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号”探测器通过对惰性气体、微量气体及同位素和温度、压力、风的探测以及表面成像,以解决美国宇航局高优先级的科学十年问题。 “达芬奇号”探测器上的金星分析实验室(VAL)设备将在整个下降过程中提供高保真的协同测量,特别是在高层云层和未探测的近地表环境中。金星分析实验室的设计基于好奇号...
10 KB (1,131 words) - 12:18, 18 September 2022
探測路線圖,其中包括計劃於2022年或2024年左右發射的小行星探測任務。2019年春季,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進行任務設計研究後,中国国家航天局開始在國際上征取对探測器所搭載科學儀器的建議,其时对探测器的称呼为“郑和”。 2021年5月15日,在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
17 KB (1,757 words) - 08:12, 20 May 2025
金星探测任务列表(List of missions to Venus)是自上世纪下半叶来发射到金星的一系列太空探测器: 以下是46次(并继续增加)前往金星的太空任务列表,它们构成了人类金星探索任务的一部分。 截至2018年,前苏联、美国、欧洲空间局和日本都已对金星执行过探索任务。 任务类型图例...
30 KB (1,040 words) - 20:00, 26 April 2025
嫦娥八号的预选着陆区与嫦娥七号相同,即月球南纬85º以上的月球南极区域,而且要降落在相近位置。 按照计划,嫦娥八号探测器着陆于南极预选着陆区后,着陆器展开多功能塔,转移巡视器、作业机器人至月面指定位置,部分科学载荷在作业机器人的辅助下开展就位科学探测、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巡视器开展巡视探测。...
13 KB (1,346 words) - 08:30, 29 April 2025
号在内的月球南极区域的探测任务提供数据中继传输服务。 嫦娥七号将携带总共21台科学载荷,当中包括6台国际载荷,旨在对月球南极地区的环境和资源进行详细探測。任务目标包括定点着陆。小型飞跃探测器将对永夜坑进行原位观测,该型航天器将携带水分子和氢同位素分析仪。 轨道器...
17 KB (1,930 words) - 22:35, 4 May 2025
天问四号是中国行星探测工程的一项正在计划实施中的太阳系行星际探测任务,该任务的目标为发射木星系探测器,以研究木星磁层结构、木卫四大气模型、木卫四表面冰层形貌及厚度、金星—地球—木星间的太阳风结构,地外生存状态及其演变特性等,并将对外行星如天王星进行探测。 考慮到歐洲同行(調查木衛二、四,環繞三)與...
22 KB (2,514 words) - 08:10, 29 April 2025
号着陆器探测到该行星地壳中可能存在地震活动。 1984年12月,当哈雷彗星返回时,苏联向金星发射了两艘维加探测器。维加1号和维加2号于1985年6月与金星交汇,它们各投放了一台着陆器和一只载有仪器的氦气球。两只气球搭载的浮空探测器...
67 KB (6,558 words) - 16:08, 8 November 2024
已知巡天号將針對系外行星探測、活躍星系核空間可分辨光譜觀測,近鄰星系中性碳研究,宇宙超級深場觀測等眾多特色科學觀測能力。并研究暗物质的引力作用,確定宇宙膨脹歷史,引力透鏡等人類仍在前沿探究的科研主题。预计在首顆巡天模塊全周期更换前,將會產生至少50PB的科學拍攝數據可供分析發表 巡天号...
13 KB (1,455 words) - 05:11, 3 May 2025
达芬奇号探测器,NEOCam,靈神星軌道器以及真相號任務,其中每項提案會獲得三百萬美元資金用於深入的設計研究與分析。 2017年1月4日,露西號和靈神星軌道器計劃成功入選。2019年1月31日,NASA宣布露西號將在2021年10月由擎天神5號...
27 KB (1,934 words) - 01:26, 25 October 2024
器辅助采样等内容。 2025年5月20日,国家航天局征集天问三号任务国内有效载荷研制意向。 天问三号探测器由轨返组合体航天器(轨道器、返回器)和着上组合体航天器(服务器、着陆器、上升器)组成。 轨道器负责将返回器运送至环火轨道,开展科学探测,并在取得样本后将其返回至地球。轨道器...
23 KB (2,263 words) - 04:25, 22 May 2025
蜻蜓號(Dragonfly)是前往土星的一艘無人太空飛行器,目標是登陸土衛六尋找適合生物生存的環境與化學變化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於2017年4月提出此项土衛六探測計劃,作为新疆界計畫第4次任务提议的一部分。 2017年12月,蜻蜓號入選新疆界計畫最後決選名單,與彗星天體生物學探索取樣返回任務(英语:CAESAR...
9 KB (502 words) - 11:25, 26 April 2025
NASA-ESA火星樣本取回任務 (category 拟议的美国宇航局太空探测器)
億美元的任務將可以進行比火星探測器更加深入、廣泛的分析。 儘管此任務截至 2022 年 12 月仍處於設計、規劃階段,但毅力號火星車已經在傑澤羅撞擊坑採集樣本。 經過許多次提案與篩選後,目前的 NASA-ESA 計畫於 2022 年 9 月獲得批准,使用三個任務取回樣本: 樣本採集任務(毅力號) 樣本收集任務(樣本收集著陸器(Sample...
19 KB (2,171 words) - 08:36, 15 December 2024
阿提米絲2號(英語:Artemis 2,正式名稱為Artemis II)是NASA的阿耳忒弥斯计划的第二個任務和第一次载人飞行,预计在2026年4月实施(原定于2024年11月)。目前的計劃是使用太空发射系统发射一艘載人的獵戶座太空船,執行月球飛越測試並返回地球。這是自1972年阿波羅17號以來首次飛離近地軌道的飛行任務。...
8 KB (560 words) - 15:26, 4 April 2025
新疆界計畫 (section 新视野号(新疆界任务1))
号探测器;2011年发射,2016年进入木星轨道的朱诺号探测器以及2016年9月飞往贝努小行星,并在2018年至2021年进行详细研究,2023年取样返回地球的奥西里斯号探测器。 2019年6月27日,“蜻蜓号航天器”被选为新疆界计划的第四次任务,對土衛六進行詳細探測。...
24 KB (2,986 words) - 05:55, 8 May 2024
SpaceX载人10号(英语:SpaceX Crew-10)是SpaceX载人龙飞船的第十次商业飞行任务,也是第十七次载人轨道飞行。飞船于2025年3月14日23:03:48(UTC)发射,将四名机组人员运送到国际空间站 (ISS),其中包括两名NASA宇航员安妮·麦克莱恩,尼科尔·艾尔斯(英语:Nichole...
5 KB (146 words) - 07:10, 14 April 2025
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 (category 歐洲太空總署空間探測器)
预计SMILE探测器将于2026年初发射,使用织女星-C火箭发射至远地点距地球约20倍地球半径(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km)的闪电轨道。项目耗资预计为9200万欧元。 在双星计划合作成功之后,中国科学院与欧洲空间局决定首次进行联合空间探测...
24 KB (2,172 words) - 02:54, 6 May 2025
探测器将会立即转变轨道,与新彗星会合。探测目标包括以高达4米(13英尺)的分辨率对慧核成像,以100米(330英尺)的分辨率对慧核进行光谱测绘,并获得取慧核附近气体和尘埃的详细成分数据,以提高对慧核特征的认识。 2002年8月15日,在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将探测器...
12 KB (1,480 words) - 17:27, 5 September 2024
航天中心工程师主张尽量靠近1967年測量員3號探测器着陆形成的陨石坑,以便宇航员拆部件带回地球。这里适合着陆而且有科研价值,但阿波罗11号偏离着陆点较远,部分高管担心阿波罗12号也会如此,宇航员走不到探测器附近,令航空航天局丢人现眼。未来阿波罗任务的探测计划如果成行,精确着陆至关重要,所以在两个选...
60 KB (7,736 words) - 05:28, 27 April 2024
号成功濺落於大西洋。 因為波音載人飛行測試出現技術問題,NASA決定將波音飛船以無载人飞行方式折返回地球。滯留在国际空间站的巴里·威尔莫尔與蘇妮塔·威廉斯加入远征71/72。 原本組員澤娜·卡德曼(英语:Zena Cardman)與史蒂芬妮·威爾遜(英语:Stephanie...
7 KB (304 words) - 04:16, 30 March 2025
“发现”计划还包括“机会”任务,即为美国参与其他太空机构运营的航天器提供资金(如捐赠探测设备等),还可重新利用现有的美国宇航局航天器进行新的任务。 截至2021年,最新选定的发现级任务是维塔斯号及达芬奇+,这是该计划第十五及第十六次任务。 1989年,美国航天局太阳系探索部门开始为2...
111 KB (9,943 words) - 10:35, 17 April 2025
06億公里的距離時,與地面失去了通信聯繫。1965年,NASA的水手4號飛掠火星。1971年水手9號進入火星軌道,成為第一個環繞火星的探測船。 1971年蘇聯火星計畫火星2號的登陸器墜毀後數日,相同的火星3號的登陸器成功登陸火星,是第一個成功登陸火星的探測器,但登陸十幾秒後隨即失去聯繫,攜帶的火星車Prop-M也...
97 KB (10,579 words) - 08:04, 16 May 2025
太陽哨兵 (category 太陽探測衛星)
將有六艘太空船:四搜完全相同的太空船將探測內太陽圈,一艘太空船在地球的附近巡弋,最後一艘哨兵位在地球的後方並將逐漸遠離。下面將做更詳細的介紹。 最主要的室內太陽圈哨兵 (HIS),它們將在0.25天文單位的距離上觀察太陽。在地球和太陽四分之一的距離上執行這個任務,對科學家和工程師都是一個挑戰。這些探測器...
3 KB (424 words) - 17:26, 5 September 2024
神舟二十一号(简称神二十一)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二十一次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十六次载人飞行任务,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发射。神舟二十一号也是神舟十六号同一批次6艘飞船中的最后一艘。 2024年10月29日至11月30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开展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设计方案征集活动。...
6 KB (629 words) - 18:19, 1 May 2025
神舟二十三号(简称神二十三)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二十三次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十八次载人飞行任务,预计将于2026年下半年发射。 2024年11月,神舟二十三号正在厂内进行单舱总装工作。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续写载人航天发展新篇章侧记. 中国航天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24-11-01...
3 KB (85 words) - 04:25, 3 November 2024
神舟二十二号(简称神二十二)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二十二次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十七次载人飞行任务,预计将于2026年上半年发射。神舟二十二号也是新一批次神舟飞船中的第一艘。 2024年11月,神舟二十二号已完成总装,正在厂内进行测试工作。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续写载人航天发展新篇章侧记. 中国航天报...
3 KB (98 words) - 18:20, 1 May 2025
于2022年4月正式敲定,预计将在测试载具中止任务1号、2号、3号与4号等技术验证任务之后于2024年12月左右发射。2022年4月曾有提议认为本次发射的乘员舱应在任务中保持减压,该提议最终被采纳至最终计划中。 首个“轨道器模组适配器组件”(orbiter module adaptor assembly...
16 KB (1,038 words) - 09:40, 18 September 2024
号”任务和飞往金属小行星灵神星的“灵神星轨道器”任务被宣布为本届评选的获胜者,将分别于2021年10月和2023年10月发射。 “露西号”和“灵神星号”只是2015年9月美国宇航局所公布入围名单的一部分,在该名单中还包括有金星大气层探测器达芬奇号、麦哲伦号风格的真相号金星轨道器和专注于探测...
65 KB (5,501 words) - 09:14, 3 July 2024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是天舟系列货运飞船的第九次飞行任务,预计将于2025年发射。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是自天舟六号起的新一批次六艘飞船中的第四艘。 天舟九号任务标识在2024年10月29日至11月30日面向全社会征集,12月22日至年12月29日对10个候选方案开展网络投票,2025年1月20日选定方案。天舟九号...
5 KB (355 words) - 05:51, 22 April 2025
2023年6月18日,由海洋之門營運的泰坦號潛水器在加拿大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附近的北大西洋失蹤。這艘潛水器當時正載著五名遊客前往參觀鐵達尼號殘骸。潛水器下潛至殘骸地點的1小時45分鐘後與外界失去聯繫,在預計時間內沒有浮出水面,相關搜救單位隨即接獲通報。該潛水器可以提供大約96小時的氧氣供應。 此前,有人對泰坦號...
100 KB (9,976 words) - 19:03, 17 March 2025
器分离后就会前往太阳轨道,阿波罗12号留在月表的地震仪探测到众多小物体撞击月球,但大型物体撞击能获得更多月球地壳信息,所以航空航天局决定从阿波罗13号开始用第三级火箭撞击月球。撞击时间是任务开始后77小时56分40秒,位置距地震仪117公里,产生的能量已足够仪器增益所需。阿波罗12号...
118 KB (13,046 words) - 03:18, 16 March 2025
無人機,因此也被稱為「空中無人機航母」。「九天」無人機翼展達25公尺,最大起飛重量16噸,最大載荷能力6噸。這款無人機的動力系統採用渦扇發動機,最大飛行高度可達1.5萬米,最大飛行速度可達700千米/小時。 旅行者1号与旅行者2号空间探测器至少到2025年左右,仍然有足够的电能来运作无线电发射机...
104 KB (10,820 words) - 02:18, 23 Ma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