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英租界是近代中国7个在华英租界之一(另外6个是上海英租界(不久并入上海公共租界)、汉口英租界、天津英租界、九江英租界、广州英租界和厦门英租界),之后美国根据“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精神,提出开辟“公共租界”的办法,与英国在镇江租界里的领事馆协商租借部分土地建立了美国领事馆。这也在全国各地租界开了先例。...
8 KB (1,118 words) - 23:18, 27 October 2023
上海英租界(后与上海美租界合并为上海公共租界)、厦门英租界、天津英租界、镇江英租界、新界、汉口英租界、九江英租界、广州英租界,另有未建成6处:营口、江宁、宜昌、芜湖、温州、烟台 大日本帝国 5处: 苏州日租界、杭州日租界、天津日租界、汉口日租界、重庆日租界,另有未建成4处:沙市、福州日租界、厦门、营口 法兰西共和国 4处: 上海法租界...
86 KB (11,136 words) - 01:29, 22 April 2025
镇江商业区,使镇江城西大西路商业区,包括收回后的原镇江英租界在内几乎完全变成一片废墟,只有山上的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幸存了下来。 汪精卫政权统治时期,曾将江苏省会从镇江迁到苏州。1945年,抗战勝利后,于1946年年初重新迁回镇江,并进行大规模省会建设。1949年,因国民党在國共內戰中的失败而停止建设。...
49 KB (6,558 words) - 04:13, 20 July 2025
广州英租界,是近代中国7个英國租界之一(另外6个是上海英租界(不久并入上海公共租界)、汉口英租界、镇江英租界、九江英租界、天津英租界和厦门英租界)。同时也是广州的兩个租界之一(另一个是广州法租界,同在沙面岛上,今为广州市荔湾区沙面街道)。 1856年以前,广州传统的外贸区位于十三行。第二次鸦片战争...
2 KB (301 words) - 08:23, 25 January 2023
九江英租界是近代中国七个在华英租界之一(另外六个是上海英租界(不久并入上海公共租界)、天津英租界、汉口英租界、镇江英租界、广州英租界和厦门英租界),也是九江惟一的租界。 由于清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战败,而在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第十款中,规定“准将自汉口溯流至海各地,选择不逾三口,准为英...
7 KB (978 words) - 18:05, 27 June 2022
在华英租界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英国曾经在中国的7个港口城市中开辟过专管租界,它们是:上海英租界(不久并入上海公共租界)、厦门英租界、天津英租界、汉口英租界、镇江英租界、九江英租界和广州英租界。其中上海英租界的设立采用民租,其他租界采用官租的形式设立。 这7个在华英租界...
5 KB (874 words) - 09:37, 15 July 2024
租界投资。第二,由于英租界大多开辟最早,天津英租界也不例外,是天津九国租界中最早开辟的。因此,英人往往可以选择有利于贸易发展的地段作为租界的界址。第三,在各地英租界开辟之际,其他外国租界屈指可数,而九江、镇江等地则始终只有一个英租界。即使在天津,虽然法租界几乎与英租界同时划定界址,但法租界则是在划定约二三十年后才具有规模。...
100 KB (13,845 words) - 03:50, 9 July 2025
鎮江博物館是一座集鎮江地區的地方歷史資料和藝術文化的綜合博物館。 成立於1958年。原址是英國駐鎮江領事館,佔地29000平方米。属于当年镇江英租界的一部分。 建筑风格为外廊式殖民地样式,流行于英国在印度和东南亚的殖民地。五幢樓宇依山而建,错落有致,1995年建成了1780平方米文物库房,馆舍面积达...
2 KB (218 words) - 02:53, 7 May 2024
厦门租界是指在清末到民国时期,厦门存在过的2个租界:厦门英租界和鼓浪屿公共租界。厦门英租界是中国存在过的7个英租界(上海英租界、厦门英租界、广州英租界、天津英租界、汉口英租界、镇江英租界、九江英租界)之一。 在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占领了鼓浪屿岛。1842年中英...
4 KB (546 words) - 08:20, 21 February 2025
英军经过扬州江面,扬州绅商缴纳赎城费50万圆,以保全扬州。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53年,太平军攻占镇江,封锁运河漕运。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签订,规定镇江作为长江上开辟的3个通商口岸之一。1861年2月23日,镇江知府师荣光与英国参赞巴夏礼订立开辟镇江英租界...
9 KB (1,587 words) - 18:05, 28 November 2021
部分,一直延伸到接近磁街路头(今厦门轮渡码头附近)。 厦门英租界的面积为24亩多,为最小的英国在华租界。 厦门租界 鼓浪屿公共租界 上海英租界 天津英租界 广州英租界 镇江英租界 九江英租界 汉口英租界 China: British concession at Amoy; registration of...
4 KB (364 words) - 05:14, 3 July 2025
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位于江苏省镇江市西津渡古街五十三坡上,面对大西路和伯先路。 1864年,英国在云台山上修筑领事馆,属于当年镇江英租界的一部分。在1888年的中外冲突事件中,英国领事馆被烧毁。1889年-1890年由清政府赔款重建,佔地17亩。1929年镇江英租界...
2 KB (269 words) - 13:38, 9 April 2025
租界劃定之初僅約定了東南北三側的界限,直至1846年才明確約定英租界的西界。1848年,上海英租界進行擴張,於當年11月27日新訂界址,將西界擴展到今日的西藏中路。1863年,英租界與上海美租界合併成為上海公共租界。 1842年,中英双方签订《南京条约》。其中第二條約定“自今以後,大皇帝恩准英國人...
18 KB (2,476 words) - 14:24, 24 September 2024
西津渡 (category 镇江街道)
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街道两侧的清代江南民居保存完好,没有被大规模商业开发。被成为中国古渡博物馆。 待渡亭 小山楼 观音洞(佛教) 铁柱宫(道教) 元代昭关石塔(又叫做过街石塔,藏传佛教) 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 镇江英租界工部局旧址 英租界巡捕房旧址 美国美孚火油公司旧址...
3 KB (320 words) - 10:28, 27 December 2024
伯先路 (category 镇江街道)
1861年开辟镇江英租界后,此处紧邻租界,因此曾有众多中外机构座落此处,建筑风格为仿西洋式或中西合璧式。1992年,伯先路近代建筑群被列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27号:金山饭店旧址 29号:江南饭店旧址 35号:蒋怀仁诊所旧址 73号:镇江商会旧址 82号:广肇公所旧址...
1 KB (189 words) - 14:36, 6 March 2022
伯先路近代建筑群 (category 镇江近代建筑)
畿路及周边一带保留有许多清末民初的近代建筑。自1861年开辟镇江英租界后,此处紧邻租界,连接火车站与长江码头,因此曾有众多中外机构座落此处,建筑风格为仿西洋式或中西合璧式。1992年,伯先路近代建筑群被列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西侧)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建于1889-1890年,199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KB (433 words) - 07:19, 5 April 2021
天主街 (镇江市) (category 镇江街道)
镇江英租界开辟时,此处位于租界边缘。1881年,法国天主教耶稣会神父在此处建造一座规模很大的哥特式风格的镇江圣心堂,天主街因而得名。沿天主街全部为天主教会的教产。1937年,圣心堂毁于战火。 清末民初时期,天主街曾是镇江...
1 KB (164 words) - 11:51, 6 March 2022
街道以教堂命名为天主街。金式玉神甫在此先后办了一批慈善事业,包括施诊所、救火会、孤儿院、鲁仪小学和女子小学,以此吸引人加入教会。 镇江英租界开辟后,天主堂位于镇江英租界东南角的第十四段地块,北临三马路(Mission Road),南临界路(Boundary Road),即银山门大街(今大西路)。清...
2 KB (344 words) - 14:36, 6 March 2022
镇江内地会教堂旧址位于中国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位于伯先路中段东侧的小街41号。此处靠近1861年开辟的镇江英租界。 内地会是最早进入镇江的一个基督教差会。镇江内地会由中国内地会的第一批来华传教士兰茂密尔团队成员路惠理(William David Rudland,1839–1912年)创立。这个团队...
4 KB (697 words) - 12:50, 27 July 2022
陆小波 (category 镇江人)
镇江支行经理,1912年起,担任镇江商会会长,并兼商团团长。 1920年他主动联合扬州商界知名人士,投资创办第一家民营镇扬汽渡公司。 1925年前后他还投资创办了仁章绸厂、权民蚕种场, 润商小学和京江中学。 1927年他代表商会出面接收镇江英租界。...
2 KB (246 words) - 13:16, 5 April 2023
國和美國等國,要求進行領事裁判權談判,但無果而終。同年8月31日,中華民國收回比利時位於天津的租界。10月31日,收回鎮江英租界。1930年4月18日,收回威海衛英國軍事租借地。9月17日,收回廈門英租界。 《中国近现代史 1840-1949》. 马陵合主编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 第182页...
3 KB (207 words) - 07:03, 15 July 2022
大西路 (镇江市) (category 镇江街道)
镇江开辟通商口岸以后,从镇江西门到镇江英租界之间的地段迅速形成繁盛的商业区。1936年,镇江县作为当时的江苏省会,将该路拓宽改建成江苏省的第一条柏油马路,两旁栽植梧桐树,并统称为大西路。 1937年11月,在中国抗日战争初期,镇江大西路两侧繁盛的商业区基本上被日军烧毁。战后,大西路仍为镇江...
3 KB (404 words) - 18:16, 19 April 2024
小刀会声明其目的是反清复明,并没有攻击租界或与洋人为敌;美国、英国、法国于是在小刀会和清廷的冲突中保持中立。租界裡的相对太平造成大量难民涌入租界。之前外国人可以在租界居住、经商,但“外人不得架造房舍租与华人”。由于小刀会运动,清政府失去了对租界的控制,外国人在租界...
10 KB (1,312 words) - 16:57, 15 February 2025
南京路 (天津市) (category 天津英租界街道)
英租界、天津法租界和天津日租界先后扩展到这里。当时,墙子河两岸分别修筑了两条道路。其中墙子河南岸的道路称小河道(Creek Road),又称“天津英租界32号路”。而北岸的道路分为三段,其中,天津英租界部分(今徐州道至营口道一段)称为围墙道(Elgin Road),又称“天津英租界...
9 KB (995 words) - 15:50, 8 July 2025
麟桂 (category 上海法租界)
镇江的水陆作战(载《 清實錄咸豐朝實錄》)。 1845年11月29日,清政府苏松太兵备道宫慕久与英国领事巴富尔(George Balfour)共同公布《上海土地章程》(又称《上海租地章程》),设立上海英租界。麟桂在任江蘇蘇松太道期间,上海英租界得到扩展,新成立了法租界...
3 KB (552 words) - 05:50, 6 July 2025
程锡庚 (category 镇江人)
英租界事后逮捕的4名嫌疑人(蓝向隆、蓝隆、李德祥、沈向金,均非直接刺杀者)的引渡问题来回交涉。1939年6月14日,日本正式封锁天津英租界,此即“天津英租界危机”。1939年9月28日,日本宪兵队和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天津法租界工部局警察同时开展行动,逮捕大批天津英租界...
8 KB (1,039 words) - 11:54, 27 September 2024
万国商团 (category 上海公共租界軍事)
租界工部局下令将该团解散。 1853年初,太平天国势力攻占金陵、镇江,并向苏州、上海方向进发。太平军的东进引发了上海各租界民众的恐慌。而驻泊在沪的外国军舰,此时只有英舰烈雷号(Lily)一艘,而该舰恰巧又奉英国驻华全权公使、香港总督文翰之命即将南驶。沪上英...
12 KB (1,873 words) - 15:27, 2 July 2025
租界。清朝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德国强迫清政府于六月初五(7月20日)与之签订《推广租界合同》。清朝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直隶总督袁世凯派天津海关道唐绍仪接收天津都统衙门时,天津德租界当局已将德军占据之地划入新界。扩张后的天津德租界地界为东临海河;北与天津英租界...
7 KB (649 words) - 03:48, 9 July 2025
进攻清朝的财富重地长江流域。1842年6月6日,英军攻陷吴淞口炮台。6月19日,英军攻占上海县城,占领苏松太道道台衙门和上海县衙门,将司令部设在城隍庙。随后继续沿长江西进,在7月21日攻占镇江,切断运河漕运,断绝朝廷供应,震动朝廷。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其中第二条规定除广州外,清朝再增...
8 KB (1,350 words) - 22:07, 30 April 2022
丁懋英(1892年1月—1969年7月15日),中国著名妇产科医生。 1892年出生在江苏镇江姚家桥仲家村,从小和外婆家居住,父亲是上海著名孟河医派中医丁甘仁。待父亲在上海行医成名后,和母亲仲式以及两个哥哥丁伯英和丁仲英搬迁到上海父亲住处。15岁时毕业于在教会学校中西女中,后被父亲安排婚事,逃婚后由...
3 KB (462 words) - 03:55, 20 September 2024
租界工部局建设的靶场,1870年起改筑成路。 该路原系一条小河浜名叫穿洪浜。1853年太平军攻克了镇江,该事件极大震动了当时刚开辟不久的上海租界当局。当时,为了自保,在租界定居的外国商人组织起一支民兵武装,名喚上海義勇隊,俗稱万国商团,宣布租界实行武装中立。1870年,租界工部局收编该武装作为租界...
4 KB (560 words) - 01:28, 17 November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