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名:Hemiscylliidae)又稱竹鮫、天竺,是板鰓亞綱鮫目的其中一。 斑竹属 Chiloscyllium 屬 Hemiscyllium †Acanthoscyllium sahelalmae (Pictet & Humbert, 1866) †Almascyllium...
    1 KB (74 words) - 01:04, 26 August 2024
  • (學名:Orectolobidae)是鮫目的一生活在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热带温和的浅水中,主要在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水域中,其中一种也生活在日本海域中(日本 Orectolobus japonicus)。 水深3至110公尺。 體呈圓筒狀或肥厚而平扁。口為短橫裂,鼻口間溝發達...
    6 KB (619 words) - 16:08, 28 October 2024
  • 鮫目(學名:Orectolobiformes),亦作目,現存共有713屬43種,並包含了1個已滅絕的及38個已滅絕屬。 喉 Parascylliidae 鲸 Rhincodontidae Orectolobidae 天竺 Hemiscylliidae 绞口 Ginglymostomatidae...
    2 KB (138 words) - 15:39, 6 January 2025
  • 目共有15,現存7,目前分为以下各科: 长尾 Alopiidae Bonaparte, 1838 象鮫 Cetorhinidae Gill, 1862:又名姥 Lamnidae J. P. Müller & Henle, 1838 劍吻 Mitsukurinidae...
    4 KB (351 words) - 12:59, 10 January 2025
  • 蓋氏(學名:Hemiscyllium galei),是天竺的一種竹,跟亨氏一同在2008年由傑拉德·R·艾倫與馬克·V·埃德曼(Mark V. Erdmann)發現。目前蓋氏是唯一棲息在2至4米(6英尺7英寸至13英尺1英寸)呎深度的珊瑚礁的竹,分布在印尼西巴布亞極樂鳥灣。最大可長到56...
    2 KB (207 words) - 15:16, 13 June 2024
  • (學名:Brachaeluridae)又稱盲,是板鰓亞綱鮫目的其中一,此下唯一的一屬屬。 本科包括以下属: 屬 Brachaelurus Ogilby, 1907 Eostegostoma Herman & Crochard, 1977 Folipistrix Kriwet...
    1,011 bytes (69 words) - 23:30, 23 June 2023
  • 雙髻(學名:Sphyrnidae、英語:Hammerhead sharks),又稱丫髻、錘頭、斧頭,是真目的一,種類不多,且各種之間差異不大,頭的前部向兩側突出,眼睛在突出部分的頂端,視野更有立體感,容易分辨遠近,如同古代女子頭上梳的雙髮髻。魚體最大可達4...
    11 KB (1,151 words) - 11:51, 20 April 2025
  • 豹紋(學名:Stegostomatidae)又稱虎鮫,是軟骨魚綱板鰓亞綱鮫目的其中一,僅有1屬1種,即豹紋(學名:Stegostoma tigrinum),又稱大虎鮫。 本魚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波斯灣、阿拉伯海、印度、伊朗、巴基斯坦、馬爾地夫、斯里蘭卡、孟加拉灣、安達曼海、泰國、...
    4 KB (258 words) - 07:48, 5 June 2024
  • 巨口鲨头大嘴大,细牙成须状,和姥鲨科及鲸的鲨鱼一样,以过滤浮游生物为食物;口附近有發光器,可能用來吸引獵物。,但和长尾不同,上半叶上翘得較不明顯。體色呈棕黑色,腹部偏白色。有別於鼠目的其他種類,巨口的吻部較圓潤且不明顯。體4至5.5公尺,體重最重可達1噸(1215公斤)。 巨口和姥及鯨一樣,巨口...
    5 KB (622 words) - 16:05, 7 April 2025
  • 目(學名:Carcharhiniformes)又稱白眼鮫目,是鯊魚中族群最複雜、種類最多的,超過270種,包括鼬、公牛、灰色真、无沟双髻等。 依據世界魚類資料庫,真目下分9: 真 Carcharhinidae 鼬 Galeocerdonidae 皱唇 Triakidae 双髻鲨科...
    2 KB (168 words) - 14:38, 18 September 2024
  • 麥氏(學名:Hemiscyllium michaeli),是天竺中的一種竹。分布於巴布亞新幾內亞米爾恩灣地區。此種常與印尼混淆,最終於2010年被定為獨立的物種。最大長度可達69.5厘米(27.4英寸)。 Hemiscyllium michaeli at www.fishbase...
    1 KB (117 words) - 15:16, 13 June 2024
  • 亨氏(學名:Hemiscyllium henryi),是天竺一種竹,與蓋氏一同在2008年由傑拉德·R·艾倫與馬克·V·埃德曼(Mark V. Erdmann)發現。目前亨氏是唯一棲息在3至30米(9.8至98.4英尺)珊瑚礁的竹,分布於印尼西巴布亞崔頓灣。長度可達81...
    2 KB (162 words) - 15:15, 13 June 2024
  • 屬(学名:Hemiscyllium)是的一屬。 所包括的物种如下: 印尼 Hemiscyllium freycineti (Quoy & Gaimard, 1824) 蓋氏 Hemiscyllium galei G. R. Allen & Erdmann, 2008...
    4 KB (271 words) - 07:05, 5 June 2024
  • 項斑(學名:Hemiscyllium trispeculare)是分布在澳洲北部和西南部,北緯8°至22°,東經114°E和152°E之間的竹。能到79 cm,棲息於淺珊瑚礁中。 繁殖方式為卵生。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06). Hemiscyllium...
    1 KB (88 words) - 02:16, 26 September 2021
  • 印尼(學名:Hemiscyllium freycineti),是天竺中的一種。這種在印尼西巴布亞省拉賈安帕特群島周圍的淺海中發現,以前認為此其數量及分布是更為廣泛。此容易和麥氏混淆,是2010年在東巴布亞紐幾內亞新發現的物種。與該物種相比,印尼...
    3 KB (310 words) - 10:24, 8 September 2024
  • (学名:Rhincodon typus),又名鯨鮫、豆腐(臺灣話:tāu-hū-sua)、大戇(臺灣話:tuā-gōng-sua)、戇仔(臺灣話:gōng-á-sua),是目前世界上现存體型最大的魚類,屬於軟骨魚綱目鯨。截至目前為止,生物學家實際記錄到的最大尺寸為12.65公尺,21...
    42 KB (4,780 words) - 08:10, 5 June 2024
  • 斯氏(學名:Hemiscyllium strahani),是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約緯度5°S和北緯之間發現的的竹。體可達75公分。 繁殖方式為卵生。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06). Hemiscyllium strahani. FishBase. Version...
    924 bytes (63 words) - 02:15, 26 September 2021
  • 灰斑竹(學名:Chiloscyllium griseum),又稱狗沙、沙條,台湾称灰斑狗,是长尾、斑竹属的一種小型鲨鱼,最大體為77厘米,雄性成體全長45−55厘米,雌性成體全長不詳。已確認的分布範圍包括巴基斯坦、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国、缅甸、泰国和马来西亚海域,可能在中國、越南、...
    7 KB (398 words) - 06:28, 5 June 2024
  • 点纹斑竹(学名:Chiloscyllium punctatum)为斑竹属的鱼类。主要分布于澳洲北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以及南海等海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爪哇。 中国学院动物研究所. 点纹斑竹.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 KB (66 words) - 07:40, 2 October 2021
  • 鲨鱼 (redirect from )
    随跟吃。它們拥有一个叫做劳伦氏壶腹的特殊感觉器官,具有感应电信号的能力,可以此发觉隐藏在沙底下的獵物。人类熟知的鲨鱼種類包括鼬、鯖屬、雙髻、大白、巨齿等,多數鯊魚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數量已大幅減少。 总目 Selachimorpha 真總目 Galeomorphii 鼠目...
    39 KB (4,519 words) - 02:31, 25 May 2025
  • 肩章(學名:Hemiscyllium ocellatum),又名斑點,屬於天竺,亦即竹的一種。於西太平洋發現,生活於巴布亞新畿內亞及北澳大利亞的海域,亦出沒於馬來西亞、蘇門答臘(印尼)及位於南緯1°至26°之間的所羅門群島,水深50米的海底。牠們的長度約為1.07米。 肩章...
    5 KB (572 words) - 20:26, 22 September 2024
  • 小頭睡(學名:Somniosus microcephalus),又名格陵蘭、大西洋睡、格陵蘭睡、灰,是一種大型鯊魚,其身形巨大,體可以与大白相提並論。小头睡的居住地比任何鯊魚位於更北之地,其生活在格陵蘭和冰島周圍的北大西洋海域,是太平洋睡的近親。 根據很多文獻,小頭睡7...
    14 KB (1,537 words) - 09:20, 5 May 2025
  • 屬(學名:Brachaelurus)又稱盲鮫屬,是板鰓亞綱鮫目的一属。 本属包括以下物种: Brachaelurus colcloughi Ogilby, 1908 瓦氏 Brachaelurus waddi (Bloch & J. G. Schneider, 1801)...
    1 KB (78 words) - 17:47, 14 October 2023
  • 巴布亞(學名:Hemiscyllium hallstromi),是一種棲息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竹,分布在南緯7° S和10° S,以及經度 144° E和146° E。體可達到75公分。 繁殖方式為卵生。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06). Hemiscyllium...
    1 KB (90 words) - 02:17, 26 September 2021
  • 哈馬黑拉長(學名:Hemiscyllium halmahera),是在印度尼西亞的德那第附近,大哈馬黑拉島海岸附近採集的兩個標本,而在2013年新發現的竹。該物種也跟分布在西巴布亞蓋氏相似,但在斑點模式上卻有明顯不同。而蓋氏在身體的每一側都有七個大的黑斑,哈馬黑拉長...
    2 KB (206 words) - 15:15, 13 June 2024
  • (學名:Carcharhinidae),又名白眼鲛,是軟骨魚綱真目的其中一。 真下分 11 個屬,如下: 斜齒屬 Scoliodon 真属 Carcharhinus 露齒屬 Glyphis 寬鰭屬 Lamiopsis 窄吻屬(英语:Whitenose shark) Nasolamia...
    3 KB (317 words) - 09:57, 4 June 2024
  • 皺鰓(又名擬鰻鮫,學名Chlamydoselachus anguineus)為一種原始的鯊魚,是軟骨魚綱六鳃目皺鰓的皺鰓屬下的兩種鯊魚之一。因其腮间隔延长且有褶皱互相覆盖,故名。身體類似鰻魚,體可達 2米(6.6英尺),背鰭、尾鰭與臀鰭均位於身體偏後側。 皺鰓...
    12 KB (1,303 words) - 07:23, 29 November 2022
  • ,即锯目(學名:Pristiophoriformes)的鯊魚,属于板鳃类,其下只有一。锯的吻突突出成一板,两侧有尖锐的齿,用以攻击猎物,类似锯,板中央有两条肉质触须,以探测猎物。一般生活在海底40米处,以底栖生物和鱼为食物,分布在从南非到日本的广大海域,1960年在加勒比海640至915...
    2 KB (216 words) - 13:55, 29 May 2024
  • 条纹斑竹(学名:Chiloscyllium plagiosum),又名斑竹狗鮫,俗名狗,为軟骨魚綱目天竺斑竹属的一種。 本魚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波斯灣、阿拉伯海、孟加拉灣、安達曼海、東南亞、新幾內亞、中國南海和东海、台灣、日本等海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苏门答腊。 水深1至30公尺。...
    3 KB (223 words) - 01:21, 11 June 2024
  • 目(學名:Heterodontiformes),又稱為異齒鮫目、異齒目,是板鳃亞綱中的一个比较小的目,為現代鯊魚的基群。包含虎與虎屬,現存共有 9 種。屬於小型鯊魚,體型最大的物種體僅 1.65米(5.5英尺),為熱帶及亞熱帶海域中的底棲物種。 虎目的化石最早發現於侏儸紀早期,遠早於其他新鲨类,距今約...
    6 KB (707 words) - 22:32, 27 November 2024
  • 日本(学名:Orectolobus japonicus),又名日本鮫,俗名豆腐、虎,为軟骨魚綱属的一種。 本魚分布于西太平洋區,包括朝鲜西南沿海和日本九州西岸以及南海、东海和沿海及黄海东部等海域,一般生活于近海底层多植物生长的环境。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和中国。 水深5至110公尺。...
    3 KB (360 words) - 03:13, 16 September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