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訓政綱領》,是1928年中华民国宣布实施的纲领性文件,并依此为指导制定了1931年《中华民国时期约法》。 1928年10月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72次会议通过《訓政綱領》。 全文如下: 中国国民党实施总理三民主义,依照建国大纲之时期,训练国民使用政权,至宪政开始完成全民政治,制定如左之纲领:...
    2 KB (241 words) - 23:10, 7 April 2022
  • 时期。而这一时期是否需要制定约法,争议较大。胡汉民认为,《建国大纲》和全部国父遗教足可作为约法,因此国民政府并不需要另行单独制定约法。 基于胡汉民的建议,1929年3月,中国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 追认此前由国民政府通过的国民政府组织法及纲领继续有效; 以国父遗教为时期中华民国最高根本法。...
    10 KB (1,211 words) - 23:24, 19 February 2025
  • 1928年(民國17年)年底,中國國民黨主導的國民革命軍北伐完成,國民政府達成全中國名義上的統一後,即公布施行《訓政綱領》,實施訓政,並成立監察院。但其時監察委員並未直接或間接選舉,而是由中國國民黨一黨領導的國民政府指派。 1947年(民國36年)1月1日,《中華民國憲法...
    8 KB (1,057 words) - 04:49, 30 September 2024
  • 内存在的左倾,毛澤東漸露頭角。1928年起,國府在中央層面逐步建立起一個以訓政為目的的管治模式。1928年10月4日,中国国民党中央颁布第172次党务会议通过的《纲领》,此後,國民政府即依據「訓政綱要」實施訓政,並草擬時期約法。中國國民黨在1926至1928年之革命中獲勝,成為執政黨。...
    21 KB (3,062 words) - 18:59, 13 February 2025
  • 選任,是南京國民政府文官制的一種,是位階最高的政務官,相當於現今的特任官。 1928年10月3月中执委常委会第172次会议通过《纲领》,同日以国民政府第565号训令公布《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委员、五院正副院长“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实际上由中央政治会议任命。...
    866 bytes (100 words) - 08:22, 1 September 2024
  • 編制一種,屬於公務人員官等,分為第六至九職等,官等在簡任之下、委任之上,是文官的第三級官階。 1928年10月3月中执委常委会第172次会议通过《纲领》,同日以国民政府第565号训令公布《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薦任,由各主管长官推荐给中央政府任命。如中央各部、局的科长、各省的县长。 服務機關+官等(薦任)+第n職等+職稱。...
    1 KB (158 words) - 01:34, 22 May 2025
  • 28年(民國17年)中國國民黨的國民革命軍北伐统一中国后于10月3日由其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通过了《訓政綱領》開始訓政。1931年(民國20年)5月5日中國國民黨組織的國民會議中通過了《中华民国时期约法》並同年6月1日開始施行。 中國國民黨成立國民政府後,依據《國民政府建國大綱》著手推進憲政的...
    21 KB (2,033 words) - 21:40, 13 August 2022
  • ,屬於公務人員官等,分為第一至五職等,官等在薦任之下,是文官的第四級官階,亦為最低的官等。 1928年10月3日,中执委常委会第172次会议通过《纲领》,同日以国民政府第565号训令公布《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委任,由各主管长官直接任命。如国家机关的科员。 公務人員普通考試及格者,取得委任第三職等任用資格。...
    1 KB (135 words) - 01:25, 22 May 2025
  • 民國17年(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统一南北後,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10月3日通過《訓政綱領》;民國20年(1931年)5月5日召開的國民會議通過《中華民國時期約法》,6月1日開始施行。在這部約法中,三民主義作为國家基本思想和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五權分立的國家組織方法被確定。...
    83 KB (9,106 words) - 12:43, 22 May 2025
  • 会。特委会结束后,1928年1月11日,中央政治会议恢复。1928年2月2日,中国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通过《政治委员会改组案》,“政治委员会”改称“政治会议”。3月7日,蒋介石被推举为中会主席,实行主席制。 1928年10月3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纲领...
    8 KB (1,337 words) - 02:03, 27 November 2024
  • 。1928年8月8日至15日召开的中国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接受了胡汉民、孙科的提议,做出决议结束军政、转入、实行五院制。1928年10月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72次会议通过《纲领》,同日国民政府第565号训令公布《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組織法》列考试院为第五章。1928年10月10日,國...
    27 KB (1,946 words) - 12:24, 17 May 2025
  • 十四年草案)。民國17年(1928年),中國國民黨統一中國後,於10月3日由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通過了《訓政綱領》,在民國20年(1931年)5月5日召開的國民大會中通過了《中华民国时期约法》。民國25年(1936年)5月5日,國民政府籌畫《中華民國憲法》草案並發表五五憲草,這是今天《中華...
    205 KB (20,209 words) - 08:43, 21 May 2025
  • 体会议通过一致推举戴季陶、丁惟汾、于右任、谭延闿、蒋中正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1928年10月3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72次常委会通过《纲领》与《国民政府组织法》。10月8日,中常会任命蒋介石为国民政府主席兼海陆空军总司令。 1931年12月,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推举...
    6 KB (859 words) - 05:35, 4 January 2024
  • 8月28日——在巴黎,凯洛格一白里安公约被签定,禁止主动性战争。 8月30日——尼赫鲁创立印度独立联盟,对抗英国统治,争取独立自由。 10月3日——中國國民黨中執會常務會議通過《訓政綱領》及《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組織法》,並於10月8日產生南京新政府。 10月10日——蒋介石就任国民政府委员会主席。 11月6日——美国总统大选,赫伯特·胡佛获胜。...
    20 KB (2,906 words) - 09:18, 30 January 2025
  • 訓政、憲政」,中國現在已經完成第一階段(軍政),並開始進入第二階段(訓政),也就是中國將在中國國民黨的領導下發展,至人民有施行憲政的能力後,再還於民。1928年10月3日由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通過《訓政綱領》,在1931年5月5日召開的國民大會中通過《中華民國...
    113 KB (13,011 words) - 15:01, 7 May 2025
  • 1928年(民國17年)年底,中國國民黨主導的國民革命軍北伐完成,國民政府達成全中國名義上的統一後,即公佈施行《訓政綱領》,並成立立法院。但其時的立法委員並未直接選舉,而是由中國國民黨一黨領導的國民政府指派,任期兩年。名額則由初期的49名增加到抗日戰爭前的194名。...
    16 KB (1,881 words) - 13:49, 22 November 2024
  • 訓政綱領 1928年(民國17年)10月3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通過,同年10月4日公布施行 1929年(民國18年)3月19日中國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追認通過 中華民國約法草案 (太原約法) 1930年(民國19年)10月27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擴大會議起草 中華民國時期約法...
    42 KB (1,906 words) - 04:36, 26 November 2023
  • 11.子弟以禁非為 12.息誣告以全善良 13.誡匿逃以免株連 l4.完錢糧以省催科 15、聯保甲以弭盜賊 16、解仇忿以重身命 雍正更為重視“上諭十六條”,對其逐條解釋,洋洋萬言,成《聖諭廣》, 於雍正二年頒行天下,形成了以孝治天下的政治思想綱領。雍正進一步推行並普及鄉約制度,宣講《聖諭廣...
    8 KB (1,523 words) - 00:17, 11 March 2025
  • 江沿海的部分離島。大陳島撤退之後,中華民國憲法的適用範圍,縮減至現今臺澎金馬的範圍。 孫中山在其著作《國民政府建國大綱》中提出國民政府應按照「軍政、訓政、憲政」之順序以確保三民主義順利施行。政治协商会议原本并不在國民政府行宪的预备步骤中。但因中国共产党控制了大面积的解放区并拥有自主武装,因此为以政治...
    26 KB (2,751 words) - 09:09, 19 May 2025
  • 4人、各省市党部主任委员及三民主义青年团各支团干事长100余人。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研讨如何结束,促进宪政,做好行宪的各项准备。會議要求要结束国民党一党的局面,而且“国民政府改组完成之日,即为开始结束之时”,国民党要降为普通政党地位,和各党派平等相处。全会通过了关于军事、政治、经济、党务、外交及反共措施等多项决议案。...
    5 KB (853 words) - 07:15, 5 December 2024
  • 為一起,稱為“六法全書”,或“六法大全”,它構成了國民政府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 1928年10月,國民政府制訂了訓政綱領,確立了時期政治制度,1931年5月,國民會議通過中華民國時期約法。1936年5月5日,國民政府頒佈中華民國憲法草案,是為五五憲草。...
    196 KB (31,986 words) - 05:02, 16 May 2025
  • 1947年4月,国民政府改组,設國務會議,由中國國民黨、中国青年党、中国民主社会党人士及社會賢達,分任國民政府委員,蔣介石仍被推選任國民政府主席,而以孫科任副主席,一黨訓政自此結束。 1949年2月1日,國民黨「中央黨部遷往廣州辦公」。4月22日,中央常務委員之下設「非常委員會」。5月17日,中央執行委員會電請蔣中正「...
    143 KB (9,454 words) - 23:23, 19 May 2025
  • 政府之人物,皆係由各黨內產生,既未經民選程序,當然不能稱其為憲政。且在本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憲法正式實施之前,時期約法仍屬有效,蓋國家決不能一時無法也。故今日之改組政府確為自一黨訓政改為多黨訓政,然後再達到民主憲政之階段。」 1947年4月17日,中國國民黨中常會通過蔣提出之國府五院院長名單,孫科為...
    41 KB (4,593 words) - 06:57, 20 May 2025
  • 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国民政府从武汉迁至四川重庆,重庆成为中国战时首都。 1938年10月24日,日军攻陷武汉。 1939年4月,發佈《抗日總動員綱領》。 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发布《国民政府令》,正式确认重庆为“陪都”,且“还都以后,重庆将永久成为中国之陪都”;同年11月,大韩民国臨時政府...
    20 KB (2,787 words) - 15:08, 19 May 2025
  • 王漱芳 (category 時期立法院第三屆立法委員)
    1942年,王漱芳根据中国国民党的方针政策及甘肃省的情况,撰写了《甘肃省施政纲领与中心工作》,经谷正伦及甘肃省政府有关会议审定之后,召集甘肃省属各部门召开大会,由王漱芳据此报告。后来印刷成书,在甘肃省发行。 1943年,王漱芳出巡县,在陇南岷县的一个悬崖边,因马后脚腾起,王漱芳从马背上跌落悬崖,当场身亡。...
    5 KB (675 words) - 16:07, 30 May 2024
  • 令长官行营政治处副主任(主任梁化之)、民族革命青年团常委。他参照中共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起草了适合山西形势的《民族革命十大纲领》,由薄一波审阅后,经阎锡山同意签发,成为全省军、、民各系统共同遵守的抗日行动纲领。阎及其大本营转移到吉县时,刘岱峰组建政治保卫队,后改编为新军209旅,他先兼司令后...
    7 KB (1,134 words) - 09:55, 23 March 2025
  • 召回北京,林彪随即于8月8日针对刘少奇发表了言辞激烈批判,并与其在5月18日关于彭陆罗杨等人“错误”的言论,一起印发大会。:92 8月8日,文革又一纲领性文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发布,指出这次运动的目的是“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的反...
    332 KB (35,775 words) - 05:33, 13 May 2025
  • 1895年:清政府与德国签订《中德汉口租界条约》。 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院。 1910年:葡萄牙推翻君主制,建立葡萄牙共和國。 1918年:战败的保加利亚沙皇斐迪南一世在协约国要求下,同意让位给儿子鲍里斯三世。 1928年:中國國民黨公布《纲领》。 1929年:塞尔维亚国王亚历山大一世将国家改名为「南斯拉夫王国」,并重组下辖州份。...
    20 KB (2,578 words) - 01:58, 8 March 2025
  • 所以受到嚴重挫折,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違反價值規律。〈論人民民主專政〉和〈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兩篇名著,為新中國建國綱領奠定理論基礎和政策基礎,就其基本思想來說,將在長時間內保持生命力。聯合世界上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反對美國帝國主義政策,是毛澤東根據國際形勢實行之一個...
    153 KB (19,701 words) - 07:00, 4 April 2025
  • 武裝力量逐漸改稱中国人民解放军;經過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等三大會戰後,解放軍在東北與華北取得軍事上絕對優勢。另一方面,國民黨在1947年結束訓政、將以黨治國的國民政府改組為行憲之中華民國政府、將國民革命軍改組為中華民國國軍,頒布動員戡亂令,並以推行金圓券等金融改革措施提振當時尚處戰後疲弱的中...
    72 KB (7,928 words) - 02:55, 17 May 2025
  • 强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治,影響现代中国的版图。 1796年乾隆皇帝禅位于嘉庆皇帝。乾隆帝虽为太上皇,但依然“”至1799年去世掌權64年,嘉慶四年一月三日去世,終年八十九歲。嘉庆帝方得以亲。然而嘉庆帝未能解决弊端,在乾隆帝驾崩後,清朝继续走向衰退。1820年嘉慶帝駕崩,秉國二十五載,由道光帝繼位。...
    230 KB (32,793 words) - 12:05, 12 April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