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學名:Cephalochordata)是脊索动物的一个动物的脊索延伸到背神经管的前方,故名。其咽鳃裂众多。動物一般稱為文昌魚,故又名狭心纲及文昌魚綱。因无真正的头部,又称为无类(Acrania)。如白氏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
    2 KB (150 words) - 09:26, 1 March 2023
  • 動物(Hemichordata)——柱頭蟲、玉钩虫以及羽鳃纲的盘虫、无管虫等,已灭绝的筆石可能也是 已滅絕的類群還包括已知最早的後口動物皺囊蟲屬(Saccorhytus),以及生存年代稍晚的古蟲動物(Vetulicolia),但也有學者將該劃分為脊索動物之下的一個。 後口動物...
    11 KB (585 words) - 18:14, 21 May 2024
  • 是脊索動物的早期分支,但近年以分子支序親緣學分析基因組數據,較多研究支持動物才是脊索動物的早期分支,而被囊動物則是脊椎動物的姊妹群。 包括有被囊动物和脊索動物的支序叫做嗅球類(Olfactores)支序。 被囊动物包括約莫三千個已描述的物種,傳統上分成下列三個綱: 海鞘纲(Ascidiacea...
    8 KB (838 words) - 00:14, 18 February 2024
  • 嗅球類 (category 脊索動物)
    嗅球類(学名:Olfactores)是脊索動物的其中一個演化支。嗅球類下屬包含了兩個,分別是被囊動物以及脊椎動物。嗅球類動物佔了絕大多數屬於脊索動物下的生物。 長久而來,動物一直被认为是有动物(即脊椎动物)的姊妹群。。然而,自2006年以来,科學家透過大量數據的收集及分...
    2 KB (222 words) - 18:16, 8 January 2024
  • 華夏鰻屬 (category 動物)
    華夏鰻屬(學名:Cathaymyrus)為生存於寒武紀早期的動物動物,化石發現於中國雲南省的澂江化石地。本屬包含有2種,皆具有如鰻魚的長身體及不明顯的頭部。 華夏鰻屬的體長約為2.5至5厘米(0.98至1.97英寸)長,身體分節,由V字型的肌節組成,在背側具有脊索,與現存的文昌魚類似。華夏鰻...
    2 KB (191 words) - 05:00, 29 April 2024
  • 脊索动物分為头索动物、被囊动物(旧称尾动物)和脊椎动物三個,已滅絕的古蟲動物有時也被劃為脊索動物的一个。此外半动物也曾被提出置於脊索动物下成為“口动物,但其现已单列为一并与棘皮动物共同组成名为步带动物的演化支,是脊索动物的姐妹群,脊索动物和步带动物共同组成了两侧对称动物中的後口動物。 所有脊索動物...
    19 KB (1,737 words) - 01:55, 9 June 2024
  • 棘皮動物 Echinodermata 半動物 Hemichordata 原口动物 Protostomia 蛻皮動物 Ecdysozoa 動吻動物 Kinorhyncha 鰓曳動物 Priapulida 線蟲動物 Nematoda 線形動物 Nematomorpha 兜甲動物 Loricifera...
    45 KB (5,577 words) - 16:25, 25 May 2024
  • 螯肢(學名:Chelicerata)是一類主要的節肢動物,其下包括鱟、蠍子、蜘蛛及蟎。它們可能是於寒武紀演化自海生動物。現存的水生物種包括劍尾目的4個物種及約1300種的海蜘蛛。陸地上已確認的螯肢有超過7.7萬種,而未經確認的也有50萬種。 螯肢...
    41 KB (4,365 words) - 12:09, 19 February 2024
  • 文昌鱼目 (category 纲)
    肝門脈系統、內柱(與甲狀腺同源)等,但不具有魚類之脊椎骨、軟骨或其他骨骼構造,亦無明顯之頭部,所以不是魚類,文昌魚分類上屬於脊索動物動物,魚類則屬於脊椎動物。 本目的分類,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見解。 文昌魚目之下原來只有鰓口科一個科,包括文昌鱼属及偏文昌鱼属兩個屬。但由於文昌鱼属及偏文...
    8 KB (754 words) - 09:30, 1 March 2023
  • 前分節動物(學名:Proarticulata),又名盾狀動物或雙側動物,是一個已經完全滅絕的動物,由Mikhail Fedonkin(英语:Mikhail Fedonkin)在1985年所建立。牠們是一類非常早期的兩側對稱動物。其化石僅出現於前寒武紀末期的埃迪卡拉紀地層當中。...
    19 KB (1,570 words) - 06:08, 19 April 2024
  • 皮卡蟲 (redirect from 皮凱)
    Pika),又名皮凱蟲或皮克魚,是一種寒武紀的原始脊索動物,其化石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的伯吉斯頁岩發現。它是由查爾斯·沃爾科特(Charles Walcott)發現及於1911年命名。由於皮卡蟲化石上有明顯及規則的節,沃爾科特將牠分類在多毛綱中。牠的樣子很像綱,游泳時可能更像鰻魚。...
    4 KB (486 words) - 17:25, 22 April 2023
  • 線蟲動物(学名:Nematoda)是動物界中最大的之一。線蟲為假體腔動物,絕大多數體小呈圓柱形,又稱圓蟲(roundworms)。 線蟲的物種很不容易區分,有相關描述的已超過二萬五千種,其中超過一半是寄生性的(包括許多植物及人類在內動物的病原體)。線蟲的物種數估計超過一百萬種,只有節肢動物比線蟲...
    17 KB (2,072 words) - 08:03, 29 March 2024
  • 鱷的頭骨,類似某些發現於莫里遜組的稜角鱗鱷科頭骨;莫里遜組的年代為侏儸紀晚期,較卡岩塔組晚。卡鱷的發現,使稜角鱗鱷科的生存年代從侏儸紀晚期,提早到侏儸紀早期。卡鱷有助於建構鱷形類的演化歷史與斷層。 在錫內穆階到普連斯巴奇階期間,卡岩塔組是個多樣化的動物群,生存者以下動物...
    4 KB (613 words) - 18:25, 13 February 2024
  • 動物的數量佔比可達23%,是所有海洋動物中數量最多的。 軟體動物型態、習性差異甚大,最大的软体动物大王乌贼的腕展开可达12公尺,最小的螺类卻僅有1厘米長。但是牠們有共同的基本特征,身体無內骨骼且軟,大多数不分节,身體結構可分為、足、内脏团和外套膜4个部分。部分軟體動物...
    27 KB (2,799 words) - 09:45, 23 May 2024
  • 节肢动物 (redirect from 節肢類動物)
    节肢動物動物的一大類群,由六足(昆蟲等)、甲殼(蝦、螃蟹等)、螯肢(蜘蛛、蠍子等)、多足(蜈蚣、馬陸等)等外骨骼動物組成被稱为节肢动物(学名:Arthropoda)的分類單位。为動物界中所屬物種最多的一。 已命名的昆蟲類就有超過75萬種。除昆蟲外,常見的蝦、蟹、蜘蛛、蜈蚣及已滅絕的三葉蟲都屬於节肢動物。...
    17 KB (1,710 words) - 14:46, 22 May 2024
  • 棘皮動物和脊索動物為後口動物,棘皮動物只在水中生活,包括海星、海膽與海參。脊索動物中大多動物為脊椎动物,包括魚類、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鳥類及哺乳動物。其他後口動物則包括半动物。 蛻皮動物是原口动物,一如其名,牠們必須透過蛻皮成長。蜕皮动物包括了最大的動物節肢動物...
    119 KB (10,753 words) - 01:56, 9 June 2024
  • 海鞘纲 (category 尾动物)
    海鞘具有天然的控制繁殖数量的能力[來源請求]。 包含海鞘的被囊動物亞門为脊索动物基群,近期研究發現,被囊動物是脊椎動物的姊妹群,而動物的文昌鱼則是脊索動物的最基群。 一些海鞘会附着(生物附著)在船体上,增加船体底部突起,降低船体的流线型,导致船速降低、燃料耗用增加。在航海者眼里并不受欢迎。...
    7 KB (821 words) - 23:41, 31 December 2023
  • 螠虫目 (redirect from 螠蟲動物)
    螠虫目(学名:Echiuroidea),亦作螠目,舊作螠虫动物或螠虫动物綱(Echiura),是动物界环节动物的一类海生底栖动物,主要生活在浅海的泥沙中、岩石缝中以及珊瑚礁或贝壳中穴居,也有在深海生活的物種。 螠虫动物原來是環節動物的一個綱,還有學者將其視作獨立的一,但支序分類學的研究發現其應該放在多毛綱之...
    9 KB (950 words) - 07:53, 14 May 2024
  • 无脊椎动物(invertebrate)是所有不具有脊柱的动物的统称,是一个排除掉脊椎动物后形成的笼统多系群,也是动物的基群形态。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包括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环节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刺胞动物、多孔动物以及与脊椎动物同属脊索動物動物及尾動物等,其种类数占动物...
    14 KB (2,377 words) - 03:20, 8 February 2024
  • 古文昌魚 (category 纲)
    古文昌魚(學名:Palaeobranchiostoma hamatotergum)為古文昌魚屬(屬名:Palaeobranchiostoma)的唯一物種,是一種已滅絕的早期動物,生存於二疊紀的空谷期。唯一已知化石是出土於南非白山層(英语:Whitehill Formation)地層的正模標本,該個體全長11毫米,頗小於其現生的遠親文昌魚。...
    2 KB (230 words) - 09:29, 1 March 2023
  • 脊椎动物(英語:vertebrate)是脊索动物脊椎(学名:Vertebrata)下属所有物种的统称,是脊索动物物种数量最多的一个冠群,也是后口动物最大最成功的一个演化支,在所有動物界生物中物种多样性仅次于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与節肢動物長在体表的外骨骼和軟體動物...
    18 KB (1,980 words) - 08:54, 26 May 2024
  • 腎管動物(學名:Nephrozoa)是兩側對稱動物中一個主要的演化支,包含原口動物與後口動物,為異無腔動物的姊妹群。此一名稱最早於2002年被提出,用以指稱具有排泄構造的生物。各類腎管動物的排泄構造不一定是同源的,動物演化樹中較腎管動物早分支的動物(多孔動物、櫛水母動物、扁盤動物、刺胞動物...
    5 KB (212 words) - 09:59, 28 April 2024
  • 原口动物(学名:Protostomia)又名前口動物或舊口動物,是两侧对称动物的一个大分支,也是已知的真核生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其特征是有完整单向的消化道,胚胎时期的原口会发展为成体的口,而肛门则是另外形成的。原口动物主要分蜕皮动物(Ecdysozoa)和螺旋动物...
    7 KB (247 words) - 07:48, 6 April 2024
  • diagnosticus) 。 賴索托龍起初被認為是鳥腳動物。然而,最近保羅·塞里諾(Paul Sereno)的研究顯示牠可能代表目前已知最原始的鳥臀目恐龍之一。賴托龍的分類歷史相當複雜,長期以來與法布爾龍混淆,法布爾龍是相同地區發現的另一種小型鳥臀目動物。在2005年,理查德.巴特勒(Richard...
    4 KB (529 words) - 12:30, 26 March 2024
  • 以下為到達猶格-索托斯的程序大要。以猶格-托斯為目標者會受到烏姆爾·特-塔維爾的引導,從「第一」到達「窮極之」。 到「第一」,確認前往「窮極之」的意志。 異形者會在六角形的台座發出低音,並跟隨發光球體的節奏搖擺身體。 據陷入沉睡的異形者之夢,「窮極之」會以物質之姿顯現。 被投進無法測記的深淵,作為在抵達「窮極之」前的障礙,漂流在帶有玫瑰香氣的海洋。...
    13 KB (2,046 words) - 13:20, 8 June 2024
  • 鱷屬(屬名:Sphenosuchus)是種喙動物,化石於20世紀早期發現於南非的艾略特組,該地年代為侏儸紀早期。喙鱷的顱骨保存狀態良好,但前肢與後肢相關部位的保存狀態則沒那麼好,因此喙鱷的化石並不完整。喙鱷可能是四足動物,但在機能上允許二足方式。 喙鱷是在1972年由英國古生物學家艾力克·沃克(Alick...
    2 KB (199 words) - 18:21, 26 August 2021
  • 獸屬(學名:Anomocephalus)是一種已經滅絕的合弓類動物,是獸孔目異齒目的一屬。進階型二齒獸類僅保有兩顆長牙、或是沒有牙齒,頜部形成角質喙狀嘴,類似現代陸龜;而異獸仍保有較完整的牙齒,這顯示牠們是種原始異齒動物。 在1999年,南非北開普省的卡魯盆地發現一些動物...
    2 KB (284 words) - 11:01, 22 October 2020
  • ”。 堅動物原來是一個目,後來改用迷齿纲這個名稱,然後再細分為三個目。然而,由於堅類(以及迷齿纲)是一個並系群,現在這個名稱只在非正式場合使用,用以表示早期的非魚類脊椎動物,不包括羊膜動物(即首種爬蟲類動物及其後代)和今日的滑体動物。 古生物學家米歇爾·勞林(英语:Michel...
    5 KB (478 words) - 09:00, 15 January 2024
  • 大型尾槌。頭骨與身體其他部位骨骼癒合在一塊,從而增加了強韌度。 齊甲龍屬於甲龍科,根據不同系統發生學分析研究,牠可能與刺甲龍或結節龍最近緣。因為身上沉重的裝甲與低矮的身體姿態,齊甲龍可能行動緩慢。齊甲龍與副櫛龍、五角龍、圓龍等恐龍共享棲地。 2011年,由羅伯特·蘇利文(Robert Michael...
    9 KB (1,242 words) - 09:00, 30 April 2023
  • 德斯龍與其他喙嘴翼龍科動物可能是以昆蟲與兩棲類為食。 德斯龍通常被歸類於喙嘴翼龍科,喙嘴翼龍科是最早期的翼龍類之一,生存於三疊紀晚期到侏儸紀早期。根據大衛·安文的分類法,德斯龍屬於喙嘴翼龍科的掘頜龍科。而吕君昌等人的分類法,認為德斯龍的演化位置比較原始,不屬於喙嘴翼龍科。...
    4 KB (554 words) - 04:51, 13 July 2022
  • 不达米拉姆語:ܒܝܬ ܢܗܪܝܢ‎,希臘語:Μεσοποταμία,)是古希腊对两河流域的称谓,μεσο意为中间,ποταμία为古希腊文中河流(阿拉伯语:بِلَاد ٱلرَّافِدَيْن‎)之意,转化成「(两条)河流中间的地方」。这两条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两河之间...
    86 KB (15,338 words) - 00:24, 30 May 2024