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ひろやすおう Fushimi-no-Miya Hiroyasu Ou */?,1875年10月16日—1946年8月16日),日本的皇族,海軍軍人。伏見宮貞愛親王王子。議定,軍令部總長,元帥海軍大將・大勳位・功一級。初名愛賢(なるかた)王,出继華頂宮后改名博恭。 博恭王是伏見宮貞愛親王的長子,初名愛賢。由於他是貞愛親...
    11 KB (1,317 words) - 16:42, 6 February 2025
  • 1903年11月3日 鹿兒島 軍事參議 奧保鞏 1903年11月3日 福岡 議定 山口素臣 1904年3月17日 山口 軍事參議 岡澤精 1904年6月6日 山口 議定 長谷川好道 1904年6月6日 山口 朝鮮總督 西寬二郎 1904年6月6日 鹿兒島 軍事參議 兒玉源太郎 1904年6月6日...
    18 KB (23 words) - 10:15, 28 April 2025
  • 知事、会津征討越後口總督 明治2年(1869年):兵部卿、辞職 明治3年(1870年):宮号改为東伏見宮。英国留学、議定 1873年(明治6年):歸国、陸軍少尉 1874年(明治7年):佐賀之乱。佐賀征討總督 1876年(明治9年):陸軍戸山学校長、兼議定...
    9 KB (989 words) - 04:10, 3 April 2025
  • 部長 发言人 部長政策顾问 (3人) 次長 企画協調室長 政策企画 国際行政協力 非常安全企画 議定 監査 人事企画...
    4 KB (306 words) - 11:32, 20 June 2025
  • 條約,遭到從四位上侍從岩倉具視及正二位權大納言中山忠能等共88名堂上公家的抗議,要求撤回條約,史稱「廷臣八十八卿列參事件」。其後,務壬生輔世、出納平田職修等地下97名人也上表意見書提出撤回條約案。 安政7年(1860年),德川幕府大老井伊直弼和關白九條尚忠一起商議公武合體的一系列措施,經過討論後...
    15 KB (1,209 words) - 14:29, 16 March 2023
  • 榎本武揚 (category 大日本帝国海军将)
    1874年,榎本武扬被任命为驻俄罗斯特命全权公使,与俄罗斯签订了《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自俄罗斯回国后,榎本武扬先后历任外務大輔、議定、海軍卿、皇居御造營御用掛、皇居御造營事務副総裁、駐清朝公使、通信大臣、文部大臣、外務大臣、農商務大臣等职。1890年,榎本武扬被封为子爵。 1908年,榎本武扬病逝于东京。...
    11 KB (1,041 words) - 22:41, 24 April 2025
  • 議定。1935年(康德2年),任帝室大典委員会委員、尚書府大臣。1939年袁金铠七十岁生日,溥仪特赐匾联、福寿字和衣料、如意等,令袁受宠若惊,视为平生最大的光荣。1943年,袁金铠得下肢萎缩症四肢運動麻痹,辞去尚书府大臣,改任宫内府顾问,并享受前...
    15 KB (891 words) - 13:48, 13 February 2025
  •  朝廷ノ官爵ヲ賜ヒ 現今有名  無實ノヲ除ク 第三義  外国ノ交際ヲ議定ス 第四義  律令ヲ撰シ 新ニ無窮ノ  大典ヲ定ム 律令既ニ定レバ  諸侯伯皆此ヲ奉ジテ部下  ヲ率ス 第五義  上下議政所 第六義  海陸軍局 第七義  親兵 第八義  皇国今日ノ金銀物価ヲ  外国ト平均ス 右預メ二三ノ明眼士ト議定 シ 諸侯會盟ノ日ヲ待ッテ云々...
    6 KB (978 words) - 09:55, 15 October 2023
  • 1935年(康德2年)5月,他升任民政部大臣兼国道会議副議長。翌月,他兼任帝室大典委員会委員。翌年,他兼任恩賞会議議定。1937年(康德4年)5月,他任实业部大臣。7月,部门改組,他任産業部大臣。1940年(康德7年)5月,他改任民生部大臣。翌年1月,他任满洲国驻...
    4 KB (459 words) - 16:14, 24 March 2022
  • 作为最高行政機关,政体书虽然诉求三权分立,但又将权力集中于太政,使太政集立法、行政、司法权力于一身。此后太政的下辖机构几经变革,直到1885年设立内阁后废除。 1868年1月3日大政奉还、王政复古后为了尽快取代、击溃江户幕府,明治维新政府设置权力极大的三職政制,三職即总裁、议定(日语:議定...
    10 KB (1,460 words) - 18:00, 19 February 2025
  • 的规模非常小,并表示,“我相信事件本来很容易就可以解决,假如日本人真的那样希望的话”。 此後,中日兩國談判,兩軍對峙。7月9日,冀察政務委員會與日軍議定停戰辦法:一、雙方立即停止軍事行動;二、雙方部隊撤回原防;三、蘆溝橋由河北保安隊石友三部駐守。7月9日凌晨2時,日本駐華大使館北平陸軍助理副官今井武...
    77 KB (9,993 words) - 12:05, 9 July 2025
  • 李斯 (section 入秦仕)
    渠道为名,其實是為韓國来到秦国做间谍,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政所采纳,不久至廷尉。在秦滅六國之戰的事业中貢獻良多。 秦统一六國后,李斯与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等议定尊秦王尊号为皇帝。李斯主张郡县制,反对分封制;又主张焚毁民间所收藏诸子百家之书。李斯还参与了秦朝诸多制度...
    43 KB (7,908 words) - 15:21, 6 July 2025
  • 《後漢書·孝質帝紀》:「戊子,司徒胡廣為太尉,司空趙戒為司徒,與梁冀參錄尚書事。太僕袁湯為司空。」 袁宏《後漢紀》作致仕,今據《後漢書》 《後漢書·袁安傳》:桓帝初為司空,以豫議定策封安國亭侯,食邑五百戶……卒,謚曰康侯……次子逢嗣……靈帝立,逢以太僕豫議,增封三百戶。後為司空,卒於執金吾……謚曰宣文侯。子基嗣……董卓忿紹、術背己,遂誅隗及術兄基男女二十餘人。...
    4 KB (412 words) - 09:41, 12 September 2024
  • 老国音 (redirect from 話老國音)
    老國音,中國國語運動中,1913年“讀音統一會”議定的漢語標準音。該音系基於傳統的中州韻白話文,後被新國音即話白話文取代。 1913年,读音统一会經由投票确定了“国音”标准,这种标准音习惯上称之为“老国音”。1923年,当时的国语统一筹备会成立了“国音字典增修委员会”,决定采用北京语音标准,称之为“新国音”。...
    18 KB (1,568 words) - 06:46, 24 February 2025
  • ,但由於北洋軍皆袁世凱舊部,不易指揮,所以戰鬥失效。隆裕太后命蔭昌署理陸軍大臣,以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剿滅革命軍,袁世凱率北洋第一軍總統馮國璋、北洋第二軍總統段祺瑞奉命出征,但袁世凱權衡利弊後採取麵與鞭的策略,一面出兵,一面與革命黨談判,经过南北议和,袁世凱獲得黃興保證,將由自己擔任大總統,《...
    9 KB (749 words) - 18:22, 27 April 2025
  • 山田顯義 (category 日本樞密顧問)
    11月9日、因西南戰功,被授予勲二等旭日重光章。 明治11年(1878年) 2月27日、兼任刑法草案審査委員。 3月5日、兼任議定。 11月20日、升任陸軍中將,仍兼任司法大輔、議定。 明治12年(1879年) 9月10日、改任參議並兼任工部卿(工部卿,擔任到明治13年(1880年)2月28日。参議,...
    54 KB (7,481 words) - 04:48, 4 June 2025
  • 自1948年起,朝鮮每隔5年則會舉行全國性的選舉,以決定最高人民會議的議席。然而,雖然其憲法規定所有17歲以上的公民都享有选举和被選舉權,但實際上選舉中的參選人都已經由朝鮮勞動黨事前議定。此外,由於各投票站都設有警察、國安局人員和朝鮮勞動黨黨員駐守,因此選民若對參選人投入反對票就會被立即監視,而且是非常危險的,據一些脱北者了解,投反...
    172 KB (20,825 words) - 04:57, 6 July 2025
  • 係中國人,前在英人所㨿之邑居住者,……貨物自在某港按例納税後,即准由中國商人遍運天下,而路所經過税關不得加重税例,只可按估價則例若干,每兩加税不過…議定英國住中國之總管大員…”《辛丑条约》賠款:“此欠款一切事宜,均在上海辦理如後:諸國各派銀行董事一名,會同將所有由該管之中國官員付給之本利總數收存,…...
    352 KB (49,451 words) - 15:51, 30 June 2025
  • 議定界。康熙帝派領侍衛內大臣索額圖、都統公舅舅佟國綱、及尚書阿喇尼、左都御史馬齊、護軍統領馬喇等…,往主其議。并率八旗前鋒兵二百、護軍四百、火器營兵二百,偕往。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七月二十六日,先是喀爾喀[与]厄魯特搆兵。上命追還赴俄羅斯邊界會議...
    34 KB (6,264 words) - 06:10, 27 March 2025
  • 孔德成 (category 大成至聖先師奉祀)
    ……《軼事》裏說:「如果我母親王氏又生個女孩,衍聖公的爵位就由南五府的孔德冏繼承,」這是接近事實的傳說,既生德成,此議自寢。寫書的執筆人畢竟不是孔族中人,因為議定的候選人是西五府的孔德岡而非「孔德冏」。  孔德墉、孔子世家譜續修工作協會 (编). 《孔子世家譜》(第二冊).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9. ISBN 9787503937897...
    61 KB (6,235 words) - 15:11, 21 May 2025
  • 鐵保等奉敕撰,《欽定八旗通志》,卷九十五,學校志二,八旗學上,國子監議定八旗學生條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內閣大庫檔案資料庫》,209235-001號。 宗室崑岡等奉敕撰,《欽定大清典事例(光緒朝)》,卷三百九十四,禮部,學校,八旗學。 朱金甫、張書才編,《清代典章制度辭典》,(北京:...
    13 KB (2,453 words) - 17:55, 17 July 2023
  • 袁世凯 (category 憲政編查館職)
    他取名為“凱”,並按照家族族譜的譜名字輩“保世克家啟文紹武”,給他命名“世凱”。 祖父袁澍三乃地方名紳,曾任陳留訓導,父袁保中至候補同知。叔父袁保慶曾在袁甲三的軍中帶兵,至二品江南鹽道道臺。生母劉氏是項城縣南頓人,袁保中的妾室。袁自幼過繼给袁保慶為嗣子,少年時隨嗣父先後到濟南、金陵等地讀書。袁保...
    147 KB (20,336 words) - 14:43, 12 July 2025
  • 九龍寨城 (redirect from 富寨)
    ,九龍寨城仍歸清廷管轄,由广州府新安縣大鵬協左營駐防,作为清朝官員辦公場所,地位約等於現代的領事館,而龍津石橋則留與中國民使用,並議定「中國兵商各船、渡艇任便往來停泊,且便城內民任便行走」。當時,九龍寨城內有人口744人,其中駐軍佔544人,其他居民為軍人的從屬人員。 《中英北京條約》附圖,於「Proposed...
    66 KB (8,902 words) - 16:45, 5 July 2025
  • 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李自成大順軍隊破北京,選授降臣官職,以王自超年少不更事而不用。王自超賄賂選司杨枝起,得到補用承諾。一說以原任用。因此被妻子祝氏痛斥。南明安宗朝廷議定從賊之罪,王自超等位列“另存再議者”名單。顺治四年(1647年),清兵已平江南,王自超憂憤自盡卒,年僅三十。有《柳潭遗集》。 祖父王舜鼎,工部尚書。...
    4 KB (616 words) - 16:54, 10 June 2025
  • 後條款》或稱《虎門條約》)規定「……中華地方應與英國管事各就地方民情地勢,議定界址,不許逾越,以期永久彼此相安。……」「……中華地方必須與英國管事各就地方民情,議定於何地方,用何房屋或基地,系准英人租賃……」作為地方蘇松太道宫慕久依約和英國管事簽訂《土地章程》。...
    3 KB (434 words) - 15:02, 26 January 2024
  • 日),东王杨秀清自稱天父下凡(降乩),指责洪秀全杖责天王府女,两天后即二十六日,杨秀清召集韦昌辉及秦日纲“到天王面前请宽心安福。”洪秀全本人“深藏不出,秀清则盛陈仪卫巡行闾市,凡有军务,议定上奏(洪秀全)无不准者,每批旨准二字。属下伪,惟奏谢恩赏,径达洪秀全,其余军务,悉秉奏秀清,听其裁处转奏...
    124 KB (20,189 words) - 15:24, 3 July 2025
  • 認為國家不可一日無君,議立新帝。四月二十六日,張慎言、高弘圖、姜曰廣、李沾、郭維經、誠意伯劉孔昭、司禮監太監韓贊周等在朝中會議,李沾、劉孔昭、韓贊周議定以福王朱由崧繼統,祭告太廟並修武英殿。鳳陽總督馬士英與江北四鎮黃得功、高傑、劉良佐、劉澤清等人前往淮安迎接朱由崧。二十七日,南京禮部率百司迎福王於儀...
    98 KB (13,508 words) - 14:04, 10 July 2025
  • 人者,均由大皇帝俯降御旨,謄錄天下,恩准免罪;;凡係中國人,為英國事被拿監禁受難者,亦加恩釋放。 《南京条约》第八條原文:前第二條內言明開關俾英國商民居住通商之廣州等五處,應納進口、出口貨税、餉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由部頒發曉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納;今又議定...
    32 KB (3,739 words) - 04:36, 3 July 2025
  • 購入60%股份合資經營,2006年因业务虧損,法國母公司持股全數賣給新光三越後撤出台灣市场。2009年台灣法雅客停用 Fnac 品牌識別顏色,但仍有議定協議書保留未來合作空間。 2013年臺灣法雅客委請JRV公司更新CIS識別,同年信義店改裝,並在重新開幕時以全新企業識別對外發布。...
    8 KB (598 words) - 16:30, 3 July 2025
  • 有马良橘 (category 日本枢密顧問)
    昭和7年(1932年)12月26日 - 枢密顧問 昭和9年(1934年)5月30日 - 元帥东乡平八郎海軍大将葬儀委員長 昭和12年(1937年)10月12日 - 国民精神总動員中央連盟会長 昭和14年(1939年) 4月1日 - 大日本青年团長 10月21日 - 議定 昭和15年(1940年)1月15日...
    10 KB (1,606 words) - 03:21, 10 April 2025
  • 的父亲去世,13岁的朱厚熜以世子身份开始管理兴国事务。 1521年4月15日(正德十六年三月辛酉),明武宗驾崩,无子嗣继位。内阁首辅杨廷和和张皇太后议定由朱厚熜入京继皇帝位。同日,迎接朱厚熜的使团从北京出发,包括徐光祚、张鹤龄、崔元(明宪宗女婿)、大学士梁储、礼部尚书毛澄以及三名太监,5月2日到达安...
    41 KB (5,649 words) - 05:39, 23 June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