15 August 2019
  • 微血管 (redirect from 毛細血管)
    血管,管腔较大,形状不规则,内皮细胞之间常有较大间隙,基膜不完整或缺如,存于肝、骨髓、垂体前叶和脑室周围器(英语:Circumventricular organs)。毛细血管与血窦都是直接连接管床两端小动脉和小静脉的短血管。 微血管是管壁最薄的血管,只有一上...
    5 KB (442 words) - 02:55, 16 May 2025
  • CD47 (section 血管新生)
    CD47的缺失可以促进小鼠初级内皮细胞的增殖,并增加不对称分裂。此外,TSP-1对CD47的活化可诱导野生型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毒性,在CD47被敲除的小鼠中TSP-1的细胞毒性则显著降低。 CD47信号被推测可以抑制血管新生:TSP-1可以显著抑制血管内皮...
    25 KB (3,059 words) - 01:41, 25 January 2024
  • 胸腺 (section 血管)
    血管内皮、基膜、毛细血管周围组织间隙的巨噬细胞、毛细血管周围上网状细胞形成的连续上鞘、近血管侧的完整基膜形成。屏障保护淋巴细胞在抗原物质难以进入的胸腺环境中增殖分化。 毛细血管后微静脉:位于髓质外周;血液中的淋巴细胞穿过血管内皮细胞(呈立方形或柱状)或内皮...
    4 KB (640 words) - 14:28, 9 June 2025
  • 可高达20MD。组装完成后储存于血小板的α颗粒、血管内皮的Weibel-Palade小体中。vWF因子的生理作用主要是: 介导血小板粘附反应:血管内皮受损→暴露胶原纤维→vWF因子连接胶原纤维→血小板表面糖蛋白Ⅰb受体结合vWF因子从而粘附在受损血管上。本功能主要由大分子量的多聚体完成。 与Ⅷ因子非共价结合,防止Ⅷ因子被过早清除。...
    16 KB (2,502 words) - 00:15, 28 May 2024
  • ,中國大陸商品名為艾坦,是一种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选择性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又称KDR),认为可以抑制癌细胞中的血管新生。阿帕替尼抑制 VEGF 導致的内皮细胞迁移和增殖,進而阻止肿瘤组织中新血管的形成。本藥物對於 c-Kit 和 c-SRC 酪氨酸激酶也有輕微的抑制效果。...
    7 KB (698 words) - 21:59, 18 December 2024
  • 贝伐珠单抗 (category 血管生成抑制劑)
    伐珠單抗是一種單株抗體,具有血管生成抑制劑(英语:angiogenesis inhibitor)的作用。它透過抑制血管生長因子 A (VEGF-A) 來減緩血管新生,是一種抗血管生長因子療法(英语:Anti-VEGF) 。 貝伐珠單抗於2004年在美國被批准用於醫療用途。它已被列入世界衛生組...
    58 KB (5,260 words) - 03:38, 25 February 2025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英語:Diabetic retinopathy)是糖尿病的并发症。长期的高血糖环境会损伤视网膜血管内皮,引起一系列的眼底病变,如微血管瘤、硬性渗出、棉絮斑、新生血管、玻璃体增殖、黃班水腫、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甚至视网膜脱离。一般糖尿病出现十年以上的病人开始出现眼底病变,但如果血糖控制...
    7 KB (681 words) - 09:59, 4 August 2024
  • 產生損傷的有害物質與代謝產物,像是同半胱胺酸等。皆有可能是引起血管細胞長期處於損傷狀態的可能性,而血管組織偵測到細胞的損傷,便會釋放發炎物質,例如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會改變血管的基因表現,增加其Vascular Cell Adhesion...
    25 KB (3,370 words) - 19:15, 4 November 2023
  • 止血 (section 血管收缩)
    管破损来说,单靠血小板血栓即可完成全部止血过程。实际上,机体每天有很多自发的小的血管破损出现,因此,在正常情况下,血小板血栓还具有修复血管壁的作用。 血管内皮受损后,暴露出其下方的组织因子、胶原等,可分别激活外源途径和源途径,启动凝血机制。此外,已经激活的血小板也通过释放多种物质启动凝血机制,并能...
    4 KB (630 words) - 06:27, 6 August 2024
  • 单克隆抗体片段(FAB),其与贝伐单抗(bevacizumab)是从相同亲本鼠抗体获得。它比母体分子小得多,能更紧密的结合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它是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剂(angiogenesis inhibitor),已被批准用于治疗的“湿”型老年黄斑变性。 Byooviz Nuna-...
    8 KB (352 words) - 16:56, 14 Jul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